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第五版下册期末考试复习题.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18789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第五版下册期末考试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第五版下册期末考试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第五版下册期末考试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第五版下册期末考试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第五版下册期末考试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第五版下册期末考试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第五版下册期末考试复习题.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时的波形曲线如题4.1.2图所示,则( ) ()点的振幅为 ()波长为。()两点间位相差为 ()波速为。2、横波以波速沿轴负方向传播。时刻波形曲线如题4.1.3图所示,则该时刻 ( )()点振动速度大于零。 ()点静止不动。题4.1.2图-0.10.1题4.1.3图()点向下运动。 ()点振动速度小于零。3、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 (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4、沿着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相干波,其波动方程为,叠加后形成的驻波中,波

2、节的位置坐标为(其中的) ( )()。 ()。()。 ()。()5、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 ) (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6、一机车汽笛频率为750 Hz,机车以时速90公里远离静止的观察者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是(设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 )()810 Hz。 ()699 Hz。 ()805 Hz。 ()695 Hz。 7、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已知x = b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波速为u,则波的表达式为: )()。 ()。 ()。 ()。 ()8、图示一简谐波在时刻的波形图,波速

3、,则处质点的振动速度表达式为 ( )() (SI) 。 () (SI) 。 () (SI) 。 () (SI) 。 2O1y(m)x(m)t=0Au图18.2()9、频率为100Hz,传播速度为300m/s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p/3,则此两点相距 ( )()2m()2.19m()0.5 m()28.6 m()10、一平面简谐波,其振幅为A,频率为,波沿轴正方向传播,设t=t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则=0处质点振动方程为 ( )() ()() ()()11、一辆汽车以55ms-1的速度远离一静止的正在呜笛的机车,机车汽笛的频率为600Hz,汽车中的乘客听到机车呜笛声音的频率是(已知

4、空气中的声速为330 ms-1) _。答案:500Hz. ()12、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SI),波长l = 答案:17.0 m 13、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传播,波动表达式为 ,则x1 = L处介质质点振动的初相是_答案: ()14、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波长l = 1 m,振幅A = 0.1 m,周期T = 0.5 s选波的传播方向为x轴正方向,并以振动初相为零的点为x轴原点,则波动表达式为 y = _(SI)。答案: ()-0.1012题4.2.4图4315、如题4.2.4图为时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形曲线,则其波动方程为 答案:()16、一辆机车以的速度行驶,机车汽箱的频率为,在机车前的声波波

5、长为 。(空气中声速为)答案:()17、一平面余弦波沿轴正方向传播,波动方程,则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若以处为新的坐标轴原点,且此坐标轴指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反,则对此新的坐标轴,该波的波动方程是 ,()18、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正向传播,波动表达式为 , x2 = -L2处质点的振动和x1 = L1处质点的振动的相位差为f2 - f1 =_。答案: ()19、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若一媒质质元在t时刻的总机械能是10 J,则在(T为波的周期)时刻该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是_。答案:5J20、一平面简谐波(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动表达式为 (SI),则x = -3 m处媒质质点的振动

6、加速度a的表达式为_第十一章 一、填空题:1、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如题4-1图所示的透明薄膜上,膜厚为,折射率为,透明薄膜放空气中,则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反射光在相遇处的位相差 。2、如题4-2图所示,假设有两个同相的相干点光源和,发出波长为的光。是它们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一点。若在与之间插入厚度为、折射率为的薄玻璃片,则两光源发出的光在点的位相差 。若已知=5000,点恰为第四级明纹中心,则 。题4-1图题4-2图3、一双缝干涉装置,在空气中观察时干涉条纹间距为。若整个装置放在水中,干涉条纹的间距将为 。(设水的折射率为)。4、在空气中有一劈尖形透明物,其劈尖角,在波长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下

7、,测得两相邻干涉明条纹间距,此透明材料的折射率 。5、一个平凸透镜的顶点和一个平板玻璃接触,用单色光垂直照射,观察反射光形成的牛顿环,测得第级暗环半径为。现将透镜和玻璃板之间的空气换成某种液体(其折射率小于玻璃的折射率),第级暗环的半径变为,由此可知该液体的折射率为 。6、若在麦克尔逊干涉仪的可动反射镜移动0.620mm的过程中,观察到干涉条纹移动了2300条,则所用光波的波长为 。7、光强均为的两束相干光相遇而发生干涉时,在相遇区域内有可能出现的最大光强是 。8、为了获得相干光,双缝干涉采用 方法,劈尖干涉采用 方法。9、劳埃德镜实验中,光屏中央为 条纹,这是因为产生 。二、选择题1、在真空

