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最新习题集.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82266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医师考试最新习题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执业医师考试最新习题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执业医师考试最新习题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执业医师考试最新习题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执业医师考试最新习题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业医师考试最新习题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医师考试最新习题集.doc(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套 A1型选择题(182题) 答题说明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1任何单位或个人开张诊疗活动,必须依法取得A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B设置医疗机构备案回执C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D医疗机构校验申请书E医疗机构申请变更登记注册书1.答案:C1.【解析】考核要点是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2.执业医师法规定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具有以下学历者,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A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B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专科学历C

2、取得助理执业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专科学历D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科学历E取得助理执业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科学历2.答案:A2.【解析】考核要点是执业医师法第九条规定: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传染病实行的方针与管理办法是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管理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划区管理D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片管理E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层级管理3.答案:B3.【解析】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

3、治结合,分类管理。4医师中止执业活动2年以上,当其终止的情形(共4套)消失后,需要恢复,执业活动的,应当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者组织考核合格,并依法申请办理A准予注册手续B终止注册手续C注销注册手续D变更注册手续E重新注册手续4.答案:E4.【解析】执业医师法第十八条规定:终止医师执业活动2年以上,申请重新执业的需要本法规定的机构考核合格,并依照本法规定重新注册。5母婴保健法规定的孕产期保健服务不包括A. 母婴保健指导 B. 孕妇、产妇保健C. 胎儿保健D. 新生儿保健E. 胎儿性别诊断5.答案:E5.【解析】本法规定孕产期不得进行胎儿性别诊断,其余四项均为孕产期保健服务的

4、内容。6关于献血,国家鼓励A. 无偿献血制度B. 无偿义务献血制度C. 1855周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D. 1850周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E. 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6.答案:E6.【解析】献血法第七条:国家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7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的年龄是 A1840周岁B1845周岁C1850周岁D1855周岁E1860周岁7.答案:D7.【解析】献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8医疗机构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依法采用的措施是A立即抢救B及时转送C继

5、续观察D提请上级医院派人会诊E请示当地卫生局依法处理8.答案:B8.【解析】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送。9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有A鼠疫B流行性感冒C艾滋病D肺结核E霍乱9.答案:C9.【解析】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甲类传染病有2种;乙类传染病有25种,其中包括艾滋病、鼠疫、霍乱为甲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为丙类传染病。10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之一是A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B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C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

6、育D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E获得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10.答案:D10.【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章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履行的义务有5条。其中(4)为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A、B、C、E均为医师在职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1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A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B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C停业、停工、停课D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E宣布疫区11.答案:A11.【解析】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2医

7、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的工作为A医疗后勤服务B医疗卫生技术C医疗安全保卫D医院财务审计E医疗器械采购12.答案:B12.【解析】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13母婴保健法规定,经产前检查,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A遗传病诊断B产前诊断C终止妊娠D结扎手术E医学技术鉴定13.答案:B13.【解析】在母婴保健法第十七条规定:经产前检查,医学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遗传疾病诊断包括在产前诊断之中。终止妊娠要经过产前诊断,发现胎儿有严重遗传性疾病或严重缺陷的方能提出。至于结

8、扎手术、医学技术鉴定均与母婴保健法无关。14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尸检。当地不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尸检的期限是在患者死亡后A12小时内进行B24小时内进行C36小时内进行D48小时内进行E60小时内进行14.答案:D14.【解析】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处长到7天。15执业医师考核不合格的,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6个月,并A定期考核B接受培训C继续执业D注销注册E予以取缔15.答案:B15.【解析】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一条: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

9、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16关于感染性疾病的概念,正确的是A感染性疾病不是传染病B感染性疾病就是传染病C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D感染性疾病既不是传染病又不是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E感染性疾病是指传染病以外的感染性疾病16.答案:C16.【解析】infection翻译为“传染”并不全面,而应译为“感染”。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性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都有传染性,其中有传染性的疾病才称为传染病。17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B发生于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者称为健康携

10、带者C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E处于潜伏性感染状态者就是病原携带者17.答案:D17.【解析】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者的不同之处。18下列不属于传染病基本特征的是A有流行病学特征 B有传染性 C有病原体D病情发展的阶段性 E有感染后免疫18.答案:D18.【解析】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和有感染后免疫。19. 健康病原携带者是指A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 B发生于临床症状出现之前C发生于隐性感染之后 D发生于潜伏性感染之后E发生于潜伏期之后19.答案:C19.【解析】健康病原携带者是隐性感染的结果

