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会计防范与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会计防范与控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会计防范与控制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存在于业务活动的始终,它是指来自金融系统内部或外部的、对银行资金安全的直接或间接威胁,其严重后果是扰乱金融秩序甚至社会经济秩序,造成银行资金损失,发生支付危机,导致金融机构倒闭,引发社会波动。像曾发生在亚洲一些国家的金融危机就引起了部分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股市下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急剧上升,流动性出现严重困难。会计工作由于其贯穿业务处理始终的独特条件,在防范银行经营风险方面可以发挥特别的作用,是银行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保证。本文试图就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会计防范与控制谈谈认识。一、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成因的会计分析
2、1、会计体制改革不到位,不能满足防范风险的要求。九三年会计体制改革以来,商业银行的会计虽伴随其自身的商业化变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真正能够适应商业银行发展的管理型会计体制尚未得到确立。作为集团化经营的商业银行,现时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全行统一法人主体下财会管理体制严重分散、基层行政核算秩序混乱,使会计部门无论纵向上,还是在横向上,均不便发挥会计的反映监督和管理职能,这自然也使得会计这一基础性的经营管理工作,在防范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中显得无所作为。2、会计制度不够健全,不便防范风险。商业银行的财会制度,是在其进行商业化变革中,伴随业务开拓和发展,边实践边制订的。从目前执行情况看,这些制度仍缺乏统一
3、性和系统性,政出多门,各业务部门(如国际业务、信用卡等业务部)都有自己的一套制度。其业务核算制度,如科目设置科目、凭证审核传递、报表编报等规定,不能满足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防范风险的要求,有的甚至存在漏洞,加剧了经营风险。3、会计核算不规范,容易引发操作风险。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正确组织会计核算是充分发挥工作职能,搞好会计监督、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的基础,会计核算必须以国家的政策法令和有关规定为依据。目前,商业银行违反业务操作规程,会计核算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拉存款允许公款私存,不按规定开立和使用账户,不按规定开具承兑汇票,不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和大额支付制度,有的行甚至账外设账,
4、违规经营等,从而引发了不少金融诈骗案件和套取银行信用行为。4、会计内控制度不完善。一是会计人员内部分工不合事理,岗位责任不明造成混岗操作,未能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岗位,存在一人多岗或“一手清”等现象,如不坚持印押证机分管制度、复核岗位流于形式等。二是违章操作,会计风险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会计人员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引起的,如对票据、凭证、密押、证明文件等审查不严,不坚持双人核对印鉴,不遵守先记账后付款、先收款后记账等记账程序,提出交换及汇划审核不仔细、走过场,将内部往来报单等应由银行内部传递的凭证由客户自带,不按规定办理客户存款查询、冻结、挂失手续,不与单位定期进行对账签证等,这些违章操作往往容易产
5、生透支、挪用、内盗、冒领、被骗等风险。三是领导干部权力缺乏制约。近几年,基层行领导、要害岗位、网点负责人作案的并不鲜见,而且涉案金额惊人,主要是因为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在一些基层行,领导权力较大,经办入慑于其权威,不敢坚持会计原则,有的经办人则对领导、业务主管盲目听从,甚至投其所好。5、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观念落后,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也是增加经营风险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在急速商业化变革、的过程中,为占市场争份额,实行外延式急速扩张政策,使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跟不上业务发展的要求,会计战线存在着人员少、新手多、队伍不稳定等问题,真正精通商业银行会计业务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在经营决策的管理层也严重缺乏
6、懂会计的“行家”。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行领导对某些会计骨干盲目信任,长期放在某一重要岗位不予交流,也不进行考察监督,致使某些动机不纯者伺机作案。二是对某些业已露出端倪的人员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调离会计岗位,而让其有机可乘。三是新会计人员对老会计人员盲目信任,或者会计人员之间,会计人员对会计主管、行领导不设防带来的风险,如他人让你怎么做账不假思索就做账,由他人代替盖章、补章等等。四是工作上麻痹大意、粗心。如人走章未收,印、押、证不是随用随锁,密码不定期更换,印鉴卡不经常清理等。给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五是工作不主动、怕麻烦带来的风险。如对账只对余额不逐笔勾对,从而使内部作案有机可乘。六是会计凭证及账