8、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的透明介质中从沿某路径传播到,若,两点位相差为,则此路径的光程为 ( )() () () ()2、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l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宽度为a=4l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A) 2 个. (B) 4个. (C) 6 个. (D) 8个.ss1s212OblC图4-43、如图4-4所示,用波长为l的单色光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若将一折射率为n、劈尖角为a 的透明劈尖b插入光线2中,则当劈尖b缓慢地向上移动时(只遮住s2) ,屏C上的干涉条纹 (A) 间隔变大,向下移动.(B) 间隔变小,向上移动.(C) 间隔

9、不变,向下移动.(D) 间隔不变,向上移动.4、用白光光源进行双缝实验,若用一个纯红色的滤光片遮盖一条缝,用一个纯蓝色的滤光片遮盖另一条缝,则 ( )()干涉条纹的宽度将发生变化。 ()产生红光和蓝光的两套彩色干涉条纹。()干涉条纹的亮度将发生变化 ()不产生干涉条纹。5、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幕上的点处是明条纹。若将缝盖住,并在,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处放一反射镜,如题4-5图所示,则此时 ( )()点处仍为明条纹。 ()点处为暗条纹。()不能确定点处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无干涉条纹。6、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尖,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以棱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

10、则干涉条纹的 ( )()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 ()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 ()间隔变小,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7、如题4-6图所示,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牛顿环的装置上。当平凸透镜垂直向上缓慢平移而远离平面玻璃时,可以观察到这些环状干涉条纹 ( )()向右平移。 ()向中心收缩。 ()向外扩张。()静止不动。 ()向左平移。题4-5图单色光空气题4-6图8、一束波长为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 )()。 ()。 ()。 ()。9、在玻璃(折射率)表面镀一层(折射率)

11、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5000的光从空气()正入射时尽可能少反射,薄膜的最小厚度应是 ( )()1250。 ()1812。 ()906。 ()781。平玻璃空气劈尖工件题4-7图10、用劈尖干涉法可检测工件表面缺陷,当波长为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时,若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题4-7图所示,每一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左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连线相切,则工件表面与条纹弯曲处对应的部分 ( ) ()凸起,且高度为。 ()凸起,且高度为。()凹陷,且深度为。 ()凹陷,且深度为。11、在麦克尔逊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厚度为的透明薄片,放入后,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了 ( )()。 ()。 (

12、) () 1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 用单色自然光, 在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 若在两缝后放一个偏振片, 则(A) 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 但明纹的亮度加强. (B) 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 但明纹的亮度减弱.(C) 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 且明纹的亮度减弱. (D) 无干涉条纹.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 2、。3、0.75 4、 1.40 5、 6、5391 7、 8、分波面法,分振幅法 9、暗、半波损失二、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第二部分一、 选择题1、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

13、入射到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的方向上,若单缝处波面可分成3个半波带,则缝宽度等于 ( )() ()1.5 ()2 ()32、在如题5-1图所示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装置中,设中央明纹的衍射角范围很小。若使单缝宽度变为原来的,同时使入射的单色光的波长变为原来的,则屏幕上单缝衍射条纹中央明纹的宽度将变为原来的 ( )()倍 ()倍 ()倍 ()倍 ()2倍3、在如题5-2图所示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装置中,将单缝稍稍变宽,同时使单缝沿轴正方向作微小位移,则屏幕C上的中央衍射条纹将 ( )()变窄,同时向上移。 ()变窄,同时向下移。 ()变窄,不移动。 ()变宽,同时向上移。 ()变宽,不移动。题5-2图

14、题5-14、一衍射光栅对某一定波长的垂直入射光,在屏幕上只能出现零级和一级主级大,欲使屏幕上出现更高级次的主极大,应该 ( )()换一个光栅常数较小的光栅。 ()换一个光栅常数较大的光栅。 ()将光栅向靠近屏幕的方向移动。 ()将光栅向远离屏幕的方向移动。5、在光栅光谱中,假如所有偶数级次的主极大都恰好在每缝衍射的暗纹方向上,因而实际上不出现,那么此光栅每个透光缝宽度和相邻两缝间不透光部分宽度b 的关系为 ( )(). () () ()6、光强为的自然光依次通过两个偏振片和。若和的偏振化方向的夹角,则透射偏振光的强度I是 ( ) ()。 ()。 () ()。 7、一束光强为的自然光,相继通过3

15、个偏振片后,出射光的光强为。已知和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若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要使出射光的光强为零,最少要转过的角度是 ( )() () () ()8、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让它垂直通过一偏振片。若以此入射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倍,那么入射光束中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光强比值为 ( )() () () ()9、自然光以的入射角照射到不知其折射率的某一透明介质表面时,反射光为线偏振光。则知 ( )()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角为。 ()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为。 ()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 ()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10、自然光

