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6162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排舞比赛评分规则.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2016年全国排舞运动评分规则第一节 总则11 说明111定义:排舞是一项通过丰富的舞步变化和段落循环将舞蹈、音乐、体育、艺术有机结合、用以诠释风格各异的舞蹈形式和音乐元素,从而娱乐身心的健身运动。112排舞非常适合日常健身、工间操、课间操、全民健身展示及开展比赛等活动。排舞在丰富大众文体生活、增强团队精神、促进生产力、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12 目的保证全国排舞比赛的公平、公正、客观、规范。13比赛项目131 单人项目:1311 单人规定曲目(男女不限)132 双人自选133 集体项目:1331 集体规定曲目;1332 集体自选曲目:1333 集体串烧(两曲或三曲

2、连跳)1334 集体原创134 广场排舞14比赛分组及参赛人数141比赛共分四个大组,具体如下:1411学生组14111 少儿组(7 岁)14112 小学生乙组(13 年级)14113 小学生甲组(46 年级)14114 中学生乙组(79 年级)14115中学生甲组(普通高中、职高、中师中专等)14116院校组1412 职工组14121 职工青年组(平均年龄35岁)14122 职工中年组(平均年龄35岁)1413 社会组14131 社会青年组(平均年龄35岁)14132 社会中年组(平均年龄35岁)14133 社会常青组(平均年龄50 岁)1414 国际友人组142 参赛人数1421 每队可报

3、领队、教练、管理、队医等各1 人。1422 集体项目每项参赛人数不得低于12 人,男女不限。1423 双人项目每队限报2队选手。1424 单人项目每队限报2名选手。15 出场顺序151 出场顺序由比赛组委会抽签确定。16 入场和退场161 参赛队可以选择动态入场或造型开始动作。162 参赛队根据音乐可选择造型结束动作或在音乐伴奏下退场。163 退场须向裁判员及观众行礼致意。17 音乐时间171 串烧曲目时间(自音乐起至音乐结束止)1711 串烧曲目A(三曲连跳)的音乐时间为500600。1712 串烧曲目B(两曲连跳)的音乐时间为400500。172 规定曲目、自选曲目、原创曲目和广场舞曲目时

4、间为原曲时间,不得剪接和拼接。18 比赛成绩和名次及奖励181 单项名次录取1811 各项目比赛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分数相等,则名次并列;182 团体总分1821 三个集体项目(规定、自选、串烧)成绩之和为团体总分;总分高者,团体名次列前;如总分相等,集体规定曲目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 串烧曲目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名次并列。1822各单位必须在报到时提交计入团体总分的三个项目的参赛选手名单。183 奖项设置与奖励办法按比赛规程执行。19 服装与装饰191 比赛服装、服饰、鞋、帽等要符合曲目风格。服装服饰搭配协调。带跟鞋要求安全,长裙下摆不得超过踝关节。192 比赛时选手可化妆

5、、使用花纹贴纸。193 可以佩戴与表演相关的饰物。194 获奖队代表必须着比赛服参加颁奖仪式。195 自选曲目比赛过程中,服装服饰允许变化但不得离开身体。110 道具的规定比赛中可以使用道具,但不鼓励使用道具。道具使用应与曲目风格或主题有关联,道具不能离开身体。111 安全规定1111 成套动作中不得出现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动作(不安全动作)。1112 成套动作中不得出现抛接、翻腾、叠罗汉(托举)、倒立等危险动作。112 场地与设备1121 比赛场地最小应为1616 平方米适于运动的平整场地。1122 裁判席设在场地的正前方(单人项目采用裁判移动评分)。113 广告标贴规定1131 组委会有赞助商

6、统一广告标贴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行。1132 参赛选手赞助厂商的广告标贴,允许缝制在选手的服装上,约4 平方厘米。1133 臂贴可以是方形或环绕手臂,但宽度不得超过4 厘米。1134 印制在选手后背上的广告,面积不超过215 平方厘米,成一线排列。第二节 舞步、音乐及编排21 排舞舞步和音乐的统一211 全国排舞比赛的曲目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公布。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舞步和音乐必须使用中心公布的统一版本。212 比赛时使用非统一版本的舞步或音乐都将被视为错误而扣分。213 串烧曲目中要求音乐与舞步完整对应,串烧曲目的音乐只能整段剪接,不允许拆分拼接;214 串烧曲目的音乐连接部

7、分可以有不超过两个8拍的音效处理。22 编排要求221 所有比赛项目都不得改变和拆分舞步。222 在不改变曲目风格和音乐节奏的前提下,可对曲目前奏、间奏、队伍入场、退场和上肢动作、方向、队形等进行编排。结尾部分可以有不超过2 个8 拍不同于原舞步的编排,3/4拍的曲目可以有8个3拍不同于原舞步的编排。223 规定、自选、原创曲目的队形变化不得少于三次,串烧曲目中的每个单曲队形变化不得少于三次。224 成套动作中依次或交替完成动作时,不跳舞步的选手停止时间不得超过1个8拍,成套动作中(串烧曲目中的每首曲目)允许有一次不超过1个8拍舞步小节的重复。23 规定曲目的编排231 全体选手在音乐前奏结束

