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大赛规则模板.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89430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艺大赛规则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茶艺大赛规则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茶艺大赛规则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茶艺大赛规则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茶艺大赛规则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艺大赛规则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艺大赛规则模板.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华茶艺技能”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079赛项名称:中华茶艺技能英语翻译:Tea Ceremony Skills Competition赛项组别:高职赛项归属产业:农业二、竞赛目的倡导“茶为国饮”,弘扬中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将“绿色、健康、和谐”的茶文化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引导中华茶艺向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展示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技能竞赛,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入合作,探索培养茶艺高技能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三、竞赛内容与时间(一) 竞赛内容竞赛分指定茶艺竞技、创新茶艺竞技、解读茶艺竞技3个

2、环节。竞赛项目的命题结合茶艺师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并参照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相关标准制定。1. 指定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35%)从团队4名选手中随机抽取3名选手分别参加绿茶指定茶艺竞技、红茶指定茶艺竞技、乌龙茶指定茶艺竞技。绿茶指定茶艺为玻璃杯泡绿茶技法;红茶指定茶艺为盖碗泡红茶技法;乌龙茶指定茶艺为双杯泡乌龙茶技法。绿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润杯置茶浸润泡摇香冲泡奉茶收具。红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温盖碗温盅及品茗杯置茶浸润泡摇香冲泡倒茶分茶奉茶收具。乌龙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温壶置茶温润泡壶中续水冲泡

3、温盅、品茗杯及闻香杯倒茶分茶奉茶收具。指定茶艺竞技分为绿茶指定茶艺、红茶指定茶艺、乌龙茶指定茶艺三个评比大组,三名选手指定茶艺的平均成绩作为该团队指定茶艺竞技的成绩。赛前5分钟自行备水、布具(不计于比赛时间内),比赛统一茶样、统一器具、统一主题、统一音乐(平湖秋月古筝版)、统一时间。比赛服装不统一,建议女选手着浅色旗袍,男选手着深色长袍。比赛时间不少于8分钟,不超过10分钟,占总成绩的35%。2. 创新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50%)创新茶艺竞技,参赛团队自选茶艺,设定主题、茶席,将解说、表演、泡茶融入其中,创作背景音乐、茶具、茶叶、服装、桌布等有关参赛用品选手赛前自备。比赛时间不少于10分钟,不

4、超过15分钟(民族茶艺、宗教茶道等可适当延长至20分钟,需提前报备大赛组委会),创新茶艺表演成绩占总成绩的46%(包括特色体验展示环节的整体风采和茶席布置2.5%)。创新茶艺表演完毕,评委就泡茶技艺有关的中华茶文化历史、茶叶种类、茶叶审评、泡茶基本要素、茶艺与音乐、少数民族饮茶风俗、无我茶会、传统文化、茶艺礼仪等茶艺理论知识抽题提问,参赛团队选手现场作答,提问回答时间不超过5分钟,占总成绩的4%。3. 解读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15%)解读茶艺竞技,比赛团队以10分钟左右(8-12分钟为限)的“微电影”形式,解读中华茶艺精深。将视频以DVD光盘形式于抽签的同时现场交予大赛组委会并做好密封工作,交

5、予评委,占总成绩15%。(二)赛项举办时间比赛时间:2014年6月中旬举行,比赛时间2天。日期时间内容备注12日10:00-14:00报到15:00-16:15选手熟悉场地指导教师参观场地分批次16:15-17:30领队会议抽签13日8:20-11:00指定茶艺竞技分组比赛9:00-10:30特色体验活动*12:30-18:00创新茶艺竞技分组比赛解读茶艺竞技14日7:30-15:00创新茶艺竞技分组比赛解读茶艺竞技15日9:00-闭幕式四、竞赛方式1本赛项为团体赛。2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支参赛队由4名选手和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组成。参赛选手经组委会确认后原则上不得变更。3全部

