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一中、同煤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6188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大同一中、同煤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西省大同一中、同煤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西省大同一中、同煤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西省大同一中、同煤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西省大同一中、同煤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大同一中、同煤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大同一中、同煤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卷客观卷(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 梁启超评论道:“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周朝的革命”A标志着国家的正式形成B打破了血缘政治体制C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D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2 据史书记载:北宋时东京城内“傥欲修整屋宇,泥补墙壁即早辰桥市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该段记载可以印证北宋时期A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专业分工B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东京城中的劳动力完全商品化D出现了流动的手工业工人3 徽商“吝啬而负气,家赀累万,垂老不衣绢帛然或输边储,或建官廨

2、,或筑城隍,或赈饥恤难,或学田、道路、山桥、水堰之属、输金千万而不惜”。这说明徽商A节俭而好义 B深谙经营之道C输财毫无原则 D凡事勤俭节约4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科技A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作用B在我国的运用更贴近百姓生活的实际C在中外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D在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5 意大利法学家朱塞佩格罗索在罗马法史中指出:“这个理念概念有时也被用来表述某些制度功能的普遍性,即使这些制度在罗马法中是独树一帜的准确地讲,它针对的是那个在历史上适用罗马

3、人与异邦人之间关系的法律体系。”引文中“这个理论概念”指的是A公民法 B万民法 C人人平等 D天赋人权6 有人说:“1418世纪是一个迷失的时代,丢掉了人性,没有了世界,只有市场。”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早期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D世界市场形成7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由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保障民主、防止专制是联邦党人的政治追求B美国实现“有衡”的措施之一是实行三权分立C这利“有衡”的实质是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D美国不同的利益群体主要是指黑人和白人群体8 近代英国崛

4、起的动力在哪里?一位学者比较研究近代英法两国时代发现:“英国正在走向自由主义、国会统治和进步;而法国则不断加强贵族政治,封建主义以及浪费简言之,加强旧制度”“英国是宪法国家而且相对自由一些,而法国却是专制主义和独裁主义的国家。”这位学者进而得出的结论是A自由主义是英国崛起的前提B国会统治和进步是英国崛起的主要原因C宪法为英国崛起奠定了基础D制度变革是崛起的主要动力之一9 当今世界科学大师斯蒂芬霍金教授说:“宇宙的开端,可能出现了许多小泡泡,然后再消失。泡泡膨胀的同时,会伴随着微观尺度的坍缩。反复的膨胀和坍缩导致了宇宙中星系和恒星以及所有其他结构的形成。现代科学手段对宇宙微波背景的小的非均匀性的

5、观测,完全证实了泡泡预言。”证实霍金“泡泡”预言的理论是A自由落体定律 B经典力学 C量子论 D狭义相对论10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洋务运动时指出:“在中国,很多事情老百姓是仿效为官者的。作之君,作之师,官员不仅是政治的权威,而且是教化的楷模。这是传统儿孵育出来的社会心理。因此,没有权威与楷模的倡率,新的东西总是难以为人接受和仿效的。”作者在此肯定洋务运动A起了开启民智的作用B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120世纪20年代中期,有这样一种进步思想,它倾注了创立者毕生心血,融汇了中西思想文化精粹,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

6、重大影响。“它”是指A陈独秀的激进民主思想B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C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D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2近代外交家顾维钧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这对我,对代表团全体,对中国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国的缺席必将使和会,使法国外交界,甚至使整个世界为之愕然”“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观点来看,它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转折点”的含义是A促进了伟大的民族觉醒和民族救亡运动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爱国学生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D中国摆脱了屈辱外交的历史131923年1月,共产国际执委会通过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是

7、国民党,它既依靠自由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又依靠知识分子和工人”“在目前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员留在国民党内的适宜的”“中国共产党应当对国民党施加影响,以期将它和苏维埃俄国力量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反对欧洲、美国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共产国际要求共产党进行改组B主张共产党和国民党实现合作C希望国民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中国应该担负反法西斯的重任14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都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役。下列说法正确是A都是华北敌后战场的重大成果B同属于国共合作的经典战例C都大大在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D分别由八路军和新四军发动15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

