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80339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信用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信用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信用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信用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用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货币金融评论 2005 年第 12 期 信用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 1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许进 提要:本文试图从信用价值变迁、结构变迁和制度变迁的演进角度,揭示信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寻国内信用制度建设的发展路径。本文的研究表明,信用危机的实质是信用制度供给不足的危机。从根本上说,信用制度供给需要在市场交易发育的基础上不断演进。国内发展现代信用的路径应该首选征信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失信惩戒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信用 演进逻辑 发展路径 信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它的历史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一样源远流长。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信用活动的产生也较早。从西周时期到新中国建立前,信用一直在不

2、断的发展变化者,期间有繁荣,也有衰落。虽然信用与信用制度的产生至少和人类经济活动一样古老,但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向信用经济的高级阶段过渡,西方才开始有组织地开展信用管理方面的研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金融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法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和研究这个古老、神奇而又无所不在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后,国内的信用规模不断扩张,信用活动开始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信用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对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发展形成潜在危险。本文试图从演进的角度,揭示信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寻国内信用制度建设的发展路径。 一、信用和信用发展的历史逻辑 (一)不同视角中的信用 从经

3、济学的角度出发,信用是借贷活动的总称,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所谓借贷活动,指商品或货币的所有者,把商品货币暂时让渡出去,按照约定的时间,到期由商品或货币的借入者如数归还并附带一定数额的利息。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信用是调节社会资源再分配的媒介。资金短缺者以支付利息为代价,获得了货币或商品的使用权,资金闲置者利用赊销、借贷手段获得了商品快速流动或利息收入的利益。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信用在资金短缺者和闲置者间搭建起一座桥梁,社会总信用的水平反映了需求双方的平衡点。 从金融学的角度来看,银行等金融机构正逐步成为社会的信用中心和媒介,银行以强大的资本金做后盾,利用储蓄、结算等业务,变小额

4、资金为大额资金,便流动资金为稳定资金,筹集了数十倍于自身资本的庞大资金,然后在广泛采集顾客信用信息,严格信用管理的基础上,将资金分散借贷给不同的客户。在此过程中,银行起到了信用中介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利差收入,最终实现了资金供应方、中介方和资金需求方的三方共赢。1 许进,1974-,女,内蒙古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后,内蒙古财经学院管理学特聘教授。 1 信用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 从法学的角度来看,信用是借贷双方的一种延期支付的契约或承诺。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贷出方负有及时供给商品或货币的义务,同时享有按期回收本金和利息的权利;借入方有权及时获得合格的商品和足额的货币

5、,同时承担起按协议分期或一次性偿还本 2金和利息的义务。因此,从法律的意义上讲,信用本身是指支配权或要求权 。 (二)本文的观点 以上各种观点,偏执于自己的研究视角,不能以历史的视角来阐释,进而不能客观分析信用发展的演进逻辑。我们认为,为了清晰认识信用的发展逻辑与路径,应该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结合,把信用分为民间信用和现代信用两部分来考察。 1.何谓民间信用? 3 中国金融百科全书与市场经济学大辞典 都有解释民间信用的词条,他们认为,在西方,民间信用是相对于国家之外的一切信用,包括商业银行信用;而在国内,民间信用是指居民之间以货币或实物的形式所提供的直接借贷,各专业银行信用不属于民间信用。信用

6、论4 也有类似的论述,他们认为民间信用泛指非官方信用,包括民间的货币和实物的借贷、民间的商业信用、民间的“合会”等,尤指民间货币的借贷。 综合以上各位学者的各种论述,我们认为,民间信用是一种最古老的信用形式,也可简称民间借贷。它是分散在社会个体之间自发形成的借贷行为,一般表现为两种极端的形式,即友情借贷和高利贷。我国现阶段的民间信用是一种非官方、非法律承认的信用往来形式。 民间信用的本质是信任关系。信任所指的是一对一的关系,描述的是人与人、人与机构、机构与机构等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属于道德约束的范畴。 2.何谓现代信用? 有的学者认为,现代信用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到期还本付息的借贷活动。这种定义的信

7、用从 、属于道德约束的概念,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信用概念。有人把信用等同于“诚信”“信誉” “诚信”是一种社会概念,是交易个体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下所体现出个体等概念。实际上, “信誉”是交易个体在某一区域或市场内的公共形象,所表现的是社会品德、情操的修养程度;道德伦理方面的行为和准则,所树立的是某种道德准则下的行为表率。 信用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概念,简单地讲就是受信人的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在市场交易中,信用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易手段,交易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要受到有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和制约,不履行义务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们认为,现代信用是交易者之间在交易过程中以信任为基础、以制度为交