6、比赛项目2天内完成。指定茶艺环节抽签决定比赛人员和顺序,现场完成操作后,评委当场打分,此环节不分A、B组评委。创新茶艺环节由参赛团队4名选手共同合作完成,组委会组织A组评委当场给出评分。解读茶艺环节由领队在报到当天的领队会议上提交含“微电影”的DVD光盘,组委会组织B组评委匿名评审并给出评分。4. 本次比赛充分调动赛项设计团队中行业企业成员的各类资源,通过邀请函发送、大赛宣传资料寄送、大赛网站宣传、以协会和研究会名义邀请等多种形式联系港澳台、日本、韩国等地的相关院校和协会组织组成代表队参加比赛,参与形式可以是组队参赛、参观交流、现场布展、特色表演、茶艺研讨等,以期扩大竞赛影响,加强境内外茶艺交

7、流与合作。五、竞赛试题本赛项是公开试题。四人组队,团队参赛。比赛分为指定茶艺竞技、创新茶艺竞技、解读茶艺竞技三个环节。1. 指定茶艺竞技环节(占总成绩的35%)从团队4名选手中随机抽取3名选手分别参加绿茶指定茶艺竞技、红茶指定茶艺竞技、乌龙茶指定茶艺竞技。绿茶指定茶艺为玻璃杯泡绿茶技法;红茶指定茶艺为盖碗泡红茶技法;乌龙茶指定茶艺为双杯泡乌龙茶技法。统一茶样、统一器具、统一主题、统一音乐、统一时间。比赛时间不少于8分钟,不超过10分钟,占总成绩的35%。评委从茶汤质量、茶艺演示、仪容仪表、礼仪、茶席布置、时间几方面进行评比,具体详见指定茶艺竞技评分标准。2. 创新茶艺竞技环节(占总成绩的50%

8、)参赛团队自选茶艺,设定主题、茶席,将解说、表演、泡茶融入其中,创作背景音乐、茶具、茶叶、服装、桌布等有关参赛用品选手赛前自备。比赛时间不少于10分钟,不超过15分钟(民族茶艺、宗教茶道等可适当延长至20分钟,需提前报备大赛组委会),创新茶艺表演成绩占总成绩的46%(包括特色体验展示环节的整体风采和茶席布置2.5%)。评委从创新性、茶汤质量、茶艺演示、茶水具配置、解说、时间几方面进行评比,具体详见创新茶艺竞技评分标准。创新茶艺表演完毕后,选手就有关泡茶的技术和泡茶的礼仪、传统文化方面回答4道问题,评委点评。回答、点评时间不超过5分钟,占总成绩的4%。3. 解读茶艺竞技环节(占总成绩的15%)以

9、10分钟左右的“微电影”形式,解读中华茶艺精深。解读茶艺竞技环节是将视频以DVD光盘形式于抽签的同时现场交予大赛组委会并做好密封工作,组委会将组织评委交叉匿名评审,评委从视频立意、主题、视觉效果、声音效果、时间等几方面综合评比,具体详见解读茶艺竞技评分标准,占总成绩15%。六、竞赛规则1. 指定茶艺竞技比赛中的茶叶、茶具、水、音乐由组委会提供,服装自备;创新茶艺竞技的服装、茶具、茶叶、背景音乐、茶席设计所需用品选手赛前自备;解读茶艺竞技视频于赛前制作完备(参赛者保证其参赛作品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并获得参赛作品中所涉及的人物肖像权使用许可和其它必要的许可,且保证参赛作品不出现任何侵犯他人权益的情

10、形。如评审后,被检举参赛作品不符合本规程要求的,经组委会查证属实者,取消获奖资格;如已领取奖项者,主办方有权追回奖项。因上述侵权而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参赛作者本人承担。),画面须高清晰,声音格式为立体声,视频格式为rmvb、avi、mp4,视频分辨率不低于720576(4:3)或1024576(16:9)。视频内容不能包括企业广告性内容,也不得透露学校相关信息。2. 参赛团队中每位成员凭参赛证进入赛场。报名者必须符合参赛资格,不得弄虚作假。在资格审查中一旦发现问题,将取消其报名资格;在竞赛过程中发现问题,将取消其竞赛资格;在竞赛后发现问题,将取消其竞赛成绩,收回获奖证书。3.

