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情况的调查【精华资料合集】1.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54916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情况的调查【精华资料合集】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养老情况的调查【精华资料合集】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养老情况的调查【精华资料合集】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养老情况的调查【精华资料合集】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养老情况的调查【精华资料合集】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老情况的调查【精华资料合集】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情况的调查【精华资料合集】1.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北京市养老保险调查分析报告1关于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调查分析13关于宁波机构养老的调查报告21关于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的调查报告23关于我区社会化居家养老情况的调查报告24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现状的调查问卷28患病老人生活状况与养老需求调查报告40北京市养老保险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对北京市养老保险的调查,主要的目的是为了:1.了解北京市居民对风险敏感程度,对保险的接受程度以及投保的意愿程度;2.了解风险意识,投保倾向与年龄,收入,学历等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二、居民风险意识的描述性分析问卷中,根据车祸、健康问题、退休后的生活保障、财产被盗、下岗或失业几项的担忧程度对居民的风险意

2、识进行了调查。现对样本数据进行频数统计量描述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其中:1经常;2有时;3偶尔;4,不担忧;9无效1.车祸担忧程度由以上图表得出,在所有1111名被调查车祸问题担忧程度者中,经常的有198名,占总人数的17.8%;有时的有225名,占总人数的20.3%;偶尔的有216名,占总人数的19.4%;不担忧的有467名,占总人数的42%。从频数柱状图中也看以看出,在被调查中,表示对车祸问题不担忧的人数最多,其中经常担忧车祸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17.8%。由此可以看出,在此次调查中,居民对车祸的保险意识不强。2.健康问题担忧程度由以上图表得出,在所有1111名被调查健康问题担忧程度者中,经常

3、的有333名,占总人数的30%;有时的有261名,占总人数的23.5%;偶尔的有183名,占总人数的16.5%;不担忧的有333名,占总人数的30%。从频数柱状图中也看以看出,在被调查中,表示对自身健康问题不担忧的人数与表示经常担心自身健康问题的人数相同,占总人数的30%;由此可以看出,在此次调查中,经常或有时担心健康问题的居民超过一半,可以看出,居民对健康的保险意识相对来讲还比较好。3.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担忧程度由以上图表得出,在所有1111名被调查退休后生活保障担忧程度者中,经常的有314名,占总人数的28.3%;有时的有178名,占总人数的16%;偶尔的有137名,占总人数的12.3%;不

4、担忧的有479名,占总人数的43.1%。从频数柱状图中也看以看出,在被调查中,表示对退休后的生活保障问题不担忧的人数最多,由此可以看出,在此次调查中,居民对退休后的生活保障问题的风险意识不强;不过这跟北京市相较完善的养老保险系统有关。4. 财产被盗问题担忧程度由以上图表得出,在所有1111名被调查财产被盗担忧程度者中,经常的有179名,占总人数的16.1%;有时的有193名,占总人数的17.4%;偶尔的有186名,占总人数的16.7%;不担忧的有551名,占总人数的49.6%。从频数柱状图中也看以看出,在被调查中,表示对财产被盗问题不担忧的人数最多,经常担忧的仅占总人数的16.1%;由此可以看

5、出,在此次调查中,居民对财产被盗问题的风险意识普遍不强。5. 下岗或失业问题的担忧程度由以上图表得出,在所有1111名被调查下岗或失业担忧程度者中,经常的有313名,占总人数的28.2%;有时的有137名,占总人数的12.3%;偶尔的有115名,占总人数的10.4%;不担忧的有537名,占总人数的48.3%。从频数柱状图中也看以看出,在被调查中,表示对下岗或失业问题不担忧的人数最多;由此可以看出,在此次调查中,居民对下岗或失业问题的风险意识不强。三、 北京市居民投保倾向对北京市居民投保倾向的分析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对于其他投资方式而言,居民对保险的偏好程度;二是居民在具体选择保险时他们喜欢什

