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外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间差异性.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8342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进外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间差异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引进外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间差异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引进外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间差异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引进外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间差异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引进外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间差异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引进外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间差异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进外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间差异性.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组宏观经济增长与发展(8000字)引进外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间差异性 本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70573025。作者简介:唐国兴(194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系,教授。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国际金融管理。 E-mail:gxtangiuk李文(1970-),女,山东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联系电话:13651956272。E-mail: liwen 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唐国兴 李文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摘要】本文分析了1992 2005 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间差异性,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省际对外贸易差异性的影响。

2、文章首先综述了对外贸易差异性的相关文献,然后运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对总体差异进行了地区结构分解,并详细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省际对外贸易差异性的影响。分析表明,从地区结构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域间的差异在总体差异中占主导地位。最后,对于我国迅速增加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和对外贸易给出了政策建议。关键词 对外贸易,省际差异,泰尔指数,外商直接投资。中图分类号 F752 文献标识码 AEffects of Foreign Capital Introduc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Difference among ProvincesAbstra

3、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volvement of Chinas provincial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difference from 1992 to 2005, studies the effects of FDI on the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difference among provinces. At Firs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the difference of foreign trade developme

4、nt among provinces, and then it uses Theil index and Gini index to analyze the regional structure of the total difference, it makes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FDI on the difference of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The result is that difference among the east, the middle and the west areas take

5、s up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total .Fin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policy suggestion on the rapid growth of FDI inflows and foreign trade in China, in order to reach the target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in China, we should emphatically reduce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areas. Key

6、words: foreign trade, provincial difference, Theil index, FDI.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是全世界范围内增长最快的经济活动之一,加入WTO后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6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0%。(来源2006年统计公报)。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整体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不同地域的对外贸易发展却表现出不均衡的态势,如,2005年中,对外贸易排名前10位的省市自治区占全国进出口总

7、额的92.6%,进出口额最高的是广东4279.65亿美元,进出口额最低的是西藏2.05亿美元(来源:中经网)。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如魏后凯、杨开忠、林毅夫等分别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原因、机理等内容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唐国兴(2007)采用广义熵指数、面板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指出,引进外资是我国各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各地区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Pernia 和Quising(2003)对菲律宾的对外贸易和地区经济增长差距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国际贸易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正相关。谢昭琼(2002)研究认为影响我国东西部对外贸易差异的主要因

8、素有收入水平、技术水平、人力资本、政策支持、资金状况和运输条件,由于东西部在以上各因素方面存在差异,造成了东西部对外贸存在明显差异。赵伟和何莉(2007)运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进出口额的绝对数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差异,结果表明,从地区结构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带间的差异在总体差异中占主导地位;从产业结构来看,制成品贸易上的差异构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差异的主体。本文采用基尼系数、广义熵指数、面板数据分析等方法,主要研究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差异性,不仅分析了各省市自治区在出口额(进口额)总额方面的差异性,而且进一步考虑人口因素,分析了人均出口额(

9、人均进口额)方面的差异性。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描述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对外贸易现状,第三部分是对外贸易差异指标及其度量结果,第四部分是我国引进外资的现状分析,第五部分是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对外贸易差异的原因分析,最后给出了结论和建议。二、中国各省市进出口现状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差异受到经济、贸易体制改革的影响。1987年起,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在外经贸行业内推广,有着良好地理条件、经济基础和优惠政策的上海、广东等东部沿海城市的对外贸易得到了高速发展,大量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了我国东部地区,带动了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也进一步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对外贸易发展的差距。随着中央实行的从沿海向内地逐步推

10、进的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优惠政策得到进一步普及,在八五(19911995年)和九五(19962000年)期间,中央政府开始将地区发展战略的重心转向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地区差距的降低上。从地区结构来看,我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被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表1)。表1:中国的三个地区和31个省市自治区地区省 市 自治区东部地区(11省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中部地区(8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山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西部地区(12省市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

11、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进出口份额本文分析所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经济信息网,是各地区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货物进出口总额,商品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额是指所在地海关注册登记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实际进、出口额。时间段是19922005年(考虑到重庆市是在1997年成立的,故对19921996年期间重庆市的进出口数据、人口数据进行了估计)。图1给出了我国2005年各省市自治区的出口份额(),2005年出口份额最大的十个省市自治区依次为,广东(31.25%),江苏(16.13%),上海(11.90%),浙江(10.08%),山东