11、 赛前组织参赛团队领队抽签,确定参加指定茶艺竞技的选手代表和比赛序号,同时确定创新茶艺竞技的比赛的组别和顺序;解读茶艺竞技比赛中,赛前参赛团队制作完好的视频,以DVD光盘的形式于抽签的同时现场交予大赛组委会并做好密封工作,组委会将组织B组评委匿名评审。4. 参赛选手提前3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报到,比赛开始后不得入场参加比赛,报到时应持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佩戴大赛组委会签发的参赛证、胸牌。只有等比赛正式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5. 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除携带竞赛所需自备用具外,其它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不得在赛场内大声喧哗,不得作弊或弄虚作假;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

12、和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选手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进行比赛,裁判长有权终止该队比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的,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6. 比赛终止后,不得再进行任何与比赛有关的操作。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作特殊处理。7. 参赛选手应遵守竞赛规则,遵守赛场纪律,服从大赛组委会的指挥和安排,爱护竞赛场地的设备和器材。8. 赛前一天,各领队和选手组织参观设备场地。七、竞赛环境本次竞赛在指定比赛赛场进行,比赛地点按三个环节(指定茶艺、创新茶艺、解读茶艺)分别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和国际文化村举行。1.

13、 各比赛场地环境照明、控温良好,能提供稳定的水、电,并备有供电应急设备和消防设备。2. 每个环节考核场地面积约为200-300m2,场地内设有相对独立的茶艺台/凳,每个茶艺台按照竞赛环节要求分为不同展示区,每个展示区标明编号。比赛时每队选手占用一个展示区作为比赛用台,其使用面积为4-5m2,比赛场地设有音响设备、投影设备、热水瓶,供选手使用。3. 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赛场全面开放,欢迎各界人士沿指定路线、在指定区域内现场观赛。八、技术规范竞赛项目的命题结合茶艺师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并参照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相关标准制定。(一)基础知识1茶文

14、化基本知识(1)中国用茶的源流; (2)饮茶方法的演变;(3)茶文化的精神; (4)中外饮茶风俗。2.茶叶知识(1)茶树基本知识; (2)茶叶种类;(3)名茶及其产地; (4)茶叶品质鉴别知识;(5)茶叶保管方法。3茶具知识(1)茶具的种类及产地; (2)瓷器茶具(3)紫砂茶具; (4)其他茶具。4品茗用水知识(1)品茶与用水的关系; (2)品茗用水的分类;(3)品茗用水的选择方法。5茶艺基本知识(1)品饮要义; (2)冲泡技巧;(3)茶席布置; (4)茶艺礼仪。6科学饮茶(1)茶叶主要成分; (2)科学饮茶常识。7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1)食品与茶叶卫生基础知识;(2)饮食业食品卫生制度。(二

15、)比赛要求竞赛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 1.茶艺准备能够介绍主要名优茶产地及品质特征能够介绍主要瓷器茶具的款式及特点能够介绍紫砂壶主要制作名家及其特色能够正确选用少数民族茶饮的器具、服饰能够准备饮茶的器物茶叶品质知识茶叶产地知识2.茶艺演示能够掌握各地风味茶饮和少数民族茶饮的操作(3种以上)能够独立组织茶艺表演并介绍其文化内涵能够配制调饮茶(3种以上) 茶艺表演美学特征知识美学、礼仪、传统文化地方风味茶饮和少数民族茶饮基本知识九、技术平台1. 竞赛项目所用主要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每组数量1茶艺台、凳高750长1200宽400(mm);凳高440mm12茶艺表演台高750长1350宽650(