8、易秩序的保障、以到期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现代信用的本质是契约关系。 (三)信用发展的历史逻辑2 信用规制论,李晓安、阮俊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0 月,P123 黄达等主编,中国金融百科全书 市场经济学大辞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0 年版,P104105;赵林如主编: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年版,P158。4 曾康霖、王长庚,信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3 年版,P435458。 2货币金融评论 2005 年第 12 期 交易对于信用的依赖程度源于交易的过程,取决于交易水平或交易频率,交易频率反过来又决定着信用的演进。信用信息的转移取决于交易个体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

9、而不是权威)以及转移机制。 人类社会在交换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有过三次飞跃:一是物物交换,人们利用自己的劳动产品,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品。物物交换对信任的需求较小,甚至不需要信任;二是货币交换,人们借助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可以不为买而卖,而只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关系第一次拓宽了劳动分工和交换的广阔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商品交易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实现分离,但是,资金流、商品物流是“同步”的;同时,交易的主体扩大,交易的频率增加,交易者对信用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三是信用交换,人们借助信用作为交换媒介,可以不用立刻给付等价物,一方可以先付货币后取得商品,或者一方可以先取得商品后支付货币,前者为预付后者为赊销

10、,信用关系再一次拓宽了分工和交换的广阔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物流、资金流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分离,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交易规模。无论是交易的参与者,还是交易的频率都大大增加了。但是,信用交易在降低交易者交易成本的同时,却提高了信用成本(包括信用信息的搜集成本、信息的传递成本、信息的使用成本)。 二、信用发展的逻辑演进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信用活动的产生也较早。从西周时期到新中国建立前,民间信用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主要形式是友情借贷、高利贷和商业信用。发展到清代的时候,旧式的民间金融机构主要有“钱庄”、“票号”、“当铺”、“民营银行”等,但最终都走向衰亡。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变

11、化,我国的民间信用在经历了建国初期以农村信用合作化为主要形式的短暂发展后就转向衰落。在计划经济下,民间信用虽然没有完全消失, 5但其规模非常小,并一直以“地下”形式的扭曲状态存在着 。 改革开放后,市场的期望和需求重新呼唤信用。于是,内生于经济的非正规制度安排的民间信用开始复兴,出现民间借贷、民间合会、私人钱庄、民间集资和私募基金等形式,但多潜伏于“地下”。同时,现代意义上的信用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一)民间信用的内生逻辑 民间信用作为经济交往过程中积极互动的产物。当嗅到社会中的资金需求时,而正规的融资渠道难以满足时,民间信用就应运而生了。可见,民间信用充当的是一种金融中介角色,肩负着资金供需

12、双方的需求与期望。民间信用作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内生产物,随着交易水平的变化,有时繁荣,有时衰落。 1.民间信用的交易圈子 民间信用的交易主要局限于由血缘、地缘或业缘组成的圈子内,很少拓展到圈子外。圈子内存在着一种排外的倾向,“本能”地规避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经营方式看,民间信用一般采用的是封闭型互动,信用信息一般只在这个封闭的圈子内呈放射状流5 江曙霞、马理、张纯威,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版,P165 中国民间信用 3 信用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动,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大圈子。由于交易发生于特定的范围,信用的规模和影响力都非常有限。如同双刃剑,独特的信任模式反过

13、来却成为信用交易范围拓展的“敌人”。高昂的信用成本无法通过大规模的扩张降低,于是,只能选择“熟悉的圈子”来降低成本。 2.民间信用的交易主体基础 因为民间信用是一种基于个人之间或以个人为基础的单位之间的信用交易行为。民间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当私有财产只剩下数量很少的家庭财产时,民间信用的所有制基础变得薄弱。特别是建国初期,“一大二公”,人们被组织到各种“单位”中,作为个体人的身份被大大削弱,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集体、有组织的活动,个人自发性的经济交往就很少。 3.民间信用交易频率 在交易圈子内部,成员坚持小额和重复交易的交易模式,因而交易的机会较多、交易频率较高;交易圈子之间

14、的信用交易频率取决于圈子的交叉重叠程度。 (二)民间信用的外生逻辑 1.传统文化的“潜规则游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关系与情感尤为重视,源自一种文化的积淀。建立在亲友与熟人之间的深度互动是民间信用得以维系的重要保证。信用交易者之间的关系之所以得以维持,靠的是伦理和道德的力量而不是契约。在某些时候,体现为“族规”、“家规”、“行规”等方面的道德风俗对信用交易者具有极强的教化作用,是人们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是一种隐性的惩罚约束机制。在传统的文化氛围中,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是民间信用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次优级制度安排。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民间信用本身的“体制外循环”,决定了其不能

