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风险.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6462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中风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集中风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集中风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集中风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集中风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中风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中风险.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恢复我国证券公司卖方角色的本来面目 - 中国证券报 内容摘要(全体股民注意了 大盘即将出现真正拐点!) 我国证券公司风险集中爆发的根源在于买方业务的过度膨胀。买方业务的核心在于利用自有或委托资金获取投资收益、承担投资风险。我国证券公司的角色错位之一在于卖方业务的缺失。 卖方业务的核心是自主创造并销售产品的权利,比如批股式发行和做市商交易。 从根本上消除证券公司一系列风险的核心办法是正本清源,制度复位,还证券公司卖方机构的本来面目。为此需要进一步改革我们的证券市场及其监管模式 改革当前的股票发行制度,由单一的交易所集中申购,改进为集中申购与批股式发行并存,赋予优质证券公司以新股发行的直销权利(剖

2、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改革目前的交易制度,变集中交易为做市交易和集中交易并存,大力发展场外交易,增加证券公司代理交易的附加值 弱化并剥离证券公司的买方业务,促使证券公司摆脱利用自有资金或者客户资金博取投资收益的经营模式 利用市场的力量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且化解金融风险,做大做强本土证券经营机构,始终是监管当局矢志不渝追寻的目标。这其中,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角色复位,包括监管角色的复位。 两年来,多米诺骨牌式的证券公司风险的集中爆发成了阻碍股票市场发展的梦魇之一。证券公司资金链断裂带来的金融风险有可能威胁到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运行。有鉴于此,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以此

3、建立高危券商的退出机制。我们相信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将有助于证券行业的发展。但是,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证券公司危机产生的制度根源,不能从源头上治理引发证券公司风险的共性问题,那么无论多么优惠的政策都不能避免当前风险在未来的循环往复。与此相关联的问题是,我国证券公司亦无法彻底改变弱小分散的市场结构,无法产生具有规模经济实力的证券公司,从而很难应对市场开放带来的冲击。 一、 买方业务过度膨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问题 一般认为,证券公司存在的问题是多元化的,比如国债回购损失、挪用客户保证金、违法证券交易、历史遗留损失等等。上述问题在不同公司或多或少地存在,但或者由于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或者由于遇到很

4、大的下跌行情,导致问题的集中爆发。然而,通过归纳研究可以发现,委托理财的黑洞以及自营资金操纵市场的资金链断裂,这些集中在买方业务的违规操作,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问题。 二、本源意义上的功能与角色 买方业务的违规操作引发的治理手段大多指向违规操作本身,比如一揽子填补违规操作的亏空,或者将违规操作改进为规范化操作,等等。但是,买方业务是证券公司的核心功能吗?我们认为,从这一问题折射出的证券公司角色错位才是长期以来被集体遗忘的一个本源性问题。 证券公司是干什么的?从华尔街梧桐树下现代证券市场创立伊始至今,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存在的目的就是为市场创造和销售产品的。从早期摩根为整合美国铁路而发行债券,

5、到20世纪股权融资大发展带来股票产品的丰富,以及80年代之后衍生金融工具的爆发式增长,皆是由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创造并销售到证券市场中的。从本源意义上说,创造和销售证券产品获取收益并承担销售风险是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主要功能。正因如此,在欧美发达国家,投资银行一直被称作卖方(sell side)。对应的买方(buy side)则是基金、保险、年金、资产管理等机构投资者。买方业务主要利用自有资金或者客户委托资金买卖证券获取投资收益,并承担投资风险。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华尔街一直是卖方的天下,被称作发行商时代,50年代之后,随着基金的发展,华尔街才进入投资者时代。 从海外经验看,卖方业务的核心

