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养殖技术篇之冬季讲解.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89510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蜜蜂养殖技术篇之冬季讲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蜜蜂养殖技术篇之冬季讲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蜜蜂养殖技术篇之冬季讲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蜜蜂养殖技术篇之冬季讲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蜜蜂养殖技术篇之冬季讲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蜜蜂养殖技术篇之冬季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蜜蜂养殖技术篇之冬季讲解.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蜜蜂冬季管理蜂群的冬季管理注意问题1.越冬保温冬季天气寒冷应注意加强保温,以保证蜂群安全越冬。蜂群越冬室必须设在安静、黑暗的地方。阳光的强烈照射容易引起工蜂出巢飞行,因此要挂上草帘,白天遮挡阳光,晚上给予蜂箱保温。一般情况下,箱顶、箱后和左右两侧用草帘包裹,为了防雨,可以外加一层塑料薄膜。有条件的蜂场可以使蜂群室内越冬。越冬室的修建要因地制宜,地下水位较高的可修建地上或半地下双层墙越冬室,也可利用普通住房改成双层墙越冬室或简易地下蜂窖。蜂群较多的大型蜂场,也可修建永久性半地下双层墙的越冬室。有经验的也可采用室外草埋越冬法:把半蜜脾放于蜂箱中间,重蜜脾放于两侧,让蜂群在中间结团;包装前把全场蜂群

2、排列在一起或几群一排向中间靠拢;巢门朝东或朝南;然后详细检查蜂箱有无缝隙,发现即用泥土或纸条糊严,有条件的可安装拐型巢门,以阻挡阳光和冷风。一些较寒冷的地区,可以在蜂箱内两侧隔板外面用棉花填充,然后再在上面盖上一层棉垫。2.早喂越冬饲料越冬饲料应是库存优质蜜,天气不好,储备的越冬饲料不够,就用灌脾法,每群约7.5千克蜜水和白糖水,比例分别为1:0.5和1:1,内加少许食盐和磺胺药。3.蜂群越冬管理蜂群包装好后,无特殊情况不能随便打开,对蜂群越冬情况加强管理,主要进行箱外观察、听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常用插管法判断蜂情。方法是:用一根橡皮管由巢门内插进蜂箱,根据蜂团发出的声音,判断蜂群的越冬情

3、况,正常的蜂群可发出轻微的、均匀的“嗡嗡”声,这是蜂不断进行着缓和、均匀的活动,产生热量的声音。在听诊时,可用手指轻弹箱壁,若蜂群立刻发出“嗡”的声音马上又平静下来说明正常;如果引起长时间的喧闹,就是不正常。可根据判断的情况进行适当处理。结合听诊,要经常将巢口的死蜂钩出,使箱内空气流通。4.缺蜜管理在越冬期,由于群势、包装、场地及饲料等原因,越冬蜂可能会发生缺蜜的现象,如果发生缺蜜,可以贴着蜂团外加12框蜜脾,蜜脾可适当温热。抽出多余的空脾。如果工蜂即将饿死,将蜂箱搬到室内,把室温提高到20左右,往蜜蜂身上稍微喷些稀蜜水,工蜂复活后,将巢内空脾换上蜜脾,等工蜂全部上脾后,再降温使蜂群结团,然后

4、搬到原处,包装好。5.缺水管理越冬期箱内空气过于干燥,饲料结晶,越冬蜂群会出现口渴。要给出现口渴的蜂群及时喂水。可采用巢门喂水的方法,水中可加0.2左右的食盐,不能加糖和蜜,防止不口渴的工蜂也采水,引起蜂群的不安。小寒后,每隔十几天要用铁丝钩把箱底死掉的蜂掏出,防止堵住巢门。6.温度和湿度温度高,群势弱,室温控制在02之间,最高不能超过6,最低不能低于-5。室温太高,可在夜间打开室门和把拌盐的冰块放入室内降温。相对湿度保持在7585之间,干燥可悬挂湿麻袋片,关上小出气孔,过分干燥时,可在巢门喂水。湿度太大可开大巢门撒生石灰,吸收水分,过后再轻轻扫除。7.失王蜂群在越冬期间,偶然也会失去蜂王。工

5、蜂失王后表现敏感,秩序紊乱,甚至散团而引起全群死亡。失王后工蜂表现不安,在巢门口进行抖翅。对失王群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如果确是失王,要从储备王群诱入1只蜂王,没有储备王时,则与弱群合并。8.敌害在诊听时如发现蜂群喧闹不安,掏出的死蜂缺少翅,并有巢脾碎片,可以断定有鼠害,可把巢门缩小到几毫米宽,并在上面钉上几排2.5厘米的圆钉,防止老鼠进入。并要及时驱杀老鼠,查找和堵塞老鼠的进出口,发现室内有老鼠,可用鼠夹或鼠笼等捕鼠工具诱捕。此外,还要趁晴天中午气温高的时机进行治螨。无公害蜜蜂的养殖环境要求蜂蜜、蜂胶、蜂王浆等许多蜂产品不仅能补益健身,而且又能对某些疾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难怪在火爆的保健品市场

