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设计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红外发射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50050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设计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红外发射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设计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红外发射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设计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红外发射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设计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红外发射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设计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红外发射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设计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红外发射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设计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红外发射器.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扬 州 市 职 业 大 学毕 业 设 计(论 文)设计(论文)题目: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红外发射器系 别:电子工程系专 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班 级:09电信(1)姓 名:学 号:0906030109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2-4-30目录1 绪论11.1课题设计目的及意义11.2红外遥控的设计思路22课题的方案设计与论证33 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43.1 系统方框图43.2 系统功能需求53.3 51系列单片机功能特点53.4 红外发射电路93.5 红外检测接收电路103.6 电源电路设计123.7 显示部分的设计123.8键盘设计134 系统软件的设计144.1 定时/计数器应用144.2遥控

2、码的发射174.3 红外接收204.4按键抖动问题234.5 系统的软硬件的调试22结 论24致 谢25参考文献26附录1:红外发射程序.27附录2:红外接受程序.29附录3:红外发射电路图32附录4:红外接收电路图33红外遥控系统红外发射器作者:何永银摘要:随着红外遥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单片机技术的成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随处可见运用红外遥控系统技术的设备,这些智能化设备的运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效率,而且红外遥控系统的迅速发展和成熟为远距离信息更准确、更高效的传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随着红外遥控系统的不断发展变得更加美好。本设计方案基于市场的实际需求,结合红外遥控

3、设计简单、工作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采用了51单片机作为遥控发射接收芯片,HS0038作为红外一体化接收发射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智能红外遥控流水灯系统。系统包括接收和发射两大部分,本文设计实现了流水灯几种闪烁效果:正序点亮、间隔点亮、倒序点亮等选择功能。关键字:红外遥控;信号调制;编码;解码1 绪论1.1课题设计目的及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随着人们对方便、快捷的要求也随之不断增高!遥控器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这个要求!遥控器是由高产的发明家Robert Adler在五十年代发明的14。而红外遥控是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远程控制技术,其原理

4、是利用红外线来传递控制信号,实现对控制对象的远距离控制,具体来讲,就是由发射器发出红外线指令信号,有接收器接收下来并对信号进行处理,最后实现对控制对象的各种功能的远程控制。 红外遥控具有独立性、物理特性与可见光相似性、无穿透障碍物的能力及较强的隐蔽性等特点。随着红外遥控技术的开发和迅速发展,很多电器都应用了红外遥控。就比如我们常见的电视机,从单纯的在电视机面板上通过按钮控制,到短距离(10M以内)的遥控,虽然改变不大,但其带来的便利无疑是巨大的。而红外遥控技术的成熟,也使得红外遥控变得设计简单,价格低廉。 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意义的简单的红外遥控系统,流水灯具有价格便宜、摆放方便、体积轻巧等特点。

5、红外遥控系统作为毕业设计的一个课题,虽然由于我们实际购买能力水平以及所学知识水平的限制,但是我们用十二分的努力来对待这个课题,在这期间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都在回顾总结这三年的知识、都有汗水的付出。市场的需求促使了红外遥控系统的迅速发展。随着“智能化”的兴起,红外遥控的功能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贴进人们生活。因此,对于红外遥控系统的开发和设计依然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本设计就是以流水灯为对象,通过红外遥控实现流水灯的几种常用功能如正序点亮、间隔点亮、倒序点亮等的控制,相对于传统的机械控制,体现出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优点。1.2红外遥控的设计思路 红外遥控是单工的红外通信方式,整个通信中,需要一个发射端和一

6、个接收端。发送端采用单片机将待发送的二进制信号编码调制为一系列的脉冲串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红外信号。红外接收端普遍采用价格便宜,性能可靠的一体化红外接收头接收红外信号,它同时对信号进行放大、检波、整形,得到TTL电平的编码信号,再送给单片机,经单片机解码并控制相关对象。图1-2 遥控器原理框图一般遥控器用455K经12分频后输出37917HZ,简称38K,10米接收带宽为38+-2K,3米为3542K。在没有环境反射的空旷空间,距离10米以上方向性会比较强。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来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

7、以455kHz1237.9 kHz38kHz。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2课题的方案设计与论证红外编码有很多种方式,下面列举两种实现方案:方案一:脉宽调制的串行码。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 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 其相关的波形图如下: 图 2-1 串行码编码 方案二:码分制。采用脉冲个数编码,不同的脉冲个数代表不同的被控对象,最小为2个脉冲。为了使接收可靠,第一位码宽为3ms

