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6670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毕业论文.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论文学 院 金融学院 班 级 081金融工程2班 学 号 200827084 姓 名 题 目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利率风险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风险之一。因此,如何管理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将是摆在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为此,本文采用理论描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立足于我国现实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经验,系统地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存在的程度及其管理状况。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成因。本文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和我国14家

2、上市银行两年的报告数据,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比率及其偏离度和缺口率四个指标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并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关键字: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风险管理China commercial bank interestrate risk researchAbstract:With the advance of the liberalization of interest rate,interest rate risk will become one of important risks to commercial bank

3、s in our country.So,how to manage interest rate risk will be a practical task for financial authority and commercial banks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foreign advanced theories and experience,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researches the magnitude of interest rate risk of the

4、 commercial banks in our country and its management state with combining theory description and empirical analysis.This paper analyzed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interest rate risk,and then had analysis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of the causes of interest rate risk. The paper chooses interest rate sens

5、itive in two years to analyze the magnitude of interest rate risk with interest rate sensitive gap,interest rate sensitive ratio and its deviation and gap ratio,at last draw a conclusion.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the paper also maks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Interest Rate Risk,Commercial Banks, In

6、terest Rate Sensitive,Management on Risk目录引言1一、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概述1(一) 国内外文献综述1(二) 利率风险的定义3(三) 利率风险的分类4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实证分析5(一) 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5(二) 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6(三) 研究结论 11三、政策建议12参考文献15引言我国目前理论方面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商业银行自身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这包括商业银行的一般利率风险和我国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转型和利率市场化中所遇到的特有风险,以及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西方

7、国家的“滞胀”把凯恩斯经济学拖入泥沼,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学派大盛其道。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产品、资金、要素、专利等资源在全球范围流动。在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以利率市场化为主的金融自由化浪潮。通常,金融自由化包括利率自由化、产品自由化、机构自由化和市场自由化等,其中以利率自由化为核心。从理论意义上来说,由于利率风险管理理论源自于西方,国内学者的研究普遍侧重于介绍国外先进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相应的,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如果长此以往,容易产生一种不良倾向,即对国外的做法介绍的过多,而深入分析这些方法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创新型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并且分析不够深刻,更谈不

8、上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利率风险管理理论体系。笔者希望通过研究,以分析利率敏感性缺口方法在中国的适用性为切入点,为科学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利率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奠定基础。一、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概述(一)国内外研究综述1.国外研究综述由于 20 世纪 70 年代之前西方各国的利率水平都保持相对稳定,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并不突出,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管理并没有强烈的需求,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也不是很多。随着金融体制改革、金融自由化和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利率风险逐渐跃升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严重威胁着商业银行的生存。在这种情形下,专门针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从而西方的利率风险管理理论也日益成熟起来。

9、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西方学者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基本上趋于成熟,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并在实务界广泛应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法的研究综述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法是通过研究利率变动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从而实现对利率风险的管理。摩根和史密斯(Morgan and Smith,1987)建立了一个动态规划模型,认为由于未来短期借款的不确定性的存在,存贷款期限完全匹配的头寸并不是没有风险,商业银行应该保持一定的缺口,通过承受一定的风险来规避另外某些风险。阿尔文和布鲁克纳(Arvan and Brueckner,1986)也提出

10、了一个缺口管理模型,来研究可变利率抵押贷款的最优定价合约问题。Van Sonlai and Kabir Hassan(1997)通过对净利息边际率等指标与不同期限缺口进行实证研究,考察美国中小商业银行使用缺口模型的效果;其实证结果肯定了缺口分析作为资产负债工具,对于美国中小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显著作用。同时,很多学者对缺口分析也持否定态度。Segerstrom(1990)指出,缺口分析无法正确衡量利率风险且会限制银行的获利能力。Taylor(1991)指出缺口分析,无法立即地反映资产与负债重新定价的讯息。Penza and Bansal(1999)认为,该方法主要的缺点在于对敏感性资产(RSA)

11、和敏感性负债(RSL)计算到期日或者重新定价日时,假设某时间段所有资产和负债处于在该时间段的中间位置,这种假设过于粗略和缺乏根据。2.国内研究综述国内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而言还比较少,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处在中央银行高度管制之下,对利率风险管理的需求是随着近年来利率市场化的深入而逐渐增强的。由于管理当局考虑到金融领域的扩散性影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到 1996 年才真正启动。改革前期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主要是合规性管理,并无管理规避利率风险的压力和需要。因此,相关的学术研究也较少。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尚待深入,主要