11、。20. 确定一个传染病的检疫期限是根据该病的A最长潜伏期 B平均潜伏期 C最短潜伏期D传染期 E发病期20答案:A20.【解析】注意检疫期是根据潜伏期而定、隔离期是根据传染期而定。21. 关于传染病的治疗原则,下列正确的是A以治疗、护理为主,消毒、隔离为辅 B以特异性治疗为主,一般、对症治疗为辅C治疗、护理与消毒、隔离并重 D一切为了患者的康复E以消毒、隔离为主,治疗、护理为辅21.答案:C21.【解析】传染病除应治疗和护理之外,同时应认真消毒与隔离减少传播。22. 保护易感人群采用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使用转移因子等免疫激活剂 B预防性使用抗生素C使用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D接种疫苗、菌苗或类毒素

12、等E增加营养22.答案:D22.【解析】保护易感人群可用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或药物预防,而人工自动免疫的保护效果最好,只有在没有人工自动免疫制剂可用或紧急情况下,才采用人工被动免疫或药物预防。23. 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A艾滋病 B鼠疫 C炭疽 D疟疾 E麻风病23.答案:B23.【解析】考核要点传染病的管理制度。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甲类传染病为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乙类传染病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丙类传染病为检测管理的传染病。24. HBV无症状携带者A通常无肝细胞损伤 B不具有传染性 C需要积极转“阴”治疗D要明确病情应通过肝组织活检 E不会发展为肝硬化24.答案:D

13、24.【解析】HBV无症状携带者(AsC)是指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无相关症状和体征,血清转氨酶基本正常者。据估计我国AsC超过1.2亿,是乙型肝炎最重要的传染源。尽管AsC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然而多数存在肝脏病理改变,有些已经发展为早期肝硬化。因此,对于AsC应该定期检查,通过肝活检明确病情。由于目前只有几种药物有明确的抗病毒疗效,且均有一定的适应症和局限性,所以只有明确病情后,才能决定是否进行治疗。对于大多数的AsC来说,无需药物治疗,盲目的治疗反而可能加重病情。25.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ADIC B凝血因子缺乏 C尿毒症D小血管脆性增加和血小板减少 E纤溶系统功能亢

14、进25.答案:D25.【解析】考核要点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出血的原因。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出血的原因和晚期不尽相同。早期主要是小血管的脆性增加,通透性增加;同时由于修复受损的小血管壁而使血小板消耗增加,再加上骨髓生成血小板的数量减少、功能降低,这些均可导致本病早期出血现象。本病晚期的出血则与DIC、肝素类物质增加、纤溶系统功能亢进、尿毒症等有关。26. 从全世界范围来说,目前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注射途径 B性接触传播 C母婴垂直传播途径D人工受精 E器官移植26.答案:B26.【解析】世界范围内,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而据我国现有数据统计,我国目前HIV感染者中一半以上是通过静脉吸毒

15、途径获得的名主要分布于云南及西部省区。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通过性途径感染HIV的人数在快速增加。27. 关于艾滋病诊断要素中,最有意义的是A高危人群 B临床表现 C抗HIV抗体D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 E机会性感染27.答案:C27.【解析】HIV抗体检测是目前确定有无HIV感染的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从HIV侵入到抗体产生的这段时间为“窗口期”,一般为数周到3个月,少数可延至6个月,此期因抗体检测呈阴性极易漏诊,故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28. 流脑患者突然出现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A呼吸中枢炎症损伤 B毒素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C枕骨大孔疝 D天幕裂孔疝 E肺部感染28

16、.答案:C28.【解析】流脑患者突然出现呼吸衰竭,原因可能为脑疝。枕骨大孔疝是小脑扁桃体嵌入枕骨大孔压迫延髓,表现为昏迷加深、瞳孔散大、肌张力增高,并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天幕裂孔疝主要表现为瞳孔的改变,终末期亦会出现呼吸衰竭。故正确答案为C。29. 霍乱所引起的腹泻是大量失水,它属于A高渗性失水 B等渗性失水 C低渗性失水D混合型失水 E以上都不是29答案:B29【解析】霍乱肠毒素作用于小肠的隐窝,激起一系列的酶反应。刺激隐窝细胞分泌水、氯化物、碳酸氢盐的功能增强,同时抑制绒毛细胞对钠和氯离子的吸收,肠腔内积聚大量的水,引起剧烈腹泻。故其失水为等渗性失水。30细菌细胞壁所共有的成分是A脂蛋白 B