8、,其余为1ms,遥控码数据帧间隔大于10ms,如图2-2所示。电器0的遥控输出码电器1的遥控输出码图 2-2 码分制编码波形图本设计采用方案二,码分制编码编程简单,在按键较少的情况下优势明显。3 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3.1 系统方框图(1)发射端电路:单片机系统及显示电路、红外发射电路以及按键电路,稳压电路等组成。其设计原理图如下:AT89S52按钮开关流水灯效果5V电源红外发射管稳压图 3-1 手持段遥控器方框图(2)接受端电路:单片机系统及控制单元、红外接受电路以及8个发光二极管,电源电路组成。其设计原理图如下:AT89S525V电源流水灯效果红外接收管稳压图 3-2 红外接收端方框图3.2

9、 系统功能需求本遥控系统要求用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制作一个遥控器8,另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能被遥控操作。本系统要求遥控器具有多种控制效果,实现流水灯的不同点亮模式!将单片机、控制、按钮组合在一起完成了人机对话。 用 AT89C51单片机来作主芯片控制,采用红外HS0038接收头,使他们具有红外遥控功能。 3.3 51系列单片机功能特点(1)主要特性与MCS-51 兼容 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 寿命:1000写/擦循环数据保留时间:10年全静态工作:0Hz-24H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128*8位内部RAM32可编程I/O线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5个中断源 可编程串行通道 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片

10、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图3-3 AT89S52的引脚功能图 (2)管脚说明 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个管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1口的管脚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FLASH编程时,P0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L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电位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电位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

11、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电位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电位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的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

12、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时,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也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在平时,ALE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如想禁止ALE的输出可在SF

13、R8EH地址上置0。此时, ALE只有在执行MOVX,MOVC指令时ALE才起作用。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ALE禁止,置位无效。 :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址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有效。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信号将不出现。 :当保持低电平时,访问外部ROM;注意加密方式1时,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端保持高电平时,访问内部ROM。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编程电源(VPP)。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3)AT89C51的基本操作 如图11所

14、示,在X1和X2之间接一只石英振荡晶体构成了单片机的时钟电路,它还有另一种接法,是把外部振荡器的信号直接连接到XTAL1端,XTAL2端悬空不用。AT89C51复位引脚RST/VP通过片内一个施密特触发器(抑制噪声作用)与片内复位电路相连,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在每一个机器周期由复位电路采样一次。当振荡电路工作,并且在RST引脚上加一个至少保持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就能使AT89C51完成一次复位。复位不影响RAM的内容。复位后,PC指向0000H单元,使单片机从起始地址0000H单元开始重新执行程序。所以,当单片机运行出错或进入死循环时,可按复位键重新启动。MCS-51单片机通常采用上电自动复

15、位和按钮复位两种复位方式。上电复位利用电容器充电来实现。按钮复位又分为按钮电平复位和按钮脉冲复位。前者将复位端通过电阻与Vcc相接;后者利用RC微分电路产生正脉冲来达到复位目的。复位电路参数的选择应能保证复位高电平持续时间大于2个机器周期。图3-4 AT89C51基本操作电路3.4 红外发射电路本遥控发射器采用码分制遥控方式,码分制红外遥控就是指令信号产生电路以不同的脉冲编码(不同的脉冲数目及组合)代表不同的控制指令。在确定选择AT89C51作为本设计发射电路核心芯片和点触式开关作为控制键后,加上一个简单红外发射电路和12M晶体震荡器便可实现红外发射。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实际

16、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发出的便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目前大量使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5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7。 遥控发射通过键盘,每按下一个键,即产生具有不同的编码数字脉冲,这种代码指令信号调制在40KHz的载波上,激励红外光二极管产生不同的脉冲,通过空间的传送到受控机的遥控接收器。P1口作为按键部分,P0.7口作为发射部分。图3-5 红外发射电路3.5 红外检测接收电路在接收过程中,脉冲通过光学滤波器和红外二极管转换为40KHZ的电信号,此信号经过放大,检波,整形,解调,送到