15、运用法律来制裁违约者,必须强调道德约束和社会约束,来确保偿还机制的顺利实现。 但是,对关系与情感的过分倚重是民间信用扩展的大敌。对关系与情感的畸形倚重不可避免造成对信用要素的破坏,基于关系与情感基础上的关系放款与人情放款难得到契约甚至是法律的保护。一旦民间信用出现支付危机,单纯的道德约束根本不堪一击。 2.纵向政治格局下的“惟我独尊” 中国历史上实行的是强中央集权制的纵向体系,人们的交易活动习惯于借助强有力的政府或权力来维系和保护。一方面,人们做事喜欢论关系,讲究“贵人提携”,所以,中国的民间信用从萌芽时期开始就与官僚和政治有?琶懿豢煞值墓叵担涣硪环矫妫捎谌狈秩频目购夂椭圃迹挥屑嗫鼗疲笆琢臁钡

16、男形静换崾艿皆际源嬖谧藕艽蟮牡赖路缦铡庵址缦找坏突峤档妥苑缁崃苹瞪缁嵝湃纬潭龋信用发展的破坏性极大。 三、信用的制度危机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信用是由民间自发产生的。但是,内生的信用却一直没有内 4货币金融评论 2005 年第 12 期生出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其“与时俱进”,不具有内在的契约关系和产权保护因素。整个社会的信用结构主要依靠关系纽带和伦理道德来进行控制,没有形成社会的普遍原则,无法节约社会信用交易成本,从而无法使社会的信任结构与合作秩序得到扩展。 显然,由于“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楚了,对象是谁,和自己什么关系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来进行交易。因此,社会存在

17、着无数个小的信任系统(这里的小信任系统具有多种形式,它可以是一个单独的个人,一个家族,一群朋友,一个部门,甚至是一个地方,比如晋商)(张杰,1998)。在每个小的信任系统内部,成员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十分强烈,信用的交易成本相对较低?欢谛湃蜗低持洌幢硐殖鐾苛业牟恍湃胃校信用的交易成本很高,妨碍了整个社会的信用信息流动与信用交易。 基于此,经济资源被人为地分割成无数小块,相互之间的流动与组合往往因需要支付高昂的信用成本而无法实现,整个社会难以享受由信用扩展所带来的巨大好处。 1.信用价值变迁中的道德约束单一性 信用制度的重要组成是失信惩戒机制。失信惩戒机制主要围绕几个方面发挥作用。首先是失信传导机制

18、,即把交易双方失信者或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失信行为,扩大为失信方与全社会的矛盾。其次是对失信者的处罚,使失信者在一定期内失去交易机会,利益受损。 民间信用这一正规体制外循环的产物,除了国家的控制外,则基本借助于意识形态这一非正式制度安排。儒家意识形态的地位一经确立,其礼的精神(行为准则)与规范便不仅全面渗入人们的日常社会经济生活,而且逐渐融入法典,导致道德的社会化和法律的儒家化(外法内儒)。民间信用借此力图建立信用的惩戒机制。当一个人做坏事,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在内心深处受到惩罚。 自发产生的民间信用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这种相互信任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道德伦理约束,并以此启动信用交易的链条

19、。所谓的契约,往往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君子协定”。这与西方理论中的信任完全不同,西方的信任基于人的现实性,主要借助于法理与契约来帮忙。在西方,契约是自主、平等的法人之间斗争、谈判的结果,是私人关系的替代物,它的效力由法律制裁而非社会道德、舆论压力来保障。我国民间信用约束因素仅剩下道德约束一项。以至于现在很多人对信用的理解仍停留在传统的道德范畴上,衡量信用的标准,要么是具有符合道德规范的行动,要么是养成某些符合道德的习惯。 惩戒机制的道德约束单一性容易造成信用价值的外部性。一方面,交易圈子之间的信用信息流动不顺畅,失信者不能及时受到惩戒,守信者反而受损;另一方面,社会惩戒失信者的成本高昂,