6、么样的保险。1.居民对保险的偏好程度现对样本数据中居民对保险的偏好程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由表可得,在1111个调查数据中,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99,平均值为18.7682;偏度系数Skewness为14.826,大于0,调查数据为右偏分布;峰度系数Kurtosis为257.255,大于0,表示数据的分布为尖峰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更陡峭,即大于均值的数比较集中且个数不多。因此,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投资方式而言,居民对保险的偏好程度比较低。2. 居民选择的保险现对样本数据中居民对保险的具体选择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如下:由表可得,在1111名被调查中,选择国内保险公司的有445人

7、,占总调查人数的40.1%,选择国外保险公司的有19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7.2%,选择中外合资公司的有41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7.7%。可以看出,居民在具体选择保险时他们比较倾向于选择国内保险公司或者中外合资公司。3. 居民选择保险考虑的因素现对样本数据中居民对保险的具体选择进行多选项分析,分析结果如下:由表可得,在1111名被调查者作出的对选择保险时考虑因素的多项选择中,总共产生了2013个选择,其中选择保费高低的有430,占总择数的21.4%,选择服务质量的有521,占总择数的25.9%,选择公司信誉的有562,占总择数的27.9%,选择广告印象、民族感情、地理位置方便、亲戚朋友影响、

8、对保险内容的了解及其他的分别有13、34、86、48、317和2,分别占总择数的0.6%、1.7%、4.3%、2.4%、15.7%和0.1%。因此,可以看出,居民在选择保险是主要考虑的是保费高低、服务质量和公司信誉三个因素。4. 对国内保险公司和将进入中国的保险公司的建议由以上北京市养老保险调查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目前保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居民的保险意识并不算高,因此,保险公司在倾力打造完美的保险产品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购买保险益处的宣传、保险知识的普及,与居民沟通理念,提高居民的保险意识。在设计保险产品时,注意保险产品的定位,将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与其消费人群的收入水平联系起来,以确定合理的保

9、费。从分析结果来看,居民在选择保险时所考虑的广告印象因素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保险公司主要是采用庞大的营销团队扩大保险覆盖面来争取市场份额,但是,保险公司还应该要注意理赔时效即服务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公司的形象与信誉,以此博得客户的信赖。、至于将进入中国的保险公司,从中国的国情来看,庞大的市场,决定了保险业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但是居民对于各种保险的接受,居民保险意识的提高,甚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还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鉴于中国目前消费或者服务的进口热,国外的保险公司在这一点上相较于比较信赖国外产品的居民占有优势,尤其是在国际享有盛誉的保险公司,根据中国具体的情况和目标客户的共性设计保险产品,

10、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将会对国内保险公司带来不小的压力。四、北京市居民风险意识同投保倾向同居民特征之间的关系(一) 风险意识与学历之间的关系现对样本数据中车祸与退休后生活保障两方面数据,采用列联表方法对风险意识与学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用卡方检验方法检验学历对风险意识的影响是否显著。分析结果如下:以下列联表中,第一列表示的是学历,其中:1小学或以下,2中学或中专,3大专,4本科,5硕士及以上。1. 学历与车祸风险意识由表,在1.8%的小学或以下的学历中,对车祸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30%、10%、10%和50%;在65.1%的中学或中专学历中,对车祸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

11、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18.5%、20.9%、18.9%和41.2%;在20.7%的大专学历中,对车祸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18.7%、17%、19.1%和44.3%;在10.6%的本科学历中,对车祸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11.9%、24.6%、20.3%和43.2%;在1.8%的硕士及以上学历中,对车祸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5%、20%、45%和30%。因此,除硕士及以上学历外,其他学历水平对车祸的担忧程度的比例,不担忧的程度最高。下表为学历对车祸风险意识进行的卡方检验表:H0:学历对车祸风险意识的影响不显著H1:学历对车祸风险