8、后必须面向裁判完成一个舞步循环(舞步循环:依次完成舞步中规定的每个方向的段落)。232 完成一个舞步循环之后,方可开始队形或方向的变化。233 规定曲目音乐光盘由比赛组委会提供。234 其余编排参照2.2进行。24 自选曲目的编排241 全体选手必须面向裁判完成一个方向的舞步组合。242 其余编排参照2.2进行。25 串烧曲目的编排251 参赛队可对原有音乐进行的剪辑、组合、拼接,但不得改变音乐的速度和节奏,可对音乐之间的过渡部分做音效处理,音效时间长度不得超过10秒。252 每首曲目之间的舞步衔接要流畅、动作过渡要自然。253 全体选手在每首曲目衔接音乐后必须面向裁判完成每首曲目的一个方向的

9、舞步段落。254 如遇参赛曲目有ABC等多组动作,选手可只向裁判完成任一组动作一个方向的舞步段落。255 串烧的每首曲目结尾处可以有不超过2个8拍脱离原舞步的编排。256 其余编排参照2.2进行。26 双人曲目的编排261 音乐前奏结束后选手首先须面向裁判完成一个方向的舞步段落。262 双人曲目允许有脱离原舞步不超过4个8拍的炫技展示,但不得改变舞曲风格。263 其余编排参照2.2进行。27 单人规定曲目的编排271 音乐前奏结束后选手首先须面向裁判完成一个方向的舞步段落。273 其余编排参照2.2进行。28 原创曲目的编排281 原创曲目的舞步创编必须符合排舞运动的项目特色和基本要求:舞曲内

10、容健康、前奏清晰易辨、循环段落展示、易于推广普及; 282 其余编排参照2.3进行。29 广场曲目编排要求291 广场舞音乐需具有中国特色,音乐选择应围绕中国元素,音乐要求为中国特色音乐(如:民歌、红歌、现代流行音乐等); 292 广场舞编排应充分体现广场健身特点,要求编排合理、安全、易普及,不分难易等级,不得出现危险动作和难度动作;293 广场舞曲目编排需提倡健身性、娱乐性; 294 其它编排要求和表现形式不限。第三节 排舞裁判法31 大会组委会311 大会组委会由主办与承办单位的相关领导、行政人员及各参赛队领队组成。312 大会组委会负责大会的组织、宣传、竞赛及后勤保障工作。32 仲裁委员

11、会321 仲裁委员会由本项目的专家和官员担任,一般为35 人,负责按规则和规程等有关规定对比赛中发生的争议作出仲裁决定。322 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33 裁判委员会裁判委员会由总裁判长1 名、副总裁判长12 名、裁判员57 名、记录长1 名、记录员23 名、检录长1 名,检录员34 名、放音员12 名、计时员1 名、宣告员12 名组成,也可根据比赛规模的大小适当增减裁判人员。34 裁判员资格341担任排舞比赛的裁判员必须参加过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举办的排舞裁判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证书。342 裁判员必须熟悉比赛范围内所有曲目的舞步和音乐。343 裁判员需精通评分规则,熟

12、悉竞赛规程,遵守裁判纪律,在评判过程中秉承“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方针,做到独立评分。35 裁判工作职责351总裁判长工作职责3511 全面负责竞赛裁判工作:检查赛前各项准备工作,参与处理比赛中出现的重大问题。3512 管理裁判员队伍:组织裁判员学习,确定裁判员分工,指导裁判员观看赛前训练。3513 主持技术会议:安排竞赛事宜,与参赛队沟通,按规则和规程解释相关问题。3514 调控比赛进程:发出运动员入场信号(举绿旗)。3515 监督、检查裁判员整场评分情况,当评分出现严重偏差时,有权做出适当调整。3516 对教练员、运动员干扰比赛进程的不正当行为,有批评、教育、警告和建议取消比赛资格的权

13、利。3517 审核并宣布最终比赛成绩。3518 做好竞赛工作总结。352 副总裁判长职责3521 协助总裁判长做好竞赛工作。3522 协助总裁判长负责检查场地、宣告、组织编排和抽签等工作。3523 检查记录的成绩登记,审核最后得分。353 裁判员职责3531 参加赛前裁判员学习。听从管理机构的指示,服从总裁判长领导。3532 按时出席赛前的全体裁判员会议。3533 观看赛前训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3534 严格按规则准确、快速、客观、公正、合乎道德的评判。354 记录长和记录员职责3541 协助总裁判长做好赛前准备工作,备好出场顺序表、比赛成绩记录表等竞赛用表,准备好裁判组评分用具。3542

