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合肥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规划目的为对未来五年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做出总体设计,统筹指导全市卫生计生事业科学发展,使卫生事业与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发展相协调,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特制定本规划。第二条 规划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3.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4.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皖政201516号)5.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6. 合肥市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年)7. 国家、省
2、、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第三条 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涵盖全市行政区域。其中:对合肥城区(含主城区和开发区)做详细规划,对四县一市做指导性规划。第四条 规划期限20162020年。第五条 规划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宗旨,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为目标,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供给能力为主线,以加快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为主题,以科学配置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数量、结构为重点,以统筹规划、依法监管、强化准入为手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第六条 规划原则(一)需求导向原则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编制本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3、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二)统筹规划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按照“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原则,统筹规划设置,实现卫生资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规模数量适宜。(三)保障基本原则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投入,强化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保障基本医疗方面的主导作用,实现全市人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四)优质发展原则努力使我市医疗卫生资源状况、技术水准达到全省领先、全国先进水平。基本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协调、优质、可持续发展。第二章 规划背景第七条 “十二五”卫生事
4、业发展简要回顾“十二五”期间全市卫生事业发展成绩斐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第八条 “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分析“十三五”我市卫生事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问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滞后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省会城市“全省医疗服务中心”地位不相适应,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定位要求有差距,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医疗卫生机构规划设置滞后于城市建设发展,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老城区医疗资源过剩,新城区医疗资源薄弱,未来城区医疗资源布局空白。卫生管理习惯于按行政隶属关系“办医院”,
5、导致大型公立医院膨胀发展,社会办医发展与管理不到位。应站在大健康、大卫生的层面,做好卫生管理规划设计,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管理,建设“健康合肥”。医疗改革尚未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需对医疗卫生体制、机制进行深度改革。医疗卫生服务开放度不高,需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引进国际、国内先进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本注入合肥医疗。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成为我市居民主要死因,健康教育和慢性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做好医养结合等老年医疗保健工作尤其迫切。生育政策
6、调整后二胎全面放开,生育保健相关的医疗卫生服务(产科、儿科、妇幼保健、计划免疫、计划生育)需要全面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与全国省会城市比较相对落后。当前正处于全国卫生信息化高速发展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中医药仍是我市医疗卫生短板,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第三章 规划目标第九条 总体目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居民健康水平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达到全国省会城市中等水平、全省领先水平,成为全省医疗服务中心和全省临床医学会诊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基本实现“健康合肥”目标。第十条 主要指标(一)主要健康指标1.
7、人均期望寿命:77.6岁2. 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3. 婴儿死亡率:控制在6以下4.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8以下(二)公共卫生服务指标5. 孕产妇保健管理率90%,住院分娩率99;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85%,妇女保健服务覆盖率95%6. 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5%,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95%7.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98%8. 主要慢性病防治管理率90%9. 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0%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处置率100%,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有效率100%11. 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率100%12. 120医疗急救服务覆盖率100