12、停留在对国外利率风险的推介阶段,应用性的文献相对较少。(1)关于利率风险识别的研究综述针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渐进性质,黄金老将利率风险分为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不仅面临重新定价风险、基本点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和选择权风险这四大风险之外,还面临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所产生的规则等变化带来的阶段性风险,并认为我国利率在市场化改革之后显著升高的可能性不大,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难以适应不规则波动的利率环境是主要的阶段性风险。武剑将利率风险分为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国内政局动荡、经济形式恶化、金融市场波动、国际利率和汇率变化等,这些宏观变量将影

13、响市场利率水平,最终对商业银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冲击;内部因素包括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利率决策管理失误、内部管理体制不合理等。邵伏军全面总结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风险包括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并把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归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微观风险。(2)关于利率风险计量的研究综述陈忠阳在将持续期缺口模型(也称久期缺口模型)用于利率风险的管理技术后,认为利用持续期缺口模型管理可以改善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水平,但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系统内引入这种现金的利率风险管理技术的条件还未完全具备。陈波、姚建丽建议采用“两阶段”战略来引入和应用久期技术:第一阶

14、段是建立以“敏感性缺口为主,久期缺口为辅”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体系;第二阶段是建立以“久期缺口为主,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为辅”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体系。陈新跃、张文武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收益的影响,介绍了国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技术,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的选择应是:近期通过“强化缺口管理,完善持续期限分析,引入计算机动态模拟”实现资产负债的精细化;远期运用新兴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对我国商业银行主动进行收益管理。贺书婕总结了美国商业银行几十年来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的变化趋势,认为静态缺口分析方法已经被扬弃,动态的收入模拟分析方法正在成为主流。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在研究、摸索利率

15、管理方法的过程中,动态模拟分析的结论很重要,而对结论产生过程的理解和监控更为重要。(二)利率风险的定义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导致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与预期值的偏差。巴塞尔委员会在1997年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以下简称原则)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M.经济研究,2001版中,将利率风险定义为银行的财务状况暴露在利率变化之中。从定义可以引申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即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利率风险的必要条件是商业银行经营有关资产和负债业务,这里的有关资产业务主要是与利率关联的发放贷款、证券投资、同业拆出等;有关负债业务主要是与利率关联的吸收存款、同业拆

16、入、发行货币市场信用工具等。商业银行无论是筹资还是放款,均要使用一定的利率来表现资金的价格,从而与利率风险结缘。利率风险的充分条件是市场利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变动。商业银行筹资和放款的利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动态变化的。利率在一定时间的变化,使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成为一种可能的现实。(三)利率风险的分类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原则,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主要形式包括重新定价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基差风险和期权性风险。葛奇.美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版1重新定价风险该风险是指由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到期日(就固定利率而言)与重新定价(就浮动利率而言)的时

17、间差而给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虽然此类重新定价的不对称是银行业务的基础,但利率变动时,它们会给银行的收入和内在经济价值带来意外波动。该种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主要、最常见的利率风险。资产方面,由于借贷交易主体双方的预算软约束和低利率敏感性问题并未解决,我国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仍然缺乏利率弹性。贷款利率经过历次调整后,贷款利率的期限结构日益平坦,长短期贷款的利差不断缩小,刺激了企业对长期贷款的需求,导致中长期贷款一直以高于短期贷款的速度在增长,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之比不断下降。负债短期化与资产长期化倾向日益凸显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不匹配问题,因此,重新定价风险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在商业银行中间已经显现

18、出来。2.收益率曲线风险收益率曲线是指风险程度相同的证券的收益率随到期时间的长短而变化的轨迹。而收益率曲线风险反映的是收益率曲线的意外移动(即不同期限非平行变动,也可理解为重新定价不对称)对银行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的不利影响。在正常情况下,总是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因而收益率曲线是上翘形状的正收益率曲线。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在商业周期扩张阶段或金融恐慌时期,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的现象也会经常发生。这种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的利率倒挂现象,将使商业银行面临下垂形状的负收益率曲线风险,造成商业银行原本的资产负债期望利差落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量持有长期债券,而债券发行利率不断走低,这些长期债券所导致的

