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暴利真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7058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冲基金暴利真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冲基金暴利真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对冲基金暴利真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对冲基金暴利真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对冲基金暴利真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冲基金暴利真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冲基金暴利真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索罗斯一年内狂揽40亿美元的秘密何在?30年对冲基金投资经验人士揭秘轰动行业的真相!基金经理三缄其口的业内机密、投资人最重要借鉴资料!书名:对冲基金暴利真相:为什么他们永远赚大钱?书号:978-7-300-18999-4 著者:美 西蒙 拉克(Simon Lack)译者:忻海责任编辑:郭玉可开本:16开 160mm*230mm 双色印刷页数:212页出版时间:2014.5 定价:42.80元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建议分类:投资/金融/基金【编辑推荐】n 作者西蒙拉克有近30年投资经验,专注对冲基金创业资本投资,向对冲基金经理分配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与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相交甚笃,直击行业

2、内幕。n 福布斯最高薪金基金经理排行榜显示,2013年,乔治索罗斯收入高达40亿美元,大卫泰珀紧随其后,年收入达到35亿美元。对冲基金行业向来以不相关的回报及超高回报率著称,这些拥有亿万资产的基金经理变得家喻户晓,而哪位投资人有同样的知名度?本书大胆披露让投资者跌破眼镜的事实究竟谁在赚大钱?n 作者亲历索罗斯狙击英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崩盘、2008年对冲基金行业海啸般的灾难娓娓道来自身投资经历,给基金经理及投资者非常多诚恳的建议,帮助其更有目的的投资,在残酷而诱人的行业中脱颖而出。n 投资者想利用对冲基金赚钱,有一些重要却常常被忽略的简单问题,作者一一列举,指出对冲基金行业的致命问题及各种获

3、利机会。【内容简介】对冲基金行业造就无数富可敌国的金融巨鳄,想一想这些耳熟能详的基金经理名字乔治索罗斯、路易斯贝肯、保罗都铎琼斯在弱肉强食的投资生态中,他们怎样在食物链顶端睥睨群雄?20年间,对冲基金从作坊行业冲上云霄,如黑洞般吸金不断,投资者蜂拥而入。而数以亿万计的钞票,究竟去了哪里?拥有近30年投资经验的作者,通过叙述其职业生涯中的一场场投资战,揭露了轰动整个对冲基金行业的王者真相。了解这些业内人士三缄其口的秘密档案,结合作者诚恳的告诫和意见,助您成为精明而富有的投资者,为您铺平撬动财富之路。【作者简介】美西蒙拉克(Simon Lack),在摩根大通(JP Morgan)工作了23年,为摩

4、根大通投资委员会的成员,向对冲基金经理分配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并创建了摩根大通培育基金,该基金作为私募股权投资工具,专门投资新的对冲基金的股权。拉克大部分时间都在北美的利率衍生产品和外汇远期交易部门工作,期间经历了数次银行间的兼并和多个经济周期的起伏,并成功管理了该项业务。于2009年自摩根大通退休,现经营SL Advisors投资顾问公司,为他自己和客户进行策略性投资。【名家推荐】充满争议也令人警醒,西蒙拉克对另类资本投资做了真正的剖析。不管你是对冲基金经理、投资者还是记者,如果你没有读懂本书,那么后果自负。莱斯利丹尼尔斯韦伯斯特 摩根大通退休执行副总裁 对于那些客户数量早已过亿的理财产

5、品,部分重量级人物都不完全了解,更何况基金大家族细分类别里更加专业、更加精深、更加神秘的对冲基金了。本书用较为通俗的语言,基本讲透了它。值得一看。王群航 资深基金研究专家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对冲基金从谋取暴利的“黑匣”演变为透明的机构投资人配置资金的必要选择。本书用浅显的语言展现了这一历史沿革,让读者对对冲基金结构、经营盈利模式、风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消除对对冲基金认知的误区。谷佳 HFR(Hedge Fund Research)亚太区总监本书从策略、规模、架构等各方面探讨了对冲基金暴利的原因,是一本对冲基金方面研究不可多得的好书,相信对国

