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练习题.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12368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练习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中考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练习题一、选择题1人长时间处在缺氧环境中会出现窒息症状,在呼吸过程中,吸进的氧气进入人体后最终到达的部位是A肺B心脏C血液D组织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详解】人体呼吸过程如图所示: ,因此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气是被组织细胞利用的。组织细胞利用氧,是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D正确。【点睛】人体吸入氧气的目的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

2、的需要。2能被人体小肠直接吸收的一组物质是()A葡萄糖、麦芽糖、淀粉B脂肪、蛋白质、淀粉C水、葡萄糖、氨基酸D氨基酸、维生素、淀粉【答案】C【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的六种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其中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被人体所吸收。【详解】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分别变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C正确。【点睛】人体能够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必需是溶于水的小分子的物质。3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蛋白质和糖类B

3、脂肪和维生素C水和糖类D无机盐和脂肪【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

4、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A正确。【点睛】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4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任务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答案】D【解析】【分析】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原始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

5、)”两项措施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森林和草原,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我国西部地区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环境的改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5如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属于复杂(条件)反射B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为:543687321C若6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叩击韧带后不能完成膝跳反射,也不能产生感觉D叩击韧带后,先抬起小腿,后产生感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作用【答案】D【解析】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是简单的

6、低级的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为:54321,不经过大脑,B错误;膝跳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若6上行神经纤维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叩击韧带后能完成膝跳反射,不能产生感觉,C错误;叩击韧带后,先抬起小腿,后产生感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作用,D正确。6从手腕静脉处给胃炎病人注射药液,药液由手腕到达胃要经过的路线是(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主动脉ABCD【答案】D【解析】【分析】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详解】从手腕静

7、脉处给胃炎病人注入药液,药液由手腕到达胃所经过的循环路线: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先体循环:注射部位-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胃)。故选D。【点睛】关键正确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7为了促进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还应补充()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D【解析】【分析】维生素既不构成人体组织细胞,也不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重要的物质。【详解】A. 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正常视觉; B.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

8、能; C.维生素C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伤口的愈合,增强抵抗力; D.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和磷的吸收,缺乏就会引起软骨症和佝偻病。故选D。【点睛】考查维生素的作用。8食品安全,关乎民生,购买食品时要关注包装上的()保质期添加剂的种类生产日期厂家厂址质量安全标志ABCD【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涉及的是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性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详解】食品安全法对预包装食品的标签、说明书有如下专门规定:预包装食品应当有标签,且标签应当标明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强制要求标注的十类法定事项:1、名称

9、、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2、成分或者配料表;3、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4、保质期;5、产品标准代号;6、贮存条件;7、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8、生产许可证编号;9、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应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10、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如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使用不当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食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我们购买食品时,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助于判断购买的食品是否超过了保质期,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关注生产厂家,有利于我们了解所购的产品是否由正规厂家生产;关注质量安全标志

10、,有助于我们了解产品是否安全、合格,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关注添加剂的种类,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添加剂是否安全,是否有违禁的添加剂,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平时购买包装食品,注意查看标签上的相关信息,注意不要购买和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9当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时,你会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接受铃声并产生听觉的部位是()A鼓膜、耳蜗B鼓膜、大脑C听小骨、大脑D耳蜗、大脑【答案】D【解析】【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耳蜗内有感受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是听觉产生的部位。【详解】听觉的形成过程

11、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综上分析可知,当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时,你会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接受铃声并产生听觉的部位是耳蜗、大脑。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的形成过程。10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水 无机盐ABCD【答案】C【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

12、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修复和更新的重要原料。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有重要的意义。维生素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其中水既是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也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载体,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

13、。C正确。【点睛】了解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11某人煤气中毒,从肺部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A左心室B左心房C右心房D右心室【答案】B【解析】【分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详解】人体血液循环途径如下: 氧气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当人体发生煤气中毒时,一氧化碳从外界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一氧化碳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与血红蛋

14、白结合,从而使氧气失去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随血液循环一氧化碳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进入肺静脉,然后进入左心房。因此,某人煤气中毒,从肺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熟练掌握肺循环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12人体小肠的下列结构特点中,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A小肠的长度为5-6米B内表面有许多皱襞C肠腔里有多种消化液D小肠绒毛壁非常薄【答案】C【解析】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56米,有利于吸收,故A不符合题意;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有利于吸收,故B不符合题意;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有利于消化,与吸收无关,故C符合题意;小肠绒毛壁、