6、上,琳琅满目的蜂产品会成为消费者最衷情的营养佳品。可就在2002年1月,欧盟曾经以氯霉素超标、质检不达标为由禁止了对中国蜂蜜的进口。由此近两年来中国加强了对蜂产品中药物残留的控制,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就在今年7月16日,欧盟宣布解除对中国蜂蜜、蜂王浆进口的禁令。欣喜之余,蜂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蜂蜜、蜂胶、蜂王浆等许多蜂产品早已走进咱们千家万户,是人们比较喜欢的保健品之一。那么衷情的消费者在享用的同时对蜂蜜等蜂产品的质量又了解多少呢? 其实,从专家那里得知,影响蜂产品质量的因素可不止我们消费者所认为的那样。 其实,除了抗生素有可能残留到蜂产品中,重金属和农药都会成为蜂产

7、品中的主要污染物,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两年养蜂界的专家和蜂农有针对性地搞起了无公害养蜂。这个无公害养蜂基地不仅是蜂农进行养蜂的场所,也是咱们消费者备受青睐的蜂蜜、蜂胶、蜂王浆的“第一生产车间”。 也许您会纳闷,我们吃的蜂产品怎么会受到抗生素的污染呢?说到抗生素,恐怕没人不知道,抗生素的滥用已使越来越多的人们领教了它的危害,可想而知,我们常吃的蜂蜜里如果会含有这种东西我们的身体将会怎样,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那么抗生素究竟是怎么侵入到被誉为天然营养食品的蜂蜜里的呢? 看来,科学判断病害、合理安全的防病用药应该说是蜂农进行无公害养蜂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众所周知,养蜂业里最具灾难性的病害就是蜂

8、螨。被寄生蜂螨的蜜蜂不仅会发育不良,严重者则会很快死去;再瞧这只幼蜂虽不致死,但一生出来就营养不良,腰围比同伴细得不是一点半点儿;还有的蜜蜂则成了残疾,不是翅膀断了就是没有翅膀。 防患于未然,由于蜂螨尤其爱寄生在雄蜂蛹里产卵繁殖,寄生为害。所以在作为蜂农在蜂群的日常管理中,一定要挑开雄蜂房的封盖,有计划地期割除雄蜂蛹,来减少蜂螨寄生率,减少传染源。 当然一旦染上蜂螨这种病,进行药物防治还是比较有效的措施,按照无公害食品 蜜蜂饲养兽药使用准则,防治蜂螨的氟胺氰菊酯条,是全世界应用最广的杀螨药,国内称它为螨扑。它不仅使用简单,在蜂产品中残留也较低。使用方法同样也是悬挂于蜂群内,每群蜂挂2条,3周为

9、1个疗程。需要注意的是在采蜜期必须禁止使用 我们还意外地发现,除了在蜂箱外飞来飞去的小蜜蜂,蜂箱附近还有一些正在垂死挣扎的蜜蜂。再仔细观察,有的爬起来踉踉跄跄、行动反常,有的又反应迟钝。这些蜜蜂究竟是怎么了? 同是在地上爬来爬去的蜜蜂,所染上的病很有可能会大不相同。一般在春秋季,天气比较凉的时候,你就看到像这种“大肚子”蜜蜂,腹部膨大只是其前期的症状,这种蜂染上的就是慢性麻痹病。还有一种类型的蜜蜂黑得就像被油炸过一样,这是夏天高温时最容易发生的黑蜂型疾病。 其实在无公害养蜂过程中,无论得了哪种蜂病,为了不让蜂产品受到抗生素的污染,蜂农在用药上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按照无公害养蜂规范来诊断用药。 说

10、到污染大家谈论最多,也最熟悉的恐怕就是农药残留了。那么有些蜂产品中的怎么会残留有农药呢? 原来选择什么样的环境养蜂还真是不能忽视,由于蜜源植物是为蜜蜂提供花蜜、蜜露和花粉的植物,一旦这种植物曾被农药污染,那么蜜蜂采集的花蜜或花粉的质量就无法保证了。正因为此,越来越多从事无公害养蜂的蜂农也都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样的蜂场环境才符合无公害的要求和标准的呢?蜂场周围空气质量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要求。 场址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小气候适宜的场所。 蜂场附近应有便于蜜蜂采集的良好水源,水质符合畜禽的饮用水标准。 蜂场周围3 km内不应有化工厂、农药厂及经常喷洒农药的果

11、园。 蜂农所选蜂场3km范围内应备两种以上的蜜粉源植物。我国的蜜源植物近万种,有人工栽培的,也有野生的 ,分布很广。像我们熟悉的油菜、桃树、刺槐、葵花、荆条、枣树等都是流蜜量大,蜜蜂十分喜爱的蜜源植物。对于转地放蜂的蜂农来说,必须提前了解当地这些蜜源植物的农药施用情况,一旦有使用农药的状况就必须禁止在此地放蜂。 通过无公害化的蜜蜂饲养,都有的放矢地克服和解决了抗生素和农药对蜂产品可能造成的污染。但是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平时很少提及的重金属也是蜂产品中不可忽视的又一个污染源。 因此无公害养蜂所用的蜂机具,像蜂箱、隔王板、饲喂器等应选用无毒、无味材料制成;割蜜刀应选用不锈钢割蜜刀;像从前用的铁