17、外膜 C肽聚糖 D脂多糖 E磷壁酸30.答案:C30.【解析】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所共有成分,为原核细胞所特有。在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中,支原体无细胞壁;只有细菌及立克次体有细胞壁,且含有肽聚糖;衣原体、螺旋体及放线菌有细胞壁,但细胞壁内不含肽聚糖。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除具有共同的化学成分肽聚糖外,还具有各类的独有成分: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独有成分是磷壁酸;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是外膜,外膜它由脂多糖、脂质双层和脂蛋白三部分组成。其中脂多糖中的脂质A是内毒素的毒性中心。31.与细菌致病无关的合成代谢产物是A侵袭性酶B毒素C细菌素D外毒素E热原质31.答案:C31.【解析】细菌素具有种和型的特异

18、性,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32.与细菌毒力有关的致病因素是A侵袭力B毒素C透明质酸酶D链激酶E以上均是 32.答案:E 32.【解析】构成病原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由细菌的毒力、侵入数量和侵入门户(或途径)三大因素所决定。细菌的毒力由:侵袭力和毒素所组成。侵袭力包括:菌体表面结构;侵袭性酶。是病原菌能突破宿主的防御能力,进入体内一定部位定植、繁殖、蔓延扩散的能力;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所以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是毒力。33.对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错误描述的是A发热反应B白细胞反应C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毒害作用D. 内毒素性休克 EDIC形成 33.答案:C 33.【解析】与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

19、错误描述的是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作用。内毒素是存在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脂质A 是其毒性中心。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有: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微循环障碍及内毒素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形成等。其特性:来源:革兰阴性菌;释放方式:当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化学组成:脂多糖;毒性:较外毒素弱;性质:稳定、耐热,100 /1h 不被破坏;抗原性:弱,不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与外毒素的特性恰恰相反。34.诱发猩红热的病原体是A甲型链球菌B. 伤寒沙门菌C葡萄球菌D脑膜球菌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4.答案:E 34.【解析】考核要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乙型溶

20、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致病性,除可形成微荚膜外,还可产生多种毒素和侵袭性酶,其中产生的红疹(或致热)毒素是引起猩红热的主要致病物质。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咽喉部的正常菌群,为条件致病菌。35.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在糖发酵试验中,具有鉴别意义的单糖是A蔗糖B甘露醇 C麦芽糖D乳糖E葡萄糖 35.答案:D35.【解析】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主要通过糖发酵试验,乳糖是最具有鉴别意义的单糖。能分解乳糖是肠道非致病菌,不能分解乳糖是肠道致病菌。36.甲型流感病毒最易发生抗原性变异的结构是A核衣壳B核酸C脂蛋白D血凝素(HA )和神经氨酸酶(NA ) E. RNA 多聚酶 36.答案:D36.

21、【解析】流感病毒最容易引起流感流行的是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的特征是最易发生抗原性变异,其变异的结构是包膜抗原:血凝素( HA )和神经氨酸酶(NA ) 。甲型流感病毒的包膜“HA”和“NA”抗原性极不稳定,最易发生抗原性变异,其包膜抗原又是划分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主要依据。特别是在2009年全球发生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的流行。甲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发生抗原性变异,是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甲型流感病毒的特征之一,也是引起甲型流感大流行甚至爆发性世界流行的重要因素。37.某护士在给乙型肝炎病毒(HBV )携带者注射时,不慎被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手指。为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首先采取的紧急预防措

22、施是 A. 注射丙种球蛋白B. 注射抗生素C. 注射HBIg D. 注射干扰素37.答案:C37.【解析】乙型肝炎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源传播、母婴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染源是:病人和HBsAg无症状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HBV )携带者是最重要、最危险、最隐蔽的传染源;该护士被乙肝病人用过的针头刺伤手指,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注射高效价HBIg,紧急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防止乙肝疾病的发生。38.AIDS的发生是HIV侵犯下列哪种主要的免疫细胞引起的A. CD8+ T 细胞B. NK 细胞 C. 浆细胞D. B 细胞E. CD4+ T 细胞38.答案:E38.【解析】HIV 主要侵犯的是CD4+

