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6087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论 文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需要,语文教育因其深刻的人文性和丰富的情感性使得它自身成为实施审美教育的主阵地。语文审美教育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本论文就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涵、特征及功能,语文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语文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阐述。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语文审美教育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语文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章

2、主要阐述了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与途径。 第四章主要阐述了语文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关键词: 语文教育 审美教育 ABSTRACTIn language teaching to enhance aesthetic education is to develop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qualified manpower needs, language education, by its depth and richness of human emotion mak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its own aesthetic educat

3、ion as the main front. Language Aesthetic Education is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the US-language subjects of education, 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perceive, understand, appreciate, evaluate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establish a correct aesthetic, healthy

4、 aesthetic taste, the formation of lofty aesthetic ideals. This paper on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the content, features and functions, the languag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languag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means of implementation strateg

5、y, the languag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describedFull-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focuses primarily on the languag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ontent, features and functions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primarily on the language of aesthetic educatio

6、n,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primarily on the languag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means of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Chapter IV focuses primarily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languag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 Chinese educationAesthetic Education目 录前 言 ?1 第一节

7、 研究现状?1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4 第三节 研究的价值和方法 ?4 第一章 语文审美教育的内涵、特征及功能?6 第一节 语文审美教育的内涵 ?6 第二节语文审美教育的特征 ?7 第三节 语文审美教育的功能 ?11 第二章 语文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7 第一节 必要性?17 第二节 可行性?22 第三章 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31 第一节 利用视听媒体刺激审美感知?31 第二节 利用情境活跃审美想象和联想?32 第三节 利用自主探究适应和引导审美趣味差异?34 第四节利用吟歌诵读稳定审美态度?36 第四章 当前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0 第一节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

8、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40 第二节 针对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41 结 语 ?43 附 录 ?44 参 考 文 献?45 后 记 ?47 前 言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有机结合的教学目标,提出语文课程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把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当代教育呼唤也需要真

9、正的美育精神,今年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第三十五中学听课后的讲话中也强调了“美”对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人格健全方面的作用,只有将审美精神渗透到学科课堂教学中,真正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才能实现学生德、智、美育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由于受语言和研究条件的限制,本人对国外研究的现状主要是通过第二手资料来了解。目前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学者就此研究进行了探讨,主要是研究了实施审美教育的目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操作等。 关于审美教育教学目的研究,各国学者均认为审美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德国多数学者认为审美教育的1目

10、的是培养健全人格,提高民族素质。 美国多数学者认为审美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得到精神的愉快、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日本多数学者认为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公德、崇高理想、强健体魄、个性和创造能力。韩国岭南大学阂周植2教授认为审美可以发掘并培养人的昀完善的心性和素质。关于审美教育的内容,国外学者们均认为审美教育主要是艺术美。如德国学者认为,“艺术教育主要应当回到古典作品,回到昀本原的艺术节律中去感受生1檀传宝:德国和美国的美育理论与实践,湖南教育,1999 年第 8 期。 2廖艳君:中外美育异同论,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 5期。11命的和谐律动与生活的意趣,用昀优美的艺术品培养学

11、生的审美情趣” ;美国的Sanguedolce, Maria E.指出审美教育即艺术教育,美育机构应帮助教师和学2生更好地理解艺术。关于审美教育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国外的研究成果多认为审美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实施途径主要是通过音乐、美术和语文学科的教学来实施的。各国都十分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美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应通过语文教材中文艺作品的语言美来实施审美教育。日本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侧重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来实施审美教育,从而形成高尚的审美感,提高理解和评定艺术作品的技3能。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国内关于审美教育的研究肇始于蔡元培(他称之为美育),他把美育列在国民教育之中,并提出了美育实施

12、的办法。新中国成立至 1957 年,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四育并提。1957年之后,美育被排斥出教育方针之外。至20世纪 80 年代,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和素质教育的展开,关于审美教育的研究日趋重视,形成了审美教育研究的小高潮。大多数学者对审美教育的目的、内容及如何实施做了一定的研究。关于审美教育教学目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审美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如韩景连认为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出具有审美能力和完美人4格的新人。 张效民认为审美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而高尚5人格的人才。 张万有从社会审美教育的角度提出审美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他认为审美教育作为美感教育的任务旨在培