16、mm)13盛放茶具:茶盘450300mm14盛放茶具:双层茶盘450300mm15煮水用具:煮水壶800ml,0.6千瓦/个16泡茶用具:紫砂壶150ml17泡茶用具:瓷盖碗150ml18泡茶用具:玻璃杯300ml39盛汤用具:瓷茶海150ml110盛汤用具:紫砂茶海150ml111过滤用具:茶滤112品茶用具:紫砂闻香杯约25ml313品茶用具:紫砂品茗杯约25ml314品茶用具:陶瓷品茗杯约25ml315盛废水用具:水盂300ml116盛茶用具:茶荷117备茶用具:茶叶罐20克装118装饰茶艺器皿配套119辅助用具:茶道组120辅助用具:杯垫321辅助用具:壶垫122辅助用具:茶滤架123

17、辅助用具:茶巾124音响设备2. 竞赛项目所用主要茶叶清单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绿茶一级5kg2红茶一级5kg3乌龙茶一级5kg注:各表中所列为每队选手使用设备清单十、评分标准1指定茶艺竞技评分标准序号项目分值(%)要求和评分标准扣分点1礼仪仪表仪容25分5发型、服饰与茶艺表演类型相协调。穿无袖扣2分。发型突兀扣1分。服饰与茶艺明显不协调扣2分。10形象自然、得体,高雅,表演中身体语言得当,表情自然,具有亲和力。头发乱扣1分。视线不集中或低视或仰视,扣2分。神态木讷平淡,无交流,扣2分。表情不镇定、眼神慌乱扣2分。妆容不当,扣2分。其它不规范因素扣分。10动作、手势、站立姿势端正大方。抹指甲油

18、扣2分。未行礼扣2分。坐姿脚分开扣1分。手势中有明显多余动作,扣2分。姿态摇摆,扣1分。其它不规范因素扣分。2茶席布置5分5茶器具布置与排列有序、合理。茶具配套不齐全,或有多余的茶具,扣2分。茶具排列杂乱、不整齐,扣2分。茶具取用后未能复位,扣1分。3茶艺表演50分17冲泡程序契合茶理,投茶量适用,冲水量及时间把握合理。泡茶顺序颠倒或遗漏一处扣5分,两处及以上扣9-10分。茶叶用量及水量不均衡不一致扣3分。其它不规范因素扣分。18操作动作适度,手法连绵、轻柔,顺畅,过程完整。动作不连贯扣3分。操作过程中水洒出来扣3分。杯具翻倒扣2分。器具碰撞发出声音扣5分。其它不规范因素扣分。10奉茶姿态及姿

19、势自然、大方得体。奉茶时未半蹲扣2分。未行伸掌礼扣2分。脚步混乱,扣2分。不注重礼貌用语扣2分。其它不规范因素扣分。5收具。收具不规范扣2分。收具动作仓促,出现失误,扣3分。4茶汤质量15分10茶的色、香、形表达充分。每一项表达不充分扣2分。汤色差异明显扣2分。水温不适宜扣2分。5茶水比适量,用水量一致。三杯茶汤水位不一致扣2分。茶汤比不合适扣3分。5时间5分5在8-10分钟内完成茶艺表演。超时在1分钟内扣2分。超时在1-2分钟内扣3分。超时2分钟以上扣5分。时间不足相应扣分。2创新茶艺竞技评分标准序号项目分值(%)要求和评分标准扣分点细则1创新25分10主题立意新颖,有原创性;意境高雅、深远

20、。主题立意不够新颖,没有原创性,扣5分。有原创性,但缺乏文化内涵,扣3分。意境欠高雅,缺乏深刻寓意,扣2分。优秀:立意新颖,有原创性;意境高雅、深远,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传播积极向上主基调。良好:有创意性;意境好,传播正面积极精神。一般:能清楚表达一个主题,体现目前精神风貌。10茶席设置有创新,与主题吻合。缺乏新意,扣2-3分。与主题不吻合扣3分。插花、挂画等背景布置缺乏创意,扣3分。5泡茶手法、音乐服饰有新意。泡茶手法平淡无新意,扣2分。音乐、服饰无新意,扣1分。音乐、服饰有新意,但与主题不相符,扣2分。优秀:泡茶手法突破传统,更能泡出茶的品质特征,音乐烘托主题,音乐和服饰有较强的艺术感染