12、质的或是防锈树脂的铁皮摇蜜机都被画在了圈外,而不锈钢的或无毒无味塑料材料制成的摇蜜机才是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的机具。 当然这些养蜂用具的日常维护也不可小看。 像木制蜂箱、饲喂器、隔王板等应用起刮刀清理蜂蜡和蜡屑等废弃物后,用酒精喷灯的外焰灼烧消毒,这样的工作每年至少一次。 巢脾和塑料饲喂器等可以用家用的84消毒溶液进行清洗或喷洒消毒。 巢脾储存前还应用点燃硫磺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密闭门窗进行熏蒸,每蜂箱巢脾用2克5克硫磺粉剂,一次熏蒸24小时以上。 像起刮刀、割蜜刀在每次使用前后都要经常用火焰灼烧法进行消毒。 蜂农们在无公害养蜂的要求下繁琐严格的操作,从而使抗生素、农药和重金属等污染不仅远离了

13、蜜蜂,也远离了我们消费者。看来,只要能进一步提高蜂产品的原材料质量,就能保证蜂产品的优质安全。其实,今年欧盟对中国蜂蜜等产品的解禁,不正是因为我们严格遵循了无公害养蜂的标准和要求吗?中蜂强群饲养技术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个蜂种,它具有耐寒抗热,饲料消耗省和能利用零星蜜粉源等特点,尤其适 应我国广大山区饲养。但由于中蜂饲养分蜂性强,蜂王产卵力又较低,难以维持强群饲养,无法进一步发 挥中蜂的生产潜能和大幅度提高饲养中蜂的经济效益。 一、采用优质蜂王 采用优质蜂王,主要应考虑选用具优良种性和生产性能的中蜂蜂种、采用新蜂王和防止所用中蜂种退化等3个方面。采用优良特性的蜂王是中蜂强群饲养的保证,在中蜂饲

14、养中应选用具有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强大、分蜂性弱、高产、抗病力强(尤其是抗中囊病)等特性的蜂种。优良的蜂王可以通过蜂种生产部门获得,但必须注意的是,引进的蜂王应在使用地养蜂生产中能表现出其优良特性。当蜂场自己培育蜂王时,应注意选择蜂王产卵力强、分蜂性弱、能维持较大群势、高产和抗病力强(尤其是抗中囊病)的蜂群作母群和父群培育新王。在饲养中蜂的生产实践中,中蜂蜂王一般在使用1年后其产卵力明显下降,导致蜂群群势下降、分蜂性提高,抗病力降低,生产能力下降。因此,在中蜂生产中,一般应1年换1次王,即在春季分蜂季节换王,年年采用新王。有条件的专业性中蜂场,应结合春、冬2个分蜂季节各换1次王,1年换王2次,以

15、为中蜂常年维持强群生产打下基础。中蜂蜂种退化是中蜂难以维持强群的重要原因之一。迄今,中蜂场大都长期自行培育蜂王,蜂王近亲交配,导致蜂群生活力下降,不能维持其在野生状态下所能达到的群势。在中蜂强群饲养中应重视蜂种退化问题,要定期适当引进良种,或用引进种作为母本,用本场所饲养中蜂中生产性能良好的蜂群作父本培育蜂王,以避免近亲繁殖带来的弊病,防止蜂种退化。 二、采取双王群或继箱饲养 中蜂群势相对较小,单王群难以维持大群,改变中蜂传统单箱单群饲养的方式,常年采取双王夹箱(简称双王群)饲养是中蜂强群饲养的基本保证之一。目前较易于采用的措施是采取双王群饲养或继箱饲养。中蜂双王群饲养可以采用朗氏蜂箱十框箱或

16、朗氏十二框箱(宽度比朗氏十框箱大约80mm)。方法是用闸板将箱内一分为二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分别开设在箱前向,或1个设在箱前向,1个设在箱侧向。当巢门均设在箱前向时,可采用框式隔王板替换闸板,以消除蜂群偏集现象。流蜜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2块框式隔王板将2群的蜂王分别限制在侧壁向12框范围内产卵,箱内中央供贮蜜,或用囚王笼将1只王扣起来,用1块框式隔王板将另1只蜂王限制在侧向12框范围内产卵繁殖,箱内其他部分供贮蜜。中蜂双王继箱饲养可以采用中蜂十框标准箱,或FWF型中蜂箱。采用中蜂十框标准箱继箱饲养,方法是用闸板将箱内一分为二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分别开设在箱前向。平时平箱饲养双王

17、群,流蜜期叠加浅继箱取蜜。采用FWF型中蜂箱双王继箱饲养,方法是用闸板(或框式隔王板)将箱内一分为二成2个室,每室各养1群,巢门分别开设在箱前向,或1个设在箱前向,1 个设在箱侧向。这种蜂箱其巢框(内围尺寸宽为300mm,高为175mm)大小只有朗氏框的1/2,每个箱体容纳12个巢框,当底箱满箱时,就要像意蜂上继箱那样, 用继箱扩大蜂巢,将子脾调上继箱,并根据需要上、下调整巢脾,进行继箱饲养。流蜜期,用继箱取蜜,或同时也可采用2块框式隔王板将2群的蜂王分别限制在底箱侧向12框范围内产卵,底箱内中央也供贮蜜,或用囚王笼将1只王扣起来,用1块框式隔王板将另1只蜂王限制在底箱一侧12框范围内产卵繁殖