13、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包括社会和自然)以及文艺作品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6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变得更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健康成长。关于审美教育内容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比较宏观,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7有的学者认为中学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三方面。有1仪平策:审美与艺术教育国家学术研讨会综述,文艺研究,2002年第 3期。 2Sanguedolce, Maria E. TeachingArtist Tribute.Teaching Artist Journal;2006, Vol. 4 Issue 1, p47-493廖艳君:中外美育

14、异同论,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 5期。 4韩景连:谈写作教学中的社会美育,教育科学,1997年第 1期。 5张效民:美育与中学古典诗词教学,西南民族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 4期。 6张万有: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第 9期。 7张焕庭: 教育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叶春平: 美育基础,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年。21的认为中学审美教育包括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四部分。 有学者认2为审美教育应该包括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心灵美。关于审美教育的实现途径是学者们关注比较多的话题,他们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

15、师的素质等多角度对审美教育实施进行研究。部分学者认为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特别是古典诗词具有美育特征,可以通过吟诵、朗读等方式,就诗词的内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进行审美教育因素分析,从而3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美,并进而领悟美。 也有学者从语文教学过程的视角,研究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的途径。刘铸、仲利亚认为将语文教学过程审美化,有创设教学需要的情境,营造平等交流的气氛,力求化美为真的效果。“化美为真”指的是运用多种方式,从各个角度帮助学生达到某种情感上的协调,使学生想象得来,理解得来的,体验得来的诸种比较零碎的审美感受集中、升华、凝聚4为一种比较鲜明的、概括的审美感受,从而达到对课文的把握和领

16、悟。 金海燕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把审美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实施的途径有:从师生关系入手,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从情感入手,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5教育;从训练想象入手,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还有学者从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来探讨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途径。如王伯峻认为教师应该具有健康6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修养,发挥榜样作用。 吴慧芳认为审美教育的顺利实施需要7教师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综上所述,有关中学语文的审美教育研究,国内外虽有相当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如,对教材内容之美挖掘不深:虽然对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情感美研究较丰富,但是只关注到语文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情感美,

17、没有结合课文作者本身的情感美来进行研究。对语文教师本身所应具备的审美素养研究较少。在实施途径的心理研究方面不足,基于中学生审美心理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少。此外,审美教育现状受人关注较少。对审美教育的结果评价几乎为零。 1林绿茂: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探索,2005年第 2期。 2张楚廷: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问题,高教探索,2001年第 4期。 3罗锡煊:我的诗词美育教学五步法,语文教学通讯,1995年第 11 期;李捷: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研究?浅谈高二诗歌单元的美育, 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 4期;张天喜: 论语文美育的情感性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 1

18、0期。 4刘铸、仲利亚:对语文教学过程审美化的几点思考,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 2期。 5金海燕:语文课堂教学与美育,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第 1期。 6王伯峻:浅谈语文美育施教者的主体条件,语文教学通讯,1997年第 3期。 7吴慧芳: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试论,学科教育,2002年第 8期。3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遵循中学生的审美心理规律,挖掘中学语文教材内容所蕴含的美,提出可操作的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策略。内容主要如下: 1对审美教育的概念、特征及功能首先进行阐释和界定。 2从理论的层面,阐释审美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实施的重要性,从实践层面上,考察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

19、的缺失,提出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3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中学生的审美心理过程及其特征;从文本的角度,剖析中学语文教材内容蕴含的美,得出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可行性。 4提出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5指出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有效途径进行思考会有助于中学语文教师理解审美教育与时代发展紧紧相关的理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寻求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有效途径,参考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策略,并灵活应用,将其体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更好地实现审美教育对于中学生成长的意义与功能。 第三节 研究的价值和方法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审美教育是整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在我国学校的地位是由它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促进青少年德、智、体诸方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所决定的。在中学各科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青少年学生渴望美、追求美、创造美的需要。 语文教育深刻的人文性和丰富的情感性特征使得它自身成为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对于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如何进行审美教育,从哪些方面着手,如何将教学的各要素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在我国已有的审美教育研究中还没有从全面、综合的角度去探求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本文所关注的研究问题:如何结合青少年的审美心理及其特征,提出中学语文审

