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教案详解.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89720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198 大小: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学教案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8页
解剖学教案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8页
解剖学教案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8页
解剖学教案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8页
解剖学教案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剖学教案详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学教案详解.doc(1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解剖学基础及人体正常结构教 案教案编写说明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训目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或主题(项目、任务)的全部教学活动。教案可以按每堂课(一般以2节课为宜,最多不超过4节课)设计编写。教案编写说明如下:1、编号:按施教的顺序标明序号(每堂课一个序号)。2、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及其它栏内选择打“”。3、题目:标明章、节或主题(项目、任务)。4、教学重点、难点。5、教学方式、手段和媒介。方式和手段指讲授、讨论、实验

2、等。教学媒介指教科书、多媒体、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6、教学过程(含复习旧课、引入新课、组织教学、启发思维等)。将授课的内容按逻辑层次,有序设计编排。7、讨论、思考题和作业。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8、参考书目: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9、日期的填写系指本堂课授课的时间。课程教学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解剖学总学时数144理论学时67实践学时77任课教师职 称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护理 1305班 共1 班 授课时间201 201 学年度第 学期选用教材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解剖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主要参考

3、书目解剖学基础 主编:王怀生、李召 出版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解剖学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主编:王怀生、李召 出版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总体教学目标要求素质目标:(l)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2) 培养学生具备积极、乐观的品格、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意识。 (3)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体现人文关怀,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4)通过人体解剖学教学的特殊性和艰苦性熏陶,养成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知识目标:(1)描述各体部骨的名称、位置、重要的骨性标志,关节的类型和构成,重要关节的结构特点,运动轴和运动方式;阐述肌的分群,肌肉的名称

4、、位置,重要肌肉的起止、作用和神经支配,筋膜间隙及其形成物。(2)描述各体部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特点,各器官在各该系统中的联属及功能地位,器官的血管神经分布和淋巴回流,重要器官的巨视和微视解剖学。(3)描述各体部主要血管、神经的行径、毗邻、主要分支和分布,淋巴结群的名称、位置和收纳范围,主要淋巴管的行径和归宿。能力目标:(1)人体解剖学的实践性很强,学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实验课教学,通过寻找神经、血管等微细结构,充分的课堂讨论和交流,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掌握人体表面标志的检查,切开、剥离、暴露和检查器官的方法,正规和系统地观察和描述各器官及结构的正常形态。(3)学会将解剖所获

5、得的知识按系统进行串联、归纳、综合,并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体验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 课程内容学时分配章/专题(项目、任务)主要内容学时数绪论、细胞基本组织1解剖学基础的定义与地位,人体的组成与分部常用的解剖学术语12h2细胞3上皮组织4结缔组织5肌组织6神经组织运动系统1骨和骨连结24h2骨骼肌消化系统统1消化系统的组成12h2消化管3消化腺4腹膜呼吸系统1呼吸道12h2肺3胸膜与纵隔泌尿系统1肾12h2输尿管道脉管系统1心24h2血管3淋巴系统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10h2乳房和会阴3女性生殖系统感觉器1视器10h2前庭蜗器神经系统1中枢神经系统24h2周围神经系统3脑和脊髓的传导

6、通内分泌系统1肾上腺6h2垂体3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解剖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一周周 次/节 次第二周次/第3-4 节章节(项目/任务)名称任务一 绪论、细胞基本组织情景一、解剖学基础的定义与地位,人体的组成与分部常用的解剖学术语授 课方 式理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理实一体化( )、其它( )教学时数2教 学目 标要 求素质目标:1、培养求知、继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2、通过人体解剖学教学的特殊性和艰苦性熏陶,养成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知识目标:1,会陈述解剖学姿势和常用的解剖学术语2,能说解剖学的定义及其在医学上的地位,人体的组成与分布。能力目标:人体解剖学的实践性很强,