12、(6.05%),福建(4.57%),北京(4.05%),天津(3.59%),辽宁(3.07%),河北(1.43%),这十个省市自治区的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92.16%。由此数据可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出口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图2给出了19972005年各省市自治区出口份额的增减量,19972005年期间,出口份额提高最快的主要是江苏,浙江,上海,天津市,新疆等,其中,江苏,浙江,上海,天津市主要是东部地区的省市自治区。图3给出了2005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进口份额,其中,占有进口份额最高的省市自治区分别是广东(28.76),江苏(15.90),上海(14.48),北京(14.34),山东(4.

13、639),浙江(4.635),天津(3.92),福建(2.96),辽宁(2.66),河北(0.78)。这十个省市自治区的进口总额占全国进口总额的93.10%。图4给出了19972005年各省市自治区进口份额的增减量,19972005年期间,进口份额提高最快的主要是江苏, 上海,浙江,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等,其中,江苏, 上海,浙江,天津市是东部地区的省市自治区。出口份额和出口份额增减量是传统的出口竞争力指标,各省市自治区间的出口份额及出口份额增减量的指标值也刻划了相应地区的出口竞争力大小及变化趋势。图1:2005年各省的出口份额() 图2:19972005年各省出口份额的增减量图3:2005年

14、各省的进口份额() 图4:19972005各省市进口份额的增减量2.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贸易依存度计算2005年各省市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结果如图5所示,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有,上海(20.35),广东(19.13),北京(18.22),天津(14.40),江苏(12.45),福建(8.28),浙江(7.99),辽宁(5.12),山东(4.14),新疆(3.04)等。对外贸易依存度是衡量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地位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指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具体又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从2005年我国各省市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看,上海、广东、北京等城市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最高的。1997年

15、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与2005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相比较看,上海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从8.66上升到20.35%,而广东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从16.72上升到19.13,北京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从14.64上升到18.22,在1997年到2005年期间,大多数省市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都提高了,但提高的幅度并不同。从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角度,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对外贸易水平差距很大,在当今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提高各省市自治区的对外贸易水平,是影响各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图5:2005年我国各省市的贸易依存度()三、对外贸易差异的测量指标1.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统计学家C.Gini在1912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

16、出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不受度量单位影响的量,以刻画随机变量取值的离散程度的大小,基尼系数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优点:其取值介于0与1之间,因此赋予一种直观的标示意义。基尼系数的定义如下。N人的收入按照升序排列,基尼系数(面积的近似计算)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利用以上基尼系数公式来测量不同地域间出口额(进口额)差异性时,以各地的人口数量作为权重来计算基尼系数。K地域的人口和人均出口额(人均进口额)分别为其中,各省市自治区之间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式(1)。 (1)其中,;,;是总人口;是全地域的人均出口额(人均进口额)。图6: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出口和进口基尼系数图6给出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出口和

17、进口基尼系数,从图6中可以看出,我国进口基尼系数和出口基尼系数的值较大,显示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对外贸易差异性较大,同时,进口的基尼系数大于出口的基尼系数,说明各省市自治区在进口方面的差异性超过了在出口方面的差异性。2.广义熵指数在信息论中,熵( entropy)是随机事件不确定性的量度。对于一组随机事件而言,其不确定性越大,输出的信息熵值也越大,必然事件所包含的信息量为0,而等概率事件所包含的信息量最大。显然,在评价社会经济指标时,指标值离散程度越小,其分布的信息熵值就越大,也就是说,信息熵是指标值分布均衡度的量度。为更好地用信息熵对社会经济指标值的不均衡分布进行度量, Theil用常数Log

18、N减去Shannon C E定义的信息熵值, 这就是著名的Theil不均衡指数T-index。将熵理论用于研究收入差距,可得到T-index,其中,是个人收入与全体人均收入的比率,即,广义熵指数GE()的表达式如下式(2)。 (2)其中,当时,对(2)式取极限,可得如下结果:, GE(1)就是T-index,GE(2)就是变异系数平方的二分之一,GE(0)就是L-index。接下来利用广义熵指数来分析各省市自治区的对外贸易差异性,设有K个地域,第i地域的人均出口额(人均进口额)为, 人口为,广义熵的计算公式为(3)式。 (3)并且, , 是全地域的人均出口额(人均进口额)。这里,GE()的取值