6、在于证券产品的创造和销售。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证券市场的销售主渠道永远是证券公司(投资银行)。 首先,一级市场上,海外市场的股票发行主要采用批股的方式进行销售。由承销商为发行人制定一个发行价格区间后,承销商组织路演,推介拟发行公司和其股票定价的理由。然后承销商的客户在发行价格区间内,确定自己的认购价格和认购数量,并以此为竞购的要约向承销商作股票申购。承销商在此扮演的是股票转售的角色。 其次,二级市场上,海外市场的股票交易以做市商制度为主,做市商交易和集合竞价交易并存。 做市商制度也叫报价驱动(Quote-driven)交易制度,是指证券交易的买卖价格均由做市商给出,买卖双方的委托不直接

7、配对成交,而是从市场上的做市商手中买进或卖出证券。也就是说,做市商在其所报价位上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将其自己持有的证券卖给买方,或用自有资金从卖方手中买下证券。做市商通过这种不断的买卖来维持市场的流动性,满足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做市商买卖报价的价差就成为做市商的经营收入,作为其提供做市服务的补偿。做市商市场的基本特征是,证券交易价格由做市商决定,投资者无论买进还是卖出证券,都只是与做市商交易,与其他投资者无关。 集合竞价交易制度也叫委托驱动(Order-driven)交易制度,是指买卖双方将委托交给各自的代理经纪人,再由经纪人经各种渠道呈交到交易中心。在汇总所有交易委托的基础上,市场的交易中心

8、以买卖双向价格为基准实行撮合,完成交易。竞价市场的基本特征是,证券交易价格的形成是由买卖双方直接决定的,投资者交易的对象是其他的投资者,不需要做市商的介入。 对比海外的情况,我国证券公司最本源的问题在于卖方业务缺失,而本不属于自己的买方业务反而过度膨胀,从而导致角色错位,引发了所谓资金链问题。 三、 角色错位之一 卖方业务缺失 (一)股票发行制度 我国的股票发行制度使得证券公司根本没有股票发行的定价权和销售权,一切权力都在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 首先,股票发行审批权和定价权利长期由监管部门掌握,20倍市盈率成了不可逾越的发行价格门槛。虽然目前正在经历询价制度的改革,但是从审批制转向核准制,并最

9、终转向注册制,仍需暇以时日。 其次,一级市场的股票销售方面,我国主要实行的是集中申购制度。通过证券交易所的电脑交易系统,所有投资者在指定时间内,按发行价格委托买入股票的方式进行申购。其后,由登记结算公司配合主承销商和会计师事务所对申购资金进行验资。按照有效申购数量与股票发行数量的关系,决定是否足额认购,中签率认购,还是承销商包销。在上述销售过程中,证券公司扮演的仅仅是协调股票分配的中介角色。市场上唯一的卖方是证券交易所,而与证券公司无关。 这种集中申购制度实际上剥夺了证券公司对其所创造的金融产品自主销售的权利,割裂了证券公司从产品创造到产品销售的业务链条,所有的产品必须经过证券交易所。这就像即

10、使奔驰和宝马也不能有自己的直属专卖店,所有的汽车销售必须到亚运村汽车市场一样,显然与市场经济的规律相违背。 更为重要的是,集中申购制度在剥夺了证券公司自主销售权利的同时,还剥夺了其创造卖方业务收益的能力。在海外的批股式发行中,由于承销商一般是将新发行的股票买断后转售给其客户,因此它为上市公司承担了折价发行的风险,相应地,它也会就此风险提出更高的发行收益要求。一般来说,批股制度下北美承销商可以获得的承销费用平均在7,其波动范围在5到10之间。而我国在集中申购制度下该费用要低很多,一般在1.5%到2%之间。 (二)股票交易制度 证券公司的卖方业务缺失还表现在当前的交易制度上。集中在交易所的自动撮合