18、,底箱内其他部分供贮蜜。 三、保持群内饲料充足 饲料,包括蜂蜜(或糖浆)和花粉,是蜜蜂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蜂群只有在蜜粉充足的条件下得以维持强大群势。中蜂对饲料的反应极为敏感,一旦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蜂王的产卵量锐减,甚至停产。这一情况在缺粉时更为突出。“有蜜才有蜂”深刻揭示了蜜、粉对于蜂群的重要性。因此,在中蜂强群饲养中,不但应保持群内常年有充足的贮蜜,而且在蜜蜂繁殖期当群内花粉不足时,应特别注意补给足量的花粉。我们的做法是,在蜂群缺粉时采用饲料粉(等次较低的蜂花粉或蜂花粉加工中筛出的花粉末)制成花粉饼,置于框梁上饲喂。每次饲喂的量一般以蜂群能在23d食完为度。 四、保持蜂群旺盛的繁

19、殖力 除了上述采用优质蜂王、采取有利中蜂维持强群的饲养方式和保持充足的饲料外,保持蜂群旺盛的繁 殖力也是维持中蜂强群的关键措施之一。为保持蜂群的繁殖力旺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奖励饲喂 繁殖期采用浓度约为30%50%的糖奖,于每日傍晚,连续不断的对蜂群施以持久的奖励饲喂,可以有效地激励蜂群培育蜂子。 采用新巢脾 中蜂喜爱新脾厌旧脾,采用新巢脾,一方面巢脾的巢房房眼大,培育出来的工蜂体大而健壮,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巢虫的危害。“要想中蜂兴,1年2换新”深刻反映了采用新巢脾才能养好中蜂的重要性。因此,在中蜂强群的饲养中,应及时造新脾和采用新巢脾,淘汰旧巢脾,为蜂群保持旺盛的繁殖状态提供良好

20、的巢房这一蜂巢生态环境。 适时扩大蜂巢 要根据蜂群、蜜粉源和天气情况,适时加入空脾或巢础扩大蜂巢。扩大蜂巢时,能造脾的蜂群,应尽可能采用础框让蜂群造脾扩巢。一般地,在新造的脾产满卵后即可再插入础框造脾扩巢。在扩巢时要注意保持蜂群密集,一般以插入空脾或础框后蜂脾比例10.81为度,早春相对较密集更有利蜂群保温。 加强蜂群保温 采用双群夹箱饲养可以使蜂群互相取暖,但除此以外,在早春繁殖期天气较冷,气温尚不稳定,为防止蜂群因冷空气侵袭紧缩蜂团导致蜂子受冻伤亡,这个时期还应采取其他措施对蜂群进行保温。简单的做法是,在箱内隔板外填充成束稻草至箱内1/2高度。 防止与解除分蜂热中蜂好分蜂,是中蜂难于强群饲

21、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蜂强群饲养中,除了采用优质蜂王、适时扩大蜂巢增加育子外,还可以采取以下行之有效的常规措施: 采用新王,结合换王,在分蜂期采用个王台或新王换掉老王。 在蜂群繁殖中期以后,要注意缓解箱内拥挤状况,对于继箱饲养的蜂群要及时提脾上继箱,对于非 继箱饲养的双王群,可采取在底箱上加平面隔王板和空继箱的办法增加蜂巢空间,让多余的工蜂能在增加了的空间结团散热。 在蜂群繁殖中后期,要每隔35d彻底检查蜂群毁除王台1次。 此外,当采用FWF型中蜂箱继箱饲养中蜂时,可以通过生产蜂王浆来解除分蜂热。 五、综合防治病虫害 综合防治病虫害是中蜂强群饲养的保证。目前,主要威胁中蜂强群饲养的病虫害有囊状

22、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和巢虫。对于这些病虫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采用抗病蜂种、在饲养管理中保持蜂群密集,注意蜂群保温和巢内防湿排湿,以及在蜂群的饲料中加入适当的药物防病等。防治中蜂欧洲幼虫腐臭病的药物常用的有青霉素(针剂)、土霉素和四环素等。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 的药物常用的有病毒灵。另外,青霉素(针剂)、土霉素和四环素这些抗菌素对病毒病虽不能直接起治疗作用,但用于治疗囊状幼虫病能起到促进蜜蜂清理病虫的作用。采用药物治疗幼虫病,药量通常按1个成年人每次用药量相当于20足框蜂每次的用药量。施药一般通过饲喂的方式进行,但青霉素(针剂)也可采 取喷雾的方式施药治疗。对于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治疗当病情较

23、严重时应采取扣王断子的措施,结合药物治疗,这样效果较好。对于巢虫,通过保持蜂群密集相当重要。密集后的蜂群护脾能力提高,巢虫难于侵扰。此外,应尽可能采用新脾和经常清理箱底可以有效减少巢虫危害。 蜜蜂春季油菜花期管理 蜜蜂春季油菜花期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关系到全年养蜂效益 春季气候变化大,对蜂群的繁殖和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夺取油菜蜜和蜂王浆的好收成,在油菜流蜜期蜂群管理应抓好以下几点: 1、在油菜流蜜前,组织蜂群,培育适龄采集蜂。 2、适时摇蜜。油菜流蜜期间,蜜蜂采集非常积极,由于脾少子多,容易蜜压卵圈,要及时摇蜜,使有足够的空巢房供蜂王产卵。 3、抓紧产浆。油菜花期生产蜂王浆接受率高、产