21、美教育策略。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语文审美教育实施途径的视角,一个新的看待教学的视角。4本文将主要采用下列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审美教育或有关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实施途径的相关研究资料,以了解国内外此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状况,从而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域。寻求需遵循的中学生的审美心理过程及其特征的理论依据,以此作为提出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 (2)调查法:为了深入了解审美教学实际,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而采取的系统的步骤和方法,对学生学习中的需要、实际状况、教学效果等都可运用这种方法。 (3)实验法:选取自己任教的教学班级,从平常教学

22、到公开课到课外活动等多方面进行审美教育教学实验。 (4)比较法:实验班和对照班要进行多方面的比较,才能发现实验的成败和得失,要从内容、方式、过程、结果等多方面进行比较,从中总结教育规律。 (5)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来自教育实践活动,只有认真地科学地进行总结,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指导当前的语文教学。5第一章 语文审美教育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第一节 语文审美教育的内涵 教师从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可见,教育是一门技术,是非专业人员不能为的,1教育学者徐勋说“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因为教育的对象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人有情感有想法,为达到对人的昀佳

23、教育效果就需要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其艺术化即审美化的途径,使其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使受教者得到昀佳教育。而语文作为中学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可以从语文课的课时量,语文考试所占的分值得到昀好说明。在语文课上进行审美教育就尤显得重要,可以说,语文课上的审美教育是整个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对提高人的素质、净化人的心灵、纯洁人的思想、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它的内涵也是非常丰富的。它既包括语言和文字本身的教育,也包括有关文学、文章、乃至文化、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它关系着人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是昀基础的教育,对人

24、的成长起着非比寻常的作用。 审美教育诚如蔡元培先生所言“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2情为目的者也。”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升审美素质的教育,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充分发掘施教媒介的审美因素,向受教者施加审美影响,从而开启其内在情智的一种昀优化的教育。它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人的情感、才智和整个的精神面貌。 语文审美教育是借助语文教材、语文课堂以及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美的因素,教育引导学生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评价美、进行美

25、的创造,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和崇高的审美理想。 1转引自王守恒:美育原理,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 206页。 2蔡元培 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 174页。6语文教育只是关注对语言和文字本身的教育,虽然涉及到情感因素,但是没有把情感因素放到突出的位置上来。审美教育突出了“美”的功能,但是没有界定学科范围,范畴太宽泛。语文审美教育则限定是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对学生实施的审美教育,限定了范畴更具有可操作性。 可见,语文审美教育比一般的语文教育目的性更明确。它强调以美育人,以美启智,强调“美”在影响人的精神状态方面的

26、重要作用,从根本上来讲,语文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语文审美教育把发展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为基本任务,其终极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肉体与精神,感性和理性和谐发展的人。第二节语文审美教育的特征 语文审美教育的特征是什么?本节将从情感性、形象性和互动性加以阐述。 一、情感性 情感性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显著特性。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观念而产生的一种态度和内心体验。语文审美教育是教师借助语文教材、语文课堂以及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美的因素,教育引导学生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他们正确的

27、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和崇高的审美理想的教育。教师要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首先自己要把对教材中教学环节中等美的因素进行咀嚼,把符合自己需要的东西留下,把不符合自己需要的东西剔除,这就是一种情感的取舍。一本教材教师在处理时就明显体现出情感特征,教师总是对符合自己情感符合自己需要的自己偏爱的文章多讲一些,对自己不爱不符合自己喜好的文章少讲一些甚至不讲,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读。有的教师喜欢鲁迅,在涉及到鲁迅作品单元时会花一周到两周时间精讲,有的教师不愿意教鲁迅作品,因为鲁迅作品比较拗,思想太深刻,比较难讲清,在课时安排上可能就会缩短一些。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就已经明显体现了情感性特征。毫无

28、疑问,教师对教材的取舍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教师愿意花时间感兴趣的在教的过程中必然也会饱含深情对学生感染力也强,学生感受到的“美”也多,教师不感兴趣在教的过程7中必然情感蕴含不够丰富,对学生的感染力也必然大打折扣,学生感受到的“美”也少。涉及到现代诗歌单元也是这样,有的教师钟爱诗歌,自己也写诗,碰到这样的单元教师一定会多花时间多花功夫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经过一个单元的教学,学生可能在教师的带动下不仅喜欢诗歌,能欣赏诗歌,还能鉴赏诗歌、创作诗歌。有的教师自己对现代诗歌不感兴趣,一个自己都对诗歌都不感兴趣的教师能让他的学生对诗歌感兴趣吗?恐怕是很难。所以有人说怎样的教师带出怎样的学生,不