15、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故D不符合题意。13北京多处公交站设立盲文站牌,盲人通过触摸站牌上的文字,了解线路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触摸时,对盲文敏感的细胞位于皮肤内B阅读盲文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C阅读盲文和缩手反射都属于简单反射D阅读盲文不需要语言中枢参与【答案】A【解析】【分析】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非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条件反射。【

16、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所以能接受盲文刺激并产生冲动的是手指皮肤中的感受器,故A正确;阅读盲文属于条件反射,并且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故B错误;阅读盲文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故C错误;阅读盲文需要语言中枢参与,对抽象的文字符号做出反应,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故D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复杂反射、简单反射、反射弧的概念、组成及功能。14肾动脉中的血液流经肾脏后由肾静脉流出,血液成分不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氧气含量减少B尿素含量

17、减少C养料含量减少D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都能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详解】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供肾脏细胞利用,流出肾脏的血液中,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在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从肾脏流出的血液,废物会减少。肾脏产生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随血

18、液带走,流出肾脏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可见D符合题意。【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尿的形成过程。15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胃,它能分泌胃液B是肝脏,它能分泌胆汁C分泌的消化液只能消化蛋白质D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是肝脏,是胃,是胰腺,是小肠。【详解】图中是肝脏,可以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A错误;是胃,可以分泌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B错误;是胰腺,可以分泌胰液,流入小肠,对蛋白质、糖类、脂肪进行彻底的消化,C错误;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正确。【

19、点睛】明确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人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要有赖于胎盘。胎盘是指()A胎儿的一部分血管B脐带的一部分C母体的一部分血管D胚胎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器官【答案】D【解析】【分析】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胚胎发育所需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详解】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因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故选D。【点睛】胚胎发育最初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着床后来自母体。此

20、时胎盘是物质交换的场所。17下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和d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X是吸收a、b、c和d的主要场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是唾液,其所含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B是胃液,其所含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C是胆汁,其所含脂肪酶将脂肪转变为脂肪微粒D和是胰液和肠液,a是葡萄糖,b是氨基酸,X是小肠【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a、b、c

21、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详解】是唾液,其所含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A正确。是胃液,其所含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B正确。是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C错误。和是胰液和肠液,a是葡萄糖,b是氨基酸,X是小肠,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大分子物质的消化过程和最终产物。18如图中A、B、C为膈肌三种不同状态,当肺泡内氧气含量最高时,膈肌内应处于( )AA处BB处CC处D均有可能【答案】C【解析】【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

22、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详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图中当膈肌由状态A向状态C转换时,膈的顶部下降,因此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扩大,此时膈肌收缩,肺随胸廓的扩大而扩大,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吸气。图中当膈肌由状态C向状态A转换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泡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完成呼气。因此,当肺泡内氧气含量最高时,膈肌内应处于C吸气状态。故选:C。【点

23、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呼吸运动的吸气过程中膈肌、膈的顶部位置、肺的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关系。19一位贫血患者突患阑尾炎,到医院紧急救治。其血常规化验结果可能不在正常值范围的是()A红细胞、血小板B红细胞、白细胞C血浆、白细胞D血小板、白细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因此如果患贫血,应该是RBC(红细胞)和HGB(血红蛋白)的值偏低;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因此,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红细胞、白细胞。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4、。20矿难中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矿工被救助上井后,通常被蒙上眼睛以保护视网膜免受强光的伤害。正常情况下控制进入眼球光线多少的是A瞳孔B角膜C晶状体D玻璃体【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瞳孔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环境光线强弱变化和瞳孔的变化方面来切入。【详解】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光线强,瞳孔变小,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减少;光线弱,瞳孔变大,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增多。矿难中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矿工,瞳孔最大,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多;被救助上井后,外界光线强,瞳孔来不及缩小,进入眼球内的光线过多过强,会严重伤害眼睛,严重时会引起视网膜脱落,而失明。因此被救助上井后,通常被蒙上眼睛以保护视网膜免受强光的伤害。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光线强,瞳孔变小;光线弱,瞳孔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