24、量多、质量好。油菜花期保证蜂王浆高产应注意:蜂群要密集,蜂数要足,一般应达到13框以上;要注意保温,特别是初上继箱时,上下都要做好保温;不断调换子脾,把巢箱内的新封盖子脾调到靠近浆框的继箱内,让更多的新蜂参与吐浆;采用双王群,保证产浆群有足够的蜂数;轮流取浆,做到天天移虫,天天取浆;及时奖饲,特别是低温阴雨天气奖励饲喂更重要;坚持上午移虫、移小虫,保证哺育吐浆时间达到70小时;操作要按程序,工具要卫生,保证蜂王浆色泽鲜,品质好。夏天养蜂的七点注意事项一、做好遮阴、通风、供水。蜂箱应摆放在蔽阴和有水源的地方,或是搭凉棚,在巢门附近摆放饮水器。炎热的中午注意向蜂箱和场地喷洒适量水,增加湿度降低巢温

25、。放大蜂路和巢门,加强通风、散热。同时也要做好防雨工作。二、组织采蜜群。一般在进入主要采蜜期时要求强群蜜蜂达到20框以上。可以采取合并弱群和以弱补强等办法,灵活机动地组织采蜜强群。三、做好采蜜群的管理。主要采蜜期的强群管理十分重要。此期为鼓励蜜蜂采蜜,蜂巢必须不断扩大,而且不要限制蜂王产卵。适时增加继箱和空脾,使蜂群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有足够的蜂蜜、产卵脾位,做到既能大量采蜜,生产蜂乳,又能发展一定的群势。四、注意消除分蜂热。此期管理不好极易发生分蜂。要经常对蜂巢进行检查,发现封盖王台、蜂王腹部缩小或停止产卵就是分蜂先兆,要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分蜂,避免减弱群势影响采蜜。五、注意防止盗蜂。取蜜和喂

26、蜂时蜜汁一定不要洒在箱外,如洒在箱外一定要彻底清理干净。巢门不可过大,蜂箱一定要严密,不可破损裂缝,蜜脾、蜂蜡、分蜜机等易引起盗蜂的器具一定要保存好。六、注意消灭敌害。主要是巢虫、蚂蚁、胡蜂等昆虫及鸟类、鼠类、蟾蜍等等。要注意蜂群的卫生,经常清扫蜂箱和周围环境。七、注意疫病。要注意经常观察蜜蜂的行动状况,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分析,采取防治措施。对周围五公里以内的主要蜜源花期要有所了解,特别对花蜜花粉有毒的植物的花期。对主要流蜜期的大宗植物要及时了解对它们的农药防治情况,避开农药使用期,以免发生农药中毒。蜂王浆标准化生产技术一、蜂王浆标准化生产的技术要求 1 生产蜂群 无传染性疾病的健康蜂群,群势达

27、6框蜂以上,蜜粉饲料充足。 2 工具和设备 采浆框外围尺寸与巢框一致,为长448 mm,高232 mm。上梁长480 mm,宽13 mm,厚20 mm:边条宽13 mm,厚l0 mm:台基板条宽13 mm,厚8 mm。每框安装35条台基条。台基板条可自由拆装。 台基条用无毒塑料制造,每条可放2533个杯形台基。 台基用无毒塑料制造,台基高12 mm,台口内径为912 mm。 移虫针采用牛角或无毒塑料舌片制成。 取浆器具用无毒、不污染蜂产品的材料制作,也可采用小型真空吸浆器。 其它用具及设备镊子、刀片、盛浆瓶、冰箱或冰柜、纱布、毛巾、消毒酒精、浆框盛放箱、巢脾承托盘等。 3生产蜂群的组织 原群组

28、织法。用隔王板将蜂群隔成繁殖区和生产区,生产区内放12张蜜粉脾,12张幼虫脾,其余为封盖子脾,采浆框插在幼虫脾与蜜粉脾或封盖子脾之间,繁殖区放卵虫脾、空脾、即将或开始出房的蛹脾、蜜粉脾,使生产群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 多群拼组法。如外界气候、蜜源条件良好,而蜂群群势尚不足,可采用多群拼组法,提前生产蜂王浆。即于生产蜂王浆前一周,将数群非生产群中的正在出房的老熟子脾及刚出房的幼蜂提入预定的生产群。一周后,生产蜂群群势达8框以上。在巢、继箱之间加隔王板,使继箱为无王生产区,巢脾摆放同原群组织法 4 蜂王浆生产蜂群的管理 刚开始生产蜂王浆,蜂群群势较弱,王台基数量要适当,做到量群定台群势密集,蜂略多

29、于脾。炎热季节,注意给蜂群遮阴或将蜂群放在树阴下,扩大巢门,打开箱底纱窗。高温干旱时,要在每天上午11时和下午2时,用打湿的覆布或毛巾盖在铁纱副盖上,或在巢内加饲喂器喂水,便于蜜蜂吸水降温和保持巢内湿度。 检查调整群势。每隔57天检查调整一次蜂群。检查调整时,将繁殖区的新封盖子脾和12张幼虫脾调到生产区,将生产区内的正在出房子脾调到繁殖区。检查时,注意清除自然王台,以免影响王台接受率和蜂群发生自然分蜂。 5生产蜂王浆的工序 安装台基将台基条固定在采浆框上。 清扫台基生产蜂王浆前,将新组装好的采浆框插入生产群内,让工蜂清理12小时左右。 点浆新台基经过工蜂清扫后,临移虫时往其底部点少许新鲜蜂王浆