23、T 细胞,在HIV 在感染细胞内力量的生物合成或自身免疫病理作用下,CD4+T细胞大量被破坏,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造成以细胞免疫缺陷为主,最终导致机体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使病人发生死亡。 39.抗原特异性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A半抗原B完全抗原C抗原决定簇D隐蔽抗原 E共同抗原39.答案:C39.【解析】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是存在抗原分子中的特殊化学基团,称抗原决定簇(或表位)。它是与TCR 、BCR 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40.TD -Ag 刺激机体参与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 巨噬细胞和T 细胞B. 单核吞噬细胞和B 细胞CT 细胞和B 细胞D巨噬细胞

24、、B 细胞、T 细胞EAPC和B 细胞 40.D40.【解析】胸腺依赖性抗原(TD -Ag ),是指需要抗原提呈细胞(APC)参与和T 细胞辅助才能活化B 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浆细胞,在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时需要CD4+Th2细胞释放不同的细胞因子,才能使Ig类型的转换的抗原物质。41.下列哪项不是T 细胞的生物学功能A介导型超敏反应B直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C参与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D诱导浆细胞分泌抗体的类别转换E产生ADCC作用41.答案:E41.【解析】T 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是:(1)分泌淋巴因子,参与型超敏反应;(2)CD8Tc细胞能特异性杀伤靶细胞;(3)参与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

25、4)诱导抗体的类别转换。ADCC 作用是NK 细胞通过表面的Fc 受体与IgG 的Fc 段结合,从而间接杀伤靶细胞。T细胞不能介导ADCC 作用。42.B 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是A. CD3 B. CD40C. CD4 D. CD8 E. CD40L42. 答案:B42.【解析】B细胞表面的标志是CD40分子。T细胞和B细胞表面重要标志包括:表面抗原和表面受体。(1) B 细胞的表面标志:B细胞表面抗原: CD19 和CD20 分子:主要功能调节B 细胞活化; CD40 分子:其配体是CD4 + Th 细胞表面的CD40L ,二者结合形成B 细胞第二活化信号,; CD80 ( B7 )分子:相应

26、受体是T 细胞表面的CD28 分子,二者结合形成T 细胞第二活化信号,使T 细胞激活;B细胞表面受体:抗原受体(BCR);lgGFc 受体:有利B 细胞对抗原的捕获,并对B 细胞活化具有调节作用。T 细胞不表达lgGFc 受体,因此EA 玫瑰花环试验可用来鉴别T 、B 细胞; C3b 受体: T 细胞不表达C3b 受体,因此EAC 玫瑰花结试验也可用来鉴别T 、B 细胞;促有丝分裂原受体:如脂多糖受体(LPS 一R ),可进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测定B细胞的活性,了解体液免疫功能。(2)T 细胞的表面标志:T细胞表面抗原:CD抗原(或CD分子),重要的CD分子有CD2、CD3、CD4、CD8和C

27、D28分子;T 细胞表面受体:抗原受体(TCR) 、促有丝分裂原受体(PHA-R)、E受体(是T细胞特征性表面标志)等。 43.补体系统激活后的免疫作用是A. 诱导免疫耐受B. 抑制超敏反应C. 溶菌及细胞毒作用D. 参与抗体的类别转换E. 结合CD8+Tc 细胞43.答案:C43.【解析】补体系统通过不同的途径被激活后,而发挥补体的溶菌及细胞毒效应;免疫黏附作用;中和病毒作用;炎症介质作用等。44.受MHC 限制的免疫细胞是A. 树突状细胞B. NK细胞的ADCC作用C. 巨噬细胞E. B细胞E. CD8+Tc细胞杀伤靶细胞 44.答案:E44.【解析】受MHC 限制的免疫细胞是CD8+Tc