19、收益率曲线风险不断显现、激化,一些低利率的长期债券市场价格甚至跌破面值,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收益率曲线风险。3.基准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对重新定价特征相似的不同工具进行利息收支调整时,出现的不完全一致的情况。即是说,即使银行资产和负债的重新定价时间完全一致,但是只要存款利率的调整幅度与贷款利率的调整幅度不完全一致,就会产生该种风险。当然也包括表外业务。4.期权性风险期权性风险是来自于很多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所包含的期权。一般而言,期权赋予其持有者买入、卖出或以某种方式改变某一工具或金融合同的现金流量之权利,而非义务。根据我国现行的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存款人可根据意愿决定是否提前支取

20、定期储蓄存款,而商业银行对此只能被动应对。所以,当利率上升时,存款人会提前支取定期存款,然后在以较高的利率存入新的定期存款。而当利率趋于下降时,贷款人会提前还款,然后再以新的、较低的利率贷款。为了维持客户关系或迫于竞争压力,银行制定的罚息往往不足以抵补损失。所以,利率上升或下降的结果往往是降低银行的净利息收入水平,从而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二、我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实证分析(一)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利率风险度量模型,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广泛采用的利率风险度量方法,也是在技术和数据受限制的条件下较现实的模型。利率敏感性缺口(IRSG)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和

21、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差额。利率敏感性资产(IRSA)和利率敏感性负债(IRSL)是指那些在某一考察期内到期或需要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敏感性缺口模型的几个衡量指标分别为: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缺口率和利率敏感性比率。其中利率敏感性缺口的公式为: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缺口率和利率敏感性比率的计算公式为:缺口率=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比率=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敏感性缺口大于零时被称为利率敏感性正缺口,即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总量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总量,持有利率敏感性正缺口的银行被称为资产敏感性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小于零时被成为利率敏感性

22、负缺口,即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负债总量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总量,持有利率敏感性负缺口的银行被成为负债敏感性银行,当利率敏感性缺口等于零被称为零缺口,表示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总量正好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总量,处于零缺口状态的银行就被称为敏感平衡型银行。莫慧琴指出了利率波动与利率敏感性缺口之间的函数关系。莫慧琴,王忠,李亚宁.银行利率风险测度技术.当代经济科学J,1998年当市场利率波动时,银行生息资产的利息收入和付息负债的利息支出都将同方向的波动。但是,当生息资产大于付息负债即存在正的利率敏感性缺口时,如果利率上调,银行的利息收入增加量将大于付息支出的增加量,净利息收入增加。如果利率下调,银行的利息收入

23、减少量大于付息支出的减少量,净利息收入减少,当存在负的利率敏感性缺口时,情况相反,当缺口为零时,净利息收入不受利率波动的影响。利率敏感性缺口衡量了资产负债缺口绝对值,而利率敏感性缺口率和利率敏感性比率为相对值,衡量了缺口值占利率敏感性资产的比率与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比值。利率敏感性缺口率与利率敏感性缺口符号相同。另外利率敏感性比率与1的差值称为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利率敏感性缺口率越小,利率敏感性比率越接近1,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结构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小。(二)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本文收集了我国14家上市银行在2007年,2008年的年度报告,以一年为界整理分

24、析了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缺口率和利率敏感性比率等相关数据指标。其中利率敏感性资产包括先进、存放央行、存放同业、拆除现金、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存放金融性公司、买入返售、客户贷款和垫款、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项目,利率敏感性负债包括央行借款、同业拆入、同业存放、卖出回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客户存款等项目。2007年利率处于上调阶段,理论上银行持有正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可以从利率风险中受益,增加利息收入。然而由表1可知,在2007年有8家银行一年内到期的利率敏感性缺口为负,其中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则该8家银行在该阶段利息收入将会随利率跳高有所减少,其中工商银行的负