6、内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仁来说,是一本值得借鉴的好材料。 丁鹏 中国量化投资学会理事长对冲基金投资的风险在哪里?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对冲基金炫目的光环下有什么潜规则?富可敌国背后的故事是什么?本书深刻解析!卢扬洲博士 深圳中金阿尔法投资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读者定位】n 大众读者n 对金融投资感兴趣人士n 对冲基金投资者、基金经理、经纪商等业内人士【上架建议】投资/金融/基金【目录】致谢引言第一章 揭秘对冲基金回报的真相从“作坊行业”到“独领风骚”基金回报:看上去很美基金规模的两难究竟该如何看回报?做个精明的投资者昙花一现的骄人投资回报只有总利润才能说明问题对冲基金不是共同基金!小结第二章 对冲基金的

7、黄金岁月外汇部门新的赚钱机会建立一个对冲基金投资组合尽职调查的趣味所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由风波到风暴太多的银行兼并小结第三章 寻觅那块罕见的宝石风险投资专家看中的大机遇从纸上谈兵到真刀真枪“战略合伙人”的布局印度是个好地方吗?保险与豪赌每个人都有一个好故事2+2会等于5?有些投资不该对冲作为一门生意的对冲基金小结第四章 客户的游艇哪儿去了?利润在谁的口袋里?投资者蜂拥而入无休止的叠加收费神奇的行业,糟糕的投资?细究各种投资策略基金经理对财富的囤积、再囤积如何变得比客户更加富有?小结第五章 2008年对冲基金食言1987年版本的金融危机2008年后,重新定义“风险”致命弱点在危机中涌现对冲基金是难

8、说再见的加州旅馆无法逃离沉船有没有人永远是对的?投资者,请别被蒙蔽双眼选对时机,却迎来悲剧2008年,漫长的下坡路小结第六章 进场的隐藏资本为何要我为你买单?鲜有人知的秘密我的中间价还是你的中间价?目光敏锐的好处警惕估值中的小动作让我看看我的钱严控头寸的透明度小结第七章 合伙人权利何在?有限合伙人,有限权利制造烂摊子的朋友合伙人的疲惫与妥协注意法律费用眼花缭乱的基金结构小结第八章 对冲基金欺诈行为骗子永远不嫌多与麦道夫骗局的一面之缘做个合格听众眼皮底下的大胆诈骗别忘审查你的背景审查员拥有超强人脉,却是个骗子?基金经理请客,投资者买单总会有人让你大吃一惊下班后的尽职调查小结第九章 认清对冲基金的

9、海市蜃楼你为何要投资于对冲基金?与赢家博弈封闭式基金的小把戏学会避开人潮为什么规模大小很关键“记住,你可能赔钱”莫被昨日回报误导少数不一定要服从多数要不要在这里投资这么多钱?小结后记参考书目【精彩书摘】与麦道夫骗局的一面之缘我有机会早在20032004 年给麦道夫投资。Fairfield Greenwich现在已经是一家臭名昭著的对冲基金的基金,它当年引导大量资金投向麦道夫的庞氏骗局。我们跟该基金的代表会面,讨论麦道夫和他的令人惊讶的稳定回报。我们在会议上试图了解这一成功投资的原因究竟有哪些,Fairfield 的营销人员给我们描述了这样的情形:麦道夫经营两家企业,一家是经纪公司,负责为客户执

10、行交易,另一家是资金管理公司,经营对冲基金。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的管理层是一套人马,当时Fairfield 营销人员解释说,这两边的生意有时可能会执行相同的交易。通常投资行业会有限制超前交易的规则以保护客户,防止经纪人把自己的订单放在客户的前面。他的描述听起来很奇怪,但这种会议并不是为了检讨经理是否完全符合相关法规。我们假定他的行为完全是合规的,因为在这样的会议上质疑什么行为有没有潜在违法的可能并不恰当。我们谈话的内容转移到其他方面,会议平平淡淡地结束了。多年以后,当麦道夫丑闻曝光,众多投资者所遭受的惨重损失已变得众所周知之后,我回想起那次会议。虽然Fairfield 的营销人员并没有提到超

11、前交易,也并没有提出有任何违法的行为,我突然明白了当时营销人自己也认为超前交易正是使麦道夫的对冲基金取得稳定回报的原因。麦道夫的投资者,包括由Fairfield 带进去的那些,赚的是经纪业务客户的钱。这种方案对于对冲基金投资者可能有更多的吸引力,因为他们是此类活动的被动受益者,能够从违法的行为中获利,但是不承担任何责任。这是我们与Fairfield 或者任何跟麦道夫公司相关机构的唯一一次会议。当时我们没有进一步跟踪这个机会,因为很大程度上,我们是无法通过跟他们协商拿到优惠条件的。但是经纪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自由流动,以及因此造成的一些客户能够潜在地从另一些客户身上渔利,这些情况都意味着