12、意识的影响显著由表可以得到:卡方检验的P值为0.413,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接受原假设,认为学历对居民车祸风险意识的影响不显著。影响不显著。2.学历与退休后的生活保障风险意识由表,在1.8%的小学或以下的学历中,对退休后生活保障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30%、10%、5%和55%;在65.1%的中学或中专学历中,对退休后生活保障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33.6%、16%、10.5%和39.7%;在20.7%的大专学历中,对退休后生活保障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23.9%、15.2%、13%和47%;在10.6%的本科学历中,对

13、退休后生活保障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8.5%、16.9%、20.3%和54.2%;在1.8%的硕士及以上学历中,对退休后生活保障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0%、25%、30%和45%。下表为学历对退休后生活保障风险意识进行的卡方检验表:H0:学历对退休后生活保障风险意识的影响不显著H1:学历对退休后生活保障风险意识的影响显著由表可以得到:卡方检验的P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学历对居民退休后的生活保障风险意识的影响显著。(二) 投保倾向与学历的关系将样本中的投保倾向数据分成五组,再与学历作列联表分析,分析结果如下:由表,

14、在1.8%的小学或以下的学历中,对保险的投资比例在020%、20%40%、4060%、6080%和80%以上五组的比例分别为55%、20%、10%、5%和10%;在65.1%的中学或中专学历中,五组的投资比例分别为62.2%、20.1%、13.3%、1.1%和3.3%;在20.7%的大专学历中,五组的投资比例分别为56.5%、29.6%、7.8%、3%和3%;在10.6%的本科学历中,五组的投资比例分别为65.3%、23.7%、7.6%、0%和3.4%;在1.8%的硕士及以上学历中,五组的投资比例分别为55%、35%、10%、0%和0%。下表为学历对投保倾向进行的卡方检验表:H0:学历对投保倾

15、向的影响不显著H1:学历对投保倾向的影响显著由表可以得到:卡方检验的P值为0.031,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学历对居民投保倾向的影响显著。(三) 风险意识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现对样本数据中的健康与财务被盗两方面数据,采用列联表方法对风险意识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用卡方检验方法检验年龄对风险意识的影响是否显著。对年龄分成20以下、2029、3039、4049和50以上五组,在表中分别由第一列的12345表示,再与风险意识进行列联分析。分析结果如下:1.年龄与健康风险意识由表,在2.3%的第1组年龄中,对健康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11.5%、23.1%

16、、30.8%和34.6%;在17%的第2组年龄组中,对健康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19%、25.9%、15.9%和39.9%;在28.3%的第3组年龄组中,对健康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28.7%、24.5%、15.9%和30.9%;在43.7%的第4组年龄组中,对健康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34.6%、22.7%、17.1%和25.4%;在17%的第5组年龄组中,对健康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37.5%、18.8%、12.5%和31.2%。下表为年龄对健康风险意识进行的卡方检验表:H0:年龄对健康风险意识的影响不

17、显著H1:年龄对健康风险意识的影响显著由表可以得到:卡方检验的P值为0.009,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年龄对居民健康风险意识的影响显著。2.年龄与财物被盗风险意识由表,在2.3%的第1组年龄中,对财物被盗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7.7%、11.5%、7.7%和73.1%;在17%的第2组年龄组中,对财物被盗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7.4%、20.1%、26.5%和45.5%;在28.3%的第3组年龄组中,对财物被盗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13.1%、15.3%、18.2%和53.5%;在43.7%的第4组年龄组中

18、,对财物被盗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21.9%、18.1%、13.4%和46.4%;在17%的第5组年龄组中,对财物被盗问题表示经常、有时、偶尔和不担忧的比例分别是16.7%、15.6%、12.5%和55.2%。下表为年龄对财物被盗风险意识进行的卡方检验表:H0:年龄对财物被盗风险意识的影响不显著H1:年龄对财物被盗风险意识的影响显著由表可以得到:卡方检验的P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年龄对居民财物被盗风险意识的影响显著。(四)年龄与投保倾向的关系将样本中的投保倾向数据分成五组,再与分组后的年龄作列联表分析,分析结果如下:由表,在2.3%的

