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江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最近,省委、省政府作出深入学习浙江经验的决定,非常正确,非常及时,完全符合的实际,符全我市的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谋求我市在新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不久,我趁在浦东干部学院培训机会,就浙江经济发展问题深入绍兴、嘉兴等地进行了一次专题考察。走进浙江,感受浙江,不能不为浙江浓厚的发展氛围所感染,更不能不为浙江创造快速发展的经验所折服。短短2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由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欠发达省一跃而成为经济强省。其魅力何在?从浦东学院回来后,我又组织市委政研室的同志再次前往浙江温州、丽水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我感觉到,
2、这当中固然浙江传统的创业文化,即民众所具有的浓厚的商品意识,强烈的创业愿望,坚忍不拔的吃苦精神等对浙江快速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其实,政府的主动作为同样至关重要。这就是浙江各级地方政府在服务经济方面很有独到之处,他们特别善于用好“无为”与“有为”的辩证法,把社会的自发与政府的自觉结合起来,把市场的活力与政府的调控结合起来,创新发展观念和工作思路,不断地调整领导方式和方法,实现了政府职能作用的归位,促进了经济上规模、上档次,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浙江特色的新路子。对我们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来说,从中可获得多方面的启示。一、地方政府要在驾驭市场经济全局上发挥主导作用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地方
3、政府的角色定位和作用,一直存在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无为而治”论,认为浙江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民间力量。我考察浙江后感到,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从总体上看,浙江地方政府对群众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阻碍少、干预少,是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政府对经济发展总体趋势的超前把握,不断校正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发挥政府作用,主导推动经济发展更是功不可没的,是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所在。一是坚持把确立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战略作为把握全局的基础。思路决定出路,而科学的思路决定发展的质量与速度。丽水市属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人口250万,是欠发达地区,也是浙江经济发展“垫底”的市,他们的发展轨迹就很
4、好说明这一点。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他们提出了“优化发展环境,扩大经济总量,全面奔小康”的发展战略;到2001年撤地设市,又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2003年把“工业强市”写入发展战略,确立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实践证明,他们对发展战略不断地文秘杂烩网修正是成功的。丽水欠发达的主要因素是工业基础薄弱,工业规模不大,总量不多,档次不高,竞争力不强,工业化水平偏低。他们认识到,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于是丽水市把“工业强市”作为扩大经济总量的突破口,进一步强化工业的主体地位,举全市之力,实施“合力兴工、开放推
5、动”举措,抓住新一轮产业结构大调整、产业梯度大转移的机遇,以工业园建设为载体,招商引资为“一号工程”,建设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丽水工业总量得到了快速扩张,骨干企业不断壮大,工业投资不断扩大。到2005年,经过短短三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05亿元,比2001年多出一倍,经济发展的平均增长速度第一次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由2001年的12.8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4.8亿元,2006年达到43.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94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在浙江其它地方考察,我也发现各地都很注意把握国内外发展的趋势和自身发展的比较优势,及时修正发展战略,寻求经济发
6、展的新突破。比如绍兴市,改革开放之初,基本上是农业地区,他们根据基础好、资源少,区位好、科技少,政策好、资金少这“三好三少”的现实,确立了投入少、产出快、效益好的轻纺加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以发展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企业格局,解放思想,加强引导,鼓励各地加快发展,短短十几年,绍兴市的轻纺工业形成了产业链条比较完整的绍兴轻纺产业集群,2006年绍兴纺织品出口额高达70.72亿美元,成为我国最大的轻纺产业基地,赢得了先发优势,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集聚了资金,培养了人才,使绍兴经济较快地渡过了工业化初期,进入工业化的加快发展阶段。他们的经验启示我们,一个地方的发展,政府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十分重要,定位准