11、技术被认为是中国证券市场10年走过国外100年的标志性成就。但恰恰是这一成就,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成了仅仅拥有证券经纪牌照的一个通道,做市、大宗交易这些代理交易的内容荡然无存。没有附加值就没有价格竞争力,佣金限制取消只能导致价格恶性竞争。 当前我国的经纪业务与海外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海外市场,越是机构客户,证券公司的交易佣金越高,越是散户和小型投资者,佣金越低。因此,海外证券公司经纪业务争夺的对象主要是机构投资者。而我国恰恰相反,越是机构客户,佣金越低,比如社保、基金的交易佣金只有千分之零点八左右,甚至更低,而散户却往往在千分之二左右,甚至更高。因此,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争夺的对象却是散户投

12、资者。于是,营业网点的多寡成了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中外差异的根源在于代理交易的附加值。海外市场由于普遍采用做市商交易,同时机构投资者的委托指令一般也由证券公司代理执行。更为重要的是,大量的交易在证券公司的客户之间或者客户与证券公司之间完成,无需通过交易所。例如日本野村证券,几乎一半左右的交易通过野村证券内部的做市机制完成,另外一半才通过野村证券的交易通道由东京交易所成交。为机构客户代理交易的销售交易业务是海外证券公司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之一。证券研究作为卖方机构最具代表性的业务,其附加值也体现在这种销售交易的过程中。 反观我国市场,由于只存在单一的集中撮合制度,绝大部分交易都由投资

13、者自己完成。于是,几乎所有的机构投资者都建立了庞大的中央交易室,都建立了庞大的证券研究力量。而证券公司的交易服务仅仅剩下一个席位资源,而且这种简单的卖方服务根本没有财力支撑起一个庞大的卖方研究团队,研究成了我国证券公司中最尴尬的一个业务门类。正因如此,保险公司在进入股票市场时希望拥有其独立的席位,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我们的证券公司无法提供更多的交易服务附加值。 (三)卖方业务之间的联系被割裂,卖方与买方之间的关系被弱化 按照海外卖方业务的经验,由于股票发行主要通过批股方式销售给自己的客户,于是投行业务和经纪业务之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卖方业务链条。同时,由于股票发行资源的存在,大量的机构投资者无法

14、脱离证券公司而独立获得新发行的股票。买方和卖方的相互依赖相当密切。 但是我国由于集中申购的发行制度,证券公司并不需要将股票直销给自己的客户,发行业务与经纪业务之间失去了天然的联系。于是,每一家证券公司都像一个金融控股公司,分别经营着投资银行业务、经纪业务、自营业务以及资产管理业务等等。与此同时,由于不需要通过承销商,投资者也有申购新发行股票的权利,也有通过集中撮合的交易制度独立开展交易业务的能力,于是,投资者对于证券公司的依赖性大为降低。双方的关系仅仅维持在简单提供交易通道的基础之上。 四、 角色错位之二买方业务膨胀 在无法通过卖方业务获取正常回报的基础上,大量的证券公司铤而走险,试图通过买方

15、业务实现超额回报,完成原始积累。 (一)过度的自营投资 买方业务的过度膨胀首先表现为,自营投资在我国证券公司利润(或亏损)中的比重远远高于海外证券公司。证券投资作买方业务,海外投资银行很少从事自营证券买卖,即使有,其所占的比重很低,而且有限的自营投资还主要被用于做市商业务的需要。反观我国证券公司,由于无法从卖方业务中获取足够的回报,自营投资往往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于是,本来扮演卖方角色的证券公司,反客为主,成为买方机构的一员。 与收入来源相匹配,自营投资同样成了亏损的主要来源。过度的自营规模将证券公司融资中介性质的卖方机构演变为自有资金的投机商。在没有正常筹资渠道的前提下,投机商亏损的弥补