21、力。良好:泡茶手法突破传统,更能泡出茶的品质特征,有衬托主题的音乐和服饰。一般:泡茶手法不同于传统方法,有衬托主题的音乐和服饰。2茶艺表演35分10布景、音乐、服饰及茶具协调,表演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布景、服饰及茶具等色调、风格不协调,扣3分。布景、服饰、音乐与主题不协调,扣3分。表演缺乏艺术感染力,扣3分。表演艺术感染力不强,扣1分。15动作适度、手法连绵、轻柔,冲泡程序合理,过程完整、流畅。动作不连贯扣2分。操作过程水洒出来扣2分。杯具翻到扣2分。冲泡程序有明显错误,扣3分。表演技艺平淡,缺乏表情,扣3分。歌舞内容连续表演时间超过5分钟,扣3分。6团队配合默契,角色分明,衔接自然流畅。团队

22、分工不明,有闲置角色,扣2分。配合不够默契,扣2分。衔接不够顺畅,扣2分。4奉茶姿态、姿势自然,言辞恰当。奉茶时姿态不端正,扣2分。未行伸掌礼扣1分。不注重礼貌用语,扣1分3茶汤质量15分10茶汤色、香、味表达充分。未能充分表达出茶色、香、味,扣9分。仅能表达出茶色、香、味其一者,扣6分。能表达出茶色、香、味其二者,扣3分。5茶汤适量,温度适宜。茶汤过量或过少扣3分。茶汤温度不适宜,扣2分。4解说7分7有创意,讲解口齿清晰婉转,能引导和启发观众对茶艺的理解,给人以美的享受。讲解不脱稿扣3分。讲解与表演过程不协调,扣2分。讲解口齿不清晰,扣1分。讲解欠艺术表达力,扣1分。5时间5分5在10-15

23、分钟内完成茶艺表演。表演时间超1min之内,扣1分,超1-2min,扣3分,超2min扣5分。表演时间少于8min扣5分,时间为8-9 min,扣2分,时间为9-10 min,扣1分。6回答问题8分8在5分钟内正确回答有关泡茶技艺的问题2道,每题4分。未回答或回答错误1题扣4分,2题扣8分。3. 解读茶艺竞技评分标准序号项目分值(%)要求和评分标准扣分点细则1立意20分20立意新颖、深刻,意境高雅、深远, 富有内涵,传播社会正能量,有艺术感染性。立意不够新颖,无深刻内涵,扣7分。缺乏高雅意境,平淡乏味,扣6分。艺术感染力匮乏,传播社会负能量,7分。优秀: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传播积极向上主基调

24、。立意新颖,有原创性;意境高雅、深远,微视频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与思想,有深度,有艺术感染力。良好: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传播积极向上主基调。微视频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与思想,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好。一般:能清楚表达一个主题,体现目前精神风貌。2主题40分40紧扣中华茶艺主题,鲜明、有原创,参赛选手茶艺展示融入视频内容,充分诠释中华茶艺所衍射的艺术文化。主题缺乏鲜明,无法很好诠释中华茶艺衍射文化内涵,扣20分。主题内容混乱,有明显剪辑拼凑行为或融入他人作品痕迹,扣10分。视频中无相对较完整的茶艺展示内容,扣6分。每缺少一位选手融入视频内容,扣4分。优秀:主题明确,微视频所展示的内容能够论证主题,内容

25、全面,且逻辑思维清晰,重点突出,易于理解。良好:主题比较明确,微视频所展示的内容能够较好论证主题,少许脱节,内容不够全面,思路比较清晰,重点较突出,较容易理解。一般:主题不够明确,微视频所展示的内容不能很好论证主题,内容杂而乱,思路不清晰,不能突出重点,难理解。3视觉效果20分8构图清晰完美。整个作品看起来和谐,主题突出。画面不清晰,扣4分。画面缺乏唯美、和谐意境,扣4分。5运用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准确,表叙到位,衔接流畅合理,表现自如。景别运用不恰当,扣2分;情节剪接突兀,不流畅,扣3分。7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能突出主题及内涵。色彩昏暗,扣3分。色