30、,以提高蜂群对移入幼虫的接受率。 移虫用移虫针把1日龄左右的幼虫从巢脾的蜂房中移出,放在台基底部的中央,每个台基1只。 补虫将采浆框插入蜂群后,过35小时提出,对未接受的台基补移一次幼虫。 提框移虫后4872小时,将采浆框从蜂群中提出,轻轻抖落框上蜜蜂,然后用蜂刷把框上的余下蜜蜂扫落到原巢箱门口。把采浆框放于浆框盛放箱,及时运回取浆室。 割台用锋利削刀将台基加高的部分割去。割台时,要使台口平整,不要将幼虫割破。 捡虫用镊子将幼虫捡出,不慎割破或夹破的幼虫,要把台内的王浆取出另装。 取浆用取浆器具取浆。尽可能取净王浆,取出的王浆暂存于盛浆容器中。 清台末被接受的台基内往往有赘蜡,及时清理台基。

31、王浆采收完成后立即密封,标明重量、曰期、产地,并尽快将其放到冰箱或冰柜中冷冻保存。 6技术措施 蜂种从育种单位引进蜂王浆优质高产种蜂王,培育生产王浆用王,杂交王只使用一代。 保持巢内有充足的饲料,并适当奖励饲喂。 根据群势和蜜源条件决定用台数量。 掌握移虫和取浆时间,72小时取浆。 取浆人员及用具卫生。蜂王浆采收人员要健康,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保持手和工作服清洁,一切接触蜂王浆的用具,取浆前要用75的酒精消毒取浆房间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二、标志 产品包装上应注明下述内容:产品名称,花种,蜂种、产地,净含量,毛重,皮重,生产曰期,收购曰期,送货单位,检验人等。 三、包装 包装应采用符合

32、食品卫生要求的带盖塑料瓶或桶。用前要清洗干净,并用75的食用酒精消毒,晾干再用。 四、储存与运输 1储存 蜂王浆采收后,应及时储存在-18的条件下。产品应按生产日期、花种、产地分别码放。 产品不得与有异味、有毒、有腐蚀性和可能产生污染的物品同库存放。 2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净,产品应低温运输,不得与有异味、有毒、有腐蚀性、放射性和可能发生污染的物品同装混运 发运前对包装箱进行检查,转运过程中要避免高温、日晒、雨淋。 五、执行的标准 标准化生产出的蜂王浆应符合农业部发布的并于2002年9月01日开始实施的 “无公害食品蜂王浆”标准蜂王浆的采收、储存、运输蜂王浆又名蜂乳、皇浆,简称王浆,是工蜂

33、咽腺分泌物的一种稠乳状物质。凡具备强壮的群势,外界有丰富的蜜粉源,群内有充足的蜂群,均可进行王浆生产。按蜂王浆所采集的季节进行分类,主要是将蜂王浆分为春浆、夏浆和秋浆。1.取蜜前的准备取蜜前要调整群势,组织强群,更换老王或弱王。每群有8框以上的蜂才能生产王浆。气温较高时要加继箱,在巢内放56个巢脾,用隔王板把蜂王控制在巢箱内产卵。在继箱内放23个蜜粉脾、2个幼虫脾,将产浆框放在虫脾中间。2.王浆的产生方法群势。蜂群达到15框以上,上8下7(即继箱里放8框,底箱里放7框)。同框的隔王板将蜂王隔在底箱的一侧(4张脾),有王区的脾要根据情况经常调换。移虫。蜂群整理好后,第2天上午第1浆框即可移虫(一

34、般每浆框不超过8个蜡碗)。蜡碗是人工模拟的蜂王王台的台基,直径810毫米。一般采浆框有34条,每条可粘蜡碗2025个。将熔化的蜂蜡1.5厘米等距离滴在木条上,然后迅速将蜡碗粘上。同时移虫前必须预备适龄的幼虫,每1个王浆框需要上百个孵化了3天的幼虫。因此,需要在56天前将整理的空脾加到新王脾内,两边加上活动隔板(工蜂可以进入)控制蜂王在空脾上的连片产卵,这样子圈里大虫的日龄较整齐,分布连片,便于迅速移虫。取浆方法。蜂群整理后次日上午第1框即可移虫,先将粘好蜡碗的浆框放入蜂群内,让工蜂清理约30分钟,然后取出。每个蜡碗内点入1滴王浆,迅速取出幼虫脾,将3日龄内的幼虫移入每1框蜡碗内,全部移完。移虫

35、应选择在气温20的中午进行,移出1框后用温热干净毛巾盖着,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移虫后23小时,要提出产浆框进行检查,凡蜡碗中没有幼虫者,应立即补上,连补24次,使接受率达90以上。移毕,立即将浆框置于继箱中间(浆框的邻脾需在幼虫旁);第2天(按移第1浆框虫时间计算),再进行第2浆框移虫,移好后,放在箱底无王区的中间。第3天下午移第3浆框幼虫,移毕立即放进继箱第2张与第3张脾中间。然后,取出第1浆框取浆,浆取完立即移虫入继箱,放在第4张与第5张脾的中间。底箱的浆框(即第2浆框)在取完第1浆框浆第2天下午在抽出取浆,这样轮流,每天下午都有1框浆可取。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取王浆,比老方法取浆产量提高