16、办法则只能求助于客户保证金的挪用、保底性的资产管理、甚至国债回购,从而产生了严重的资金链问题。 (二)混乱的资产管理 买方业务的过度膨胀还表现为资产管理业务的混乱。资产管理是投资中介业务,是可以进入证券公司业务范畴的。但是大多数的海外投资银行采用独立的有限公司模式经营,比如美林证券下属的美林资产管理公司。从而将买方业务独立于投资银行,并接受买方机构共同的监管。 但是我国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一方面含混在证券公司内部,蕴含了较大的买方业务风险,另一方面黑箱运作,不遵循基金公司等买方机构共同的信息披露和监管,产生了独特的保底式资产管理业务。将信托性质的委托资金转变成了针对客户的债权债务关系。一旦投资

17、亏损,经常产生超越其净资本偿还能力的负债,于是维系资金链条的出路只能是,或者挪用保证金填补黑洞,或者扩大保底资产的规模,试图延缓资金链条断裂的时间。 五、 出路在于恢复本来面目 解决证券公司生存困境的一系列政策,目前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证券公司买方业务,例如证券公司的集合理财、证券公司的债券发行和银行短期流动性贷款等等。但是,前述分析表明,证券公司风险集中暴露的根源在于,卖方业务缺失导致买方业务膨胀。当前的政策导向,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反而有加剧这种角色错位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壮大证券公司实力,改变目前证券公司一系列问题的核心办法是正本清源,制度复位,还证券公司卖方机构的本来面目。为此需

18、要进一步改革我们的证券市场及其监管模式。 (一)改革当前的股票发行制度,由单一的交易所集中申购,改进为集中申购与批股式发行并存,在充分的市场化询价基础上,赋予优质证券公司以新股发行的直销权利。 相对于集中申购制度,批股制度的优势在于: (1)将使得发行定价更为有效。由于承销商和其多数客户都是资本市场的成熟参与者,双方对发行定价都有理性的分析,买卖双方两种力量的制衡使得发行定价更加有效。 (2)承销商在发行上可以发挥更大的金融媒介作用,因而也可以获得较高的发行收费。 (3)批股制度可以将券商从单纯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利于券商在发行业务上优胜劣汰。只有那些既能考虑到发行人利益,又能考虑到

19、市场承受能力的券商才能将发行业务做好。这比简单地通过行政手段扶优限劣更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4)股票发行时,承销商只邀请其客户参与股票申购。这种作法利于承销商(券商)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果客户没有与券商稳定的合作关系或合作预期,他们是很难获得股票认购,尤其是优质股票认购的渠道。 (5)保障股票发行人的利益。由于参与认购的投资者多数为承销商的客户,承销商可以在股票发行上市后,较好地与投资者沟通,为发行人履行在一定时间内稳定股价的义务。它们的做法一般有超额发行(以期权的方式增加潜在供给,防止股价大大高于发行价格股价大大高于发行价被视为承销商定价能力低下,影响了发行人的利益)、包销和

20、警示战略投资者不得在一定时间内大规模减持新发股票(防止股票价格跌破发行价格) 因此,批股制度将有效增强证券公司的卖方业务功能,缓解因卖方业务缺失产生的角色错位问题。但是,相对于集中申购制度来说,批股制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批股发行中的道德风险和利益输送问题。因此,批股制度应该在现有集中竞价制度的基础上,选择部分优质证券公司,比如创新试点的公司,赋予这些公司拥有通过直销的方式进行批股的权力。从而将市场的优质资源通过市场化的手段逐步集中到大型证券公司手中,实现做大做强卖方机构的目标。 (二)改革目前的交易制度,变集中交易为做市交易和集中交易并存,大力发展场外交易,增加证券公司代理交易的附加值。 与集中

21、交易相比,做市商制度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 (1)提高市场流动性。与集中竞价交易制度不同,做市商制度是借助做市商的中介作用实现买卖双方的交易。由于做市商可以充分发挥其交易中介的作用,因此做市商可以保障市场的流动性,辅助大宗交易的完成。 (2)成交及时性。投资者可按做市商报价立即进行交易,而不用等待交易对手的买卖指令,尤其在处理大额买卖指令方面的及时性,是指令驱动制度所不可比的。 (3)抑制价格波动,校正买卖指令不均衡现象。在指令驱动市场上,常常发生买卖指令不均衡现象。在做市商制度下,出现这种情况时,做市商可以插手其间,承接买单或卖单,缓和买卖指令的不均衡,并抑制相应的价格波动。 (4)有利于抑制