16、以布儒斯特角由空气入射到一玻璃表面上,反射光是 ( )()在入射面内振动的完全偏振光。()平行于入射面的振动占优势的部分偏振光。()垂直于入射面振动的完全偏振光。()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占优势的部分偏振光。二、填空题:1、光栅衍射可以看成是 的综合效果2、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单缝上,观察夫琅禾费衍射。若屏上P点处为第二级暗纹,则单缝处波面相应地可划分为 个半波带,若将单缝宽度缩小一半,P点将是 级 纹。3、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400760nm。用平行的白光垂直入射在平面透射光栅上时,其中,二级光谱重叠部分的波长范围 。4、用波长为的单色平行光入射在一块多缝光栅上,其光栅常数,缝宽,则在单缝衍射的明

17、条纹中共有 条谱线(主极大)。5、要使一束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之后振动方向转过,至少需要让这束光通过 块理想偏振片。在此情况下,透射光强最大是原来光强的 倍。阳光仰角水题5-3图6、如果从一池静水(n=1.33)的表面反射出来的太阳光是完全偏振的,那么太阳的仰角(如题5-3图所示)大致等于 ,在这反射光中的E矢量的方向应 。()7、在题5-4图中,前四个图表示线偏振光入射于两种介质分界面上,最后一图表示入射光是自然光。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图中入射角。试在图上画出实际存在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并用点或短线把振动方向表示出来。题5-4图ii 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1、() 2、() 3、() 4、(

18、)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单缝衍射与多缝干涉 2、4; 第一; 暗。3、600nm-760nm 4、5 。参考解:据缺级条件 知第三级谱线与单缝衍射的第一暗纹重合(因而缺级)。可知在单缝衍射的中央明条纹内共有条谱线,它们相应于5、2; 6、;垂直于入射面。题5-4解图ii7、如题5-4解图所示。 第12章 气体动理论一、 填空题:1、一打足气的自行车内胎,若在7时轮胎中空气压强为4.0.则在温度变为37,轮胎内空气的压强是 。(设内胎容积不变)2、在湖面下50.0m深处(温度为4.0),有一个体积为的空气泡升到水面上来,若湖面的温度为17

19、.0,则气泡到达湖面的体积是 。(取大气压强为)3、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为,温度为27.0,则气体分子的数密度为 ;氧气的密度为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 。(设分子均匀等距排列)4、星际空间温度可达2.7k,则氢分子的平均速率为 ,方均根速率为 ,最概然速率为 。5、在压强为下,氮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为,当温度不变时,压强为 ,则其平均自由程为1.0mm。6、若氖气分子的有效直径为,则在温度为600k,压强为时,氖分子1s内的平均碰撞次数为 。vf(v)O图12-1(1)(2)7、如图12-1所示两条曲线(1)和(2),分别定性的表示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不同温度下的速率

20、分布曲线,对应温度高的曲线是 .若图中两条曲线定性的表示相同温 度下的氢气和氧气的速率分布曲线,则表示氧气速率分布曲线的是 . 8、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物理意义:(1) , (2) , (3) , (4) , (5) , (6) 。参考答案:1、 2、3、4、5、 6、 7、(2) ,(2)8、略二、选择题: 教材习题12-1,12-2,12-3,12-4. (见课本p207208)参考答案:12-112-4 C, C, B, B. 第十三章热力学基础一、选择题1、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不变,一个盛有氦气,另一个盛有氢气(均可看成刚性分子)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 5 J的热量传给氢气,使

21、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氦气传递的热量是 ( )(A) 6 J (B) 5 J (C) 3 J (D) 2 J 2、一定量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后,它的温度升高了,则根据热力学定理可以断定:(1)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作了功;(2)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了正功;(3)该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4)在此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既从外界吸了热,又对外作了正功。以上正确的是: ( )(A) (1),(3) (B) (2),(3) (C) (3)(D) (3),(4) 3、摩尔数相等的三种理想气体He、N2和CO2,若从同一初态,经等压加热,且在加热过程中三种气体吸收的

22、热量相等,则体积增量最大的气体是: ( ) (A)He (B)N2 (C)CO2 (D)三种气体的体积增量相同 PBCDA0 V1 V2 V4、如图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为V1膨胀到V2,AB为等压过程,AC为等温过程AD为绝热过程。则吸热最多的是: ( ) (A) AB过程 (B)AC过程 (C) AD过程 (D)不能确定 P abbd cT1T2cV 5、卡诺热机的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从图中abcda增大为abcda ,那么循环abcda与abcda所作的净功和热机效率的变化情况是: ( ) (A)净功增大,效率提高; (B)净功增大,效率降低;(C)净功和效率都不变; (D)净功增大

23、,效率不变。6、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是: ( ) (A) 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 功可以全部变为热,但热不能全部变为功;(C) 气体能够自由膨胀,但不能自由压缩;(D) 有规则运动的能量能够变为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但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不能够变为有规则运动的能量。7、 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膨胀 ( ) (A)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B) 膨胀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C) 膨胀后,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不变 8、1mol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为状态B,如果不知是什么气体,变化过程也不知道,但