25、债敏感性缺口最大,利率每提高1%,其一年内到期的利息收入就会减少11987百万元,而其他6家银行一年会有相对明显的利息收入增加。一年以上到期的利率敏感性缺口14家银行中只有华夏1家为负,其他13家均为正。从这些缺口总额看,14家银行全为正。这也说明了大部分银行持有的长期的资产大于负债,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最典型,工商银行一年内到期负缺口规模最大,然而总缺口为正,这又会在利率上升中给14家银行带来客观的利息收入。然而这种长期的资产敏感性缺口绝对大于短期负债敏感性缺口的现状,不仅反应了我国大部分银行长短期资产敏感性缺口绝对大于短期负债敏感性缺口的现状,不仅反映了我国大部分银行长短期资产负债结构搭配

26、不合理,而且将会在以后的利息下调中给银行带来严重的利率风险,说明我国银行缺乏对利率走势预测的能力。表1 2007年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缺口率和利率敏感性比率银行一年内到期一年以上到期总缺口率总额利率敏感性利率缺口(百万元缺口率利率敏感性比率缺口(百万元)缺口率利率敏感性比率中国银行-361796-0.0800.926785457077337440.0761.082工商银行-1189740-0.1950.83717388110.7754.4480.0661.070建设银行-711235-0.1420.83710885000.7864.667-0.0761.063北京银行11742

27、0.0381.040143500.4011.6700.0761.082宁波银行10320.01710.1758650.50820330.0961.106民生银行-40017-0.0500.952722560.73437610.03611.037南京银行-13094-0.2930.774231960.77644690.1351.157深发银行-8903-0.0290.972201960.53621550.0331.034招商银行18870.0021.002552550.65228760.0451.047中信银行384220.0421.044465210.64027740.0861.094浦发银行

28、139120.0171.018229190.2351.3070.0411.043兴业银行-18570-0.0260.975493210.4631.8620.0371.038华夏银行170070.0321.033-3386-0.0750.9300.0231.024交通银行-103808-0.0620.9412162840.58323960.0551.058资料来源:根据14家上市银行的2007年年度报告整理从利率敏感性缺口率指标来说,在利率上调阶段银行保持适度的正的利率敏感性缺口率有助于提高利息收入。但是从表我们可以看出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是持有正利率敏感性缺口率最大的三家,在2007

29、年的利率上调中明显增加了利息收入。然而南京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则是14家银行中持有最大的负的利率敏感性缺口的三家,其中南京银行负缺口率达到了-0.293,在利率调高的过程中收到严重损失,利率每上调1个百分点利息收入就会损失约一年内到期资产的0.293%。但是除了中信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宁波银行、和招商银行5家银行的短期和长期缺口率都为正值外,其他银行的短期负缺口率都有长期正缺口率来抵消,所以该5家银行的盈利能力大于其他几家银行,其中中信银行的短期正缺口规模最大,在2007年利率上调阶段也会有明显的利息收入增加。从利率敏感性比率来分析,短期内比率都在1附近,其中只有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

30、不仅小于1,而且偏离较多,均为0.837,由于其资产负债规模很大,所以损失会很多。其他银行都接近于1,其中中信银行为1.044最大,南京银行0.774最小。表2 2008年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缺口率和利率敏感性比率银行一年内到期一年以上到期总缺口率总额利率敏感性利率缺口(百万元缺口率利率敏感性比率缺口(百万元)缺口率利率敏感性比率中国银行-128546-0.0230.97711482830.6983.3080.1421.165工商银行-1101.734-0.1560.8651.6919580.7313.7170.0651.067建设银行-188681-0.0300.971106

31、04690.95120.3340.1191.135北京银行132380.0371.038175390.3531.5470.0751.081宁波银行-974-0.0120.98863900.4551.8330.0581.062民生银行443480.0471.05012930.0131.0130.0441.046南京银行-15276-0.2570.796270280.84363830.1281.147深发银行10416-0.0251.02543560.0971.1080.0321.033招商银行188320.0141.014506840.3701.5870.0461.048中信银行809700.0

32、741.080218530.3301.4930.0891.097浦发银行640910.0551.058-39560.0340.9670.0471.049兴业银行230830.0251.026212740.2401.3150.0451.049华夏银行93710.0141.014236950.3681.5830.0461.047交通银行-31992-0.0150.9861717090.4031.6750.0541.057 资料来源:根据14家上市银行的2007年年度报告整理 由于2007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家通过调整利率来调控经济,到了2008年利率进入了一个下调的阶段,中央银行共4次下调存