7、学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实验课教学,通过寻找神经、血管等微细结构,充分的课堂讨论和交流,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教 学方 法多媒体课件教 学重 点难 点重点:解剖学的定义;人体的标准姿势 ;常用的解剖学方位术语; 人体的组成。轴和面的概念及相互关系难点:轴和面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教 学 内 容一、 组织教学及自我介绍 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和课前准备情况,组织课堂秩序。二、 课前介绍,引入新课1、 解剖学基础的定义与地位2、学习解剖学的方法与基本观点3、解剖学常用的术语三、讲授内容: 情景一、绪论一、解剖学基础的定义与地位解剖学基础 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组织学是用显微镜观察

8、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的科学。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在发生、发育和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解剖学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它为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学习,提供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发生发育规律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判断器官与组织的正常与异常,从而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探索和阐明人体器官与组织的形态特征、位置毗邻关系、生长发育规律和基本功能。根据研究和学习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影像应用解剖学和组织学、胚胎学。二、 学习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学习解剖学应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全面正确的认识人体结构,在理论的基础上记忆,

9、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建立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互联系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懂、记牢才能灵活应用。解剖学中的名词多,形态描述也多,因此,在学习中切不可死记硬背,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图文结合,理论学习与观察实物相结合,必须充分利用标本、模型、挂图、切片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手段,建立形态概念、加深印象,增加理解,巩固记忆。三、人体组成及分部1、细胞 细胞是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组织 组织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借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而构成。人体有4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

10、组织。3、器官 几种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完成一定功能的器官。 4、系统 功能相关的器官按顺序连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有九大系统:运动系、消化系、呼吸系、泌尿系、生殖系、脉管系、感觉器、神经系、内分泌系。5、内脏消化、呼吸、泌尿及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都位于胸、腹、盆腔内,并借一定的孔道与外界相通,总称为内脏。 按照人体的形态和部位,可将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4个部分。头又分为颅部和面部。颈又分为颈部和项部。躯干的前面又分为胸、腹、盆部和会阴。躯干的后面又分为背和腰。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上肢分为肩、臂、前臂和手,下肢分为臀、大腿、小腿和足。四、常用解剖术语(一)解剖学姿势解剖学姿

11、势又称标准姿势 ,即: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上肢下垂,下肢并拢,手掌足尖向前。 在对人体某一部位或某一器官进行描述时,不管是活体还是尸体,也不管是直立还是卧位,都要以解剖学姿势为准进行描述。(二)方位术语 1上和下 近透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2前和后 近腹面者为前,近背面者为后。 3内侧和外侧 近正中线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线者为外侧。 4内和外 凡属空腔器官,在腔内或靠近内腔者为内;远腔者为外。 5浅和深 接近身体表面或器官表面者为浅;反者为深。 6近侧和远侧 多用于四肢,近躯干者为近侧;远离躯干者为远侧。(三)人体的轴和面1轴 包括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1)垂直轴:为上下方向的轴线,垂直于水

12、平面。(2)矢状轴:为前后方向的轴线,与垂直轴直角相交。(3)冠状轴:(额状轴)为左右方向的轴线。与垂直轴和矢状轴垂直相交。2面 (1)矢状面: 按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断面。(2) 冠状面: 按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断面。(3) 水平面: 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分的断面。讨 论练 习作 业作业:1、名词解释:器官 解剖学姿势2、简答题:1、简述人体的组成及分部? 2、人体的九大系统包括哪些? 3、如何描述人体的轴和面及方位术语?教 学后 记本章讲述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让大家了解解剖学这门课。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解剖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

13、第一 周周 次/节 次第三周次/第3-4节章节(项目/任务)名称任务一 绪论、细胞基本组织情景二、细胞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 )、习题课( )、理实一体化()、其它( )教学时数2教 学目 标要 求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树立护理专业人员良好的行为规范,学会关心、爱护、尊重病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水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知识目标:会陈述细胞的基本结构。能说出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细胞核的功能。能力目标:学会将解剖所获得的知识按系统进行串联、归纳、综合,并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体验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教 学方 法多媒体课件教 学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