36、1/3左右。一般以移虫后6070小时采浆为宜。因为采浆过早浆量少而稀,质量和数量均不高;如果取浆过迟幼虫开始取食,采集量少,影响产量。取浆前,要做好取浆用具和贮浆容器的清洗消毒。取浆要在干净的室内进行。要防止割蜡碗时把蜡屑掉入浆内。在取幼虫时,不可把幼虫体弄破,以免虫体水分渗入浆内影响质量。取浆时不要用冷水蘸笔后刮浆,更不要用口舌添笔后刮浆,注意操作卫生。王浆的储存。王浆在常温下放置时间一长,就会变质失效,因此,王浆采集后要立即低温保存在棕色玻璃瓶内,冷藏。在-75条件下,可以保存1年左右。因此,应放在4以下的冰箱内。如生产场所没有冷藏条件,也可用地窖、水井短期存放,但必须注意密封,防止污物或

37、生水渗入浆内。在没有可靠冷藏条件的情况下,鲜王浆应及时出售,在交售运输途中要注意快速,即尽可能的缩短途中运输时间。运输王浆要用保温瓶或其他隔热容器,要及时加冰降温,在高温情况下尤其重要。蜜蜂饲养管理技术关键问题:一、春繁强群技术 养蜂一年四季在于春,春繁管理是关键。早春有强群,全年丰收有希望。天气晴好,浆、蜜、粉高产大丰收;天气多雨,王浆也能丰收。大丰收的蜂场是蜂养人,早春养不起强群全年养弱群的蜂场是人养蜂。人养蜂的蜂场往往养不了几年就被蜜蜂吃光而破产了,蜂养人的蜂场可以世代养蜂兴旺发达。 不管定地或转地饲养,家庭养蜂最宜养160-180个大群。如果采取定地小转地饲养,一年就能稳产王浆1.5吨

38、左右,加上蜜粉收入全年能有十多万元的产出,最少的也有几万元可以寄回家。遇到滴蜜无收的年成,仅王浆收入足可以养活整个蜂场,开支了转地运费、饲养员的工资等成本后还能有所积蓄。而长期养弱群,杀鸡取蛋的蜂场,往往入不敷出,他们对如何饲养强群的把握太少,只好靠蜂产品造假、掺假维持生计。这些养蜂者中的无赖,不仅给消费者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也影响了我国蜂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倡议广大蜂友都来努力学习和掌握饲养强群得高产的技术,紧紧依靠提高蜂产品产量和质量来增加收入壮大养蜂场经济实力,这是中国养蜂全行业良性发展所期待的模式。 1、适时加脾扩巢。从春繁开始养强群,不论南方、北方都采用同样方法繁蜂,紧脾时每只蜂王

39、紧成一框,所谓“单脾开繁”。提早春繁期间因为外界还没有天然花粉可以采食,工蜂分泌的王浆少,饲喂蜂王也少,蜂王产卵就少。故提早春繁必须人为地给蜜蜂补足花粉,工蜂吃了新鲜的人工花粉就会立即变得兴奋起来,积极分泌王浆饲喂蜂王,促使蜂王产卵多产卵快。开繁第一框都要加入带有人工花粉的角粉脾催产,中间留空供蜂王产卵。在南方春繁的蜂群,气温适宜,有天然花粉采进,蜂量好,蜂王产卵快,在哺育幼虫浆水很足的情况下加脾可以适当快一点。春繁经常会受冷空气影响的地区,加第二框脾要等第一框子脾封盖后再加,第二框封盖以后再加第三框,到第三框封盖时新蜂已陆续出房,工蜂将一天比一天多,这时候随着气温升高,外界有少量杂花粉采进,

40、三框封盖子出完后就可以加到满箱的巢脾了。再往后如果幼虫哺育浆量很足的情况下,三至四天就可以加一框粉脾或空脾。春繁单王,双王群最好50%左右,每箱平均9-10框时,停止加脾7-10天,等工蜂量大拥挤时加上空继箱,提上蜂盖子脾,要大量分群的可以多提,不要增群的蜂场,也可适当控制蜂王产卵。到初流蜜时要多造新脾,让蜂王大量产卵,既提高工蜂采蜜粉积极性,又可避免分蜂热。巢箱在大流蜜期应加到单王7框,双王8框。现在都是开巢门运蜂,群势不怕壮,但要注意转运时继箱上最好不要多于5-6框,多余的脾提出箱外转运比较安全。 2、补饲蛋白质饲料增强蜜蜂体质。春季繁殖不好的蜂场,有大部分是开始1-4框子脾面积没有扩大,

41、第一框没有封盖就急着加第二框了,遇到冷空气影响,西北气流控制,就会出现幼虫干浆大量拖子的现象。春繁遇到几次幼虫干浆拖子,就繁殖不了强群。养蜂员要勤观察,多动脑,多钻研蜂群饲养管理技术。比如春繁西北气流控制温度骤降幼虫干浆拖子,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泌浆蜂被西北气流控制气温骤降身体生理机能受到影响,引起蛋白质缺乏,无法分泌出蜂王浆。但具体的机理是什么,我们也不甚明白,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科学家来彻底弄清这个问题。只要西北气流一来,即使蜂量很拥挤,粉足、蜜足的强群也会干浆拖子。这时就应给哺育蜂补充蛋白质,用鸡蛋饲喂蜂群补充蛋白质价廉物美,每千克糖浆中加鸡蛋1个,连喂三天就会明显好转。春

