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网络保险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59283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网络保险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我国网络保险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我国网络保险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我国网络保险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我国网络保险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我国网络保险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网络保险的现状及发展前景.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我国网络保险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姓 名 吴媛 所在系部 会计系 专业班级 金融管理与实务 学 号 091648 指导教师 王媛 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学 生姓 名吴媛专 业班 级金融管理与实务学号09164809金融题目论我国网络保险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指导教师王媛教师职称助教指导老师评语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论我国网络保险的现状及发展前景09金融管理与实务 吴媛 指导老师 王媛【内容摘要】近几年来,保险业发展迅速,也使得网络保险备受关注。不过我国的网络保险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无论是网络保险的知名度还是其保费收入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我国发展网络保险,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通过概

2、述网络保险的含义、特点及优势来分析我国网络保险的现状,最后针对网络保险的现状及一系列的数据,分析我国网络保险的发展前景。【关键词】网络保险 保险网站 网上保险营销 一、网络保险的概述(一)网络保险的含义 网络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行为。其核心内容是指保险企业建立网络化的经营管理体系,并通过互联网与客户交流信息,利用网络进行保险产品的宣传、核保、理赔、给付等一系列保险经营活动。客户通过公司网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项目的详细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险种、费率等投保内容;依照网上设计表格依次输入个人资料,确定后通过电子邮件传入保险公司;经保险公

3、司签发后的保单将由专人送达投保人,客户正式签名,合同成立;客户交纳现金,或者通过网络银行转账系统的信用卡方式,保费自动转入保险公司,并在一定期限内签收回执保单正式生效。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网络保险可以实现投保人和保险产品之间的直接匹配,减少中间推销环节,极大地节省成本。互联网的无时性和跨域性,使得网络保险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保险公司可以提供24小时的全球性营销服务,极大地拓展了交易范围,延长了交易时间。特别是网络保险可以深入到代理人平时难以接触到的群体,有助于保险公司最大程度地挖掘潜在客户。 对于客户而言,网络保险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方便性。投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灵活选择网上投保,而不

4、需要和代理人提前预约;还可以方便地在网上搜集和比较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信息,并理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二)网络保险的特点网络保险与传统险种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专业性。网络保险具有高科技保险的特点,其风险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网络保险面对的主要风险,不是自然界的风险,而是技术风险,例如计算机病毒或黑客攻击导致重要数据的丢失、网络运行故障等风险。由于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商务运作模式,交易的协议、财务、物流等信息都存储于信息系统中,交易的信息安全风险直接取决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这对于网络保险的承保理赔、产品开发,尤其是精算定价,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性要求。2、虚拟性。网络世界本身就

5、是现实世界的虚拟现实,决定了电子商务具有虚拟性的内在特征。电子商务的虚拟性,给网络保险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被保险人身份的虚拟性,意外事故责任人的身份是虚拟或者匿名的,当然保险标的也可能是虚拟的。网络身份和保险标的的虚拟性,意味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给网络保险带来了更高的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导致电子商务的违约和欺诈发生频率都高于传统商务,使得网络保险承担了更高的风险。此外,意外事故致害人的虚拟身份也给网络保险赔款的追偿带来了难度。3、全球性。全球化对网络保险而言,意味着保险标的的多样性,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更广泛的国际性、地域性,使得网络保险比传统保险更具复杂性。4、更适合网上保险分销。网上保险产品

6、网络保险,既满足了他们迫切的风险保障需求,又迎合了他们网络消费的习惯。当然,更重要的是,网上经营网络保险,采取直接销售,避免了中介介入,降低了销售成本,给客户更多的保费优惠。承保、理赔、客服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客户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快捷便利的服务,同时也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 网络保险的上述特点,从短期来看,其经营难度主要在于高风险和高复杂性。但是,随着技术和法律的进步、认识的加强,可以预见的是,网络保险未来将是一个技术含量高、经营成本低的商业保险经营模式,其市场规模会和电子商务一同高速增长,它具有强劲的市场需求和强大的生命力。(三)网络保险的优势网络与保险的结合的优势表现在:1、提高了保险业