22、股价操纵。做市商对某种股票持仓做市,使得操纵者有所顾忌,操纵者不愿意抬轿,也担心做市商抛压,抑制股价。中国股市人为操纵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做市商制度对中国市场尤其有意义。 (5)做市商制度有利于改善市场信息的公开性。信息不对称是阻碍证券市场发展的瓶颈,这在投机气氛浓重的我国证券市场表现的尤为突出。如何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是我国证券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做市商对市场信息的了解程度远远大于普通投资者,他们可以对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信息来源进行各方面的汇总分析,致使在客观上提高了市场信息的公开性。美国的NASDAQ市场正是因为做市商制度的存在才使得投资者敢于对自己不了解的公司进行投资。 可见,做市

23、商制度将进一步壮大证券公司卖方业务的竞争力,缓解角色错位的危机。 但与集合竞价制度相比,做市商报价驱动制度也存在着一些缺陷。由于将当前的股票一级托管改变为二极托管,会引发透明度低、交易成本高、道德风险、以及监管的难度等系列问题。因此,做市商制度应该在现有集中交易制度的基础上,选择部分优质证券公司试点运行,从而使得多种交易方式在A股市场可以并存。完善和丰富证券公司的卖方业务功能。 (三)弱化并剥离证券公司的买方业务 一方面,诱导证券公司将自营证券投资转化为证券产品销售中的做市交易,或者鼓励自有资金投资于基金产品,或者加大对证券公司自有资金投资行为的监管,减少违规操作。 另一方面,剥离资产管理业务

24、,允许证券公司设立100%股权的独资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并纳入基金法的统一监管之中。同时允许基金公司开展定向委托理财业务,使得各种公募和私募的投资中介服务整体纳入买方机构的业务范畴。彻底实现卖方和买方业务的分离。 六、 角色复位才能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与角色错位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证券行业长期处于一种分散而弱小的产业结构状态。同时全行业濒临亏损的边缘,负债率远远超过净资产的承受能力。这种弱小而高风险的状态根本无法应对金融行业即将来临的对外开放。 国民经济中其它行业的传统经验是进行政府主导的并购、重组和关闭。对于金融行业来说,除了政府主导的关停并转之外,政府出面买单成了处置金融风险的必要

25、条件之一。但是,这种政府主导的兼并重组和风险处置真的能化腐朽为神奇吗?10年来,证券市场发展的现实却是,越是政府主导,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越淡薄,证券公司违规经营的胆量就越大。 利用市场的力量进行产业结构的重建,并且化解金融风险,做大做强本土证券经营机构,始终是监管当局矢志不渝追寻的目标。但是,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角色复位。 首先,放松管制,在恢复证券公司本来面目的同时,也促使监管者角色复位。前述分析表明,证券公司产生一系列问题的逻辑是:卖方业务缺失,造成没有足够的卖方业务收入,于是铤而走险,导致买方业务过度膨胀。但是追根溯源,卖方业务缺失的根源却在于我国证券市场最初的制度设计。 回顾证券市场发展的

26、历程,海外的经验大多是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反观我们的市场则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演进。在这个演进的过程中,为了防范风险,监管机关对各类市场参与主体关爱有加、呵护倍之。于是,代证券公司行使卖方业务的权利,比如股票发行价格、发行方式、交易方式等;代投资者行使买方业务的权利,比如基金产品的审查、指数点位的高低等;这都成为各级监管机关不遗余力的工作内容。本来的目的是谨防产生风险,但不知不觉之中,各类风险却转嫁到了监管机关身上。监管角色也发生了错位。 因此,重建市场基础并化解金融风险的首要工作是放松管制,将本属于卖方业务的权力归还给证券公司,把本属于买方业务的权力归还给机构投资者,而监管当局则应恢