12、我们不可能认真考虑这个机会。虽然投资者的投资是“被动”的,但是我们不会感到很舒适。这也许不是巧合,那份很长的麦道夫的受害者名单中并不包括任何大型华尔街公司。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美林均不在列,无疑是因为即使是最粗略的尽职调查也会发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有人问华尔街的公司是否早知道麦道夫,并应该早些揭发他。就我而言,通过一次会议,我所了解的东西就足以得出一个结论:这项投资不会通过JP 摩根详细的尽职调查的第一阶段。但我了解的东西不足以让我很自信地下结论,这是一个欺诈计划,我应该报告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当然,最后我们知道了麦道夫并没有比他的经纪客户超前交易,他只是伪造交易,窃取客户现金。虽然我

13、们可能永远不能知道,但我猜测Fairfield Greenwich 相信他们告诉我们的话。他们自己当然也是受害者,通过他们对麦道夫的活动所做的简单调查,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超前交易是麦道夫稳定获利的源泉。如果是这样,那么对这个所谓“源泉”的坚信成了他们将客户的70 亿美元(Bray,2010 年)投给麦道夫的基础。虽然许多信任麦道夫的个人投资者并不知情,是悲惨的受害者,但这里有一个甜蜜的讽刺:专业投资者愿意因为可以不公平地从其他客户那里获利而投资,最后也成了受害者。你为何要投资于对冲基金?很多投资者对他们的对冲基金投资都很满意。对冲基金的个人客户必须有足够的财富,是“合格投资者”,要想调查他

14、们不是很容易。非常有钱的人通常对其财务状况秘而不宣。但一些机构客户会公开他们的投资结果。大学捐赠基金,比如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捐赠基金(Sorkin,2010 年),以及公共养老金计划,如美国加州公共雇员退休系统,都公布了相对满意的对冲基金投资结果。我也有一些非常“高净值”的朋友,他们对自己的对冲基金投资也一直很满意。但每1 美元令人满意的投资,就有另外1 美元没那么美满,因为总体结果不是很好。对冲基金自称提供多样化投资,的确如此。多数投资者会很乐意接受一个与他们目前的投资组合相关程度比较低的新投资,哪怕它的投资回报较低。当然,有一整套的学术理论,比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帮你计算出那些不

15、相关的投资究竟回报可以低到多少。这取决于新投资跟你已经有了的投资关联性如何,当所有其他的投资都赔钱的时候,新的投资是不是也下跌?它们一起移动的可能性越小,新的投资就越有助于你的整体投资组合,那么新投资的回报即便更低也值得投资。但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世界里,无论什么样的投资回报必须至少跟投资国债一样好。如果在长期来看投资的结果都不如国债,那么在投资组合中加上它就没有任何意义。另一方面,如果投资利润并非投资于对冲基金的最主要的原因,那么很难知道原因到底是什么?当然,对冲基金的投资者被示以各种证据,说明利润是投资的真正理由。很难想象经济利益之外还能有什么其他的投资目标。对冲基金并没有其他任何有用的目

16、的。保罗都铎琼斯设立的罗宾汉基金会为许多公益事业提供慷慨的慈善援助,虽然这对于该慈善组织的支持者来说是好事,但是,慈善事业是对冲基金的一种让人喜悦的副产品,而不是它存在的理由。也许是因为对冲基金创造了这么多的财富,确认客户是否得到良好的回报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长期年平均回报率很好(其中忽略了一个事实,即最好的年份是在行业很小时创造的),外加一批非常富有的从业人员,这该是加入对冲基金的一个强大理由?为什么投资者与对冲基金的痴情让他们收获如此菲薄?投资结果一直如此扭曲,资本赚了很多钱,肥了行业中的几乎每个人,唯独不包括资本的提供者,这究竟是谁的错?投资者该如何应对才能给这种关系带来一些平衡?目前的问题有没有解决办法?抑或,对冲基金客户将继续用正反两面完全一样的硬币来跟行业对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