19、在0之间,取值为0表示均匀分布;取值越大表示越不均等,即差异越大。常数表示权重,图7:我国各省市出口广义熵指数值图7给出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出口广义熵指标值,用特殊的广义熵指数公式GE(0)、 GE(1)、 GE(2)计算得到的各指数值都明显大于基尼系数值,结果进一步确认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性。图8:我国各省市进口广义熵指数值图8给出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进口广义熵指数值,用特殊的广义熵指数公式GE(0)、 GE(1)、GE(2)计算得到的各指数值都明显大于基尼系数值,并且在19922005年期间,用GE(0)、GE(1)、基尼系数计算的差异值变化副度不大,显示我国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对

20、外贸易差异性在这段期间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与图7中的出口差异性相比,进口的差异性明显比出口差异性大。3.广义熵指数的分解广义熵指数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可分解,中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按照区域可以分解成东部、中部和西部,利用广义熵指数的可分解性,可把中国各省市的对外贸易的差异分解成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全部K个省市自治区被分为P个区域,第i区域有Qi个省市自治区,分别是第i区域中第j省市的人均出口额(人均进口额),L-index可以表示为式(4)。 (4)并且是总人口,是全国的人均出口额(人均进口额)。另外,第i地域的人口为,第i地域的人均出口额(人均进口额)为。利用以上符号,可做如下分解, (5)在

21、(5)式中,是第i地域内差异,是以人口为权重的各地域内差异的加权平均,称为地域内差异。另外, 是地域间差异。图9:各省市出口广义熵L指数的分解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对外贸易的总差异、地域内差异和地域间差异计算如下。图9给出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出口广义熵L指数的分解,图形显示,19922005年期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出口地域内差异较小,并且在逐渐降低;同时,地域间的差异在总差异中占的比重较大,并且在逐渐增加。图10给出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进口广义熵L指数的分解,图形显示,19922005年期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进口在地域内差异较小,并且在逐渐降低;同时,地域间的差异在总差异中占的比重较大,并且在逐

22、渐增加。图10:各省市进口广义熵L指数的分解四、外资引进的区域配置差异性我国2005年末累计引进外资达6205亿美元,其中东部11个省市大约占到83.7,中部地区8个省市占11.4,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占4.9%。接下来利用广义熵指数的可分解性,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引进外资的总差异分解成地域内差异和地域间差异。全部K个省市自治区被分为P个区域,第i区域有Qi个省市自治区,分别是第i区域中第j省市自治区的人均引进外资,L-index可以表示为式(6)。 (6)并且是总人口,是全国的人均引进外资。另外,第i地域的人口为,第i地域的人均引进外资为。利用以上符号,可做如下分解, (7)在(7)式中,

23、是第i地域内差异,是以人口为权重的各地域内差异的加权平均,称为地域内差异。另外, 是地域间差异。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引进外资的总差异、地域内差异和地域间差异计算如下。图11:各省市引进外资广义熵L指数的分解图11 给出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引进外资广义熵L指数的分解,图形显示,19922005年期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引进外资地域内差异较小;同时,地域间的差异在总差异中占的比重较大,总差异和地域间差异的走势基本相同,在2003年之后总差异和地域间差异逐渐减少。自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我国,到2005年底,我国已累计引进直接投资约6200亿美元,这是三资企业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动

24、力。而外资流入在我国地域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影响到了各地区对外贸易的差异性。五、对外贸易差异的原因分析根据需求理论,一个国家的出口量的多少依赖于外国的收入水平和出口商品的价格,同样,一国的进口依赖于该国的收入水平和进口商品的价格。另外影响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还有如下因素。1.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一,地理和初期条件。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运输成本是商品贸易的一项重要成本,那些拥有良好地理、交通、便捷高效基础设施条件的地区,贸易活动的成本就较低,因而贸易活动就比较容易展开,而那些地理条件、交通、道路、电信等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区的贸易活动就比较落后和难以展开。我国的东、中、西部之间的自然环境差异较