26、彩层次不分明,扣2分。色彩与主题不一致,扣2分。4声音效果10分10语言、音乐、音响与画面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声音层次清晰、效果真实、表现丰富、不失真、不带噪。语言、音乐、音响与画面不协调,扣6分。声音层次不清晰,有噪音,扣2分。声音有失真现象,扣2分。5时间10分10在8-12分钟内呈现完整视频。播放时间超1min之内,扣2分,超1-2min,扣6分,超2min扣10分。播放时间少于6min扣10分,时间为6-7 min,扣6分,时间为7-8 min,扣2分。十一、评分方法竞赛评分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裁判人员组成将根据参赛队伍数量而定。以40支参赛队伍为例,竞赛将分A、B两组同时

27、进行,指定茶艺竞技每个组每批每种茶类共5名选手同时比赛,4名裁判执裁;全部组别批次的比赛在竞赛第一天上午完成。创新茶艺竞技将分组分批次进行,每组7名裁判执裁,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后取平均分为比赛最后得分,从第五组开始陆续依次当场亮分,分别于竞赛第一日下午和第二日上午完成比赛。解读茶艺竞技环节不分组,由7名裁判执裁。竞赛分数将采用实时公布,分数公布时只显示参数队伍的参数序号和在该环节获得的分数。指定茶艺竞技环节比赛分数在该环节结束后,即刻统分并经裁判组审核后张榜公布;创新茶艺竞技环节从第五组开始陆续依次当场亮分,并经裁判组审核后张榜公布;解读茶艺竞技环节比赛分数在该环节结束后,即刻统分并经裁判组审核

28、后张榜公布。 本次竞赛团队各项成绩按照百分制计分。总成绩(分)=指定茶艺竞技分数35% + 创新茶艺竞技分数50% + 解读茶艺竞技分数15%。参赛团队放弃任一环节将不参与比赛总分排名统计。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如有不服从裁判判决、扰乱赛场秩序、舞弊等不文明行为,由裁判长按照规定扣减相应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竞赛资格,竞赛成绩记0分。茶艺技能大赛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充分展示茶的色、香、味、形,同时要求展示的过程优美,做到茶美、器美、水美、意境美、形态美、动作美,要求结果美与过程美完美的结合,让欣赏者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1. 指定茶艺竞技,合计100分,占总成绩的35%。(1)仪容仪表、礼仪:仪

29、表自然端庄,发型服饰与所沏茶类相配,泡茶手势与奉茶姿态自然优雅。分值:25分。(2)茶席布置:席面布置合理、美观,有序,茶具空间符合操作要求(比赛开始前有5分钟准备时间,用于茶席布置),分值:5分。(3)茶艺演示:动作连绵、轻柔、圆和,程序设计合理,全过程完整流畅。分值:50分。(4)茶汤质量:要求茶汤温度适宜,汤色透亮均匀,滋味鲜醇爽口,香高持久,叶底完美,符合所泡茶类要求。分值:15分。(5)比赛时间:不低于8分钟,不超过10分钟,分值:5分。2. 创新茶艺竞技,合计100分,占总成绩的50%。(1)创新:主题立意新颖,有原创性;意境高雅、深远;茶席布置、茶具配置及泡茶手法、音乐服饰等方面

30、均有创意。分值:25分。(2)茶艺演示:布景、音乐、服饰及茶具协调,行茶动作连绵、协调并有创新,编程科学合理、全过程完整、流畅;团队配合默契,角色分明,衔接自然流畅,表演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分值:35分。(4)茶汤质量:茶汤温度适宜,茶量水量适中,茶汤色、香、味俱全,要求最充分表达茶的质量。分值:15分。(5)解说:有创意,讲解口齿清晰婉转,能引导和启发观众对茶艺的理解,给人以美的享受。分值:7分。(6)比赛时间:不低于10分钟,不超过15分钟。分值:5分。(7)特色体验展示环节:参加特色体验茶艺展示,茶席布置特色鲜明、仪表仪容大方;冲泡动作流畅,茶礼呈现到位。分值: 5分。(8)回答问题:选