19、第1组年龄组中,对保险的投资比例在020%、20%40%、4060%、6080%和80%以上五组的比例分别为57.7%、23.1%、15.4%、0%和3.8%;在17%的第2组年龄组中,对保险的投资分别为67.2%、22.8%、5.8%、1.6%和2.6%;在28.3%的第3组年龄组中,对保险的投资比例分别为57%、26.4%、12.1%、1.3%和3.2%;在43.7%的第4组年龄组中,对保险的投资比例分别为59.4%、22.1%、13.2%、1.9%和3.5%;在17%的第5组年龄组中,对保险的投资比例分别为71.9%、13.5%、10.4%、0%和4.2%。下表为年龄对投保倾向进行的卡方

20、检验表:H0:年龄对投保倾向的影响不显著H1:年龄对投保倾向的影响显著由表可以得到:卡方检验的P值为0.232,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接受原假设,认为年龄对居民投保倾向的影响不显著。五、方差分析由于方差分析是方差分析的前提是各个水平的总体服从方差相等的正态分布,因此必须对方差分析的前提进行检验,下表为使用Homogeneityofvariancetest检验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收入对投保倾向的P值为0.055,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可以认为各个组的总体方差是相等的,即满足方差分析的要求。现对样本数据中以年龄、收入、学历为因素对投保倾向的影响,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下:上表就是多因

21、素分析结果的主要部分,从不同控制变量贡献的离差平方和可以看出,收入贡献的离差平方和为12.091,在单因素影响中,对居民投保倾向的影响最大;年龄和学历贡献的离差平方和分别为3.273和2.809。再看这几个因素对应的P值,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这些因素对居民投保倾向的影响不显著。上表中,还包括了几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居民投保倾向的影响,年龄与学历的交互作用的P值、年龄与收入的交互作用以及年龄、学历、收入三因素的交互作用的P值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对投保倾向的影响都不显著;学历与收入的交互作用的P值为0.008,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对居民投保倾向的影响显著。同理,此种方法也可用

22、于分析因素对居民保险意识的影响。关于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调查分析调查提纲1 调查时间,地点拟在2012年9月23日到9月24日对云舍老人养老问题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是云舍老人。2 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 为保证问卷回答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本次调查采用严格的匿名答卷制度,尽量使受调查者能根据自己的真实感觉和思考来回答问题。(2)访谈法 与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的直接谈话。(3)观察法 通过肉眼观察和亲身体验去感受老人生活。3 调查目的及意义 目的:(1)发掘老人养老潜在问题。(2)了解老人的需求。(3)诊断现存问题的症结 意义:通过实际调查,掌握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提出具体意见。4

23、调查内容 (1)老人需求调查 (2)老人对子女的赡养满意程度 (3)老人对国家养老政策的满意程度5调查的结果分析及结论通过对调查问卷,访谈情况,观察所得进行归类和统计,形成文字及图表表达的调查结果,并对现存问题进行总体性评价分析,提出具体可行性意见,最终提交调查报告。2010级农村区域发展第一组2012年9月20日附二:关于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调查问卷表 我们不仅希望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呼唤青少年一代重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且通过系统的数据反映当代农村存在的养老问题的缺陷,并且提出相关有利于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建设性建议。1.您有关注过农村养老的问题吗?( )A经常关注 B偶尔关注

24、C从未2.您认为现在农村养老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A社会关注不够 B政府关注不够C物质生活匮乏 D精神生活匮乏E其他3.您认为应该重点关注长者晚年生活的哪些方面?( )A.饮食及医疗 B.休闲及娱乐C.家庭生活 D.其它4.在养老生活服务来源上,您家中的老人现以什么方式养老?( )A.居家养老,由家人照顾 B.居家养老,自行料理C.居家养老,聘请家政服务 D.养老机构养老5. 据您了解,目前养老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服务态度差 B.设施不好C.费用过高 D. 冷清6. 您认为将来自己在父母的养老生活中,有义务做什么?可以多选( )A.提供居住地 B.提供赡养费C.为老人提供生活用品和食物