8、%,急救平均响应时间85%(三)计划生育服务指标14. 全市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7%15. 年均人口出生率1816. 人口自然增长率1317. 优生优育率 98%(四)医疗卫生资源主要指标18.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8.5张19.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5人20.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3.2人21. 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0.83人22.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2.5人第四章 医疗服务体系规划第十一条 医疗服务体系发展总体思路(一)保障基本医疗全面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整合新农合和城镇医保资源,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为群众提供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二)
9、发展高端医疗引进国际国内先进医疗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全省乃至全国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把合肥建设成为全省医疗会诊中心。(三)壮大社会医疗原则上政府不再新办公立医疗机构(除不适合社会办的和之前已经确定的)。新增的专科医院(除公共卫生类)全部由社会资本主办。新增的高端医疗服务以社会办医为主,控制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规模。社会医疗优先配置大型医疗设备。医疗服务园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四)打造智慧医疗将智慧医疗纳入合肥智慧城市统筹建设,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使合肥卫生现代化水平达到全国省会城市中等水平。第十二条 综合医院规划(一)功能定位二级以
10、上综合医院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具有全面医疗、教学、科研、公共卫生服务等功能。保障合肥,服务全省。(二)机构设置规划原则综合医院设置遵循“布局合理、保障可及”的总体要求,按照“老城区严控增量,调整现量,优化质量;新城区合理布局,优质配置,逐步到位”的原则实施。城区一环路内不再增设综合医院,二环路内严控新建综合医院,二环路外统筹规划新建综合医院。新建的综合医院与已有的综合医院间距须大于1500米。新建的综合医院将以500张床位以上三级医院为主。(三)保留和发展现有的综合医院体系继续加大省、市以及部队武警大型医院为主框架的综合医院体系建设发展,促进现有各类社会办
11、综合医疗的建设发展。(四)建设一批具有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的现代化综合医院统筹规划新建一批大型综合医院。其中:表1-11项,为初步确定或已经开工项目;表12-13项,随着南岗镇、小庙镇城市化进程和居民人口增加,选址新建。引进国外先进医疗资源,在我市选址新建1-3所国际型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表14项)。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新建1-2所全国领先水平的互联网医院(表15项)。合肥市“十三五”规划新建综合医院序医院名称床位数建设用地(亩)建设时序(年)项目选址1 省立医院滨湖区2000张3262016-2018滨湖新区锦绣大道与安徽路交口东南角2省立医院北区1000张3002016-2019合肥北城
12、阜阳北路与新兴路交口西南角3安医一附院高新医院2000张2002016高新区创新大道与皖水路交口4安医四附院1000张2002016新站区铜陵北路与淮海大道西北角5合肥市三院新区1000张1162017-2018包河区上海路与龙川路交口西北角7 空港新城医院1000张1682018-2020航空工业园区内宝教寺湖西南侧8 上海长海医院合肥分院2000张1202017-2019包河区花园大道与徽州大道交口东南角9 京东方医院1000张1352016-2017新站区文忠路与东方大道交口西北角双凤医院800张802016-2017北城双凤开发区金梅路与阜阳北路交口11南岗医院1000张1502018
13、-2020蜀山区南岗镇12小庙医院1000张1502018-2020蜀山区小庙镇13韩国顺天乡大学国际医院2016-2018空港经济示范区14国际医院2所以上500-2000待定2017-2020另选待定15互联网医院1-2所待定待定2016-2020另选待定第十三条 专科医院规划(一)保留和发展现有的专科医院体系继续加大对以省儿童医院、胸科医院、感染病医院和市精神病医院、妇幼保健院、职业病防治院、口腔医院等为主框架的专科医院体系建设发展,继续促进现有各类社会办专科医疗的建设发展。(二)加强公共卫生类重点专科医疗建设加强精神类专科医疗机构建设,新建1所三级医院规模的精神类专科医院。支持社会力量
14、举办心理(精神)卫生服务机构。推进精神卫生康复进社区。新增精神专科床位700张;加强妇幼保健医疗机构建设,新增妇产科床位1500张、儿科床位500张,满足生育政策放开后对医疗产科、儿科的需求;加强传染病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做好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医疗收治工作。(三)发展高新优质特色专科医疗引进国际先进专科技术,新建5所以上国际型现代化专科医院,重点引进超导质子肿瘤医院。支持全国各类高新优质特色专科医疗加盟合肥。新建专科医疗服务园区,引导优质专科医疗入驻园区集群设置。(四)放宽专科医疗机构设置许可条件在符合临床技术准入条件的前提下,原则上全面放开专科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许可,其中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间距应
15、大于500米。规划新建各类专科医院30所以上。合肥市“十三五”规划新建“专科医院”序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时序(年)床位数(张)项目选址1合肥质子等离子肿瘤医院新建2016-2018300高新区科大研究院合肥离子医学中心2中科院合肥肿瘤医院新建2016-20181500高新区石莲南路与燕子河路交口西南角3安徽省国际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新建2016-20181500高新区南岗科技园(长江西路与长宁大道交口东北角)4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南区新增300滨湖新区徽州大道与紫云路交口西北角5合肥市儿童医院新建2016-2020660瑶海区裕溪路904号,保健院东区院内6国际型专科医院新建2016-20205所以上
16、7各类专科医院(社会办)新建2016-202030所以上第十四条 中医发展规划以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龙头,在城市不同方位新建4所中西医结合医院,支持社会力量新建一批中医类专科医院,建立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大型医院中医专科建设,加强县级中医院和乡村、社区中医服务能力建设,在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办特色中医专科10个以上。合肥市“十三五”规划新建“中医类”医院序项目名称床位数(张)建设用地(亩)建设时序(年)项目选址1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0张,含中西医1000,老年医养中心10001002016-2018蜀山区史河路与青阳路交口东南角(原安徽中医药大