31、手就有关泡茶的技术和泡茶的礼仪、传统文化方面回答4道问题,评委点评。回答、点评时间共计不超过5分钟。分值:8分。3.解读茶艺竞技线下评分,合计100分,占总成绩的15%。将视频以DVD光盘形式于抽签的同时现场交予大赛组委会并做好密封工作,组委会将组织评委交叉匿名评审,评委从视频立意、主题、视觉效果、声音效果、时间等几方面综合评比,具体详见解读茶艺竞技评分标准,占总成绩15%。(1)立意:立意新颖、深刻,意境高雅、深远, 富有内涵,传播社会正能量,有艺术感染性。分值:20分。(2)主题:紧扣中华茶艺主题,主题鲜明,有原创性,参赛选手茶艺展示融入视频内容,充分诠释中华茶艺所衍射的艺术文化。分值:4

32、0分。(3)视觉效果:构图清晰完美,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运用景别表叙到位,衔接流畅合理,表现自如,整个作品看起来和谐,能突出主题及内涵。分值:20分。(4)声音效果:鼓励用双语解读,音乐、音响与画面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声音层次清晰、效果真实、表现丰富、不失真、不带噪。分值:10分。(5)时间:10分钟左右为宜,不低于8分钟,不超过12分钟。分值:10分。竞赛总成绩由指定茶艺竞技、创新茶艺竞技、解读茶艺竞技三部分的加权成绩组成,合计100分。团队总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以创新茶艺竞技成绩较高者排名在前;在创新茶艺竞技成绩依然相同的情况下,则以指定茶艺竞技成绩较高者排名在前。十二、奖项设定

33、本赛项为团体奖。竞赛奖项设定为: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获得一等奖的指导教师由组委会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十三、赛项安全1.赛场的布置,赛场内的器材、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承办单位赛前按照赛项执委会要求排除安全隐患。2.比赛现场内参照相关职业岗位的要求为选手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在具有危险性的操作环节,裁判员要严防选手出现错误操作。3.为了使大赛安全顺利地进行,保障参赛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按照比赛技术规范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必须按规程操作,同时制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能及时有效处理大赛期间突发安全事故。4.提供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的条件。对于

34、比赛内容涉及大用电量、易发生火灾等情况,明确制度和预案,并配备急救人员与设施。5. 大赛期间,在赛场管理的关键岗位,增加力量,建立安全管理日志。6.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赛场全面开放,欢迎各界人员沿指定路线、在指定区域内到现场观赛。十四、申诉与仲裁本赛项在比赛过程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等现象,代表队领队可在比赛结束后2小时之内向仲裁组提出申诉。大赛采取两级仲裁机制。赛项设仲裁工作组,赛区设仲裁委员会。大赛执委会办公室选派人员参加赛区仲裁委员会工作。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省(市)领队向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赛区仲

35、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十五、竞赛观摩本赛项在指定茶艺竞技环节将全程公开观摩,嘉宾、观摩团队、参赛队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等均可到指定观摩席观摩比赛;创新茶艺竞技环节为保证比赛的有序进行,每个参赛队在同一时间段内只允许2名人员进入比赛场地指定观摩区观摩比赛(届时将发放观摩证,凭观摩证进入观摩区就座)。解读茶艺竞技环节将在指定时间段内,在指定网站上公开该环节竞赛内容,届时可通过网络平台观摩比赛。观摩比赛时各观摩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观摩纪律,现场观摩时,观摩人员须按指定路线进入指定区域就座,就座后不得随意走动、大声喧哗,比赛过程中不允许摄像,并服从现在工作人员安排;没有观摩证不得进入比赛场地观摩比