27、复其监管角色的本来面目。 其次,在角色复位的过程中实行扶优限劣,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实现证券行业的重组和改造。在恢复证券公司卖方业务的过程中,由于批股式发行和做市商交易都隐含了较高的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因此,应该选择一部分优质券商进行创新试点,打造出产供销一体化的证券经营机构。由于销售渠道本身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效应,随着卖方角色的逐步扩大,市场化的竞争必将产生一批强大的本土证券公司。通过这些优质证券公司自发的兼并重组,我国证券市场将逐步改变当前分散、强小的产业格局,从容应对证券市场的开放。尚福林在出席中国证券基金国际论坛讲话(全文) - 2004年12月10日13:05 新华网 女士们,先生们,大

28、家好!很高兴参加本次基金论坛,在我国基金业是个年轻的行业,历史很短,也很有朝气,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希望这个论坛能够成为汇集意见,沟通认识,提出发展建议的平台。也希望能够不断总结经验,增加吸引力,使这个基金论坛能够越办越好。下面我就此讲几点意见;一、2004年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取得积极的成效今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态,经济增长强劲,前三季度GDP增长达9.4%,全年经济增长9%左右,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外汇储备、就业率等主要经济指标良好。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

29、资本市场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提出了指导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新措施。在宏观经济支持和若干意见指引下,2004年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推进,在市场基础建设、投资者结构、投资理念、风险控制和处置、对外开放等若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处在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1、市场体系和品种创新取得进展,发行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今年5月份,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出发,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正式设立,这是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已经有38家上市公司,运行情况总体平稳。今年还相继推出了棉花、燃料油和玉米三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期货新品种,证券投资基金品种不断丰

30、富。此外,上市开发式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正在陆续推出。与此同时,今年股票发行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以提高透明度,强化专业性,加强发审委委员责任意识为核心,组建了新一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实行了发行上市保荐人制度,建立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问责机制。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公司首次发行询价制度已经研究成熟,即将正式推出。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意义非常。2、强化了上市公司的监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提高,全面实施上市公司辖区监管责任制。进一步加大了清理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和上市公司违规对外担保行为,并取得了成效。推出了以分类表决

31、为主要内容的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已经正式实施,同时在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和市场约束双重推动下,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改善,流通股股东的约束作用在逐渐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质量不断提高。3、妥善处置证券公司风险,积极推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今年以来,部分证券公司风险集中爆发,针对这一情况,证监会会同有关部门加大了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力度,风险处置工作基本实现了风险处置、制度建设、促进创新结合,风险防范长效机制正在形成,在防范和化解证券公司风险的同时,证券行业的创新发展在稳步推进。目前,已经对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全面规范,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产品开始,

32、首批证券公司创新试点和发行债券工作已经启动。与此同时,证券公司所得税汇总缴纳问题正在解决。已经有45家公司获准汇总缴纳。证券公司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办法和证券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已经发布实施。4、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在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方针指导下,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得到大力发展。截止到11月底,证券投资基金持有的股票市值占股票流通市值已经达到13%,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和企业年金入市办法已经相继出台,市场资金渠道已经多元化。机构投资者的迅速发展,正在逐步改变我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结构,有利于拓宽市场融资渠道和保持市场

33、的稳定。5、证券业对外开放逐步深入,国际交流不断扩展。今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也取得新的进展,新批准中外合资证券公司1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6家。目前,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分别达到了4家和13家,QFII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今年新批15家,总数达到21家,累计获批外汇额度超过30亿美元。总的来说,今年我们积极稳妥地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措施,在相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资本市场基本保持了稳定运行的态势,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不断增加。二、2004年我国基金业发展的主要成绩和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2004年我国基金业抓住资本市场发放和开发的重要契机。1、基金规模大幅增长。截止到11月30日,今