7、确了,路子找准了,就可少走弯路,经济发展就会事半功倍。二是坚持把创新发展理念作为主导经济的根本。好的思路要靠新的观念、配套政策和有效的举措来体现。纵观浙江发展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各地政府都注重发展理念创新,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市场资源主导权的牢牢把握,该放开的坚决放开,该出手时就果断出手。比如,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专业市场的作用,通过市场配置资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下一页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源,使区域经济发展不再受原有资源禀赋的制约,能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促进产业的较快发展。海宁是一个不产皮毛的地方,但早在1992年,海宁皮革企业文秘杂烩网已超过200家
8、。当时社会上围绕皮革产业的发展曾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海宁缺乏皮革资源,皮革原料掌握在别人手中,皮革产业发展没有前途,必须加以控制。而当时的海宁市委、市政府冲破思想束缚和体制性障碍,大胆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优势靠营造。海宁有发展皮革产业的技术和人才,必须放手发展,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正是有了这个理念,才使海宁今天成为全国最大的皮革生产基地,皮革业经济总量、皮革服装产量、皮革交易量,皮革服装及相关制品出口量均名列全国第一。同时,浙江地方政府还注意在专业市场的培育上,始终牢牢把握市场资源和物流场站两大资源的调控权。比如义乌市就做到从市场规划到市场建设,从行业布局到市场管
9、理,从市场硬件提升到市场功能提升,等等,政府都会全力来组织、实施好。至于对物流场站这个最重要的配套设施,他们始终坚持政府投资建设。如果市场由企业投资来建设,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实行自由竞购,不少摊位的五年使用权价格可达到100多万元,但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就掌握了定价机制,把价格定在每五年5万元,使经营者保持低成本竞争优势。这就告诉我们,各地政府调控市场要切实把握好辩证作为观:充分尊重民意,引导有方,调控有度;有限政府,无限服务;主导经济不放手,该出手时就出手。三是坚持把增强抢抓机遇意识作为实施跨越的关键。随着形势的变化,发展的思维、思路方向也得迅速调整,浙江各地政府总赶在形势变化之前,敏
10、锐地觉察到形势即将发生变化,抢抓到机遇,赢得先机。浙江绍兴总结他们发展轻纺产业成功经验,把它归结为主要是他们很好地抓住了4次发展的大好机遇:第一次是抓住了80年代乡镇企业崛起,和国际纺织业向国内转移的机遇,使绍兴纺织产业初步形成块状经济;第二次是抓住了轻纺城的兴办和日臻完善的机遇,由开始工商部门办到社会办,再到政府来办,目前已是第5代市场。市场功能的完善,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搞活了流通,沟通了信息,从而带活了轻纺产业;第三是抓住了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进行彻底改制的机遇,彻底冲破了体制的束缚,极大地释放了企业生产力;第四次是抓住了“装备革命”的机遇,九十年代末期,政府专门组织企业家们到国外考察
11、,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回来后即实施了“装备的革命”,对轻纺企业装备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升级,扩大了产能,提升了产品的档次,融入国际市场的大循环,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服装季节差和国内需求的空间限制。同时,政府还集中搞好了企业污水的处理、抓好了产业链向上的延伸,办了化纤原料、纺织机械等企业,为该市经纺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创造了条件。他们正是每次都抓住这些难得的机遇,才牢牢地掌握了改革和发展的主动权。所以,他们认为,发展机遇是抢来的,而不是等来的。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机遇并不多,有了机遇,你能抓住,就是勇者;没有机遇能够创造机遇,捷足先登,这是智者。绍兴县一位副县长精辟地说道
12、:“抓住一次机会,跃上一个台阶;失去一次机会,落后一个时代”。当前,我们正面临沿海发达地区又一次产业梯度转移的大好机遇,我们一定要主动对接,再不能错失良机。二、地方政府要在培植产业集群上发挥引导作用产业集群是浙江经济的一显著特点。所谓产业集群,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相关产品集中生产、专业化协作配套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大量集聚的现象。浙江86个县市区中有85个不同程度地形成产业集群,广泛分布在工业的175个大小行业,涉及工业企业2307万家。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浙江的实践告诉我们,各级政府在培育和引导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注重依
13、托自身优势来引导。浙江的产业集群(他们叫块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简单聚集、产业链延伸、价值提升三个阶段。简单聚集比较成功是处在20世纪80年代;产业链延伸发展比较成功是处在20世纪90年代;价值提升阶段发展比较成功的块状经济主要在21世纪初,进入这一阶段,其最大特点不是规模的继续扩张,而是内部结构功能的新裂变,产业体系向价值链两头延伸,企业注重科技创新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牌效应,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开始发育,研发、贸易、现代物流等产业支撑功能增强,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比如,绍兴轻纺产业的发展轨迹就是如此。八十年代中期,当时的政府看到路边出现许多摆地摊的,于是政府领导就思考能不能建一个市场
14、把他们集中起来?所以1985年绍兴县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占地3500平方米棚屋式的“柯桥轻纺市场”,解决了当时纺织产品的销售问题;1988年,县里投资730万元,建造了23200平方米的轻纺市场,推动了绍兴纺织市场以及整个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1991年,县政府投资3500万元,建造了45000平方米的东市场,国家工商局于1992年将柯桥纺织市场更名为“中国轻纺城”。2007年,政府又建造10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数控市场,进一步加强了该市场对国际国内市场的连接与交流。同时,绍兴因势利导制定一系列搞活产业集群的政策法规来培育。如出台了加快培育和发展“小型巨人”企业的若干意见,放水养鱼,增强企业后劲。从