14、难点: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细胞核的功能。教 学 内 容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和课前准备情况,组织课堂秩序。二、 课前介绍,引入新课 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解剖学基本知识,大家都知道了人体的基本构造,那这些构造都来完成什么样的工作呢?我们来看看人体的基本组成吧!三、讲授内容: 情景二、细胞的基本结构 人体由数以亿计的细胞组成。细胞大小不一,一般都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人体细胞尽管各式各样,但仍有共同的基本结构。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内含物)、细胞核(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染色体)三部分。一、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也称质膜。(一)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主要由脂质

15、、蛋白质和糖类组成。1、 脂类 主要为磷脂,脂类分子排列成内外两层。2、 蛋白质 主要以嵌入和附着两种形式与双层脂质分子相结合。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3、 糖类 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以糖链的形式存在。(二)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具有维持细胞的形态,对细胞起保护作用;同时在物质交换中和接受刺激、传递信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二、细胞质细胞质位于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是细胞完成多种生命活动的场所。包括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三部分。(一)基质:呈透明粘稠半流动的胶体状态。基质中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蛋白质、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许多蛋白质是有特定催化功能的酶。基质是细胞质内有形成

16、分的生活环境,又是细胞进行多种物质代谢的重要场所。(二)细胞器:是指悬浮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有形成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光镜下可见到的细胞器有:线立体、高尔基复合物、中心体等,电镜下除看到上述细胞器外,还可以看到内质网、核糖体、溶酶体及细胞骨架等细胞器。1、线粒体 在光镜下线粒体呈线状或颗粒状,电镜下呈双层的膜结构。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2、内质网 光镜下看不到,电镜下内质网是大小不同相互吻合的管状、泡状和囊泡状结构。根据形态和功能的差异,内质网可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两种。3、核糖体 核糖体是细胞内最下的细胞器,光镜下看不到,电镜下是椭圆形或颗粒状的

17、小体。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4、溶酶体 光镜下看不到,电镜下是散在于细胞质内圆形或椭圆形的小泡,其内有多种水解酶。主要功能是清除细胞内的异物或残余物,以保持细胞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因此,溶酶体是细胞内专门从事消化的细胞器。5、高尔基复合体 光镜下观察,是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网状结构,电镜下观察呈囊泡状结构。主要功能是对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浓缩。6、微管和微丝 光镜下看不到,在电镜下微管呈管状结构,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微丝在电镜下是实心的丝状结构。主要起支架作用,微丝还有收缩的功能。7、中心体 位于细胞核附近,由两个小颗粒状的中心粒组成,电镜下观察两个中心粒互相垂直排列。中心体在细胞分裂

18、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三、细胞核细胞核的形态多呈圆形、卵圆形或杆状,少数为不规则形。在电镜下观察,细胞核主要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构成。(一) 核膜电镜下观察,核膜由内外两层单位膜构成,两层膜之间有间隙,称核周隙。核膜上有孔,称核孔。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二) 核仁光镜下核仁一般为圆形,常偏于核的一侧。细胞核一般有12个核仁。核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核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密切关系。(三) 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不同功能状态下的不同表现形式。因其容易被碱性染色液着色而得名。染色质呈细丝状,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D

19、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细胞进入分裂期,染色质变粗变短,染色深呈杆状,即染色体。(四) 核基质核基质又称核液,是无结构的胶状物,含有蛋白质和各种无机盐等。讨 论练 习作 业作业:名词解释:细胞 简答题:简述细胞内主要细胞器的功能?教 学后 记本章学习了细胞,对人体的基本机构了解,为以后的知识学习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质;解剖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一周周 次/节 次第四周次/第5-6节章节(项目/任务)名称任务一 绪论、细胞基本组织情景三、基本组织及其上皮组织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 )、习题课( )、理实一体化()、其它( )教学时数2教 学目 标要 求素质目标:1、能

20、自觉遵守行规和职业规范;2、通过人体解剖学教学的特殊性和艰苦性熏陶,养成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知识目标:会陈述基本组织的分类。能说出被覆上皮的分类、结构。能力目标:人体解剖学的实践性很强,学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实验课教学,通过寻找神经、血管等微细结构,充分的课堂讨论和交流,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教 学方 法多媒体课件教 学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基本组织的分类,被覆上皮的分类、结构教学难点:被覆上皮的特点。教 学 内 容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和课前准备情况,组织课堂秩序。三、 课前介绍,引入新课三、讲授内容:情景三、基本组织及其上皮组织一、基本组织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