17、学校区内)2中西医结合医院4002017-2020经开区金寨南路与繁华大道东南角3中西医结合医院400452017-2020庐阳区蒙城路与砀山路交口西北侧4中西医结合医院400452017-2020瑶海区当涂路东,长江东路与北二环之间第十五条 老年医疗护理规划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合理布局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依托省市公立医院在城市不同方位新建7所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院,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院。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到2020年,所有养老机构(含农村、社区敬老院)均能提供医疗卫生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0%,建成医疗护理
18、型床位5000张以上。合肥市“十三五”规划新建“老年康复护理”机构序项目名称建设性质项目规模及内容建设用地(亩)建设时间初步选址1省立医院老年医学康复中心新建床位2200张,含老年医养中心1500张,老年病慢病康复中心700张3202016-2018滨湖新区锦绣大道与安徽路交口东南角2 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建床位1500张,含老年医养中心500张,中西医1000张。1002016-2018蜀山区史河路与青阳路交口东南角3 安徽省康复医院(省半汤疗养院)新建床位1500张,其中康复500张,医养结合老年护理1000张2752017-2020巢湖市半汤镇半汤疗养院4
19、合肥市老年护理院(合肥市体检保健中心)扩建床位1000张,依托市一院,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院652017-2020蜀山区环湖东路111号5市东区老年护理院新建床位1000张,依托市二院,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院502016-2018瑶海区乐水路与振兴北路交口西北角6市南区老年护理院新建床位1000张,依托市三院,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院502017-2020包河区上海路与龙川路交口西北角7市北区老年护理院新建床位1000张,依托省中医一附院,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院502016-2020庐阳区淮北路与阜阳路交口西北角(原合肥制气厂地块)8巢湖中庙老年护理院中铁四局投资30亿,占地500亩,健康养老床位2000张20
20、16-2020巢湖市中庙镇9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院(社会办)新建结建若干个2016-202010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院(国际型)新建结建2个以上2016-2020其中德国拟定投资1所2017-2019空港经济示范区第十六条 医疗服务园区建设规划在各个城区分别规划一块医疗健康服务园区,由区政府组织统筹建设,引导医疗机构和健康产业入驻园区,优先引进国际国内及省市高档医疗专科,鼓励专科医院集群发展,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健康产业。争取在本规划期内建成1-2个区域医疗服务园区。合肥市“十三五”规划新建“医疗服务园区”序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筑内容建设用地(亩)建设时序(年)项目选址1巢湖半岛国际健康新城新建黄麓健康
21、服务业园区255平方公里2016-2020巢湖市黄麓镇中庙健康旅游休闲区巢湖市中庙镇烔炀健康制造园区巢湖市烔炀镇2瑶海优质专科医疗园区新建引进国际国内及省市高档医疗专科3002017-2020瑶海区郎溪路东、广德路西、高亮路南、滨湖路北3庐阳健康产业城新建含综合、专科医疗,康复及老年护理,检测诊断和体检中心,药品及医疗器械企业3002017-2020庐阳区北二环北、阜阳路西、蒙城路东(原合肥制气厂地块)4蜀山健康产业城新建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健康产业3002017-2020蜀山区长江西路北、长宁大道西、方兴大道东、大别山路南5包河优质专科医疗园区新建属高端医疗设施项目。含三级妇幼保健院、儿童医
22、院、肿瘤医院、口腔医院、整形医院等3002017-2020滨湖新区黄河路南与锦绣大道之间徽州大道两侧6高新区生命科技产业园新建生物医药3002016-2020合肥高新区7空港示范区健康产业园新建以生物医药为主。引进1所国际型综合医院,1所以上国际型专科医院。2平方公里2016-2020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第十七条 环巢湖健康生态医疗服务圈规划将医疗卫生服务纳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和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巢湖周边的市、县、区分别新建以医疗、保健、康复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医疗机构,巢湖经开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打造环巢湖健康生态医疗服务圈。合肥市“十三五”规划新建“环巢湖健
23、康生态医疗服务圈”序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筑规模及内容建设时序(年)项目选址1巢湖半岛国际健康新城新建黄麓健康服务业园区:高端医疗区:国际综合医院2000张床位健康教育区:在校学生2万名健康展销中心:15万平方米健康体验区:新建合肥健康科普体验中心京东方健康休旅小镇2016-2020巢湖市黄麓镇新建中庙健康旅游休闲区:高端医养结合项目休闲疗养度假村中铁四局医养结合护理院(占地500亩,投资30亿)2016-2020巢湖市中庙镇新建烔炀健康制造园区:健康养生谷医药物流园医药保健品特色产业园药用植物园健康美食村医疗器材制造基地2016-2020巢湖市烔炀镇2北京燕达国际健康城新建六大功能板块:国际医院
24、、健康养护中心、国际医学研究院、医护培训学校、国宾大酒店、国际医学院。医养设施规模:国际医院和医护培训中心共提供床位数15000张;项目中占地50万平方米2016-2020巢湖市镇3台湾台塑长庚养生村新建包括怡亲、健康、养生等主题。设施规模:占地一个山头约34公顷,依托长庚医院建成。2016-2020巢湖市镇4省立医院滨湖新区老年医学康复中心新建床位2200张,含老年医养中心1500张,老年病慢病康复中心700张2016-2018合肥市滨湖新区5安徽省康复医院(安徽省半汤疗养院)扩建床位1500张,其中康复500张,医养结合老年护理1000张2017-2020巢湖市半汤镇6庐江汤池中西医结合医
25、院新建床位200张,医疗、保健、康复2017-2018庐江县汤池镇7肥西县三河医院扩建床位200张,医疗、保健、康复肥西县三河镇8肥东长临河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建床位200张,医疗、保健、康复2017-2018肥东县长临河镇9北大未名国际健康中心新建干细胞治疗、生物医药、健康养生2016-2020合巢经开区10国际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新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2016-2020合巢经开区第五章 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规划第十八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乡镇卫生