7、的效率网络保险大大降低了保险企业的经营成本,这是因为网站的后期维护成本较低,相对于开设营业点的销售成本和广告成本都大大减少。同时,在网上开展保险业务可以精简业务环节,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与效益。根据瑞士保险公司的估计,从长期看,在美国经营个人险种的保险商通过网络保险所节省的销售、管理、理赔方面的开支可达150亿美元,约占全部开支的12%;而在企业保险方面,可节省的费用约为110亿美元,占全部开支的9%。2、拓宽了保险业务的时间和空间 金融保险行业是天生具有规模效应的行业,建立在大数原则基础上的保险经营要求将风险尽可能分散到更为广泛的范围,以避免大灾损失。互联网的特点使得保险业务可以延伸至全球任何

8、地区的任何一台上网电脑,在不设有分支机构的国家和地区也能提供保险服务,实现全天候24小时服务,使保险业务的发展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分散风险,获得规模效应。3、加剧了保险市场的竞争 网上保险业的发展,使得这个行业的新进入者不必花费巨资和时间进行传统销售方式下地营业网络建设和代理人培训管理。此外,其余行业的企业也更容易进入保险市场。这些企业大多数为其余金融服务企业以及互联网企业,例如银行、网上证券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等,这些企业可以方便地在现有网络提供的产品中添加保险产品。例如,在欧美国家,银行和保险公司都可以向客户销售寿险单,银行保险业的发展已使保险公司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可以预

9、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些外行业的企业将很容易地进行标准化保单的网上销售,对传统保险商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4、促使传统保险商角色的转换 网上保险业的发展使得保险产品,尤其是标准化产品的信息成本大大降低,传统保险商正在面临着产品结构和功能的转换。越来越多的银行、证券商或商业网站能够提供有竞争力的标准化保险产品,如定期寿险、机动车保险等;而传统保险商则在提供风险评估、防灾防损咨询、资金投资管理等方面显示出其优势,因为这类产品需要专业的风险管理专家来提供,并且由于产品本身是按照客户要求量身定做的,难以单纯的通过价格比较其竞争力。因此,在网络保险业日益发达的今天,专业保险商只有充分发挥其在风险管理方

10、面的优势,加快投资型年金产品、企业保险产品,以及正在快速增长的综合风险管理等产品的开发,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5、网络将给保险公司的经营注入新的活力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网络来推介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想买保险的人可通过不同的网址,在同一电脑屏幕上查询各个保险公司的产品、报价,比较各种保险产品的差异,还可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向保险公司提出咨询。决定投保时,可在网上发出投保要约,并将保险费通过网上银行划入保险公司账户,整个投保过程简洁迅速,更免去了营销员反复上门“推销”的麻烦,投保人可以在比较自主的环境下做出投保决策。 二、我国网络保险的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浪潮席卷整个商业领域,各传统产

11、业纷纷和网络相结合,网络保险业应运而生。我国的网络保险始于1997年,至今已经经历了14年。 1997年中国保险学会与北京维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保险网站中国保险信息网,同年11月28日,中国保险信息网为新华人寿公司促成了国内第一份网上保险单,这标志着我国保险业迈入了网上保险时代的大门。 目前已有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业部、泰康保险公司和平安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在中国保险网上,通过在线投保、实时核保或延时核保的方式销售保险。据统计,共收入保费近200万元用信用卡支付的占实时核保的30%以上。 2000年末,我国已有近80家保险网站,经营险种涵盖了人寿

12、保险、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旅游交通保险等近100个险种。 2000年8月16日,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宣布其全国性电子商务网站全线开通。它是我国保险业界第一个贯通全国、联接全球的保险网络系统。据介绍,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计划在3年内将电子商务业务量提高到整体业务量的10%至15%。 2000年9月22日,由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独家投资建设的大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泰康在线正式全面开通,它是我国第一家由寿险公司投资建设的、真正实现在线投保的网站;也是国内首家通过保险类CA认证的网站。 2001年9月,泰康人寿完成了国内第一例网上保险理赔案。据计算机世界市场研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2002),目前国内已有60

13、%的保险公司开通了自己的网站;24%的保险公司计划在近期内开通。在这些已经开通了网站的保险公司中,有20.8%的保险公司已经实现了某些险种的网上销售;8.3%的保险公司正在建设中;41.7%的公司计划实施;只有29.2%的保险公司近期没有实施网上保险的计划。 而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最近对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和哈尔滨等城市作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众对于网络车辆保险的态度是:47%的被调查者希望尝试网络保险;而被调查者希望通过上网保险的险种主要集中在机动车辆保险(40%)、人寿保险(31%)和儿童保险(19%)。另外,有人预测,到2005年国内的网络保险业务量将达到总业务量的5%。而占据重要