36、赛(创新茶艺竞技环节);网络在线观摩时,观摩人员应严格遵守比赛规则,不得发表不雅评论或在评论中透露竞赛院校信息,否则该评论则视为无效评论。十六、竞赛视频竞赛全过程(包括开幕式、指定茶艺竞技环节、创新茶艺竞技环节、解读茶艺竞技环节、闭幕式(颁奖仪式)、领队会议、选手参观场地等)进行摄录像,并刻盘存档。制作优秀选手采访、优秀指导教师采访、裁判专家点评和企业人士采访视频资料,突出赛项的技能重点与优势特色。为宣传、仲裁、资源转化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料。十七、竞赛须知(一) 参赛队须知1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支参赛队由4名选手组成,参赛选手经组委会确认后原则上不得变更。参赛选

37、手须为高等职业院校的茶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全日制在籍学生,年级不限。2按赛项执行组要求准时参加领队会、抽签等会议,并认真传达、落实会议精神,确保参赛选手准时参加各项比赛。3熟悉竞赛流程,妥善管理本队人员的日常生活及安全,与竞赛办公室相关工作小组联系,做好本队人员每天的吃、住、行安排。4贯彻执行竞赛的各项规定,竞赛期间不得私自接触裁判。5. 每个参赛队可配领队1名,负责竞赛的协调工作。(二) 指导教师须知1. 指导教师:每支参赛队可配指导教师2名,指导教师经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后确定;比赛期间,每队可选派其中1名教师随队参赛。2. 在比赛期间,指导教师不得进入竞赛场地内,发现违规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38、三) 参赛选手须知1参赛选手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操作规程,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2各参赛选手应在竞赛开始前一天规定的时间段进入赛场熟悉环境。3限于竞赛场地设备等条件的制约,创新茶艺竞技项目的竞赛需要分组分场地进行,选手参加竞赛的场地和序号将通过抽签决定。比赛期间参赛选手不得离开比赛场地,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但离开期间的时间一律计算在比赛时间内。4每批次参赛选手必须在正式比赛前30分钟到赛场报到,报到时应持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并佩戴大赛组委会签发的参赛证、胸牌。只有等比赛正式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5参赛选手进入赛场,不允许携带任何书籍和其他纸质

39、资料(相关技术资料由组委会提供),不允许携带通讯工具和存储设备。6竞赛时,在收到开赛信号前不得启动操作,各参赛选手需在抽签确定的工位上完成相应竞赛项目,严禁作弊行为。7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除携带竞赛所需自备用具外,其它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不得在赛场内大声喧哗,不得作弊或弄虚作假;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选手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进行比赛,裁判长有权终止该队比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的,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8比赛终止后,不得再进行任何与比赛有关的操作。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

40、,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作特殊处理。9参赛选手应遵守竞赛规则,遵守赛场纪律,服从大赛组委会的指挥和安排,爱护竞赛场地的设备和器材。(四) 工作人员须知1.严守大赛岗位职责,听从赛区组委会办公室指挥调度。2.在执委会及下设工作机构负责人的领导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做好工作。3.熟悉比赛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比赛规则,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办事。4.举止文明,态度和气,工作主动,服务热情。5.不相互打听、传递比赛情况。6.必须佩带大赛工作证上岗。十八、资源转化指定茶艺环节的教学资源转化:本次技能大赛的项目邀请职教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赛项专家组共同合作开发,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和职业

41、标准设计赛项、研制赛题,组织裁判工作和提供技术保障。赛后专家组及时收集、整理指定茶艺环节的设计、实施过程和评分标准,并转化为教学项目或案例及考核方案,公布在大赛宣传网站上,从而推动全国各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创新茶艺环节的教学资源转化:本次竞赛的创新茶艺环节将全程录像,其中各赛项的一等奖作品及其设计理念,将以视频形式公布在大赛宣传网站上,供参赛院校交流和学习。茶艺理论知识相关题库在赛后将以电子书形式供参赛单位下载。解读茶艺环节的教学资源转化:本次大赛还创新地设置了解读茶艺环节,要求各参赛队伍以10分钟左右的“微电影”形式,解读中华茶艺精髓。这就要求参赛选手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茶艺技能,还要深刻挖掘茶艺的内涵。赛后专家组将根据评分结果,挑选有地域代表性的“微电影”发布在大赛宣传网站上,与全国高职院校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