21、,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 。二、上皮组织特点: 由密集排列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构成。按其分布及功能的不同分为 被覆上皮 腺上皮 感觉上皮功能: 保护,分泌,吸收等。被覆上皮 1.结构特点 因其被覆人体的表面及衬贴在体内空腔器官的内面和实质器官的外面而得名,其特点: 细胞多,间质少,排列紧密成层或膜状。 上皮细胞有极性,分为游离面和基地面; 上皮组织一般无血管,其营养由深层组织来提供。2分类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被覆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变异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其表面光滑,细胞扁薄。 分布: 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胸膜,腹膜,

22、心保膜等。 功能: 有减少摩擦的作用。(2)单层立方上皮:细胞成立方形。分布:肝内的小叶间胆管,甲状腺和肾小管等处。功能:分泌,吸收等。(3)单层柱状上皮 : 细胞紧密排列,呈柱状形。分布:胃肠道,胆囊和子宫等处。功能:保护,分泌,吸收等。(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由柱状,杯状,梭形和锥形4种细胞组成。其中柱状细胞最高并在其游离面有纤毛。分布:呼吸道等处。功能:分泌,清洁,保护。(5)复层扁平上皮: 由多层细胞紧密排列而成。 分布:口腔,食管及体表等处 。功能:保护,修复。(6)变异上皮: 由数层细胞组成,细胞的层数何形态随所在器官的容积的改变而发生想应的变化。 分布:输尿管,膀胱。3上皮组

23、织的特殊结构(1)微绒毛 (2)纤毛 (3) 基膜 (4) 紧密连接,中间连接和缝管(隙)连接。二、腺上皮和腺1腺上皮 是指主要行使分泌功能的上皮。2腺 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器官。 外分泌腺 有管腺分泌物经导管排出。讨 论练 习作 业作业:简述被覆上皮的种类和分部?教 学后 记本章学习了基本组织和上皮组织,对人体的基本机构了解,为以后的知识学习打好基础。培养较强的环保和安全意识;解剖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一周周 次/节 次第五周次/第5-6 节章节(项目/任务)名称任务一 绪论、细胞基本组织情景四、结缔组织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 )、习题课( )、理实一体化()、其它( )教

24、学时数2教 学目 标要 求素质目标:1、培养吃苦耐劳和敬业精神;2、通过人体解剖学教学的特殊性和艰苦性熏陶,养成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知识目标:会陈述结缔组织的分类,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能力目标:人体解剖学的实践性很强,学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实验课教学,通过寻找神经、血管等微细结构,充分的课堂讨论和交流,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教 学方 法多媒体课件教 学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结缔组织的分类教学难点: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教 学 内 容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和课前准备情况,组织课堂秩序。二、课前介绍,引入新课三、讲授内容:情景四、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是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

25、质构成的组织,其细胞间质包括均质状的基质和细丝状的纤维。结缔组织结构特点:1、细胞数量少,细胞间质多,细胞散于间质中;2、细胞的种类繁多,功能各不相同,没有极性; 3、有丰富的血管。功能:支持,连接,营养和修复等功能。 疏松结缔组织: 分布: 细胞,组织,器官之间,器官内 固有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分布: 皮肤真皮,器官被膜,腱,韧带 脂肪组织:分布: 皮下组织, 网状组织:分布: 淋巴组织结缔组织 软骨组织: 分布: 气管,肋软骨,会厌等 骨组织: 分布: 骨骼 血液和淋巴:分布: 心,血管,淋巴管道 一、固有结缔组织(一)疏松结缔组织结构特点:细胞和纤维成分较少,基质较多。纤维排列疏松