17、解码与接口电路,从而完成相应的遥控功能。接收电路图见图3-6。通常,红外遥控器将遥控信号(二进制脉冲码)调制在40KHz的载波上,经缓冲放大后送至红外发光二极管,产生红外信号发射出去。将上述的遥控编码脉冲对频率为40KHz(周期为26s)的载波信号进行脉幅调制(PAM ),再经缓冲放大后送到红外发光管,将遥控信号发射出去。根据遥控信号编码和发射过程,遥控信号的识别即解码过程是去除40KHz载波信号后识别出二进制脉冲码中的0和1。由MCS51 系列单片机AT89C51、一体化红外接收头、还原调制与红外发光管驱动电路组成。接收部分主要元件是红外接收管,它是一种光敏二极管(实际上是三极管,基极为感光

18、部分)。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18。图3-6 红外接收电路3.6 电源电路设计 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部分组成。但是为了我们设计的方便,我们采用通过USB接口的编程器来直接获取5V的直流电压,这样就节省了我们设计红外控制系统的时间、费用等。3.7 显示部分的设计 由8个LED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流水灯是不太复杂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常用外部设备之一。 流水灯由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并排列成一行,将8个LED的阴极连在一起,称之为共阴极接法。反之为共阳极接法。如果将

19、公共阴极接地,而在各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加上不同的电压,就会使各段的发光情况不同,形成不同的发光效果。加在各个二极管上的电压可以用数字量表示,如果某一个的阳极为数字量1,则这个段就发光;如为0,则不发光。数码管就是基于上述原理制作的。3.8键盘设计 单片机系统所用的键盘有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两种。 编码键盘本身除了按键之外,还包括产生键码的硬件电路。只要按下编码键盘的某一个键,它就能产生这个键的代码,并称为键码,与此同时还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以通知CPU接收键码,编码键盘的优点是使用比较方便,亦不需要编写太复杂的程序。其缺点是使用的硬件较复杂。非编码键盘的按键是排列成行、列矩阵形式的。按键的作用只

20、是简单地实现接点的接通或断开,因此必须有一套相应的程序与之配合,才能产生相应的键码,非编码键盘几乎不需要附加什么硬件电路。因此为了简洁电路,我使用非编码键盘。但使用非编码键盘需要通过软件来解决按键的识别、防抖动以及如何产生键码的问题。基于键数少的原因我采用独立式键盘接口与单片机相连接,因为它占用的I/O口不多。图中每个按键占用一个口,彼此独立,互不影响。上拉电阻保证按键没被按下时,I/O口输入高电平。独立式键盘可工作在查询方式下,通过I/O口读入键状态,当有键被按下时I/O口变为低电平,而未被按下的键对应为高电平,这样通过读电平状态可判断是否有键按下和哪个键被按下17。其他按键用于扩展控制其他

21、家用电器,如电脑等,也可以用于设置密码锁等功能,其具体事情由用户自己设定。而接收端采用独立按键,根据不同的电器,其具体功能各不相同。4 系统软件的设计该系统的控制软件主要可以分为测温和红外两个大的部分,其中具体有单片机初始化程序、定时服务程序、红外发射编码和红外接收解码程序等模块。4.1 定时/计数器应用(1)定时/计数器功能简介7AT89C51单片机内部设有两个16位可编程的定时/计数器,简称定时器0和定时器1,分别用T0和T1表示。其功能同一般定时计数器,主要作用是:第一,作为一段特定时间长短的定时;第二,可以计算由T1或T0引脚输入的脉冲数,前者在应用上可以产生正确的时间延迟及定时去执行

22、中断服务程序,而后者则是计数器或者计频器的设计。在本设计中这两种作用都用到了。这两个定时器本身有四种工作模式可供使用,如表4.1所示。表4-1 四种工作模式M1 MO工作方式功能说明0 0模式013位计数器 0 1模式116位计数器1 0模式28位自动重装计数器1 1模式3定时器0:分成两个8位计数器定时器1:停止计数(2)定时器相关的控制寄存器TMOD为模式控制寄存器,主要用来设置定时/计数器的操作模式;TCON为控制寄存器,主要用来控制定时器的启动与停止。两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T0和T1均可以分成2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即TH0、TL0、TH1、TL1,它们用于存定时或计数的初值。模式控制寄