7、本保管不严,随意借阅造成偷梁换柱,致使某些问题难以发现。二、防范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会计对策和建议(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大会计”观念,全面履行会计职能,充分发挥会计防范的作用,是防范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根本保证。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经营风险贯穿于每一笔业务及业务发生和处理过程的始终,会计工作在防范经营风险方面是大有可为的。我们必须以满足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防范风险的要求出发,重新看待会计工作,树立“大会计”观念,在不断健全会计反映监督两个基本职能的同时,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对银行的经营业务,尤其是高风险经营的信贷业务,进行分析预测,对经营过程实施追踪和监控,参与经营决策,确:实建立起经营管
8、理型的会计体系,以从根本上防范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为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和强化会计工作: 1、要尽快改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主体虚拟的现状。否则,没有一个真正的所有者来关心其利益,来利用会计系统监督各项经营业务活动的开展,会计风险防范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一个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保证国家控股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将国有商业银行推向资本市场,从而优化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也真正使会计风险防范获得强劲的原动力。2、要建立起“集中统一管理与分析授权核算”相结合的大集中、管理型三级会议核算体系。进一步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积极治理“三假”,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改进会计信息的传输方式,增强可加工性和实效性,减少机构和
9、职能重叠,提高服务效率。可采用基层行领导轮换制、会计人员委派制、稽核特派员制度等办法,从人员上保证集中统一的会计管理落到实处,进一步防范、化解“本位主义”引发的银行会计风险。3、要增强会计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进一步明确监督职责,建立科学的监控指标,尤其是以安全性为主的流动比率、资本风险率、贷款逾期率、利息回收率、坏账损失率等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推行会计委派制,以改变和改进监控不力的局面。可借鉴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审计方法,量化检查标准,固定检查程序,提高会计检查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4、要运用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切实加强分析预测工作,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积极参与经营决策;
10、积极推进责任会计制度,切实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制订会计政策,通过划分责任单位,核算责任实绩,考核责任结果,使责任数量化、控制具体化、管理科学化。5、要严格执行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等制度规定,切实搞好汇票承兑、信用卡透支、电子清算、金融机构往来管理工作,在改进结算服务的同时,积极防范结算风险。(二)加强会计基础建设,纠正会计行为偏差,是对经营风险进行标本兼治的基本措施。目前银行经营中存在多方面的风险,但最大、最根本的风险是资产质量低下和经营亏损。如何保全银行资产是银行防范经营风险的基本策略。近年来在会计岗位出现的高风险因素,集中反映了银行内部会计基础薄弱、人员素质低、会计管理制度不严、会计人员有章
11、不循、会计行为不端的问题,为减少银行资产损失,防范经营风险,必须采发下措施进行标本兼治:一是要在银行基本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健全适合本单位、本岗位的规章制度、健全各项业务的操作规程和规范,做到每笔业务自始至终都能有制度约束,以堵住制度上的漏洞,减少制度风险。二是要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保证各项规章的严肃性,做到执纪必严、违章必纠,切实避免执纪不严的损失。三是要更新会计观念,让会计人员能真正树立起符合商业银行经营和防范风险要求的主体责任观念、参与管理观念、风险观念和法律观念,以自觉纠正会计行为偏差,使防范风险、改进管理成为会计人员的自觉行为。四是要建立有效的会计内控机制。对基层行领导、主管、网点负责人
12、以及会计人员在会计业务的权力、职责以及相互监督制约的办法作出明确的规定,通过强化管理,建立起责权分明、平衡制约、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避免由于会计分工不合理、责任不明、程序不清产生的管理上的漏洞,真正起到查错防弊、,消除隐患的作用。五是要加强商业银行会计队伍建设。防范风险必须以人为本,首先是商业银行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在思想上要统一认识,重视会计工作在防范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在岗位设置、人员配备上给予支持。其次是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纪政纪和职业道德待方面的思想教育,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地遵守财经纪律和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防范道德风险。最后是,要通过多种形
13、式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防范风险。银行经营风险是多种多样的,每项业务从发生到终结,都应有配套的风险防范办法。会计虽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却不是万能的,并且会计防范的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肪范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随着金融业风险防范力度的加大,会计工作在防范风险中的作用,必将得到深入研究和充分发挥。 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