26、并织成网,适应各方向的张力。分布:各器官、组织、细胞之间。 功能:支持、连结、营养、防御、保护和修复创伤等功能。 1 细胞成分包括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 (1)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细胞之一;分布广, 数量多。功能:具有合成蛋白质,形成纤维和基质的功能。如局部受到损伤时,成纤维细胞参与创面愈合。(2)肥大细胞:分布于小血管的周围,可产生肝素和组织胺。功能:肝素具有抗疑血作用;组织胺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和管壁通透性增大,有利于细胞物质交换。(3)巨噬细胞:分布广,数量多,结构与成纤维细胞基本相似。功能:具有吞噬异物、衰老的细胞碎片和细菌、病毒病原体的作用。(4)浆细胞:

27、分布消化管和呼吸道的结缔组织中。细胞少见,慢性炎症时可增多。功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具有重要的防御和保护作用。2细胞间质 (1)基质:是以后总无定形的胶状物质,粘稠性大。主要由粘多糖与蛋白质构成。(2)纤维:可分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二)致密结缔组织 结构特点:大多数是胶原纤维和少数弹性纤维构成。纤维排列紧密,排列方向与肌肉牵拉方向一致,根据纤维的排列分为规则和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分布:肌腱、韧带、真皮眼球结膜、肌肉表面的深筋膜等。 (三)网状结缔组织 分布:骨髓、淋巴结、肝、脾等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 结构特点: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功能:具有吞噬和防御能力。 (四)

28、脂肪组织 分布:皮下、肠系膜、大网膜、心外膜、肾周围。 结构特点:大量脂肪细胞和少量的疏松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功能:具有储存脂肪、保湿、支持和缓冲能力。三、骨组织 结构:由骨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是体内最坚硬的结缔组织,是构成人体骨的主要成分。1骨组织的结构(1)细胞:按形态与功能可分为: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功能: 具有产生细胞间质,造骨和破骨的作用; 具有调节血钙浓度的作用。(2)细胞间质 基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纤维:主要是胶原纤维和基质中有机成分。纤维成束很规则的分层排列,每层纤维与基质结合在一起成为骨板。二、软骨组织结构特点:由软骨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软骨内一般没有血管,其营

29、养主要依靠软骨膜内的血管供应。软骨的外面都覆盖了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称为软骨膜。软骨膜作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起营养和保护作用,对软骨的生长与修复也有重要作用。软骨细胞:位于基质的小腔内,具有分泌产生基质和纤维的能力。软骨膜间质:根据不同纤维成分。软骨分为三种: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1透明软骨形态:新鲜状态呈蓝色半透明;分布:肋软骨、关节面软骨、喉和气管软骨;结构:基质中主要含胶原纤维。2弹性软骨形态:新鲜状态时略带黄色、不透明;分布:耳廓、会厌软骨;结构:与透明软骨相似,主要区别大量的弹性纤维,互相交织成网。富有弹性,有利运动。3纤维软骨形态:新鲜状态时不透明的乳白色;分布:

30、椎间盘、关节盘、关节盂、半月板、肌腱或韧带与骨连接处; 结构:基质中含有较多成束的胶原纤维,相互平行或交叉排列; 功能:支持、连接、保护作用。(3)骨质的结构根据骨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可分为骨松质、骨密质 骨松质:由杆状或片状的骨小梁(骨板)互相交织成网状面构成。骨小梁的排列方向与骨所承受的压力方向和张力方向一致。分布:长骨的骨骺部,扁骨、短骨的内部。 骨密质 分布:骨的表层,长骨的骨干特点:抗压、抗扭曲能力强,与四肢强有力的杠杆运动有关。四、血液 血液是流动于心血管内的液态组织。血液约占体重的7%,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一) 血浆血浆为淡黄色液体,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约占血液容积的5