20、损失波及交易圈子中的其他成员。 2.结构变迁中的产权制度不完善 中国历史上一直没有完善的产权制度,信用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薄弱,自发性的社会交往不发达。 中国的社会制度是家族制度。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便是这种家族制度的理性化。宏观上的皇权至高无上和微观上的家庭中心主义造就了中国“二重”的社会结构:一边是强大的政府 5 信用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组织,另一边是原子化的个人和家庭,独缺社会中间阶层(诸如行会、商会、工会、企业家、银行家等)。社会经济力量的分布极为松散,几乎没有什么阶层在交易中能拥有足够的谈判能力,这样,社会经济中就不会有广泛而有效的产权保护需求。 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政府是社会规范的制订

21、者和维护者,也是权威,家庭及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各种“单位”必须服从。社会的隐含契约是借助强力规则而不是依靠信用来推动经济运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观念:社会秩序与个体自由是互相冲突的,要保持社会秩序,就必须限制个体自由。 3.信用约束机制中的法律治理执行力弱 信用的确立离不开道德的教化,更离不开法律的威慑。信用所处的环境一直是道德有余,法律不足。 法律作为一种产权保护装置,它一定是内生于产权的。若不是如此,它不仅不能对产权形式提供保护,而且还会导致对产权的侵损。根据诺斯的考察,西方的法律是确立在要素和产品的排他性个人产权基础上的。可是,在中国古代,几乎不存在旨在保护产权与调整经济生活

22、的法律结构。 法律约束交易行为需要交易双方就未来各方的权力、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双方当事人都可以观察到对方行为,或为第三方所见证。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契约才能通过法律约束强制执行。布迪(1963)的研究表明,中国古代的法律(成文法)完全以刑法为重点。对于民事行为的处理,要么不做任何规定,要么以刑法加以调整(张杰,1998)。 此外,法律约束的有效性还取决于法律执行者自身的信用问题。执法者是否可信大大影响到法律约束的实际实施范围和效果。Knack和Keefer1997的一项对29个国家的研究表明,对政府行政权力的限制和司法的独立程度与国民的信任高度相关。对政府权力限制上升一个百分 6点,

23、信任度将上升1.5个百分点;司法独立程度上升一个百分点,信任度将上升8个百分点 。 4.信用风险控制机制 信用风险主要是到期不偿还风险。从前面的论述我们不难推出,民间信用发生的假设前提是交易圈子内交易双方都是守信之人。基于这样的假设,信用授信方对信用风险不做过多的识别和评估,更谈不上对信用风险的转移。信用风险的控制机制是保险型,而不是经营型。所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为什么几乎所有的风险管理技术方法不是源于信用起步很早的中国,而是源于英国早期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和北美大陆的开发。 四、信用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信用危机源于制度危机 我国现代意义的信用出现得比较晚,大约始于20世纪80、90年代

24、。一经出现,问题也比较多。比如,企业的三角债,国有银行的呆坏帐,上市公司的虚假信息以及中介机构的无信誉等等。似乎现代人远不如古代人讲信用。6 个人信用、征信与法 龙西安,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年 10 月,P.32 6货币金融评论 2005 年第 12 期 现代经济中,商品的价值和特性趋于差异化、多元化和复杂化,这种趋势一则会提高交易过程中欺骗的收益,二来降低了欺骗被发现的可能性,因此也进一步加剧了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信用问题。这是从自然经济向现代经济过渡所必须遭遇的一个问题。但是,为什么西方的现代信用能够突破这一瓶颈,而我们则不能超越“君子协定”在现代生活的信用危机? 信用危机的实质是信

25、用制度供给不足的危机。中国传统社会关于信用的制度供给是建立在熟人之间的人格化交易规则,以及建立在权威控制基础之上的纵向交易。中国“马鞍型”的社会经济结构,一头是代表国家权威的“官”,一头是农耕文明下分散的个人集合,双方之间的信息流动呈现从上到下的纵向流动,分散的个体没有稳定的财产权力,不具有同另一端谈判的资格和能力,这是一种失衡的结构。这种社会结构决定了信用的纵向结构,也就是说,在这种二重结构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的获益机会分布结构。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社会的上层结构(即官的层次)。这种分布状态决定了各种社会个体的行为选择与社会资源的流向,即只要疏通与上层结构的各种渠道,就有获益的机会。当获益分配严重失衡时,社会分散的个体就会成为一个整体,用暴力与另一端抗衡(因为他们一无所有)。结果是要么失败被镇压,要么被新的上层赏赐获得更多的经济自由。但是,因为没有相应的产权保护机制和社会调节机制,这种相对分散的经济自由与财产权利所蕴含的巨大经济能量也就无法顺利导入正常的经济增长过程(张杰,1998)。 计划经济继承和发展了这种纵向交易模式。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由自上到下的行政命令在社会各单位之间配置,信用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