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论文:非预设性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尝试―――教学案例《城市交通运输》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6143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论文:非预设性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尝试―――教学案例《城市交通运输》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论文:非预设性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尝试―――教学案例《城市交通运输》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论文:非预设性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尝试―――教学案例《城市交通运输》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论文:非预设性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尝试―――教学案例《城市交通运输》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论文:非预设性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尝试―――教学案例《城市交通运输》 .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非预设性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尝试教学案例城市交通运输一、 问题的提出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学的一切都是设置好的,有一份完整的教案,教学目标是设置好的,每个教学环节设置几分钟,突破重点难点设置几个问题,每个问题叫几个什么层次的学生回答,最后应该达到什么目的。这种教学形式都是围绕教师如何教展开的,却很少关注学生如何学,在教师的带领下,几乎不用主动地想现在该做什么,因为老师会安排好的。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回答的问题因为“离题太远”或“节外生枝”不在教师的预设计划之内,教师往往有意回避或强行将课堂拉回主题或者熟视无睹。这种教学课堂无论课堂气氛多热烈,课堂节奏多和谐,学生就像被摆布的木偶,很难发挥他们的主

2、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的过程,而是学生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构建对事物的理解,每个人只能理解到事物的不同侧面,不存在对事物的唯一正确的理解。因此,关于知识的学习不宜强迫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满足教条式的机械模仿与记忆,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确定了的东西让学生无条件地接纳。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合作、对话等学习方式,才能真正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非预设教学”是针对以教为主的“预设教学”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改变以教为主的预设性策略

3、,采用以学为主的非预设性策略进行教学。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所以这种以学为主的非预设教学必然会带来别样的教学体验。那么非预设教学特征是怎样的呢?结合新课堂理念,我认为非预设教学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教学生成不是都由教师事先预设的,而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师生合作实现;因此预设的教学目标不应该是静态的、封闭的,而应该是动态的可以超越的。其二,课堂思维流程的引发不是由老师单向带动,而是师生对话、生生互动生成。其三,教师不以知识的传递者、权威者的身份,而是以学习的组织者、高级合作者的身份平等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教师应该把研

4、究讨论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而不应该拿预设的问题去约束学生。二、 教学实践 笔者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城市交通运输这一节内容教学时,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前准备:(1)让学生事先预读课文,为课堂研讨做准备。 (2)教师准备有关这一节内容的资料,包括图片、录像、课件、新闻网页等对知识的引入、传承、深入、升华作好引导的准备。教学引入:同学们,昨天已经布置大家看过课本城市交通运输,今天我们来换一种学习方法,由大家自己来学习完成这节内容。我想预习了课本大家一定有很多问题和自己的见解,我相信通过五十多人的积极参与,效果肯定比老师讲解要好的多。教师展示宁波市区交通图,师:请大家从这张图中看出城市交通运输有何

5、特点?生:在这张图中有很多公路,两条铁路,还有甬江、奉化江、姚江等水路,他们就是城市交通运输。生:那公交车站,轮船码头,中巴南站和火车站难道不属于它的一部分?生:应该也是吧!书上说“城市交通运输点线面结合”这是其中的一个特点。生:在城市交通中,我感觉非常拥挤,车速很慢,而且交通违章和车祸很多。生:是呀,而且经常能看到很多行人穿红灯的场面,而且我们很多同学也这种行为!很危险的,这是不是属于城市交通运输的一部分?生:当然是的,城市交通运输是混合交通。它不但包括汽车,火车,行人、自行车、三轮车都是的。教师在课件中展示宁波中山路十字路口的交通场面图片生:现在宁波市的交通拥挤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周末的时候

6、。生:其实每天上下班也是交通高峰,只是我们上学时间太早了感觉不到这种现象,这可能是上学早唯一的好处吧!全班大笑。生:上几天在报纸上看到宁波在建很多的立交桥,也建环城高速公路 ,好像还要造五条轻轨,我想交通应该越来越便利了。生:但是私家车越来越多,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区人口越来越多,市区应该越来越拥挤了。生:多修路不就可以通畅了吗,使汽车有不同的多种路线选择,肯定不会拥挤。生:在上一个单元城市化中不是学了上海修建了很多的环城路和立交桥,那为什么交通拥挤还这么严重?人家现在上海有车一族打电话时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堵了吗?”生:多修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主要是路的布局要合理通畅。生:就是书本上所说的合