29、是没有道理的。 学生对教材对教学活动中蕴含的“美的因素”也有自然而然的情感取舍。他对符合自己需要的“美”的东西吸收,对不符合自己的需要的东西剔除。比如有的学生偏爱散文,当涉及到散文内容时学习表现出相当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只要适当点拨,学生很容易感受到散文的魅力、散文的“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有的学生爱好议论文,喜欢条理清楚的议论,条分缕析,旗帜鲜明的观点,作者的爱憎,在学这类文章时学生会受到“美”的陶冶。有的学生可能喜欢一波三折的小说故事,喜欢离奇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在读这类文章时容易融入自己的情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同忧同愁。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也充满了情感。教师的教充

30、满了情感,教师要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就要以教师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这样师生之间才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我校一位老教师在讲授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时,因为教师本人对周总理非常敬仰,对总理的逝世满含悲痛,所以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情不能自已,双眼含泪,声音几度哽咽,学生在教师这种“情”的打动下,随着“涛声阵阵”“他刚离去 他刚离去”也潸然泪下,听课教师也是泪光晶莹,结果,课堂上一片啜泣之声,诗歌情、教师情、学生情融为一体。设若教师不是对周总理有深情、对教材有深情又怎能让学生如此容易进入教师营造的“情”中?又怎能让学生在有听课教师的情况下潸然泪下?教者有情才能激发学者之情,教者通过语言的抑扬顿挫,通过神情

31、神态的变化,通过煽情的语言,通过表达爱憎的动作等等各种方式传递出教者的情感,从而,营造出一个“情感场”,学者在这样的“情感场”中与教者产生情感共鸣。 学生的“学”也充满了情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透漏出他们的情感倾向。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听教师讲解的时候总是专注而认真,在自己探索的时候总是积极而热情,在与同学交流的时候总是热烈而乐意。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如果教师没有激发他的情感,学生表现出一副漠然而冷淡的表8情,似乎事不关己。 语文审美教育离不开情感,情感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只有实现了情感转移的教育,才是美的教育?能把教师的喜爱、兴趣、同情、憎恶、幽默等成功地传递给学生,使

32、之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样才是美的教育。”语文教学主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它通过美的事物激发人们的情感,形成审美体验,唤起情感共鸣,使人在精神上受到陶冶,得到升华。 二、形象性 “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黑格尔说。车尔尼雪夫斯基更认为: “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中,而不是在抽象的思维。因此,人们欣赏各种美的事物而产生美感的时候,总是从直观的形象开始的。只有1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才能深入的领会它的内在本质,从而得到情感的愉快。”一件事物能不能对人产生美的感受,形象是第一位的,所以,才有“一见钟情”的说法,一见钟情不可能发生在外貌非常丑陋的人身上。可以说,人们的一切审美

33、感受都产生于形象,形象是审美的起点;没有形象,就没有审美感受。现在讲求“温馨教室”的创建,其实也为审美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温馨的教室首先就给人以愉悦感,教室的形象就给人以美的感受,师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更好地实现审美。语文教材中富含丰富的美的形象。汉字就是美的,它方正,结构匀称;无论是形声还是会意还是指事都能让人通过字的表现联想到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作品中有很多美的形象,如严于解剖自己的一件小事中的“我”,拍案而起的闻一多,不食救济粮的朱自清,美轮美奂的悉尼歌剧院.在语文教学中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美的因素来辅助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美,还是教学环境的美,都是通过一定的声、色、形等外在形

34、象表现出来。这些活跃的语文课文的形象,教师要通过自己形象化的语言唤起学生头脑中的有关形象,这些形象在学生头脑中不断生成不断变化,昀后内化为自己的审美感受。教师自己的仪态美形象美、板书美语言美也是学生能真是感受到的直接的审美形象。学生在一个板书美书写美的教师下求学几年,学生自己的字也写得漂亮;学生在一个语言优美普通话标准的教师下学习几年,学生也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也有诗样的语言。这些都说明形象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1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 6页。9三、互动性 审美教育是一种以情感为中介,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情感与意志、主体与客体互动建构,从而统一于一身的教