42、繁一定要保证幼虫哺育的浆水充足,那么繁育出的新蜂寿命长,采蜜能高产,所以每到西北气流控制冷空气突来时,一定要给蜂群补充蛋白质营养。体质强壮的蜂群在油菜花大流蜜期不会感染爬蜂病,可以避免在生产期用药,这对于生产无公害蜂产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做好春繁养强群。蜂群在第一个油菜蜜源期若群势不是很强壮,每群蜂量达不到5kg以上的蜂场应重点抓繁殖,不要急于求收成。油菜盛花期,天然蜜粉充足,气温适宜,是大好的繁蜂季节,每3天加一框新巢础,到油菜期结束都成了封盖子脾,每框封盖子脾以25元计算,每群多养4框子脾就值100元,有利于下一个花期的丰收。 蜂群在大流蜜期可以做到采蜜和育儿两不误,白天工蜂不会因

43、为要饲喂幼虫而不出巢采蜜,成年工蜂白天忙着采蜜、粉,夜里哺育幼虫;内勤工作由幼蜂在忙碌,幼蜂没有哺育能力,所以白天浆水被幼虫慢慢吃干,如果下午去观察子脾,幼虫浆水都会干一些。经过成年蜂一夜哺育,第二天早上幼虫浆水便又很充足了。这情形犹如母亲抚养婴幼儿,当母亲从田地上打麦子回家,小孩肚子饿在床上哭,而眼看就要下大雨了,晒在门口麦场上的麦子就会被雨淋湿甚至冲走,母亲肯定是先收麦子,然后再回来喂小孩奶水。在大流蜜期多养一框子脾无非是多消耗了1kg蜜而已,蜂蜜的产量提高却远远大于kg。 4、强群高产有技巧。很多蜂友进入盛花期都采用“杀鸡取蛋”的做法,他们认为蜂王产卵多了,蜜蜂只好顾着饲喂幼虫而不出去采

44、蜜了,从而抱定蜂群大量繁殖会影响蜂蜜产量,控制蜂王产卵能让工蜂多采蜜的错误观念。事实上,只有早春育强群,采集蜂量多,才能在天气晴好的蜜源期取得大丰收。那些控制蜂王产卵的蜂场,不仅蜜没有高产,蜂也没有养强,只落得个“蜂财(蜜)两空,花落群弱”的可悲局面。 要想采蜜高产就不能用出房子脾来储蜜,每群蜂的继箱里都要留有4张空脾供蜜蜂储蜜。采用空脾比出房子脾储蜜高产得多。春季单王群大多能产8-9框子,在大流蜜期有些蜂场会将蜂王产卵控制在5-6框,他们将出房子脾提到继箱中,但工蜂不愿在继箱的出房脾中储蜜,它们仍会空出中间的子圈等蜂王来产卵。而巢、继箱之间隔着隔王栅,蜂王根本不可能爬到继箱上来产卵。控制蜂王

45、产卵严重的蜂场,只利用3-4框产卵,继箱上的胖蜡特别多。因为脾中间工蜂都会留出产卵圈,储蜜地方不够,所以蜜圈的巢房被工蜂加得很高,出现“胖脾”现象。强群蜂场在流蜜初期,适当控制蜂王10天左右的产卵量,进入大流蜜期多造新脾让蜂王大量产卵,可提高工蜂采蜜积极性。我们应使单王群长期保持7框、双王群保持8框产卵,从巢箱中提出一框中间新封盖的幼虫子脾到继箱中,放于取浆框旁边,10天换一次,有利于王浆高产。 有些蜂友为了多产蜂蜡,每次取蜜每次割胖脾,这种做法也会大大影响采蜜产量。在大流蜜期割1kg胖蜡要少采数千克蜂蜜,得不偿失。在流蜜初期让工蜂把蜜脾巢房慢慢造高,即造成胖脾,一张脾就可装两框蜜。每脾每次可贮蜜2-3kg,因此贮蜜的蜜脾不需要太多。脾多蜜少我们的摇蜜工作量要大,取蜜后蜜蜂清脾工作量也大。每次取蜜时要避免胖脾破损,破损部分要割平,蜜蜂会因修造蜜脾增加了工作量而影响采蜜量。总之,在大流蜜期割胖蜡是不合算的。每个蜜源最宜在出场转运做装订时把胖脾割平。 二、蜂群治螨技术 蜂螨是蜜蜂最主要的病虫害之一,它严重危害蜂群,影响生产,给蜂场带来巨大的损失。为减少螨害损失,治螨工作四季要抓紧。大小蜂螨要用两种方法分别治疗。 1、大蜂螨的灭除。 在越冬断子时用杀螨药水制剂喷治大蜂螨,与喂越冬饲料同期进行。做法:当天夜里喂足1:1糖水,蜜蜂吃饱糖水肚子胀大腹节松开,蜂螨便暴露在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