15、中可以看出,绍兴政府在轻纺产业集群发展的各个阶段着都起引导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见,政府要善于从抓单个企业、单个项目转向抓产业链、产业集群,每个县市区都要从本地已有的产业中挑选一两种有比较优势,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重点扶持壮大,以此来发展产业集群。要通过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力使这些产业尽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群。二是重点结合园区建设来培植。考察浙江的工业园区建设,他们大多注意把工业园作为最大项目来推进,着力构建新型工业化平台。浙江抓工业园产业聚集,主要突出了“四抓”,一是抓产业布局,二是抓产能形成,三是抓招商引资,四是抓自主
16、创新。通过这“四抓”,使工业园区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形成具有各自不同特色的产业集群。这就启示我们,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越是欠发达的地区,越要敢于在市场中整合资源,借梯登高,越要发挥外部资源和外向型经济的作用,努力把内生性、内源式发展动力激发出来的同时,本文来源:文秘114http: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拓展发展空间。我们在建设工业园区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的理念,遵循产业集群和城市建设的内在规律,对进园企业进行集群式选择和科学规划。在积极引进产业集群的高端大企业入园的同时,也要引进与之配套协同、成长性比较好的中小企业入园,尤其要打破现行“非大不进”的引资片面观
17、念。坚持在符合与龙头企业配套前提下,以规定的投资强度为基准,大小不拒,快速加强企业集聚,形成小而不弱的局面,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三是善于面向中小企业来发展。产业集群不仅仅是几个大企业就能形成的,而是少数大企业与相关联的众多中小企业的聚集。大企业虽然在产业集群内起“领头羊”的带动作用,如果没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与之配套,大企业也会“落地无根”。由此可见,大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内是相互依靠、相互补充的紧密关系。培植块状经济,发展产业集群,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要依托外资成集群。在招商引资时,要以促进本地产业集群发展为立足点,进行选商选资,大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龙头”
18、。围绕这个“龙头”,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推进同一产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项目在产业集中区聚集,促进一批特色明显、产业突出、辐射力大,带动性强的特色产业群的形成。一方面,要借助内资成集群。这方面关键是要按市场规律办事,不能人为地“制造”产业集群,拔苗助长;地方政府一定要充分掌握本地经济特点和资源优势,运用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引导经济这只看得见的手,辅之以激活产业集群的政策法规来培育。要按“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思路,激活内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优势产品,发展产业集群。新昌县是重点发展纺织、轴承和羊毛衫等特色块状经济的,他们专门出台文件,鼓励举办家庭工业,每兴办一户与块状经济相关的家庭工业,
19、由县政府一次性奖励1000元,家庭工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规费有关部门予以免缴或缓缴,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有他们道理的。我省的民间资本十分活跃,数额还不小,一旦出现利润走高的产业,民间游资就会迅速释放出来,投资于该产业。政府若以恰当的产业集群政策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的方向或领域,对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意义重大。三、地方政府要在推动全民创业上发挥引领作用浙江因人多地少,资源贫乏,浙江人历来就有走南闯北创业,漂洋过海经商的传统,这是他们经济发展上的独特优势,也是推动和支撑浙江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传统并不代表现实,浙江良好的创业环境并非自然形成,它离不开政府开明务实,离不开政府长期的精心培育。正是因为浙江各
20、级政府因势利导发挥这一优势,不断总结挖掘,使这一优势产生放大效应,迸发出使浙江又快又好发展的强大动力。学习浙江经验,作为政府就是要在培育全民创业环境上有所作为:一是在创造敢闯敢干的创业环境上有所作为。没有全民的创业,就没有全面的发展;没有企业量的扩张,就不会有经济质的提升。浙江经济本质是民本多元经济,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关口,浙江各地政府都及时地制定恰到好处的方针政策,引导民营企业绕开荆棘,注意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支持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嘉兴市先后三次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浙江各级政府还先后出台了许多开全国先河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和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
