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透视下中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08685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理论透视下中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学理论透视下中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理学理论透视下中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理学理论透视下中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理学理论透视下中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学理论透视下中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理论透视下中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总结、范文、事务文书、最新期刊论文-精品可编辑文档心理学理论透视下中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 摘 要:学生的中学时代不仅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会在这一阶段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也随之形成。考试作弊是一种中学生的常见行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中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学理论 心理因素是中学生考试作弊的重要因素。 一、社会学习理论下分析中学生考试作弊原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的理论,该理论强调行为发生的环境,认为模仿和观察学习的过程会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当他们发现越轨行为可以带来“报酬”却没有受到惩罚时,就很可能会

2、采取越轨的行为。中学生处于学习的重要阶段,学习、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总是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寻求最佳方案和行动,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这种理论支撑下,我认为考试作弊这种学业不诚信行为是受到以下原因的影响: 1.家庭环境的感染。 在家庭生活中,学生目睹了家长为升职加薪请客送礼,饭桌上溜须拍马;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进好单位,明明分数相差甚远也要托关系找朋友。在学生看来,家长、长辈们这些不诚信的行为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让他们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这就促使学生们在学校实施了在学业上的不诚信行为,获取自身的利益。 2.学校环境的感染。 指学校内、班级内学风不正,考试作弊成风。考试中不作弊的学生看到考

3、试中作弊的学生不但没有受到老师的惩罚反而获得了相应的利益。这些学生就开始心理失衡,就会开始尝试也在考试中作弊,获取自身利益。因此,校风、班风、考场纪律与制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减少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机率需要严格的学校环境控制。 3.社会风气的感染。 此为中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产生的宏观的外部因素。从经济生活上看,虚假广告,商家任意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不法行为随处可见。政治上,官员贪污腐败,豆腐渣工程害人害己。在这些社会现象“熏陶”下成长的中学生,在学校为了获取自身利益,就效仿社会上的那些不诚信行为尝试了自己学业上不诚信行为。 二、优势视角下分析中学生考试作弊原因 “优势视角”(strength p

4、erspective)是相对于问题视角而言的,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提及优势视角不得不提的概念就是抗逆力(resilience)。抗逆力,是从优势视角挖掘案主的内在潜能,强调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 在优势视角指导下,中学生作弊行为的出现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受这一特殊时期的心理特点影响,又受教育制度、家庭学校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1.中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观因素。 优势视角下中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中学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等方面。学生在中学阶段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也就是

5、他们希望自己能在同伴群体和成人群体中获取相当的地位,挣点“面子”。因而,他们通过作弊获取较高分数,因为较高的分数能够给他们带来自我成就感、安全感和尊重,能够减轻家庭和学校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 2.中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因素。 首先,中学生考试作弊从客观原因来看和教育制度的不合理有必然的关系。 第一,中学生课程内容设置脱离中学生生活,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学习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第二,单一的评价手段。中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的考试分数,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给了学生考试作弊的理由。第三,频繁的考试。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学校组织有周考、月考、期中、期末考,还有省、市有关单位组

6、织的各学科的竞赛。考试多了,学生考试技巧和水平是可以相应的提高,但学生也在这众多考试中身心俱疲。 其次,家长和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在父母强大压力下,学生自身能力又有限,不得以选择了作弊。学生好的成绩,可证明自已的水平,也会带来好的经济和社会利益。教师在重压力下会对学生施加更大压力以求好成绩。 三、对改善中学生作弊行为现状的几点建议 基于本文用社会学习理论和优势视角分析的中学生作弊的原因,现有以下几点改善中学生作弊行为现状的建议: 1.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品德不只是靠教的,更是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结果。 首先,学校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学习环境,是学业诚信教育的重要渠道。面对当前中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存

7、在,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树立严谨的教学环境,严格考风考纪,营造良好的学校诚信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教益。 其次,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为孩子做诚信的榜样。父母亲作为孩子启蒙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其教育作用非常明显,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他们直接模仿的对象。为此,作为父母,要注重言传身教,要为孩子做诚信的榜样。对待社会中的不诚信行为,家长要敢于批评、正面抵制,并就这些不诚信行为与中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使中学生从父母身上学到诚信的品质,而且增强孩子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在学习中诚实守信,自觉抵制不诚信的行为。 最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重建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 2.优势视角指导下的中

8、学生作弊行为的纠正 首先,重新认识中学生的作弊行为,发掘优势和抗逆力。要认识到中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不只是中学生自身原因,不能因此给他们贴上道德败坏的标签,一味的批评教育。我们应关注到学生的优势,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能力,意识到自身的行为并非完全是个人的错误,同时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其次,整合环境资源,加大环境支持力度。优势视角不仅强调人发掘自身的潜能,也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因此,在实践中,既要分析这部分学生的个性心理、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又要剖析其深层的家庭、社会环境及校园环境的影响力,强化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合力作用,形成持续力量,帮助这些学生解决心理困境,改变不良行为。 参考文献: 1 蓝维等.德育学科教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美丹尼斯.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李亚文,杜立捷,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 施鑫水.中学生考试作弊动机分析及纠正方法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3(1).60. 4 冷剑丽.国外防治考试作弊的经验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