24、A、B两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知道,则可求出: ( )(A) 气体所作的功. (B) 气体内能的变化.(C) 气体传给外界的热量. (D) 气体的质量. 9、 有人设计一台卡诺热机(可逆的)每循环一次可从 400 K的高温热源吸热1800 J,向 300 K的低温热源放热 800 J同时对外作功1000 J,这样的设计是 ( ) (A) 可以的,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 (B) 可以的,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 (C) 不行的,卡诺循环所作的功不能大于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 (D) 不行的,这个热机的效率超过理论值 10、 一绝热容器被隔板分成两半,一半是真空,另一半是理想气体若把隔板抽出,气体将进行自由膨

25、胀,达到平衡后 ( ) (A) 温度不变,熵增加 (B) 温度升高,熵增加 (C) 温度降低,熵增加 (D) 温度不变,熵不变 二、 填充题1、要使一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变化,可以通过 或 两种方式,或者两种方式兼用来完成。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内能的改变量只决定于 ,而与 无关。 2、将热量Q传给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1)若体积不变,热量转化为 ;(2)若温度不变,热量转化为 。3、卡诺循环是由两个 过程和两个 过程组成的循环过程。卡诺循环的效率只与 有关,卡诺循环的效率总是 (大于、小于、等于)1。4、一定量理想气体沿abc变化时作功=615J,气体在b、c两状态的内能差。那么气体循环

26、一周,所作净功 ,向外界放热为 ,等温过程中气体作功 。5、常温常压下,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可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在等压过程中吸热为Q,对外作功为W,内能增加为,则=_ _,=_。6、图上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 物理量,若循环过程为逆时针方向,则该物理量为 。(填正或负)7、一卡诺热机低温热源的温度为27C,效率为40% ,高温热源的温度T1 = .8、设一台电冰箱的工作循环为卡诺循环,在夏天工作,环境温度在35C,冰箱内的温度为0C,这台电冰箱的理想制冷系数为e= .abcoVT9、一循环过程如图所示,该气体在循环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情况是ab过程 ,bc过程 ,ca过程 。10、将1k

27、g温度为的水置于的恒温热源内,最后水的温度与热源的温度相同,则水的熵变为 ,热源的熵变为 。(水的比热容为)参考答案:一、1、C 2、C 3、A 4、A 5、D 6、C 7、A 8、B 9、D 10、A二、1、作功,传热,始末状态,过程 2、理想气体的内能,对外作功 3、绝热,等温, 4、, 5、, 6、功,负 7、 8、7.8 9、吸热,放热,吸热 10、自测题5一、选择题1、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按恒量的规律膨胀,则膨胀后理想气体的温度 ( ) ()将升高 ()将降低 ()不变 ()不能确定。2、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压强为,温度为,一个分子的质量为,为玻尔兹曼常量,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

28、分子数为 ( )() () () ()3、如题5.1.1图所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容器用均匀的细管相连,管中有一水银作活塞,大容器装有氧气,小容器装有氢气,当温度相同时,水银滴静止于细管中央,试问此时这两种气体的密度哪个大? ( )()氧气的密度大。 ()氢气的密度大。 ()密度一样大。 ()无法判断。4、若室内生起炉子后温度从升高到,而室内气压不变,则此时室内的分子数减少了 ( )() () () ()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容积不变的条件下,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 )()增大,不变。 ()不变,增大。()和都增大。 ()和都不变。6、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态

29、出发经过或过程到达态,为等温线(如题5.1.2图所示),则,两过程中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是 ( )() ()() ()7、如题5.1.3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过程时吸热。则经历过程时,吸热为 ( )题5.1.2图1414题5.1.3图() () () ()题5.1.4图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进行如题5.1.4图所示的两个卡诺循环和。若在图上这两个循环曲线所围面积相等,则可以由此得知这两个循环 ( )()效率相等。 ()由高温热源处吸收的热量相等。()在低温热源处放出的热量相等。()在每次循环中对外做的净功相等。9、“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对此说

30、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哪种是正确的? ( )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1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增至,在此过程中气体的( ) ()内能不变,熵增加。 ()内能不变,熵减少。()内能不变,熵不变。 ()内能增加,熵增加。二、填空题:1、在推导理想气体压强公式中,体现统计意义的两条假设是(1) ; (2) 。2、在定压下加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使其温度升高时,它的体积增加了0.005倍,则气体原来的温度是 。3、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各为单位体积的氢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气体)与氦气的内能之比为 。4、分子物理学是研究 的学科,它应用的基本方法是 方法。5、解释名词:自由度 。 准静态过程 。6、用总分子数,气体分子速率和速率分布函数表示下列各量:(1)速率大于的分子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