14、份额的车辆保险在因特网的运用和发展前景将是最为看好的,保守估计,网络保险的总成交额将可能达到50亿人民币。 现阶段我国网上保险业仍处于起步时期,中国公众对网络保险业的认识尚处在初级阶段。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曾对此做过调查。根据其所得数据的数据资料的整理,并列出结果如表1-1到表1-4所示。表1-1 网上保险认知度态度知道不知道说不清百分比(%)463519表1-2 传统保险和网上保险选择选择方向网上保险传统保险视具体情况百分比(%)472033表1-3 网上投保险种投保险种人寿保险机动保险儿童保险百分比(%)314019表1-4 网上保险安全性意向支付保费的转账安全性售后服务的系统健

15、全性提供的保险信息真实性百分比(%)661915 以上数据表明网上保险仍未完全被大众接受,需要加大对网上保险的宣传力度。但是,网络保险业在中国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大部分的中国公众对网络保险很关注,同时,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年龄的被调查者对网络保险态度也不同:常用电脑等现代通讯设备的人对网络保险的接受程度达69%,相反,其他的占24%。年龄在25岁以下的对于网络保险的兴趣(73%)远远大于年龄在45岁以上的(29%)。有明显保险意识的(70%)也大于保险意识淡漠的(35%)。 另外,公众对于涉及较高金额的保险险种,如:家庭财产保险(30%)、医疗保险(46%)、意外伤害保险(21%)、企业财产保险

16、(14%)等,有着较大的顾虑。可见,被调查者仍希望通过传统投保方式进行投保,得到专业保险人士的技术咨询服务,以求更稳妥。而在网上保险过程中,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是网络银行转账或信用卡方式进行保费支付的安全性,其中,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仍占主流,而对于网络保险实现的银行转账系统支付及信用卡自动转入保险公司占极少数,因此,我国网上保险业应在这一方面加强、完善。三、我国网络保险的前景分析(一)保险业快速发展为开拓网络保险奠定了基础 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保险业务发展健康迅速,2006年实现保费收入5641.44亿元,是2000年的3.53倍,年均增长23.42%,平均每年新增保费673.88亿元。据20

17、11年7月显示,全国中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5987.99亿元,较2010年同比下降4.49%。其中,2011年1-7月,中资前五大寿险公司分别为国寿寿险保费收入最高,达到2153.37亿元,同比增长0.29%,占中资市场份额至35.96%。平安寿险保费收入全国第二,达到788.37亿元,同比增长-21.94%,保费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占中资市场份额降至13.17%。太保寿险保费收入全国第三,达到604.02亿元,同比增长3.48%,占中资市场份额升至10.09%。新华人寿则以580.11亿元的总保费收入排在市场第四名,占中资市场份额至9.69%;人保寿险业截至7月依旧名列中资寿险公司排名第

18、五位,保费收入达到479.49亿元,同比增长-6.87%,占中资市场份额降至8.00%。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为网络保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最适于网络销售的保险无疑是机动车辆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具有保费比较固定、条款标准化且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特点,因而最为适合网上销售。同时,机动车辆保险在我国产险市场中地位突出,保费收入由2000年的372.5亿元稳步提高到2006年的1107.87亿元;保费收入在财险保费收入所占比例也一直稳定在60%-70%之间。 2006年7月1日交强险条例开始实施,几乎同时,中国工商银行就联手平安、中国人保等多家保险公司在国内率先推出交强险网上投保一站式

19、服务,各保险公司附属的网上交易平台以及第三方保险营销网站也主推机动车辆保险。交强险的实施极大的推动了汽车保险市场的需求,也推动了保险公司网上投保业务的开展,保险公司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进一步完善网络保险平台以及网上投保技术,以网上机动车辆保险的发展带动财产险、意外险、寿险等网络保险业务的开展。(二) 网络用户迅速膨胀为开拓网络保险创造了动力 互联网是网络保险的载体,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网络用户的激增,将对网络保险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据CNNIC在2007年1月公布的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不论是网络用户总量,还是网民的年龄结构以及受教育的程度,都有利于网络

20、保险业务的开展。 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增幅6.1%。同期我国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城市人口中网民比例增长更为迅速,城镇居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1.6%,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却只有5.1%。城市人口不论在收入水平、风险意识以及保险认知度方面都比较高,因而成为我国保险消费的主力,许多中小保险公司以及外资保险公司仅在各大城市中设有营业网点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而城市人口的网民也具有这一特点,一直以来都是网络保险的主要客户。 在网民的年龄结构方面,目前我国18岁到35岁的网民比例达到65.3%,与保险客户