28、细胞杀伤靶细胞。MHC分子的功能之一就是T细胞识别不同抗原肽受不同MHC分子的限制性。CD8+Tc细胞(CTL)杀伤靶细胞,识别内源性抗原肽受MHC-I 类分子限制。CD4+Th细胞识别外源性抗原肽受MHC-类分子限制。45.下列哪项是型超敏反应性疾病A. 急性风湿热B. 血清过敏性休克C. 血细胞减少症D. 血清病E. 接触性皮炎45.答案:B45.【解析】考核要点型超敏反应性疾病。血清过敏性休克:是严重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再次应用马血清(抗毒素),可在接触变应原后几秒或数分钟内发生,初次接触抗毒素,过敏体质的人,他具有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抗-抗毒素抗体-IgE),而使机体致

29、敏,当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毒素,即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为防止抗毒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注射抗毒素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 呼吸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主要因吸人树粉、植物花粉引起。有明显的季节性; 支气管哮喘:因吸人变应原引起。 消化道过敏反应:食物过敏症。 皮肤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46.关于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综合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B. 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C. 抗病毒免疫力降低D.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E. “OT”试验阴性 46.答案:B 46.【解析】 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是错误的。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综合征又称DIGeorge综合征,

30、为典型的T 细胞缺陷性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和T 细胞依赖的B细胞产生的体液免疫受损。47.参与急性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与下列哪种细胞有关A. NK 细胞B. B 细胞C. CD8+ T 细胞D. 肥大细胞E. 中性粒细胞47.答案:C47.【解析】参与急性同种异基因移植物排斥反应的主要细胞是CD8 + T 细胞。其机制为:CD4 + Th1 细胞释放细胞因子,针对移植物介导型超敏反应性炎症;CD8+Tc细胞特异性杀伤移植物靶细胞;激活的巨嗜细胞和NK细胞参与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造成移植物组织损伤、坏死。48.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 )的目的是A. 主要用于儿童的预防接种B.

31、 杀灭伤口中繁殖的破伤风杆菌C. 对可疑或确诊的破伤风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D. 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E. 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48.答案:C48.【解析】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 )的目的是对可疑或确诊的破伤风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破伤风抗毒素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所获得的免疫动物血清(马血清)生物制剂。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 )能中和游离的破伤风外毒素,对患者进行破伤风的紧急预防和治疗。49.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A中位数B几何均数C算术平均数D标准差E变异系数49.答案:C49. 【解析】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是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中位数、几何均数和算术平均数是

32、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中位数用于描述非正态分布资料,几何均数描述对数正态分布资料,算术平均数是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50. 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A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B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C标准差越大,均数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越好D标准差越小,均数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越好E标准差越大,均数的抽样误差越小50.答案:C50【解析】均数是描述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标准差是描述资料离散程度的指标。标准差越小意味着变量的离散趋势越小,变量与均数之间的变异也越小,均数对变量值的代表性越好。51比较某地成年男子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可选择的指标是A极差B方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E离均差平方和51.答

33、案:D51【解析】变异系数主要用于度量衡单位不同或均数差别较大的资料间变异程度的比较。身高和体重的度量衡单位是不同的,属于不同的量纲,所以选择变异系数来比较。52已知服从正态分布某医学指标,求得算术平均数(),标准差(S)。区间196S,+196S所代表的含义为 A样本均数的95可信区间B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C该医学指标的90正常值范围D该医学指标的95正常值范围E该医学指标的99正常值范围52.答案:D52【解析】因为正态分布变量X在区间196S上的取值概率是95,而且S代表的是标准差,所以该区间就是医学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如果用标准误代替标准差S,区间的含义就是可信区间。53某医院某年住院

34、病人中胃癌患者占5%,该5是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平均数E中位数53.答案:B53【解析】构成比代表某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占同一事物各组成观察单位总数的比重。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各类疾病患者。该5是胃癌患者在各类疾病患者中的比重,它表示所有住院患者中有5是胃癌患者所以该5是构成比。54直线相关分析可用于A儿童的性别与体重B儿童的身高与体重C儿童的性别与血型D母亲的职业与儿童的智商E母亲的职业与血型54.答案:B54【解析】直线相关分析要求数值变量并且服从正态分布,且样本是随机抽取的。性别、职业和血型为分类变量,身高和体重为数值变量并且服从正态分布。55判断两个现象相关关系密切程度越强时,相关系数r