7、理布局道路网。教师展示镇海区交通图问:镇海的道路布局形式是怎样的?生:镇海的道路东西向的有:城河路 、沿江路 、和后大街,而且这几条路好像是平行分布的。生:南北向的道路有:苗圃路、 胜利路 、聪园路, 大体也是平行的。生:应该是格子状吧。师:对。镇海由于地形平坦,城区范围较小,交通流量小,城市道路网呈典型的方格状。是一种最简单的道路布局方式。再次展示宁波市交通图,请大家对比一下,有什么区别?生:比镇海城区要复杂,道路网好像没什么规律。宁波也是地形平坦,为什么不建成方格状,造这么多复杂的道路有点浪费,而且司机开车认路也不方便。全班大笑。生:这复杂的道路肯定是有好处的,否则政府部门不会做劳民伤财的

8、事。师:这位同学讲得很好,宁波的道路网是典型的方格环形放射状。教师在黑板上画图演示方格道路的缺陷以及加放射线的好处,同时画图演示分析在方格放射道路网上增加环形道路的好处。主要是减少市中心的交通压力,减少外来过境车辆进入城区等。生:既然你说方格环形放射状有很多的优点,那书本上的莫斯科市的道路网中为什么只是环形放射状呀?生:对呀,欧洲的大部分国家经济比我们发达,而且私家车的数量也很多,科技发达,城市规划水平也肯定比我们要高,那怎么看上去还是我们国家的城市道路网合理呀?生:大家别忘了欧洲的国情是人少地少,一般来说不会堵车的,大家在观看反映欧洲的电影或电视中有没有看到有长时间的堵车呀?国情不同呀!中国

9、是人多地少,太拥挤。生:好像是的,中国堵车的城市目前也是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主要是生活水平较高,车子的拥有量较多,在中西部地区目前堵车也不是很严重。 大家纷纷点头。师补充总结:很多同学都看出了欧洲的道路网一般是环形放射状,刚才两位同学分析的很好。国情,经济都会影响城市道路网的形成。但是欧洲的环形放射状道路网和中国的方格环形放射状道路网的形成跟历史有很大关系。在欧洲很多人都信仰基督教,欧洲的商业、城市中心一般都是围绕着教堂而形成,所以城市一般形成以教堂为中心的放射状道路,在以后的发展建设中又逐渐增加了环行道路。而中国古代有种说法就是天圆地方,所以道路形状一般是典型的方格道路,在以后的发展建设中又

10、逐渐加了放射道路和环形道路,现在很多城市都形成了方格环形放射状。所以一个城市道路网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形成,并没有统一的格局。 三 、 教学反思从表面看,“非预设”的课堂流程是松散的,无序的。它肯定不能像传统的预设课那样精彩,也不太会环环相扣,高潮迭起。但是它的精彩恰恰是事先没有预设,与其让老师牵出一个个精彩,不如让学生自由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各种观点和展示自己丰富的课外知识。一种创新的教学需要有逐渐完善的过程,这堂“非预设性”教学是多次尝试后的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如精心设计的教学会有严谨的结构,有时还会有冷场,还有时间上的拖沓性,但毕竟已给人以全新的教学感受。非预设性教学策略实现了地理课堂教学

11、的五个转变,即由重教师的“教”的表演向重学生的“学”的指导转变;由教师的举高临下向师生平等合作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重知识传递向重人的发展转变。笔者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悟:1从课前准备看:非预设教学需要老师更深入去钻研教材、研究课堂,要有更高地驾驭知识和课堂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对生活经验有意识整理的能力。2从教学生成看:“非预设性”教学由于现场性、动态性、生成性特点,需要教师结合不同班级、学生特点灵活调整教学,事后要有“课堂小结”对知识进行优化设计。3从教学应用看:学生的感悟与反省,带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触动了学生对生活经验的

12、探讨,促进了知识的建构。但非预设性教学策略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更强的组织能力,既要灵活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又要当好主持人引导学生去质疑探究。教师失去对教材,教学参考书的依赖,需要更广博的知识面,做更多的教学准备。教师还要有敏锐观察能力,要及时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总之,教学总是呈现多元性,非预设教学不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而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重视他们的自主体验和合作能力,这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新教学理念的要求。学生从被动听课到主动搜寻资料和发表见解,课堂越来越具有原创性和个性化,总能见着思维的火花在闪烁。可见这种非预设激发了学生潜藏的能力,使课堂蕴含了未知的智慧。 参考文献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刘明远.21世纪,谁来教综合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