26、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医务室、门诊部(所)等。第十九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一)机构配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设置。到2020年,实现政府在每个乡镇办好1所标准化建设的乡镇卫生院,在每个街道办好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万人以上的街道新增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市1/3的一般乡镇卫生院扩建为中心乡镇卫生院;全市1/3的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标准。根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情况以及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因素,合理配置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数量和布局,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
27、心服务覆盖不到的社居委,鼓励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城区范围除中医外不再新增综合门诊部、个体诊所。(二)床位配置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2张。按照所承担的基本任务和功能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规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配置一定数量以康复和护理为主要功能的床位,原则上不超过50张。社区卫生服务站不设床位。(三)业务用房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面积按照服务人口核定:5万人口,建筑面积不少于1700m2;5-7万人口,建筑面积不少于2200m2;7人口,建筑面积不少于2400m2。设置床位的机构按照每张床位增加30 m2。社区卫生服务站建
28、筑面积一般为300 m2。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按照床位规模核定:20张床位,建筑面积1100 m2;20张床位,每张床位增加55 m2。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不得低于60 m2。第六章 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第二十条 公共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公共卫生机构提供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计划生育、120急救、卫生监督执法等,并承担相应的业务工作管理职能。公共卫生机构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急救中心(站)、血站等。第二十一条 公共卫生机构设置规划(一)机构设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行省、市、县(市、区)分级设置,每个行政区划内同类
29、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只设1个。城市开发区可由市级派出设置,或经市同意后自行设置。县级以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承担公共卫生相关工作。(二) 机构整合现状存在的血防所等单设专病预防控制机构,全部整合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承担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任务;市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整合,分别成立市、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与乡镇妇幼保健职能整合;村级保留村卫生室和计划生育服务室,共享共用。第二十二条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规划(一)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全全市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霍乱、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监测系统,
30、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机制,科学评估把控疫情动态,有效应对传染病的发生和疫情控制。(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新建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全市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健全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和工作机制,及时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构建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全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开展慢病(肿瘤、心血管、精神疾病等)普查和健康促进,建立健全全市慢病监测系统和健康管理体系。(四)公共卫生服务监测公共卫生监测。加强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做好全市食品安全监测、生活饮用水监测、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
31、响监测、碘缺乏病监测、有害生物监测等,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第二十三条 妇幼保健服务体系规划1. 妇幼保健体系。加强城乡妇女儿童保健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基本实现妇幼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优质、方便的妇幼卫生服务,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安全。2. 妇女保健服务。“十三五”期间将实现以下目标:妇女保健服务覆盖率95%,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85%,婚前医学检查率93%,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90%,住院分娩率99,孕产妇死亡率10/10万。3. 儿童保健服务。“十三五”期间将实现以下目标:新生儿优生优育率 98%,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别控制在6和8以内
32、,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5%,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95%,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98%。第二十四条 计划生育服务体系规划稳妥有序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建立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合理配置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资源。全面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坚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构建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力度,增强家庭抚幼和养老功能。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第二十五条 120急救体系规划市急救中心纳入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迁址到滨湖新区扩