34、年已经发行基金48只,募资金额1734.36亿元,超过了前5年基金募资规模的总额。我国基金总数有158只,基金总份额达到3244亿元。2、基金管理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根据统计,全部基金今年已经累计分红6.1亿元。截至三季度,去年年底前开始运作的股票型基金整体净值增长率2.85%,基金表现高于上证指数约9个百分点,体现了基金管理人的专业水准。3、基金产品不断丰富,除主动型、被动型股票基金外,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今年保本基金、交易所上市开放式基金,两个基金品种均已经成功运作。首只交易所交易基金正在销售当中。到目前为止,国际上主流的基金品种均已经出现,对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

35、。4、基金销售网络和服务对象不断拓宽,基金营销能力有了提高。今年证监会已经批准了30家机构基金代销资格,包括2家商业银行,21家证券公司和1家证券咨询公司。目前,基金代销机构已经达到73家,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基金销售网络。5、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合资基金公司已经占到国内基金管理公司总数的20%多,合资公司的发展使长期经营理念得到市场更为广泛的认同,基金市场创新步伐加快,公司治理水平得到提高,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能力得到增强,提升了我国基金业的整体质量。与此同时,我国基金业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6月1日证券投资基金法正式实施后,证监会制定了六个配套规章,并已经全部颁布实

36、施。与证券投资基金法规为核心,各类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的、较为完善的基金监管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从业机构与人员的资格准入、行为规范和主要业务环节规程等方面均有了明确的标准和制度,基金行业正走入法制化轨道。与此同时,一个以证监会机关和派出机构为主体,证券交易所为主线,行业自律机构为主导、托管机构为内部制衡的监管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监管能力得到提高。从总体上看,基金业发生的这些变化,使得基金的市场功能得到进一步显现。在改变投资者结构,引导投资理念,稳定市场,推进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维护流通股股东利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国基金业仍然处于初步

37、发展阶段,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要保持基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下面这样几个问题需要予以充分关注。1、需要注重基金业和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基金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完善、品种齐全的资本市场,基金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本。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金业的发展。比如,资本市场的基础产品、结构还不完善,尤其是公司债券市场发展迟缓,基础产品单一,对基金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股票市场的规模还不大,难以适应基金规模,特别是股票型基金规模的快速增长。优质的蓝筹股数量不足,缺

38、少可供基金投资的业绩增长、稳定、流动性高的股票。基金投资的选择相对比较狭窄,投资对象雷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等问题的存在,还不能充分发挥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制约作用。基金业的发展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要保持基金业的发展速度。同时,基金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促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和稳定发展。2、要注重优化机构投资者机构。在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通常包括证券投资基金、各类养老保险基金、商业保险基金、各种公益基金以及海外投资机构。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证券投资发展较快,但从总体上看,机构投资者队伍结构还不够协调,这种状况不利于形成合理竞争,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格局。因此,在保持证券投资基金

39、良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要注重其他类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发展,使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队伍结构更加合理,作用全面发挥。3、要注重基金营销与投资管理业务的平衡发展。从基金运行的整体看,营销与资产管理是两大关键业务环节。海外的实践表明,多元化、高效率的营销渠道对于基金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开发式基金份额中,60%以上是通过银行渠道销售,其中大部分又集中在大的国有商业银行。近两年,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目前已经开设的基金管理公司已经达到45家,要注意加强基金销售与规模扩大的协调发展。在推进基金规模扩大的同时,要努力控制基金发行的成本,积极拓展基金销售渠道,进一步完善基金营销体系,推

40、进基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4、要重视基金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资本是基金业最重要的资产,合格的专业队伍是影响基金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基金管理公司数量迅速增长,管理层特别是基金经理人才明显不足,专业人才短缺,人才流失过快,人员素质下降过快等现象出现。这与资产管理行业倡导的长期经营理念与相对稳定的投资风格不相符合,不利于基金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因此,要保持基金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要把培养高素质的基金管理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纳入到基金业长远的发展规划当中。5、注重提高基金业的诚信意识和服务水平。由于在发展之初,就引入了强制托管与信息公开制度,强调专业与独立运作,监管相对较为严格,

