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八大题材内容课堂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83754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八大题材内容课堂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诗歌鉴赏八大题材内容课堂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诗歌鉴赏八大题材内容课堂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诗歌鉴赏八大题材内容课堂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诗歌鉴赏八大题材内容课堂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八大题材内容课堂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八大题材内容课堂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山水田园诗,羁旅行役诗,赠酬送别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戍诗,咏史怀古诗,谈禅说理诗,爱情怨女诗,3,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内容,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意象,松竹、清风、明月、清泉、菊花、青山、,炊烟、桑麻、狗吠、鸡鸣等。,技巧,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写景:,白,描、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4,山水田园诗的主题思想,1,、,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恬淡,闲适的心情。,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3,、,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官场黑暗的厌弃,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和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2、,4,、,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5,例题,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思想情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东篱采菊,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思

3、想境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表达了诗人陶醉其中,悠然忘我的境界。,6,练习,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运用听觉和视觉描写,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表达

4、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7,思乡缘由:,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漂泊异地;,谋求,仕途,宦游不归,贬官异地;,游历名山大川,山长水阔,;,特殊节日,逢年过节,探亲访友,感念亲情;战乱频烦,,厌恶战争,久戍边关,;,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雁归故乡,憧憬温暖家庭;伤春悲秋,感时生情,,日暮思归。,意象:,天涯、他乡、驿道、驿亭、故园、桑梓、寒山、烟、,暝色、日暮高楼、远客、慈母、家书、双鲤、(客)船、马,、杜鹃、鸿雁(归雁)、宿鸟、寒蝉、梧桐、秋叶(黄叶),、猿啼、沙鸥、浮萍、飞蓬、杨柳、凄风、苦雨、

5、月亮、斜,阳、高楼、危栏、孤灯、无眠、醉酒、寒砧、捣衣,景物特点:,萧瑟、凄凉、冷清、孤独、寂寞,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虚实结合、渲染烘托、联,想、想象、虚实结合;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羁旅行役诗,8,羁旅行役诗,思想感情:,1,、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3,、征夫思乡,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4,、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宦游之艰,郁郁不得,志之情。,9,例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

6、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运用了对比手法。全词紧紧围绕着永恒和短暂的对比,来写,用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物,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与往事、故国、朱颜等所代表的短暂,无常的人生相对比。写出了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时的无限怅恨之情。,10,练习,残春旅舍,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注,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

7、:这里侑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

8、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11,赠酬送别诗,特点:,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意象:,长亭、南浦、杨柳、夕阳、日暮、酒、柳、浮,萍、孤蓬、鸿雁、流水、月、春草等,古人送别的习俗,:,折柳送别,饮酒饯别,唱歌,送别,表现手法:,直抒胸臆、托物寓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想象、联想。,风格:,缠绵凄切、豁达洒脱。,思想感情:,(,1,)依依不舍的留念;,(,2,)情深意长的勉励;,(,3,)坦陈心志的告白;,(,4,)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12,例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中前两句运用了哪些

9、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杨花、子规,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13,练习,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14,咏物言志诗,意象,:,松竹梅(高洁)、菊花(隐逸、

10、高洁、脱俗),、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洁)、兰花(高洁、君,子之德)、杨柳(离情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蝉(悲凉、高洁,)、杜鹃(哀怨、凄恻、思归),表现手法:,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思想感情:,(,1,)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情趣。,(,2,)托物寓意,表达作者的志向和节操。,15,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释:,虞世南:原为隋朝旧臣,被唐太宗李世民留用后,由于才高学,广,为人正直,深得器重。,垂绥: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这首诗借咏蝉表达

11、了诗人认为贤能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的自得之情。,这首诗借咏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例题,16,练习,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堵:座。,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轩举,:意气飞扬。,(,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衬托鹰勇猛无畏、志存高远(勇猛、矫健也可)的形象。,“

12、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17,边塞征戍诗,特点:,题目中多有“塞”“征”“军”等字眼;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意象:,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沙场、征,马、楼兰、阴山、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羌,笛、胡笳、琵琶。,表现手法:,夸张、用典、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虚实相生。,风格:,雄壮豪迈、苍凉悲慨、凄凉悲愤、豪放旷达、慷慨悲,壮。,思想情感:,(,1,)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2,)有将士久戍的乡愁

13、和与亲人的离恨;,(,3,)有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4,)有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18,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例题,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将士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19,练习,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

14、-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将士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20,咏史怀古诗,特点:,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后庭花、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表现手法:,用典、对

15、比、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吊古伤今。,风格:,雄浑壮阔,含蓄沉郁。,思想情感:,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21,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注:石头城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张勃吴录,载:诸葛亮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这首诗的感情是怎样的?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表达的主旨是什么?,例题,诗人以不变写变,山、潮、水、月伴寂寞空城,,而六朝繁华已成

16、旧时陈迹。借六朝的衰亡来抒发,物是人非和国运衰微的感慨,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引以为戒。,22,练习,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概括这首诗的颔联、颈联的内容,并说出,作者在这两联中寄寓着怎样的感慨?,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

17、,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23,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诉,之于笔下的诗歌。多以社会、人生、生命,、爱情、友谊、自然等为主题,或阐发真,理,去虚伪;或警策人世,防奸恶;或剖,析心态,促内省;或议论人生,显价值。,特点:,一对,生活对自然,的顿悟,二对,事理,的体察,1.,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加以表现。,2.,借助,景物,来表现。,24,练习,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注:,无遗力,竭力的意思,躬行,亲自实践,这首诗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发?,要想

18、有成就,就要多努力;不能只读书,还要多实践。,25,例题,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问:这首诗阐发了怎样的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26,爱情怨女诗,特点:,以弃妇、思妇为主要

19、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境遇下复杂的心理状态。,思想感情:,(,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感情,歌,颂真挚的爱情。,(,2,)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和家人,的思念。,(,3,)对虚度时光、青春易逝的哀怨,被丈夫冷,落、抛弃的哀怨。,(,4,)怨女诗主要通过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类:一是用男女的依恋比喻希望得,到君王的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弃比,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27,例题,瑶,瑟,怨,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冰簟:凉席之美称。潇湘:两个水名,在今湖,南省。,批注说:“通篇布景,

20、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写景来,表现思想内容的。,答:全诗用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这些景物组成一组,凄凉的秋夜,图来,表现女子,的悲怨,之情。,28,练习,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河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漫漫轻云露月光”,一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诗中主人公是什么人?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回答。,承前启后。(承上句长夜不眠,故而引起望月,为思,夫做铺垫。)主人公是位丈夫远行的思妇(或,“,的妇女”,或“,的中年女子”)。诗歌,表现她丈夫远行独守闺中的凄清孤寂和关怀(关心),丈夫的无限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