14、比赛中及时统计裁判员评分,排出名次和奖项等。3543 根据大会要求设计、制作成绩册。355 计时员职责对自选曲目参赛队比赛的起止时间准确计时,时间不足或超出须立即报总裁判长。356 检录长和检录员职责3561 召集参赛队伍,做好入场前期准备,确保开幕式、各场各项比赛按时顺利进行。3562 组织领奖队伍,确保领奖工作有序进行。357 宣告员职责3571 在总裁判长指导下进行赛前准备。3572 临场介绍仲裁委员会人员、裁判委员会人员。3573 在总裁判长示意下宣告出场队伍,宣读裁判员评分结果和最后得分。3574 介绍与比赛相关知识和组委会指定的宣传材料。358 放音员职责收集各队比赛的音乐光盘,整

15、理、核对、排序,准确播放各队音乐,并做好保管和退回工作。36 评分办法361 裁判员评分采用减分制。裁判员根据参赛队场上表现进行减分,评分精确到0.1 分。362 裁判员的评分去掉1 个最高分和1 个最低分,中间分数的平均分裁判员的评分,再减去总裁判长减分即为参赛队最后得分,最后得分精确到0.01 分。37 成套动作的评分因素与分值371 每套曲目满分为10 分,评分因素与分值为以下三个部分: 完成 4 分 艺术性 4 分 总体评价 2 分372 评分因素解释: 完成:舞步或音乐的正确性,舞步的规范性,舞步与音乐节拍的吻合性,集体动作的一致性; 艺术性:编排设计的创新;舞曲风格的把握;表演技巧

16、的动作。 总印象:体现团队精神;充满激情与自信的表演;服装服饰妆容与舞曲风格相吻合。38 评分标准与分值评分因素评分标准分值1、完成(舞步或音乐正确性,舞步规范性,舞步与音乐节拍吻合性,集体动作的一致性)(4分)非常好3.7-4.0 分较好3.5-3.6 分一般3.3-3.4 分较差3.1-3.2分差(舞步或音乐错误)3.0 分以下2、艺术性(编排设计、舞曲风格、表演技巧)(4分)非常好3.7-4.0 分较好3.5-3.6 分一般3.3-3.4 分较差3.1-3.2分差(拆分舞步)3.0 分以下3、总印象(团队精神、充满自信、服装服饰)(2分)非常好1.7-2.0 分较好1.5-1.6 分一般

17、1.3-1.4 分较差1.1-1.2分差1.0 分以下39 总裁判长加减分总裁判长对以下情况进行减分,每项每次减0.1 分: 出现不安全动作,如:空翻、抛接、托举(站立托举高度超过肩部)等 出现违反规定的广告标贴 暴露隐私部位、内衣等 比赛中服装、服饰、头发散落;头饰、道具、鞋掉落等 佩戴眼镜、珠宝、首饰、手表等私用物品 改变音乐速度 音乐时间和参赛人数不符合比赛要求 参赛选手比赛中途上、下场总裁判长对以下情况进行加分,每项每次加0.1分: 集体项目比赛总人数达到30人或以上加0.1分 集体项目各组别异性达到四分之一,加0.1分310 纪律与处罚3101 有以下情节者,仲裁委员会有权予以处罚:

18、 检录三次未到者 不服从裁判者 对比赛成绩不满,围攻、吵闹、辱骂、威胁裁判或工作人员者 拒绝领奖者 干扰正常比赛秩序者 有意毁坏场地设施者3102 处罚办法: 警告 取消比赛资格 取消成绩与名次311 特殊情况运动员遇到以下特殊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做动作并向总裁判长反映,在问题解决后重做,在曲目音乐结束后提出的要求将不被接受。 音乐播放错误。 由于音响设备而出现的音乐问题。 由于设备问题而出现的干扰灯光、舞台、会场等。312 申诉3121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规定办理。第四节 教练员、运动员行为准则41 教练员行为准则411 熟悉竞赛规程和竞赛规则。412 服从组委会领导,遵守大会的一切规定。4

19、13 在大会规定时间内,带领队员准时参加试用场地、开幕式、检录、参赛、颁奖等。414 比赛时不得进入比赛场地(少儿组除外),不允许在场外示意与喊叫。415 不得向裁判员询问有关评分问题。416 比赛中若发生非本队原因造成的比赛中断,有权向裁判长申请重做。417 加强对运动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做好赛前准备活动,通知获奖运动员按要求参加颁奖仪式。42 运动员行为准则421 了解竞赛规程和竞赛规则。422 遵守大会的一切规定,服从大会的指挥。423 参加并积极配合组委会召集的开幕式排练活动。424 提前30 分钟做好赛前准备,按大会规定时间到检录处检录。425 裁判长发出比赛信号时,向裁判长举手示意。426 获奖运动员着比赛服参加颁奖仪式。第五节 裁判员守则51 裁判员守则51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体育事业,热心体育竞赛裁判工作。512 努力钻研业务,熟悉本项竞赛规则,严格履行裁判员职责,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513 作风正派,不徇私情,坚持原则,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514 裁判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加强团结。515 服从领导,遵守纪律,执行任务时精神饱满,服装整洁,仪表大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