25、 D.照顾老人生活起居E.与老人谈心解闷7您认为老人的养老生活安排有谁决定?( )A.子女全权决定 B.老人全权决定C.家人协商,子女主导 D.家人协商,老人主导E.家人平等协商8您是否愿意以后将年老的父母送入养老机构?( )A.愿意 B.看情况而定 C.不愿意9家中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 )A.当前劳动收入 B.退休金或早期个人收入C.子女提供 D.救济与社会养老保险10.家中老人的支出主要用于( )A.基本生活支出 B.治病吃药C.休闲娱乐 D.补贴子女11.如果家中的老人感到身体不适通常会( )A.不诊治硬挺过去 B.自己买药吃或用偏方、C.去居住地附近的卫生院看 D.去正规医院看12.

26、请您对现在农村养老情况做个总评( )A.非常糟糕 B.比较糟糕C.一般 D.基本不存在问题13. 您认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最大的障碍是( )A.收入水平 B.传统“养儿防老”观念束缚C.制度了解程度 D.制度合理性14.您是否希望政府财政对农村养老保险进行补贴?( )A.非常希望 B.希望 C.无所谓 D.不希望15.您认为农村养老保险对缓解养老压力的作用如何?( )A.完全没有帮助 B.帮助不大C.有一定得帮助 D.帮助很大16.近几年,国家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出台了很多政策,对此您的看法是?( )A.很好,是为农民的利益着想,有利于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B.出台政策太多,让农民不明白国家的态度,不利

27、于人们了解基本养老保C.没什么用处,形式主义严重D.没了解过这些政策,没什么想法17.如果您对农村养老还有个人独特建议和意见的话不妨分享下_ 2010级农村区域发展第一组2012年9月20日第二阶段:实地调查、访谈,写调查笔记、作调查日志云舍村座落在锦江之源太平河流域中段的河坎谷地,是贵州省政府批准建设的五个少数民族村寨之一,也是全省党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距江口县城5公里,梵净山黑湾河风景区19公里。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5亩,辖10个村民组,451户,1771人。2010年人均占有粮食540公斤,人均纯收入3960元。村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土家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至今

28、保存丰浓郁的民族风俗习惯,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巍巍梵净山下,幽幽太平河畔,坐落一宛若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村落,这便是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江口县太平乡云舍村。”好美丽的一句话,好漂亮的一座村,在我心中,亦该如此。 到了云舍村的这头,看见了风雨桥,感觉还不错。走在那平坦的路上,周边都有路灯、垃圾桶等基础设施,手机信号也很好。我们随机选取了20户农户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和农民之间的交流,了解了目前部分农村养老保险的金额及发放情况,之后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农户本人对养老的一部分态度。附一:在调研中,调查对象说出的频率比较高的话语:1.国家关心我们、对我们好,但落实到基层干部上时,就变质了

29、,现在的基层干部是不会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2.现在基层干部的惠农政策及账目公开力度太弱,百姓很难了解到其中的真正实施情况;3现在的基层干部无什么公信力可言;4.现象存在太多不合理:当初说好投资建设、规划整个云舍村,有扶贫助困金,但现在我们什么都没看到、别说帮扶了;关于养老金,有些能领到55元/月,而有些只能领到50元/月,一旦问起发放的人员时,就说是扣手续费,我们也不懂,不知该怎么办;评定社会保险金、低保户等贫困补助时,越有钱、有权,就会获得补助,越没钱、没权,就得不到,我们苦啊;村委干部是不会想到自己的村民的,有事要干时,就叫我们,一出问题时,就全部推到我们身上;附二(系网站):走入基层 倾