21、地方性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和首家股份合作制的城市信用社,首个股份合作制企业和首个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地方性法规等。浙江省各级政府把为企业解难作为天职,形成了“宁可自己受苦千次,也不让投资者失败一次”的理念。针对私营企业普遍遇到的贷款难,浙江省各地政府发起组织了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信用担保机构、贷款担保公司,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比如绍兴县政府从财政安排资金,为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对注册在县域范围内的担保公司按月均贷款余额1%以内进行风险补偿,并按担保额度进行分档奖励。丽水市从2003年开始,连续4年开展“工业经济服务年”活动,使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问题都得到较好的解决,而且政府部门
22、为企业服务的氛围日益浓厚。正是政府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服务环境,才推动着浙江民营经济不断发力快跑。从这些有效的做法中,我们完全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二是在打造务实高效的发展环境上有所作为。创业环境宽松一分,发展步伐就能抢先一步。在创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浙江的各级政府成功地扮演了服务员、导航员、裁判员的角色,做到了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比如绍兴市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意识为民营企业提供了高效、优质服务。自2000年以来,两次进行了审批制度改革。通过两次改革,审批事项由412项减到122项,减幅达70.4%。在减的基础上,建立了“四个中心”,即市便民服务中心,将28个职能部门的审批职能全部集中起来,在
23、一个口子受理,办工厂、开饭店3天内就可以办完全部手续,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市长电话受理中心,畅通投资者、群众反映意见建议渠道;市政府直属的建设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及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中心;机关财务结算中心。政府的职能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几个服务机构来实现的,从而做到了办事质量和办事速度的统一。目前,我市的发展环境从政府上层这个角度来看,认识上都到位了,优化环境的忧患意识很强烈,态度坚决,措施到位。但少数具体操作人员的乱作为乱执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往往抵消了我们在优化环境上所作的努力。优化政务环境,我们并不缺思路,缺的往往是决心和勇气,我们必须用铁的手腕加以整治,环境才能得以有新的改观。三是在营造宽
24、容鼓劲的和谐环境上有所作为。民营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甚至失败。作为地方政府,就要“巧妙用足用好政策、辩证处理有为无为”。这方面浙江经验借鉴意义非常大。比如,在执行上级政策上,浙江各地政府非常开明务实,他们最早提出“非禁即入,有需则让”的理念,政策允许的政府让大家大胆去做,政府没有明确禁止的就放手让大家去尝试,另外,只要有市场需求,政府就大开绿灯,不限制你发展。对某些出现的倾向和做法有效引导,促进经济主体按正确的方向发展,以实现政府规划和倡导的目标。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温州出现了低质皮鞋、永嘉虚假广告、苍南的假商标印刷、乐清的无证伪劣低压电器,使温州产生
25、了信誉危机。温州政府通过地方立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开始全面整顿,加强质量管理。温州市政府在外出水陆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对皮鞋、低压电器等部分产品出境实行准运证制度,严堵假冒伪劣产品流向外地。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质量立市”的口号,在全国率先制定“质量立市”地方性法规。1992年温州市政府继而提出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引导广大民营企业树立质量意识,使温州货的声誉得以恢复和提高。作为地方政府,要勇于承担责任,要把民营经济的发展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客观看待、正确对待,给予最大程度的宽容和理解,坚持先发展后规范,努力营造一种容忍失败、鼓励探索的宽松环境,保护创业激情,激发创造活
26、力。纵观浙江经验,归根到底是浙江各级地方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的结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特别是他们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找准了发展定位,强化了角色意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探索出了一条政府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各级政府学习和借鉴的。当前,作为市、县政府来说,一定要弄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清醒看到,我们最大的实际仍然是欠发达,面临的现实是既要补第一次现代化的课,又要赶第二次现代化的趟;既要保持绿水青山的优势,又要加快经济发展这样的双重挑战;既要扩大总量,又要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为此,当前最关键的是要把发展作为最硬的道理、最大的政治、最根本任务,高度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实施好“做活心圈廊、做强工业园、做旺企业群、做大中心城”的战略思想;最重要的是把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思想具体化,重点在战术上开拓思路,研究探索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举措,增强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能力。最紧要的是强化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对历史负责的精神,破解难题,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助力。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浙江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