35、育。在语文审美教育中,教师根据自己的审美素养审美经验,对教材形成一定的审美理解,通过教学对学生施加审美影响;学生在独立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主动的钻研,形成一定的审美理解,又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对话等方式反作用于教师,对教师施加影响。可见,审美教育不是单方面的教育,而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双向建构的教育。一方面,施教者对受教者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受教者的反映也影响着施教者,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另外,在审美关系中,对象对主体呈现为美,主体对对象呈现为美感,美是从客体角度提示对象同主体的关系,美感是从主体的角度揭示主体同对象的关系,二者是一种相互同化的关系,这种主客体互动的关系,

36、就是主动性与受动性辩证统一的关系,审美主体反映审美客体就是主体受动于客体,主体反映了客体,主体便从受动性走向了主动性;客体也要作用于主体,说明主体走向客体,主动性走向受动性,审美活动就是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交互作用,受动变主动、主动变受动的互动中实现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是审美主体也是审美客体,对教材来说,教师是审美主体,对学生而言,教师又成了审美客体;学生对教材而言是审美主体,对教师而言又是审美客体,主客体的关系是互动的。审美主体与外界客体的主动性与受动性,和人以自身为对象的主动与受动,是人的主动性和受动性的两个不同的层次。审美主体以自身为对象的主动性和受动性是主体与外界客体关系的主动性

37、与受动性实现的中介,也就是说,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反映要以对主体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的反映为中介来完成。审美意识作为以情感为网结点的感知、想象、理解、意志各种因素的自由和谐的统一,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它表现为感知性情感、认知性情感、意志性情感、想象性情感等各种情感状态的相互渗透,因不同的情感状态与审美对象发生作用,就形成各种不同的审美类型,产生不同的美感享受。 审美教育是受教育者自觉自愿接受的教育,由被动性教育变为主动性教育,昀大限度地消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隔阂,淡化被教育者的对立意识,它将培养人的目的通过看似无目的的特殊形式来实现,是目的性的高级表现形式,使受教育者将对客观对象的必

38、然规律的理性把握内在地作为自己意识形态的10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把客观必然性与人类利益与需求的统一为崇高理想,把直接的外在实用目的升华为以自身为目的。所谓的“以自身为目的”是指需要和享受都已失去了自私的性质,自然也失去了它的单纯的功利性质,这时的效用已变成了“人性的效用”。可见,互动性是审美教育的另一特征。 第三节 语文审美教育的功能 审美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某一个方面的知识、技能或者技巧,它的目的是为了借助审美的方式来提高人的整个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健全人的心灵等等。因而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仅对受教者?学生有很大的作用,就是对施教者?教师也有很大作用。本节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39、。 一、对受教者学生的功能 (一)、美能悟真 审美感知是审美活动的起点,敏锐的感知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由于千百万年以来人类社会审美活动实践在心理结构上的积淀,人类个体身上天然就蕴藏了某种审美感受能力。但是,这一天然的感受能力具有原初或简单的特性,不能使个体适应今天所需要面临的日益丰富的审美关系和进行审美活动的需要。学校审美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以此为基础,爱护、发展个体的审美感受力,使之更加敏感、细腻,更加丰富。美是真理的光辉,“真”是健全人格的1核心。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的习惯;让他们

40、敢于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直面自我。所谓“以美悟真”,就是通过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使之能审美地了解人生、把握世界,认识美、发现美,体悟生活中的真理和哲理。中学生社会阅历不太丰富,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比较肤浅,而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借作家的眼睛给我们看”。作家是体味人生、体味社会比较敏感、比较深刻的人群,而且文学作品中还不乏有思想家、哲学家的作品,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就更深刻了,通过阅读这些人的作品可以让我们学生少走弯路更快地感悟到人生的真理和哲理。如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这篇文章就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道理,美学家朱光潜是怎样为学的,他的知识是怎样装在脑1朱建人主编: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第 98页。11子中的都会给我们美的震撼,让我们感受到求学、为学应该抱以怎样的态度,这就是悟到了真。文学艺术家钱钟书又是怎样甘于寂寞做学问,淡薄名利的这些都会震撼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懂得“甘于寂寞的人,倒不会寂寞的”“一切成1功离不开默默的坚持”的真理。 学生有了对“美”的感受,对“真”的领悟,在语文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思考人生的价值,做人的根本,处事的原则,为学的态度等等,从而实现席勒所谓的“现实个体与纯粹理想人格的和谐统一”,构建人格的完整。 (二)、美能启智 所谓“美能启智”,就是审美教育能够促进智育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