33、款利率,5次下调贷款利率。根据利率风险管理论,在利率下调阶段,银行保持一个负的利率敏感性缺口会增加利息收入。从表2可以看出14家银行中有6家银行一年内到期的缺口为负值,分别是四大国有银行和南京银行与宁波银行,总数比2007年少了两家。这一方面是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较大,调整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延续了2007年的负的短期缺口,然而这却使四大银行在金融危机中有了较好的利息收入。宁波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值得借鉴,14家银行中只有宁波银行从2007年的正的短期缺口调整为负的短期缺口,完全在利率风险中受益。但是,民生银行、深发银行、兴业银行的短期缺口在2007年利率上调阶段为负,但是到2008年利

34、率下调,其短期缺口却为正,利率风险中损失严重,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对当前的经济环境没有正确把握,缺乏预测利率走势的能力。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利率讲进入一个下调周期,但是2008年一年以上到期的长期缺口除了浦发银行维持了较小的负缺口外,其他银行均为正,并且四大国有银行的正缺口规模很大,其中中国银行的累积缺口为1019737百万元。从利率敏感性缺口率指标分析。短期中,南京银行和工商银行都保持了较大的负缺口率,2008年利息收入明显提高。但是与2007年底的利率敏感性缺口率相比,两家都有所上调,南京银行由2007年的-0.293到2008年的-0.257,工商银行由2007年的-0.195到2008

35、年的-0.156.2007年持有负缺口率的8家银行都不同程度地调高缺口率,这样又降低了其增加利息收入的幅度。但是14家银行中有13家长期利率敏感性缺口率为正值,并且总额缺口率全是正值。这在以后的利率下调过程中不仅会完全抵消掉短期内增加的利息收入,而且如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还会在以后的降息中受到更严重的损失。从利率敏感性比率分析,小于1的四大国有银行和南京银行较2007年更接近于1,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深发银行、民生银行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利率敏感性比率,只有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降低了利率敏感性比率。说明我国大部分银行不仅危机处理能力不强,而且缺乏正确预测利率走势来提高

36、利息收入的能力。(三)结论由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我国的利率经过了先上调后下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一少部分银行(2007年6家,2008年6家银行)的短期缺口符合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增加利息收入的要求。尽管2007年13家银行能保持正的累计利率敏感性缺口,但是主要主要是靠长期正缺口去抵消短期的负缺口,这种资产负债结构在2008年利率下降时给银行带来了更大的利率风险。2008年尽管四大国有银行都保持了负的短期利率敏感性缺口,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利息收入反而会有所增加。但这主要是这四家银行的资产规模较大,调整比较困难,延续了2007年的利率敏感性负缺口。然后长期缺口和总缺口确实正值,

37、并且总缺口率还有不同程度的调高,会在以后的降息过程带来更大的利率风险。另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2008年利率敏感性负缺口规模较2007年有所减小,也说明了该四家银行没能在利率变动中把握利率波动确实,利用自身的优势。相反宁波银行在整个利率波动过程中的利率风险管理非常值得借鉴。利率自由化,中国更习惯地称为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取消对金融机构设置的利率限制,使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目前我国尚未进入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只有存款利率的上限、贷款利率的下限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等少数利率品种;全国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和交易利率、贴现率和转贴现率、政策性金融债券市场发行利率、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利率已经

38、率先实现了市场化;银行存贷款利率也在有步骤有安排地放开;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已成为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成为最市场化的货币政策执行方式,这对利率市场化是一种极大的促动。利率风险源自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具有长期性和非系统性,只要实行利率市场化,就必然伴随有利率风险,各商业银行承受利率风险的水平取决于其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在商业银行面临的四类基本风险一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汇率风险中,利率风险逐渐成为其面临的主要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利率风险原因在于:在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时,我国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地完全接受,没有任何缓冲的余地;贷款利率方面,央行不规定贷款利率,但是规定

39、了贷款利率的基准值和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所以我国商业银的贷款利率的变动浮动一也不会大,比国外的浮动可能小些。三、政策建议( 1) 产权制度创新。打破现行的金融产权制度, 形成有效的经营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自然就有动力进行利率风险管理。( 2) 混业管理。分业管理的限制使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主要集中于借贷业务, 利率风险分散较难, 而混业管理正好能弥补这一缺口。( 3) 管理观念创新。中国商业银行不仅要关心以前只注重的安全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也要注重利率风险。中央银行也缺乏对利率风险的监管指标。( 4) 完善金融市场, 引进和培养优秀金融专才、引进先进技术, 商业银行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利率风险管