30、听民声 收获真知 记2010级农村区域发展本科班学生前往江口云舍调研 2012年9月23日上午8:00,在徐玲琳、彭虹、龙金菊三位老师的指导下,2010级农村区域发展本科班60名学生一行前往铜仁江口县太平乡云舍村进行为期2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调研,全班被分为13个小组,各组分别就“农村养老”、“农村家庭结构关系”、“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家庭婚姻”及“基层干部的干群关系”等主题展开了调研。本次调研,按调查对象的范围来看属于抽样调查;按研究目的来看主要属于描述性调查;按执行方式来看有自填问卷方法和当面访问方法;按时间维度来看属于多重时点的纵贯调查;按应用领域来看主要有人

31、口调查、抽样调查、民意调查及社会问题等。 调研中,各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积极勤奋,认真踏实。仔细记录每一次有意义的信息、认真收集每一份有价值的材料。第一天调研回来各小组进行了集中开会讨论,就调研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收获、未完成的任务进行了汇报与总结,彭虹、龙金菊老师分别作了点评并提了建议,建议同学们多选取调查对象,往不同方向深入调查访谈,以便调查更接近真实可靠性;徐玲琳老师作了补充并总结,建议并希望同学们在第二天的调研中,抓住重点、弥补不足、深入了解,回来坚持写调查日志。会后,各小组成员之间又展开讨论,为第二天的调研作充分准备。第二天早上8:00,各小组带着各自问题与目的,再一次前往云舍。第二

32、天的调研让同学们感到更充实,该收集的资料几乎都作了笔记。 本次调研,走入基层,倾听民声,寻找基层不同的现象与问题,感受基层真实生活状态,收获基层第一手的资料。收获了较以往更好的实践效果。(黄厅厅文/图 杨峻岭审核 饶吉银编辑)六 调查结果与分析在20份调查问卷中有19份表示其对于农村养老有一定程度地关注,仅有一份表示从未关注过。而对于应该重点关注长者晚年生活哪些方面,问卷显示80%的人更关注老人的饮食和医疗,仅有部分表示关注其他部分。同时所有的问卷显示农村老人的主要收入是自己的劳动收入,一部分人还有子女提供的生活费。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比对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 由于现在通讯的发达,农

33、民自身素质的提高,他们对农村的养老问题还是有所关注的,但对其具体内容及自身的义务却不甚了解。2 目前在一些边远农村不存在养老机构,农村老人的养老主要由子女经过协商后确定由谁负责(一般实行的事轮流负责的制度),但子女基本只是提供部分生活必须品及少量帮助,对老人的日常生活不做过多干涉。3 农村老人的主要收人来源是子女的提供和自己的劳动收入,而其支出除了基本的生活所需外,还有部分用于治病吃药。4 农村老人遇到小病是一般去较近的卫生院看病买药,只有遇到大病时才会去正规的大医院治病。这里又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卫生院买药花的钱往往是县大药房的2倍左右,只有在遇到大疾病时农村医疗保障才能真正让农民受益。

34、除了以上几点外,农村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农村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有找出问题的根源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而由于时间较少,我们未能更深入的了解和发现更多问题,但我们相信我们一定能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农村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将一直致力于对农村问题的研究。七 调查体会与建议这一次的调查对于我们的感触很深,对于农村而言,特别是我省的农村,我们一直都知道其很落后,但它究竟有多落后,我们并未能有个深刻的了解,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来自农村,对于农村的现状也不过是管中窥豹而已。我觉得目前农村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一个较有地位的人担当村长或村支书,然后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使其在农村的工作无法有效的开展;而

35、政务与财务的不公开,让农民对于管理阶层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使得农村的工作更加难以开展,管理者因此采取了强制的措施,又加深了彼此的不信任,然后恶性循环开始了,这样的管理模式如何能解决好农村问题?而在这种不透明的机制下,农民又从何了解自己的利益是否受到侵犯?他们又怎么能相信管理者是在为他们谋福利?所以只有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一些确实给他们带来收益的措施才会配合工作的开展,没有群众基础,工作又怎么能够有效率的开展?然而,或许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想要自己获得收益,管理者也是一样,不论是农村医药费高还是其他各项评比其实都是争那一份利益,如果将管理者的利益和普通人的利益绑在一起,那情况是不是会好一点?关于