31、5%,其中90%是水,其余为血浆蛋白、无机盐、酶、激素、维生素和各种代谢产物等。去除了纤维蛋白原的血浆称为血清,即血液凝固时析出的透明淡黄色液体。(二) 血细胞血细胞约占血液容积的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1、红细胞在学细胞中数量最多。正常男性为(4。5 5。5)万,女性3。505。0万,血红蛋白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 g/L (一)红细胞的生理功能运输O2和CO2 缓冲作用:红细胞寿命平均寿命 120天。红细胞生成的场所是红骨髓;原料是蛋白质和Fe2+;调节因素是主要由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此外雄激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等亦可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32、;成熟因子为VitB12和叶酸。以上任一环节出现障碍,均可造成贫血.二、白细胞 正常人白细胞数为4000-10.000/mm白细跑的生理功能通过吞噬作用和免疫功能,实现对机体的防御、保护作用。白细胞分类及其主要功能。1。中性粒细跑 : 中性粒细跑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细菌和异物。2。单核细跑 单核细跑在血液中吞噬能力极弱,34天后即进入肝,脾,肺,淋巴结等组织,转变为巨嗜细跑后其吞噬能力大为增强。3。嗜碱性粒细跑 : 嗜碱性粒细跑能产生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和肝素。4。嗜酸性粒细跑 :限制嗜碱性粒细跑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5。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功能。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三

33、、血小板正常成人血小板为(100万30万/mm 平均寿命714天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一)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二)叁与生理性止血及血液凝固过程。小血管破裂出血时,通常经数分钟后出血自然停止,称为生理性止血。讨 论练 习作 业作业:1.结缔组织的一般构造特点和分类 ,肌组织的一般结构特点、功能及分类。2.结缔组织的各类构造特点、分布和功能。教 学后 记小结:结缔组织结构特点:1、细胞数量少,细胞间质多,细胞散于间质中;2、细胞的种类繁多,功能各不相同,没有极性;3、有丰富的血管。功能:支持,连接,营养和修复等功能。 血液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能自觉遵守行规和职业规范。解剖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

34、时间第二周周 次/节 次第二周次/第3-4节章节(项目/任务)名称任务一 绪论、细胞基本组织情景五 :内容一、肌肉组织内容二、神经组织授 课方 式理论课()、实践课( )、习题课( )、理实一体化()、其它( )教学时数2教 学目 标要 求素质目标:1、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质;2、.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知识目标:1、会陈述种肌的结构特点;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点。皮肤的结构及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的部位。2、能说出熟悉突触的概念及分类。皮肤的组成,皮肤的附属器。3、会理解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末梢。黏膜和滑膜的结构特点、分部和功能。能力目标:人体解剖学的实践性很强,学

35、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实验课教学,通过寻找神经、血管等微细结构,充分的课堂讨论和交流,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教 学方 法多媒体课件教 学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神经元的分类。突触的概念及分类。皮肤的组成、皮肤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点。教 学 内 容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和课前准备情况,组织课堂秩序。二、 课前介绍,引入新课三、讲授内容: 一、 肌肉组织肌肉组织:主要是由肌细胞组成,肌细胞之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肌细胞的形状:呈长纤维形,又称为肌纤维。肌纤维的特性:它具有收缩和舒张的能力。根据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的特性,肌组织分为:1。骨

36、骼肌 2。心肌 3。平滑肌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为随意肌。心肌和平滑肌:两肌受植物神经支配,为不随肌。1。骨骼肌组织 结构:骨骼肌组织的基本成分是骨骼肌纤维。形状:骨骼肌纤维呈长的圆柱状,长短不一。2。心肌组织分布:心脏、大血管的根部。结构:由心肌纤维组成,构成心脏各房室壁的肌层。心肌纤维也有横纹,不明显。两个细胞间的连接处有很明显呈阶梯状的特殊横纹,称为闰盘。闰盘:是相邻两条心肌纤维互相嵌合的连接线。有加固心肌纤维间的紧密连结而不易断裂和低电阻,使兴奋时细胞中起传递作用。功能特点:心肌能自动节律性的收缩,收缩时间较长。不出现强直性收缩,不受意识支配。3。平滑肌组成:由平滑肌纤维组成。排列整

37、齐规则,不呈横纹。分布:内脏器官和血管壁内,称为内脏肌。特点:平滑肌收缩缓慢,能持久,不受意识支配,它的伸展性较好,对化学物质也很敏感 二、神经组织组成: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分布:遍布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一、神经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并传递神经冲动的功能。(一)神经元的结构:胞体、胞突1胞体 形态:有球形、锥体形、梨形、星形等。组成: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1) 细胞核:位于细胞体中心,呈球形,核仁大,含有大量的常染色质。(2) 细胞质:具有丰的尼氏小体和神经原纤维。(3) 细胞膜: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功能。2胞突:根据胞突的形状和功能可分为