33、建,全面提升120急救中心的日常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和应急医疗救援能力。建立全市统一的120院前急救指导调度系统,市急救中心统一调度指挥,四县一市分别设置120急救调度(分)中心。健全完善全市120医疗急救网络,依托大型医院医疗资源,在城区的不同区域规划设置医疗急救分站50个,每510万人配1辆救护车,满足医疗急救服务半径35公里,平均响应时间10分钟。四县一市急救分站的设置覆盖到所有中心卫生院和部分偏远乡镇卫生院,减小农村地区医疗急救服务半径和响应时间。第二十六条 临床血液保障工作规划加强市中心血站能力建设,完成合肥血液集中化检测中心大楼项目建设,健全血液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我市中心血站承担全
34、省血液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健全完善全市采供血服务体系,设置合肥市血液中心巢湖市分中心,在四县依托县级医院设置分站,承担巢湖市和各县范围血液采集与供应。全市年采集血液总量达到60吨,满足全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需求。保持临床用血100%源于自愿无偿献血,实现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目标。第二十七条 新建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新建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选址位于滨湖新区玉龙路与方兴大道交口东北处,规划用地面积约150亩,总建筑面积约6.6万 m2。将现状的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含妇幼保健所、计划生育服务站及药具站)、急救中心以及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市卫生
35、培训中心,共同纳入公共卫生管理中心统一建设,全面提升市级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上述机构搬迁至新址,原址取消。第七章 卫生要素资源规划第二十八条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概况合肥市2015卫生统计年报,全市共有医院146个,其中:综合医院67个(含三级综合医院9个),卫生技术人员数23633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院18个,卫生技术人员数4458名;专科医院61个,卫生技术人员数8114名。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28人,全市共有执业(助理)医师17730名;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2.87人,全市共有注册护士22381名。医护比0.79;床护比1.94。第二十九条 医疗床位资源配置1. 床位配置原则。医疗机
36、构病床数的配置应与全市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服务功能协调配套,新建的医疗机构,应按照医院的规模、功能、服务范围核定床位数,注重提高床位使用效率。床位配置应严格遵守规划,国内外引进的优质医疗资源以及老年护理、产科儿科优先配置。2. 医疗机构床位现状。合肥市2015卫生统计年报,全市常住人口总数779万,医疗机构床位总数43516张,其中:医院床位数37315张,基层医疗机构床位数4838 张。每千人口床位数5.59张,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4.79张。病床平均使用率81.7%。3.“十三五”医疗机构床位规划。按照省会城市医疗服务需要,“十三五”末我市每千人口床位数指标定为8.5张,按全市常住人口总数
37、850万测算,医疗机构床位总数为73000张,规划新增床位数29000张。第三十条 卫生科技人力资源规划(一)卫生人力资源总体要求造就一支能够满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适应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医学人才队伍,形成医疗、预防、保健、中医药、全科医学等专业门类齐全的医疗卫生人才布局,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和技术水平全省领先。(二)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合理配置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总量和分量,人力资源与医疗卫生机构的规模、服务需求相适应。大型医院应培养引进一批高端医学人才,含国家级、省级和国际型专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本科学历以上的执业医生数,适当增加护士数,重点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至2
38、020年,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5人。其中:公共卫生机构按照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0.83人配置;医院按照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5人,执业护士3.2人,医护比1:1.5,床护比1:0.5的标准配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人,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3人、公共卫生医师1人标准配置。(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增进合肥卫生与在肥医学院校(中国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的交流,加强卫生人才培养和医学科研项目合作。迁址新建市卫生培训中心,将其建成全市医疗卫生培训中心。继续做好卫生专业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四)医学专科建设以医学重点专科建设为引领,带动
39、医学技术进步。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以上,省级重点专科20个以上。第三十一条 卫生信息资源规划将“智慧医疗”纳入“智慧城市”统筹建设。新建合肥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建成合肥市卫生云计算中心,整合全市医疗卫生单位信息资源,建成涵盖医疗、医保、医药、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和综合管理六大业务应用系统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合肥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入库共享。建设以电子健康档案为主要内容的全员人口健康信息数据库,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动态更新和在线查询。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一卡通”。全面提高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大力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新建1-2所现代化互联网医院。建设影像诊断、临床检验、病理等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开展网上预约挂号,建设患者医疗自助查询系统等信息化便民医疗服务,基本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现代化。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