36、宁波机构养老的调查报告根据指示,上星期以来公司就机构养老事项进行了专题社会调查,先后走访了市民政局、市福利院、市敬老院、洪塘福利院等单位和街坊。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国和宁波市老龄人口和机构养老状况由于中国人口政策的特殊性,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老年人口大国。目前我国有60岁以上老年人1.4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到21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在未来10年,35%的家庭要瞻养4位老人,29%的家庭要瞻养2-3位老人。但是目前全国每百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仅1.1张,绝大多数老人不得不在家居养,要较好地解决养老问题任重而道远。在宁波,目

37、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100万,80岁以上的老人1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5%。据民政部门统计:我市共有养老机构220家,平均入住年龄在75-85岁之间。其中:由市、县(区)两级政府举办的24家;由街道乡镇举办的127家;由社会力量举办的35家;由宗教举办的34家。共有床位26865张,每百名老人床位拥有量2.75张,高于全国平均1.1张和全省2张水平,但与目前我市有23.25万名老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相比,相差甚远。因此,许多养老机构出现“一床难求”现象,甚至有的4年等不到一张床位。这既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商业前景。二目前宁波机构养老运作情况据调查,宁波市的机构养老基本有三种形式:1.由

38、政府部门全资承办;2.民间举办,政府投入资金在三分之一以下;3.全商业运作。政府要求一张床位投资不低于5000元,实际上每张床位的投入在1.5-3.3万元左右。从考察情况看,配备的基本设施有:普通床位、电视机(部分)、空调(部分或自费)、室内卫生间、公共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棋牌室(部分)、食堂、保健室,条件好的还配备医务室和专职医务人员。收费标准:床位收费每人每月400多元至近1000元不等;伙食费每人每月300元(一荤一素一汤);护理基本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全程护理的(包括洗澡、换尿布)每人每月600元;二级能基本自理的(提供洗衣服等服务)每人每月280元;三级自理型的每人每月80元不等。因

39、“福”、“利”为主,这些收费大都低于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还据调查和东南商报提供的数据显示:现有养老机构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是全天侯运作、收费标准低、服务管理人员相对较多。通常需配备服务管理人员15-20%。以100张床位规模为例:平均每月每人床位费700元、护理费300元、伙食费持平,全年合计收入120万元。用最少15个管理工作人员,按年人均工资3万元计算,仅这一项支出就45万元,加上日常医疗、设备、设施投入、维修等其它费用,几乎无一不亏,更谈不上建设成本的收回。如接纳一个五保户,国家每月拨给包干费用600元,包括医疗费和丧葬费,但往往一次治疗费用就达数千甚至上万元。低收费标准决定了亏

40、损经营。但收费高了,一不符合国家鼓励和提倡的社会养老要求,二则入住者承受不了经济负担。出现“争抢”床位情况,大部分也是冲着价格因素。少数能够有一定盈利的机构往往是纯私营、小规模和低档次的,一旦进行扩大和升级,就出现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局面。如奉化的99老人乐园,是第一家宁波市民营养老机构。一开始投入20万元小规模经营,住满60位老人,也产生了一定的利润。但当业主再次投入1000万元进行大规模升级扩建时,就支付不起大额的借款利息,后政府予以沿街店面转为商业用地才摆脱建设困境,但经营亏损还将继续。为设法弥补亏损,如镇海老年公寓等机构,还将社区去世者“引入”院中料理丧事,以赚取额外收入。此外,因老人