21、的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合的。保险的认知度与教育程度一般有正相关的关系,即教育程度越高,保险的认知度也就越高。目前,网民的文化程度为大专的比例占23.3%,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比例为28.5%,二者累计51.8%,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比例仍有逐步提高的趋势。网络保险应利用这一契机,加大保险产品以及网上交易方式的宣传力度,提高保险产品和网络保险的社会认知度,促进网络保险的发展。(三)电子商务相关法规的完善为网络保险提供了保障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实现交易成为一种趋势,电子商务这种新兴交易方式也有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随着电子签名法和电子服务认证管理办法的出台,网络营销中电

22、子单证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得到确认,交易总额跃升到6200亿元。2010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15万亿元。截止到2010年12月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逾4.5万亿,同比增长22%。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保险电子商务即网络保险业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电子签名法以及与之配套出台的电子服务认证管理办法对网络保险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电子签名法颁布之前,由于无法解决电子身份的认证问题,网络保险仅实现了网上投保和支付,该法为实现投保、核保、理赔和给付的全程网络化目标扫清了这一关键性制度障碍,我国第一张电子保单就是人保财险于2005年4月1日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的当天实现的。电子服务认证管理办法的实施

23、则进一步解决了交易安全性问题,使投保者可以更加放心的进行网上保险交易。 此外,在电子支付问题上,在2005年10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提出指导性要求的基础上,2006年3月由银监会实施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则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相关法规,为网络保险的保费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参考文献】1中国公众如何看待网络保险N.国际金融报,2000-09-20.2雷萍、雷战波,电子金融与支付实例教程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12第1版3袁兵兵,国内保险业:快快打开通向互联网之门 J.四川金融,1998(11)4袁勤俭,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

24、03)5中国保险年鉴名句赏析!不限主题不限抒情四季山水天气人物人生生活节日动物植物食物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_佚名越人歌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_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_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_卓文君白头吟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_崔护题都城南庄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_徐再思折桂令春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_李白

25、三五七言 / 秋风词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_佚名上邪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_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_佚名击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_司马相如凤求凰 / 琴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高蟾金陵晚望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_李煜相见

26、欢林花谢了春红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_俞彦长相思折花枝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_李商隐锦瑟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_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_乐婉卜算子答施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

27、愁。_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_苏麟断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_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_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崔护题都城南庄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_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_晏殊玉楼春春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_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_黄景仁绮怀菩提

28、本无树,明镜亦非台。_惠能菩提偈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_孟郊登科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王维山居秋暝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_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_马致远杂剧江州司马青衫泪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_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名句赏析!不限主题不限抒情四季山水天气人物人生生活节日动物植物食物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_佚名越人歌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_纳兰性德木兰

29、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_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_卓文君白头吟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_崔护题都城南庄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_徐再思折桂令春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_佚名上邪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_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30、。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_佚名击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_司马相如凤求凰 / 琴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高蟾金陵晚望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31、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_俞彦长相思折花枝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_李商隐锦瑟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_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_乐婉卜算子答施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_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_苏麟断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_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_李白宣州谢脁楼饯

32、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崔护题都城南庄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_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_晏殊玉楼春春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_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_黄景仁绮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_惠能菩提偈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_孟郊登科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33、人家,古道西风瘦马。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王维山居秋暝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_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_马致远杂剧江州司马青衫泪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_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论诗三十首其四(53人评分) 8.7朝代:金朝作者:元好问原文: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写翻译 写翻译写赏析 写赏析纠错 纠错收藏 收藏评分:很差较差还行推荐力荐参考翻译写翻译 写翻译译文陶渊明的诗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摒弃纤丽浮华的敷饰,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读来万古常新。陶渊明自谓自己是上

34、古时代的人,但并未妨碍他仍然是个晋人。参考赏析写赏析 写赏析赏析这首诗是元好问评晋代诗人陶渊明。出于对当时诗坛雕琢粉饰、矫揉造作诗风的反感,元好问评论晋代诗人陶渊明时前两句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崇尚陶渊明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陶渊明的诗句自然质朴不假修饰,剥尽铅华腻粉,独见真率之情志,具有真淳隽永、万古常新的永恒作者介绍元好问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