35、的绝对值是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接近于1E接近于055.答案:D55【解析】相关系数的数值范围为1r1,r值为正表示正相关,接近1时正相关越密切;r值为负表示负相关,接近l时负相关越密切;所以r的绝对值越接近1,说明两个现象相关关系越密切,r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说明相关性越差。56对某地小学生近视进行调查,描述患者的年龄分布可选用的统计图为A线图 B直条图 C直方图D构成图 E散点图56.答案:C56【解析】线图表示的是连续性资料的发展变化;直条图表示相互独立指标的大小,用于按质量分组的资料;构成图用于全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散点图用于表示两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直方图用于表示连续性

36、变量的频数分布或频率分布,年龄是连续性变量,描述患者的年龄分布的统计图应为直方图。57对于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评价某种一级预防措施的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A患病率 B罹患率 C发病率D病死率 E死亡率57.答案:C57【解析】此题有两个考点,一是考查流行病学常用的指标的应用于区别;二是考查一级预防的含义。一级预防措施为病因预防,病因去除或减少可减少发病。因此,用发病率评价一级预防措施的效果最恰当。58下列研究设计中,因果论证强度最弱的是A随机对照试验 B前瞻性队列研究C回顾性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生态学研究58.答案:E58【解析】一般而言在因果论证强度上,实验性研究大于观察性研究,有对

37、照的研究大于无对照的研究,以个体为单位的研究大于以群体为单位的研究。59健康教育的目标是A改变不健康的观念 B增强健康意识C传播健康知识 D建立健康行为 E促进健康59.答案:D59【解析】健康教育的定义中明确指出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其他答案均不是健康教育最理想的目标。故答案为D最恰当。60降低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程度,只能依靠A健康(卫生)宣传 B健康教育C健康传播 D健康促进 E健康干预60.答案:B60. 【解析】健康(卫生)宣传要解决的是有关信息的扩散,不重视传播效果的评价;健康教育要解决的是帮助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保

38、健技能,是一种干预措施;健康促进为健康教育改变人们的行为提供政策和环境支持,是一种宏观战略,重点是解决社会动员、社会倡导和相关部门单位及社区的协调问题;健康传播和健康干预都是健康教育的手段,所以,最佳答案为B。61下列不属于评价蛋白质质量的指标是A蛋白质含量 B蛋白质的消化率 C蛋白质生物价D蛋白质净利用率 E蛋白质功效比值61.答案:A61.【解析】蛋白质营养评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蛋白质的含量;另一方面是蛋白质的质量,其中包括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价、蛋白质净利用率、蛋白质功效比值等)。62某人食用自制臭豆腐1天后,出现乏力、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复视、眼球震颤

39、,继而出现咽喉部肌肉麻痹、吞咽困难、脉速加快,该患者可能患有A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B肉毒梭菌食物中毒C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D沙门菌食物中毒E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62.答案:B62【解析】引起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是家庭自制的臭豆腐、豆酱、面酱、豆豉等。肉毒梭菌食物中毒前驱症状为乏力、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复视、眼球震颤,继而出现咽喉部肌肉麻痹、吞咽困难、不发热但脉速加快等。63关于室内空气污染描述错误的是A室内空气受大气污染的影响 B室内装修材料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C燃料燃烧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D人的呼吸过程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E室内空气污染较室外大气污染较轻63.答案:E6

40、3【解析】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很多,成分复杂。根据污染物形成的原因和进入室内的途径,可将室内空气主要污染源分为室外来源和室内来源。室外空气污染主要来源包括:室外空气。住宅建筑物材料,人为带入室内,相邻住宅污染,生活用水污染。室内空气污染来源主要包括:室内燃烧或加热,室内人的活动,室内建筑装饰材料,室内生物性污染,家用电器。64职业病的特点不包括A病因明确,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B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但没有接触水平关系C不同的接触人群有不同数量的发病D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E常常为群体发病64.答案:B64. 【解析】从构成职业病的三个主要条件来看,这类疾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病因有特异性,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剂量-反应)关系;群体发病,在接触同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处理,预后、康复效果较好。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发现愈晚,治疗也愈差;重在预防,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65下列属于第一级预防措施的是A. 就业前体检B普查、筛检、定期体检C加强医护照顾D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及康复E转三级医院65.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