41、体弱多病,举办养老机构还存在着很大风险。大部分入住者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养老环境,安享晚年,但也有一部分是子女为了甩掉“包袱”,把老人送到敬老院的。如有位高龄老人进食不慎被噎死亡,结果平时从来不去探望的五个子女全部赶到敬老院问责,最终以打官司赔偿了结。还有一位老人摔倒骨折三天后去世,子女追究院方的理由竟是一条凳子的脚太突出了一块,结果还是以经济赔偿了断。举办机构养老责任重、难都大、效益差。大部分企业家和民间人士之所以举办养老机构,主要目的在于回报社会,而且愿意承担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三政府对机构养老的鼓励政策根据浙江省的养老有关规定:每建一张床位,将一次性补贴3000元;宁波市规定为每张床位20

42、00元,低于省级标准和同类地区。而且这仅仅是一个指标,具体能否落实还要看当地的实际财政能力。有的地区也许得不到补贴,有的地区也许能够兑现,余姚市是搞得比较好的地区。据说宁波市在制定新的补贴办法为每张床位一次性补贴5千至1万元,可望明年实施。除水、电费执行民用价格外,其余信贷、税收、电信等方面虽有原则意见,但无可操作性办法,很难落实。甚至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办法规定,用于福利事业的房产是不能办理抵押贷款的。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的土地划拨费用也远高于当地的民办医院、幼儿园。因此,政策不完善,优惠不落实严重地制约了养老机构的发展。四建设老年公寓的可行性在宁波市目前的养老机构中,有被称作“老年公寓”、“老年

43、乐园”或“老年之家”的,但他们都与其他的敬老机构并无多大实质差异。至今还没有高标准、真正意义上的老年公寓。如新扩建的99老人乐园,房间建有阳台(其他的基本没有),配有公共健身设施、卡拉0K舞厅、棋牌室等算是高档的了。从民政部门证实:承办一般标准的养老机构,全面亏损已是不争的事实,规模越大亏得越多,那么修建更高标准和休闲型的老年公寓,更为艰难:其一.我国机构养老比例严重失调,需求矛盾日益突出,满足大多数人需要是当务之急;其二.大部分需要机构养老人员收入水平较低,承受不起高额费用支出,且价格高了也体现不了“敬老”的初衷;其三.机构养老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国家不会鼓励过高标准的养老机构建设,也是媒体关

44、注的焦点。还在上几年,新华社就对浙江“豪华”养老院提出质疑,批评了“萧山、绍兴、余姚等发达地区新建造价每张床位5至9万元,有的甚至高达十七、八万元”敬老院的做法。其四.一个经政府部门批准设立养老机构,其用地和建筑用途是终身不能改变的。也就说在其批准的用地和建设年限之内只能作唯一的机构养老之用。因此,一旦建成,必须做好长期运作的打算,但能否有相对层次长期、固定的客源将是主要的成败因素。根据规定不满60周岁人员是不能入住带有“福利”性老年公寓的。综上所述,举办养老机构,亏多赢少,不太可能“名”、“利”双收,而且一旦建立,必须持久运作,投资回报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养老机构承办还是以政府部门为

45、主,个体和民营比例较低,纯粹办养老机构只能是政府行为,企业迄今是吃不消的,兴办需慎之又慎。国家虽有优惠政策,但大多难以落实。在目前形势下,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不被看好,据现有民营机构反映均难以为继,认为民营进入养老产业为时尚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特殊的银发产业必将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关注、重视和支持,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作为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在财力许可条件下,也未尝不可。附:东南商报近期有关机构养老报道宁波福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10年8月8日关于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的调查报告为了了解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况,此次寒假,本人专门在自己的家乡(广西省柳州市柳城县太平镇杨梅村黄珍屯)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通过这一次的调查,我收获不浅,现特作此报告。从调查的数据上看,黄珍屯农村人口2420人,55岁以上老年人占农村人口的6%,农村劳动人口与老龄人口的赡养比例为4:1。长期以来,农村的家庭养老方式已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农村的养老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一、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包括物质上的赡养,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照料。担负农村养老责任的主要角色有配偶、成年子女和儿媳妇。由于社会的变迁,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传统的家庭养老也出现了不少问题。1、依靠儿子养老在黄珍屯,有70%的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