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哲学:苏格拉底(高等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67979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趣味哲学:苏格拉底(高等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趣味哲学:苏格拉底(高等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趣味哲学:苏格拉底(高等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趣味哲学:苏格拉底(高等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趣味哲学:苏格拉底(高等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趣味哲学:苏格拉底(高等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趣味哲学:苏格拉底(高等教学)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方哲学的源头是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的黄金时代是在雅典时期,它是具有师承关系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人成就的。我们的介绍就从他们开始,1,古柏文书,一、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与孔子、释加牟尼、耶稣并称人类导师的人,他虽然没写过任何的哲学著作,但是却以他的言行对西方文明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深刻影响。,2,古柏文书,最丑的哲学家,家有悍妻,牛虻与接生婆,辩论与沉思,3,古柏文书,苏格拉底(,英译:Socrates;前469年前399年)孔子是 前551年前479年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苏格拉底出生时,希波战争已经趋向于希腊获胜的结局。苏格拉底的盛年时期正值伯利克里任执政官的古希腊的黄金盛世

2、,希腊战胜波斯成为爱琴海地区的霸主。盛世造就的文化氛围给少年苏格拉底以充足的精神和知识的滋养。苏格拉底的后半生则是在长达27年的伯罗奔尼萨战争中度过的。他见证了希腊从巅峰到衰落的过程。战争期间曾经三次出征,是一名优秀的重装步兵。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在狱中饮鸩而死,苏格拉底的生平,4,古柏文书,评价苏格拉底始终面临三个问题:1、苏格拉底本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一生述而不著,如何评价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2、是什么样的哲学思考让苏格拉底成为哲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划时代的人物?3、苏格拉底之死是历史上的一大公案,究竟谁是谁非?这是一个问题,是西方思想史的心病。,苏格拉底的问题,5,古柏文书,

3、苏格拉底湮没在弟子们卷帙浩繁的著作中,谁都无从知晓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造物?西方的孔子?划时代的哲学家?政治家?伦理学家?好公民?反民主斗士?史料问题:柏拉图的对话录、色诺芬、亚里士多德、阿里斯托芬的喜剧,苏格拉底的问题之一:一个怎样的人,6,古柏文书,苏格拉底是与孔子、释加牟尼、耶稣并称人类导师的人西方哲学的真正开端从苏格拉底开始理性主义伦理学鼻祖、唯心主义的开山鼻祖以及理念论的奠基者、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开创者。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他说“人啊,认识你自己”神说他是最聪明的人,他却说自知无知他整天奔走于大街小巷,与人辩论,

4、他说自己是“接生婆”,帮助人们生产知识他说“德行即知识”,要人们向善。他说自己是牛虻,要叮雅典这匹大马他生得很丑,却死得很美。尼采说,他“是人类会死、能死、赴死的典范”,7,古柏文书,苏格拉底的轶事,一天,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

5、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1.最大的麦穗,8,古柏文书,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他们惋惜。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

6、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那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9,古柏文书,苏格拉底的聪明在希腊各地是出了名的,于是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来投奔他,向他学习聪明智慧。他讲了许多开心的事情。他讲述的方式非常生动,所以听的人都不感到厌烦。一个夏天,他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房子。房子非常小,他的邻居都很纳闷,这房子怎么会使他满意呢?“您这么一个大人物,却把自己的房子盖成这么一个小盒子,有什么道理吗?”“确实没有什么道理。”他说,“不过这个地方虽小,但是如果我能使它容下真正的朋友,我将会认为自己是快乐的。”,2.苏格拉底和他的房子,10,古柏文书,苏格拉底坐牢时,听

7、见隔壁牢房里有个新来的犯人在哼歌,那是一首新歌,他以前从未听过。苏格拉底急忙请求唱歌的狱友教他那首新歌。监牢里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是死囚,行刑日期迫近听了他的请求,唱歌的囚犯很吃惊:“您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处决了吗?”“我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轻松地回答。“那您为什么还要学新歌呢?”狱友不解地问。这位伟人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3.苏格拉底学唱新歌,11,古柏文书,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苏格拉底的名言,12,古柏文书,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13,古柏文书,我去死

8、,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或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14,古柏文书,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15,古柏文书,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苏格拉底,16,古柏文书,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17,古柏文书,1、苏格拉底面临的问题知识的问题2、“认识你自己”自然哲学的真正转向3、“德性即知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开创者4、“是什么”?理念论的奠基者5、“助产术”苏格拉底的辩证法,苏格拉底的问题之二:一种怎样的思考,18,古柏文书,苏格拉底所面临的问题理论背景,前苏格拉底哲学基本是一种自然哲学。人们认为宇宙万物是一个整体,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始基或本源。这个本