8、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共同探索的重大问题是A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B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16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撰写甲午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时指出:某人“是古典学者,擅于使用古籍里利于改革的文字推陈出新,翻作今朝之标榜”。下列关于“某人”的政治派别、思想主张的表述正确的是A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B维新派君主立宪C革命派民主共和D激进派民主、科学17回归十多年来,在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政改纷争、非典及美国911事件的冲击后,香港继续保持自由港和国际大都市的特色,继续保

9、持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为香港繁荣稳定提供宪制保障的是A“一国两制”B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C中英联合声明D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81971年,尼克松在讲话中说:“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进行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这一时期,美国“进行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有 欧共体、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形成ABCD19著名学者资中筠认为:“美国的外交思想和实践是不折不扣的强权政治和

10、霸权主义,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下面可作为“逆我者亡”的证据的是 实施马歇尔计划 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 灭亡利比亚卡扎菲政权ABCD20也许是受相对论时空观念的影响,画家把不同角度不同时空的人体部位,如人头的正面和身体的背面等结合到一起,呈现在一个画面上,由此我们看到的人体是扭曲的。这利绘画风格是A现实主义B印象画派C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21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1973年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些成果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受“双百方针”的推动C受益于“科教兴国”战略D是在苏联的援助下取

11、得的2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如下图所示,b年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运用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24某位高中生在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谈了自己对东欧剧变的认识,他认为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理由是德国结束长期的民族分裂,完成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德国社会的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该同学的研究性学习告诉我们,学习历史要A敢于否定传统史学研究法B使用阶级分析方法C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D善于提高理论水平第II卷主观卷(共54分)二、非选择题25(14分) 制度和政策因素

12、对近代化产生重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简要示意图。(图1)材料二: 国家提供的各种政策制度对经济建设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政策制度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所产生的影响。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政策制度不利于国民经济建设的作用。(图2) (1) 图1中显示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两个“高峰”以及6、7阶段持续下滑的现象,试从政策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评析“政策制度对经济建设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的理论。(8分)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

13、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250字左右)26(13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教育有二大别:曰隶属于政治者,曰超轶乎政治者。专制时代(兼立宪而含专制性质者言之),教育家循政府之方针以标准教育,常为纯粹之隶属政治者。共和时代,教育家得立于人民之地位以定标准,乃得有超轶政治之教育。 摘编自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材料二: 盖吾人意见,以为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之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西洋文明浓郁如酒,吾国文明淡泊如水,西洋文明腴美如肉,吾国文明粗砺如蔬,而中酒肉之毒者则当以水及蔬疗之也中国传统文化长于统

14、整,几千年来演成以儒家为主干而整合道释的中国精神文明之结晶体。而源于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的西洋文化则自古以来难以统一,文艺复兴以后更是众说纷杂。新文化运动迎西学而弃传统,复对纷杂片断之近代西洋文化忽迎忽弃,改宗倏忽而无所适从。这种传统价值资源毁弃无遣而输入价值又恍惚而无所守的局面,可谓“精神界之破产”。 摘编自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材料三: 儒者不尚力争,何况于战?若西洋诸民族,好战健斗,根诸天性,成为风俗。西洋民族性,恶侮辱,宁斗死,东洋民族性,恶斗死,宁侮辱。民族而具如斯卑劣无耻之根性,尚有何等颜面,高谈礼教文明而不羞愧! 摘编自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蔡元

15、培新教育主张的特点(2分)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是否是中国“精神界之破产”。(5分) (3) 根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的根本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认识。 图一 14世纪前后欧亚之间贸易示意图 图二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比较两幅贸易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的一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12分)28(15分) 【历史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甲午战争失败,光绪亲政,似乎机会正在眼前。这个时候正是康有为崛起并有条件改造清廷,以变法而求国家富强之际。可惜,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仍堕入传统政治旧窠,以人事纠缠与冲突而告终。 摘编自李鸿谷戊戌政变及代际断裂梁启超材料二: 从维新本身去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会失败。(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康有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有条件改造清廷”的活动的。(4分) 材料一将这一活动失败的原因归咎于什么?(2分)(2) 根据所学知识,请你“从中国社会本身”解释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9分)2015届高三联考历史答案与评分标准二、非选择题2527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