40、理工具。随着金融机构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 人民银行将不断扩大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自主权, 完善利率管理, 并通过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 引导利率进一步发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5)积极完善或开发利率风险管理的数据统计系统和风险计量软件系统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也是利率风险管理中的一项关键因素。银行应确保所有重要的头寸与现金流量,无论是表内的还是表外的,均要及时地纳入到衡量系统中去。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数据统计系统主要是为金融监管当局的宏观金融服务的,还不能完全满足利率风险管理的要求。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利率风险管理的初期,对利率风险的测量主要是采用利率敏感性缺口,还可

41、以不急于运用利率风险计量软件系统进行利率风险管理。但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利率风险管理要求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向利率风险管理软件开发商或国外商业银行购置利率风险计量软件系统进行利率风险管理。(6)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非利息收入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30%左右,有的甚至达到70%以上。在我国,中间业务发展还相对滞后,各家商业银行虽然己开办了一些中间业务,但是从己开办的业务来看,存在着品种少、业务范围窄的问题。当然,中间业务收入也比较的少。2003年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集团中间业务收入只占其营业收入分别为7.9%和16.09%。因此,我国商业银行

42、应该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目前,商业银行应加大技术和设备的投入,提高中间业务在银行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且在严格控制中间业务本身风险的前提下,使中间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7)商业银行努力提高自身的资金定价能力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许多由中央银行统一管制的金融产品的价格的确定权将下放到商业银行,能否为金融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收益和所面临的风险,为了能够从容地迎接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商业银行应提高自身的资金定价能力,且有必要建立高度协调的产品定价体系。首先,总分行间的定价权限划分。一是,总行依据全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战略目标

43、需要,制定并公布行内基准利率水平。二是,总行确定各分行的利率浮动权限。三是,分行根据行内基准利率和总行授权,对不同客户确定具体的定价水平。其次,银行内部各个部门共同合作,建立严格的分部门和分业务品种核算和考核制度,为合理确定产品的平均费用奠定基础。最后,建立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促进内部资金的合理流动。内部资金利率是调节商业银行内部资金流向的重要杠杆。在利率形成逐步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对于市场资金的依赖程度更大,因而内部资金利率确定机制要更加灵活,对市场的反应更为灵敏,同时兼顾分行间,资金来源部门和运用部门之间的利益,以确保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及日标的实现。(8)培育利率风险管理文化,增强全体员工

44、风险意识在国际上不少金融机构因风险控制不当而造成倒闭的案例中,有些往往并不是因为它缺乏风险控制的机制,而主要是因为其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过于薄弱。因此,自上而下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营造浓厚的风险文化至关重要。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各商业银行处于利率风险管理的初期,从前文的介绍知,这方面更加缺乏,利率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意义重大。利率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通常要求商业银行对内在的利率风险管理活动进行分析,明确并倡导一定的风险收益价值观,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传播以及银行内外各类沟通活动以强化管理层所倡导的利率风险收益价值观,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利率风险管理作风、意识和习惯,并在环境的冲击和挑战中,不断

45、提高和优化。其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商业银行的管理层要确立利率风险价值观念,为整个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企业文化的塑造定下基础,在日常业务经营过程中,要直接参与利率风险管理;其次,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要积极发挥团队精神。接着,利率风险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贵在坚持。最后,利率风险文化的建设要保持自身的特性。我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自身都有很大的差异性,故,利率风险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可能完全一致,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塑造出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当然各商业银行之间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融合,取长补短。(9)加强利率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利率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性较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国外

46、商业银行的“金融工程师”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动,准确预测利率走势,进而制定金融产品的价格,并可以在一项交易达成后,利用一些模型准确预测风险,制定防范风险或尽可能缩小风险的措施。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层,无论在意识方面,还是在管理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方面都与国外同行相差很多。因此,商业银行应在强化利率风险管理者风险意识的同时,通过外聘和加大内部培训等手段储备一批自己的“金融工程师”和“金融分析师”,积极推进利率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此外,各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资金交易部门长期在国际货币市场进行资金运作,对于利率风险管理有一定的专业积累,应当加强部门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专业技能知识在行内的共享和交流,从整体上提高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