9、源是什么?大多数的哲学家都以观察自然的方法对待“始基”问题,试图追溯宇宙万物最原始的开端,即“在时间上在先”的本原。这些自然哲学家以直观为手段,静观宇宙万物之变,力图从自然中寻找世界的本原,他们以描述性的语言,以宣称的独断的方式表达。指出世界的本源是水、气、火、原子和虚空等等。,19,古柏文书,智者活动及其意义 为苏格拉底哲学铺平了道路,在公元前5世纪,“智者”一词专指一批收费授徒、重点教授修辞学和论辩术的职业教师。智者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流派智者是希腊民主制度的产物智者具有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倾向。智者活动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它的这种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在社会政治领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10、,20,古柏文书,第一位智者普罗泰戈拉的两个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任何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普罗泰戈拉认为城邦源于人类的自我保护,为避免相互伤害,神把正义和德行分配给每一个人。正义和政治德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所以治国安邦的大事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都有参与的权利。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以谁为标准,谁代表真理?,21,古柏文书,交不交这一半儿学费呢?,普罗泰戈拉的诡辩:,普罗泰戈拉教给学生打官司,约定先付一半儿学费,另一半学费等到毕业后打赢第一场官司后再付;结果学生毕业后老也打不赢官司,普罗泰戈拉就主动找学生打官司,他认为如果自己赢了就可以拿回另一半学费;如果自己输了而学生赢了,也可以拿

11、回另一半学费。但是学生认为,如果自己赢了老师输了就可以不交另一半学费,如果自己输了,也可以不交另一半学费。,22,古柏文书,“人啊,认识你自己”从“自然”到“自我”,“苏格拉底以前的早期哲学热衷于探讨天体行星的大小、距离和轨迹;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罗马时期的西塞罗阿卡德米卡,23,古柏文书,“认识你自己”源自德尔菲神庙里的铭文“自知”苏格拉底把这个格言哲学化,成为一个哲学原则和哲学路线。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即认识自己的本性,即“努斯”,也就是人的理性。即,我是什么?我知道什么,我需要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应

12、该做什么。,24,古柏文书,“德性即知识”,这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或知识能力是神赋予人的灵魂的本性,灵魂能够实现自己的本性就有知识,就有德性。相反,如果愚昧无知,也就不能认识美德,就会堕入恶行。,25,古柏文书,“认识你自己”与“德行即知识”是统一的在苏格拉底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获得关于自我本性的知识,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达到善的目的。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它说明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知”与“行”是一致的,即获得了关于“自我”的知识(自知),就能成为有德行的人。,26,古柏文书,辩证法精神助产术,27,古柏文书,死的最美的哲

13、学家,苏格拉底的问题之三:一种怎样的死亡,28,古柏文书,苏格拉底之死的原因,1.引进新神。,2.腐蚀雅典青年思想。,3.在法庭上的态度激怒了陪审团。,29,古柏文书,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事件,是西方人不得不经常回到的伤心地和疑问地,它对此后西方思想格调的塑造有相当大的影响。在当时就有多种版本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包利民西方哲学基础文献选读,30,古柏文书,雅典的民主制度,雅典的奴隶制度是民主制,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曾造就了雅典的辉煌,也造就了古希腊文明。希波战争后,在伯利克里时代,奴隶主的民主制达到巅峰。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开始走下坡路。,31,古柏文书,苏格拉底认为城邦陷入危机

14、是由于人的灵魂和本性的迷失、道德的崩溃所导致的。所以,他要做一只牛虻,在不停的辩论、追问、教诲中启迪雅典人的理智,重振雅典人的道德,改善民主制度,复兴雅典城邦。甚至不惜以死为代价。“神让我到这里来履行牛虻的职责,整天到处叮着你们、激励、劝说、批评每一个人”。希腊哲学史,32,古柏文书,尼采如是说:“苏格拉底在我们看来是第一个不仅知道生,而且知道依照那种知识的本能去死的人。”苏格拉底是人类会死、能死、赴死的典范黑格尔说“苏格拉底哲学与希腊传统思想的矛盾导致了这一悲剧,这不是他个人的悲剧,是雅典的悲剧、希腊的悲剧,只不过通过苏格拉底表现出来。”罗素在表示了对苏格拉底之死的敬佩之后忍不住揶揄了一句:“如果他不是相信灵魂不朽,不是相信死后与神同享福祉,我会对他的死表示更多的尊敬。”,死的最美的哲学家,33,古柏文书,在黑格尔看来,苏格拉底的哲学和城邦民主制度的矛盾导致了这一悲剧悲剧是矛盾的双方都没有错,都有各自的道理,只不过由于两者的道理是相互冲突的,从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悲剧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不在于它表现了人们的悲惨的命运,而在于这种命运的无法避免。,34,古柏文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