23、存器-TMOD TMOD是一个专用寄存器,用于控制T1和T0的操作模式及工作方式,其各位定义如下:表4-2 TMOD寄存器D7D6D5D4D3D2D1D0GATEC/M1M0GATEC/M1M0 GATE:门控位。当GATE0,定时器只由软件控制位TR0或TR1来控制启停。位为1,定时器启动开始工作;为0时,定时器停止工作。当GATE1时,定时器的启动要由外部中断引脚和位共同控制。只有当外部中断引脚或为高时,置1才能启动定时器工作。C/:功能选择位。当C/O时设置为定时器工作方式;计数脉冲由内部提供,计数周期等于机器周期。当C/1时设置为计数器工作方式,计数脉冲为外部引脚T0或T1的引入的外部

24、脉冲信号。 M1、M0:操作模式控制位,2位可形成4种编码,对应于4种操作模式。TMOD模式控制寄存器不能进行位寻址,只能用字节传送指令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方式及操作模式,低4位用于定义定时器0,高4位用于定义定时器1。系统复位时TMOD所有位均为0。模式控制字的设置举例:若设置定时器1为定时器工作方式,由软件启动,选择操作模式2;定时器0为计数方式,由软件启动,选择操作模式1。则TMOD各位设置为:0 0 l 0 0 1 O l 25H用MOV TMOD,25H指令写入TMOD中。控制寄存器-TCON TCON的作用是用于控制定时器的启动、停止及定时器的溢出标志和外部中断触发方式等。各位定义如下

25、:表4-3 TCON寄存器8FH8EH8DH8CH8BH8AH89H88HTF1TR1TF0TR0IE1IT1IE0IT0TF1和TF0;分别为定时器1和定时器0溢出标志。当定时器计满产生溢出时,由硬件自动置“1”,并可申请中断。进人中断服务程序后,由硬件自动清0。这两位也可作为程序查询的标志位,在查询方式下应由软件来清0。TR1和TR0:为定时器1和定时器0的启动控制位。当由软件使清0而停止定时器的工作。定时器启动时该位应置“1”。定时器的启动与门控位和外部中断引脚有关。当GATE设置为0,定时器的启动由1控制;而当GATE设置为1时,定时器启动除了1外,还要求外部中断引脚1时定时器方可启动

26、工作。 IE1和IE0:为外部中断1和外部0的中断请求标志位。当外部中断源有请求时其对应的中断标志位置“1”。其复位由触发方式来设置。IT1和IT0:为外部中断1和外部中断0的触发方式选择位。设置为“0”时为电平触发方式;设置为“1”时为边沿触发方式。TCON中低4位是与外部中断有关的位,高4位为定时器控制位。它是一个可以进行位寻址的寄存器。当系统复位时所有位均为0。若要启动定时器可以使用位操作指令SETB 来启动。(3)定时计数器的操作模式模式1在模式1 工作下,计数器最多可计数个数为 M65536,计时时间最长为 1.085us*6553672ms 4-1而计数初值的加载方法为:TL0(6

27、5536-C).MOD.256 4-2TH0(65536-C)/256 4-3其中C为所要计数的值,计数时间长度为: 1.085us*C 4-4模式2模式2有自动重新加载初值的功能,使定时器做更精确的计时。在模式2 工作下,计数器最多可计数个数为M256,计时时间最长为: 1.085us*2560.28ms 4-5而计数初值的加载方法为: TH0256-C 4-6其中C为所要计数的值,计数时间长度为: 1.085us*C 4-7本设计采用模式2.其具体程序如下:TMOD=0x22; /8位自动重装模式TH1=0xf3; /40KHZ初值TL1=0xf3;4.2遥控码的发射(1)遥控码的发射 当

28、某个操作按键按下时,单片机先读出键值,然后根据键值设定遥控码的脉冲个数,再调制成40kHz方波由红外线发光管发射出去14。通常,红外遥控是将遥控信号(二进制脉冲码)调制在40KHz的载波上,经缓冲放大后送至红外发光二极管,转化为红外信号发射出去的。为了提高抗干扰性能和降低电源消耗,将上述的遥控编码脉冲对频率为40KHz(周期为26us)的载波信号进行脉幅调制(PAM),再经缓冲放大后送到红外发光管,将遥控信号发射出去。红外信号发射过程:首先装入发射脉冲个数(发射时为3ms脉冲,停发时为1ms脉冲),此时若发射脉冲个数为1则返回主程序,若不为1则发1ms脉冲,然后停发1ms脉冲,这样便结束整个发