38、树突和轴突(1) 树突:呈树枝状,分枝多,主干较短。功能:具有接受刺激并将神经冲动传入胞体。(2) 轴突: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细而长,主干有时发出侧枝,末端分枝多,称轴突末梢。功能:是将胞体传来的神经冲动,经轴突传至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以支配其生理活动(二)神经元的分类 1按胞突的数目可分为三种: (1)假单极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起,如脊神经元的感觉神经元。(2)双极神经元:两个突起,如视觉器官的感觉神经元。(3)多极神经元:三个以上突起,如中枢神经元内运动神经元和联合神经元。2按功能可分为三种:(1)感觉神经元:可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又称为传入神经元。(2)运动神经元:与效应器相连,产生运

39、动或分泌活动,又称传出神经元。(3)联合神经元:两种神经元之间,称中间神经元,起联络作用。(三)突融:神经系统由大量的神经元构成。但神经元之间没有细胞的直接联系,只是彼此接触。接触的方式: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或其他部位相接触,其接触点称突触。突触的方式: 1。轴树 2。轴体 3。轴轴讨 论练 习作 业作业:1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神经元的分类及各类神经元的功能。2突触的概念及分类3血液的组成、各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其正常值。4各神经细胞的形态分类和功能。教 学后 记肌肉组织:根据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的特性,肌组织分为:1。骨骼肌 2。心肌 3。平滑肌神经组织组成:由神经细

40、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分布:遍布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三)突融:突触的方式: 1。轴树 2。轴体 3。轴轴 二、神经胶质细胞三、神经纤维四、神经末梢、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质;解剖学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二周周 次/节 次第三周次/第3-4节章节(项目/任务)名称实践一、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基本组织授 课方 式理论课( )、实践课()、习题课( )、理实一体化()、其它( )教学时数2教 学目 标要 求素质目标:1、培养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2、通过人体解剖学教学的特殊性和艰苦性熏陶,养成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知识目标:会使用显微镜。会陈述细胞的形态结构,各种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并能辨认

41、出来。能力目标:人体解剖学的实践性很强,学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实验课教学,通过寻找神经、血管等微细结构,充分的课堂讨论和交流,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教 学方 法挂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各种组织的形态结构教 学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细胞的形态结构,各种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学难点:各种组织辨认出来教 学 内 容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一、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光学显微镜由机械和光学两部分构成1、 机械部分(1) 镜座:(2) 镜臂(3) 镜筒(4) 调节螺旋:分为粗细两种,(5) 旋转盘:(6) 载物台2、 光学部分(1) 目镜(2) 物镜(3) 聚光器(4) 反光镜二、 使用方

42、法1、 观察前的准备(1) 取显微镜时,必须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试验台上,观察者的左前方。(2) 调节光源(3)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做到先肉眼观察,在低倍镜观察,然后高倍镜观察,必要时换为油镜观察。2、 低倍镜观察 3、 高倍镜观察4、 油镜观察三、 显微镜的保护1、 油镜使用完后,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再取一张擦镜纸,滴少量的二甲苯擦拭,然后再领取一张新擦镜纸将镜头上残留的二甲苯擦净。2、 用绸布将镜身擦拭干净。3、 显微镜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4、 显微镜应严禁与挥发性药品或腐蚀性药品放在一起。实验二、基本组织和皮肤1、 单层柱状上皮(小肠切片 HE染色)2、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横切片 HE染色)3、 疏松结缔组织铺片(肠系膜铺片 HE染色)4、 平滑肌切片(小肠横切片 HE染色)5、 骨骼肌切片(横、纵切面)6、 心肌切片(横、纵切面)7、 多级神经元(脊髓横切片)讨 论练 习作 业作业:通过观察同学们会陈述细胞和组织形态特点。教 学后 记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