41、我们基金业总体上运作较为规范,发展较为健康,诚信度和服务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社会公众的期望与需求相比,基金行业在产品的多样性、资产管理限制、客户服务的意识与手段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合规经营与风险防范意识在业内尚不牢固,尚未成为大多数从业人员的自觉行为,监管工作稍有放松,就会出现违规运作或不正当的竞争现象。基金业的诚信意识和服务水平是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对目前这两个方面还存在的差距,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改进。总体上看,当前基金业的发展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与我国基金业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有关,也与资本市场自身建设有待完善、以及传统文化、理财习惯和法制环境相关,实现我国基金业

42、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高度重视上述这些问题,并不断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三、基金业的发展要紧密围绕和服务于促进于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这个大局当前支持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若干意见的出台统一了社会各界对发展资本市场的认识,为我们做好市场自身建设营造了前所未有的环境。随着落实若干意见措施逐步到位,市场的基础性建设将不断得到夯实,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资本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金融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资本市场正处在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需要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培育一支规范运作、不断壮大的机构投资者队伍。1、继续抓紧落实若

43、干意见,优化资本市场的结构。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证监会通过继续落实若干意见提出的任务目标和方针政策,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调整和解决市场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夯实市场基础,一是要完善市场层次结构,以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为目标,在继续稳固发展交易所主板市场的同时,完善中小企业板块,拓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功能,逐步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以满足不同的企业和各类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二要丰富产品结构,加快发展固定收益类产品,推动债券市场发展,逐步改变我国资本市场长期以股票为主,而债券发展不足的倒金字塔型产品结构;三是要调整上市公司结构,积极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发展前景好,与国民经济关联度高,业绩稳定、治理结

44、构完善的蓝筹企业上市筹资,改善我国资本市场以中小盘股为主的特征,提高市场的整体质量。四要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建立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拓宽长期资金入市渠道,鼓励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长期稳定资金入市,加快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股票市场的步伐,稳妥有序地积极推进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试点工作,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使其成为市场发展稳定的支柱。2、要完善监管法规,加强日常监管,促进基金业规范发展。证监会将以基金法及其配套法规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基金行业的法规体系,进一步整合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行业不断提高公信力,加强基金销售行为的监管,重点防范各类误导投资人,不正当竞争及虚假承

45、诺,不公平对待投资人等行为。要规范销售秩序,加强基金投资运作监管,与交易所、托管行建立密切沟通的机制,防范各类利益操纵和不正当的关联交易,完善信息披露监管,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真实、准确和完善。加强对基金高管人员和基金经理的市场行为监管,健全谈话提醒制度,制定行为操守,建立诚信档案等。3、进一步提高基金及其他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比重,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比例、影响、作用还比较有限,我们要坚持发展这一主线,不断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要用丰富的产品、优秀的业绩和优良的服务吸引投资者,促进基金规模稳定增长。要积极支持基金为各类养老金提供

46、专业化投资管理服务,促进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实现养老金资产保值和增值。要加强对基金及其他机构投资者在经营理念、运作方式等方面的指导,引导机构投资者在价格形成、维护流通股股东利益,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稳定市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4、维护基金市场有序竞争,提高行业竞争力,加强风险防范。在推动基金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建立良好的运作和竞争秩序,维护发展的健康和稳定。要严格准入管理,稳定扩大基金管理队伍,积极推动基金管理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合规经营的教育,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要改变行业过度追求资产规模的心态,严禁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行业竞争秩序。针对基金行业运作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5、加强对外开放,推进国际合作。我国将覆行WTO的承诺,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稳妥处理外资机构在基金管理公司股权比例增持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