29、射过程.(2)发射端程序流程图检测是否有键按下NY发射相应程序读键值开始初始化 图4-1 遥控发射主程序流程图图4-2 遥控发射器遥控码发射程序流程图4.3 红外接收 遥控接收部分的主程序及初始化及延时过程如下:首先初始化,然后判断是否有键按下,若有则数码管显示数据,并发送相应信号,;若无键按下,则返回。(1)数码帧的接收处理当红外线接收器输出脉冲帧数据时,第一位码的低电平将启动中断程序,实时接收数据帧。在数据帧接收时,将对第一位(起始位)码的码宽进行验证。若第一位低电平码的脉宽小于2ms,将作为错误码处理。当间隔位的高电平脉宽大于3ms时,结束接收,然后根据累加器A中的脉冲个数,执行相应输出

30、口的操作。图23就是红外线接收器输出的一帧遥控码波形图14。1ms第一位1ms10ms3ms10ms 图4-3 红外线接收器输出的一帧遥控码波形图(2) 接收端程序流程图检测是否有键按下NY初始化执行相应程序读键值开始 图4-4 遥控接收器主程序流程图中断过程:首先判断低电平脉宽度是否大于2ms,若脉宽不到2ms,则中断返回;若低电平大于2ms,则接收并地低电平脉冲计数,接下来看判断高电平脉宽度冲是否大于3ms,若脉宽不到3ms,则返回上一接收计数过程;若高电平脉宽大于3ms,则按照脉冲个数至对应功能程序.此时中断返回.图4-5 遥控接收器中断程序流程图4.4按键抖动问题键盘一般是由一组机械按

31、键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通过按键的通、断作用输入开关电压信号。按键由断开到闭会及由闭合到断开时,由于机械触点的弹性作用,按键的动作不是立刻完成的,在闭合及打开的瞬间有机械抖动的发生,抖动时间一般为510ms,表现在输入电压信号上为输入信号是抖动的不稳定的电平信号,其信号波形见图4-6所示10。按键闭合稳态时间由我的按键时间决定,一般为零点几秒到几秒之间。为了消除键抖动的影响,保证在按键闭合稳定状态下读取键值,需要对键进行消抖处理。常用的消抖措施有硬件消抖和软件消抖两种。硬件消抖是采用硬件电路的方法对键盘的按下抖动及释放抖动进行消抖,经过消抖电路使按键的电平信号只有两种稳定状态。常用的消抖电路

32、有触发器消抖电路、滤波消抖电路两种。硬件消抖电路见图4-7。图 4-6 按键抖动波形 图 4-7 硬件消抖路 硬件消抖电路解决了键抖动问题,但当所需按键比较多时,硬件消抖电路将变得复杂,成本也比较高。而这时就可以采用软件消抖的方法。软件消抖的基本原理是当第一次检测到有键按下时,根据键抖动时间的统计规律先采用软件延时的方法延时一段时间(一般可取10ms20ms),然后再确认键是否仍保持闭合状态,如仍保持闭合状态则键真正被按下,此时可读取键值,否则可视为干扰,对其不予理睬。采用软件消抖方法可省去硬件消抖电路,可键盘的工作速度将被降低。在此设计中使用了软件消抖,采用软件延时的方法延时一段时间再确认键

33、是否仍保持闭合状态。4.5系统的软硬件的调试在完成系统硬件的检查后主要是对软件进行调试,对遥控器的调试主要是用示波器观察能否在遥控接收器中输出图所示的波形,调整发射电阻的大小可以改变红外线发射的作用距离。其性能指标:调试后系统性能指标测试如下:(1) 最大遥控距离: 10m(2) 发射接收角:水平最大90度 硬件电路制作完成并调试好后,便可将程序编译好下载到单片机试运行。 结 论这次毕业设计历时至少3个月,从一开始的确定课题,到后来的资料查找、理论学习,再有就是近来的调试和测试过程,这一切都使我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本次红外系统的设计,我大有收获。从得到题目到查找资料,从电路板的

34、调试到失败后再一次全部重新开始在这一个充满挑战伴随挫折,充满热情伴随打击的过程中,我感触颇深,它已不仅是一个对我三年学习知识情况和我的应用动手能力的检验,而且还是对我的钻研精神,面对困难的心态,做事的毅力和耐心的考验。我在这个过程中深刻的感受到了做毕业设计的意义所在。这个课题的根本技术就是单片机控制技术,加部分外围电路来实现一些复杂的功能。可以根据要求改变软件来实现功能的更新和扩展。本课题的重点、难点是:(1) 考虑电路实现原理以及与单片机的接口;(2) 红外发送与接收技术;通过完成本课题,我了解并掌握了红外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更深入的掌握单片机在实际电路中的开发和应用。为以后从事单片机软硬件

35、产品的设计开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培养了从事产品研发的信心。致 谢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时为老师在毕业设计中对我给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同时也感谢本校的一些老师在毕业设计期间所给予我得帮助。在我毕业论文写作期间,各位老师给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日常生活上的关怀,没有您们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设计,借此机会,向您们表示由衷的感激。接着,我要感谢和我一起做毕业设计的同学。在毕业设计的短短3个月里,你们给我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给了我不少帮助还有工作上的支持,在此也真诚的谢谢你们。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寝室同学和身边的朋友,正是在这样一个团结友爱,相互促进的环境中,在和他们的

36、相互帮助和启发中,才有我今天的小小收获。最后我要深深地感谢我的家人,正是他们含辛茹苦地把我养育成人,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我无尽的爱、理解和支持,才使我时刻充满信心和勇气,克服成长路上的种种困难,顺利的完成大学学习。 还有许许多多给予我学业上鼓励和帮助的朋友,在此无法一一列举,此也一并表示忠心地感谢!参考文献1 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 胡骅, 陈明.Protel 99 SE 原理图与PCB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3 黄颖松,吴皓东. 用“积木式”实验板学习51单片机J.电子制作4 罗政球.提高电子电路抗干扰能力经验谈J. 电子制作 5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

37、口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6 陆东旭,甄钊博. 自制简单的51开发板J. 电子制作7 吴金戌.8051单片机实践与应用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8 瞿贵荣. 15通道红外遥控电路J. 实用电子制作9 蒋敏. 从Proteus仿真设计到实际产品制作J. 科技创新导报 附录1:红外发射程序org 00hjmp beginorg 1bhCPL P3.5RETIbegin:mov TMOD,#20H ;T1 mod 2,AUTO load,timermov TH1,#0F3Hmov TL1,#0F3H ;freqence of P3.5 is 40k(12MHz)clr P3.5keys

38、can:jb P1.7,othermov r5,#30call delay ;delay 15msjb P1.7,keyscanmov r2,#1jmp codemitother:jb P1.6,other1mov r5,#30call delay ;delay 15msjb P1.6,keyscanmov r2,#2jmp codemitother1:jb P1.5,keyscanmov r5,#30call delay ;delay 15msjb P1.5,keyscanmov r2,#3codemit:setb EASETB ET1SETB TR1 ;open T1 timermov r

39、5,#6call delay ;emit 3ms start pulseclr TR1clr P3.5mov r5,#10call delay ;halt 5mssetb TR1mov r5,#2call delay ;emit 1ms pulsecjne r2,#1,pulse2jmp backpulse2:clr TR1 ;emit the second pulseclr P3.5mov r5,#10call delay ;halt 5msSETB TR1mov r5,#2call delay ;emit 1ms pulsecjne r2,#2,pulse3jmp backpulse3:c

40、lr TR1 ;emit the third pulseclr P3.5mov r5,#10call delay ;halt 5msSETB TR1mov r5,#2call delay ;emit 1ms pulseback:clr ET1CLR TR1clr P3.5mov r5,#100call delay ;delay 50msjmp keyscandelay:mov r7,#250djnz r7,$djnz r5,delay ;delay r5*0.5msretEND附录2:红外接收程序 InputequP3.1;input等于p3.1ORG0000HJMPBEGIN;跳转到BEGI

41、NORG0003HJMPINT_0;跳转到外部中断0ORG0100HBEGIN:MOVR6,#250;250赋值给R6LCALLDELAY;rest 50ms 第一个延迟 属于上电等待SETBEA;开总中断 EA=1SETBEX0;Open int0 iterruption 外部中断0中断允许位 EX0=1 允许中断SETBIT0;int0:fall edge flip 外部中断0触发控制位 =0 电平触发 =1边沿触发JMP$;跳转到当前执行的程序INT_0:CLRA;A清零MOVR1,#0;0赋值给R1MOVR6,#10;10赋值给R6LCALLDELAY;delay 2msJBInput,BACK;判断input是否为1 是 跳转到BACK 不是 执行下一条指令WAIT:JNBInput,$;判断input是否为0 是 执行当前操作 不是 执行下一条指令FORK:MOVR6,#1;1赋值给R6LCALLDELAY;delay 0.2msJBInput,COUNT;判断in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