25、大。东部地区自然环境好,靠近海洋,交通运输的条件非常便利。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向沿海倾斜,鼓励沿海地区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与此同时,在对外开放的地区安排上实行从沿海到内地梯度推进的战略,东部地区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总之,地理和初期条件是我国三大地带间的对外贸易发展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二,技术进步。传统上,出口竞争力用出口份额来衡量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全球出口竞争力的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导致出口模式变化的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可能就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也是我国三大地带间对外贸易发展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技术是无形的,因此难以直接去测量。三种广泛使用的间接测量方法是去测量:(1)技

26、术进步的投入(R&D经费支出);(2)技术进步的产出(专利权数量);(3)技术进步的效果(更高的生产率)。三种方法各有利弊。第三种方法一般指全要素生产率(TFP),与其它两种方法R&D和专利权数量不一样,全要素生产率是利用生产函数推导出来的一个技术指标。本文选择专利权数量作为技术进步的度量指标。第三,引进外资。由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加,唐国兴、徐剑刚(2006)的研究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出口增长,1990年代后期以来,三资企业出口的增长尤为明显。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除韩国外,大多数的贸易“赢家”的国家都引入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的主

27、要意义在于其允许跨国组织的形成,或者说,扩大公司控制权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目的,现代跨国公司理论的基本要点有两个:生产分布理论,内部化理论。生产分布理论是指一种产品不在一个国家生产而是在两个(或更多)不同的国家生产,决定跨国企业生产地点的因素与决定贸易模式的那些因素通常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内部化理论主要强调内部化给技术转移带来好处,以及内部化会给垂直一体化带来好处。引进外资成为我国三大地带间对外贸易发展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第四,收入差异。根据需求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依赖于该国家或地区的收入水平和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各地区对外贸易的

28、发展。综合以上影响我国三大地带间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本文选取表2中的各变量。表2 变量名称i地区j省i地区全国符号变量符号符号变量Ni,j,t人口Ni,t人口Nt人口GDPi,j,tGDPGDPi,tGDPGDPtGDPDPi,j,t国内专利权数DPi,t国内专利权数DPt国内专利权数FDIi,j,t引进外资FDIi,t引进外资FDIt引进外资EXi,j,t出口EXi,t出口EXt出口IMi,j,t进口IMi,t进口IMt进口2.Panel-data 模型首先采用Panel-data 模型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所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经网(部分缺失年份的数据进行

29、了估计)。本文分析是基于“分类-时间”的数据组合,建立的模型为Panel-data 模型,此模型与单独的截面数据模型或时序数据模型相比,不但可以描述在某一时期各省市自治区对外贸易额样本数据的规律,还可以描述每一省市自治区对外贸易额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且能更好地捕捉各省市自治区对外贸易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采用的Panel-data 模型是固定效应变截距式(8): (8)其中,是因变量,是自变量,是i个体的固定效应,是各个个体的共同斜率,是由其它因素导致的误差。根据本文采用的模型以及表2中的各变量。定义如下各变量。, , , 其中, (9)利用以上各变量,固定效应的模型为, (10) (11)将以

30、上模型的两边同时乘以Ni,j,t/Nt加权平均,并且加总后得到,(人口变化的速度较慢,故(Ni,j,t/Nt)L(EXi,j,t-1)(Ni,j,t-1/Nt-1)L(EXi,j,t-1),其它的依次类推。) (12) (13)其中,是在t时点的广义熵L-index。 (14) (15)3.我国各省市出口额实证分析结果决定系数0.9955,标准误差0.1833, DW2.058 (1992-2005)其中,DP是累计专利权数量(存量指标),代表的是技术进步,FDI是累计的外商直接投资。 (16) (17)4.我国各省市进口额实证分析结果决定系数0.9933,标准误差0.2741, DW2.08

31、9 (1992-2005)其中,GDP是国内生产总值,FDI是累计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指标)。 (18) (19)通过利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各省市自治区的地理和初期条件、技术进步、引进外资以及收入差异是导致各地区对外贸易差异的重要原因。六、结论本文分析了1992 2005 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差异性,研究了我国省际对外贸易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各省市的对外贸易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其中进口的差异性大小超过了出口的差异性大小;影响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对外贸易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各省市自治区的地理和初期条件、技术进步、引进外资以及收入差异。并通过利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度量了各因素间

32、的差异性对各省市自治区对外贸易差异性的影响大小。文章首先综述了对外贸易差异性的相关文献,然后运用泰尔指数对总体差异进行了地区结构分解,分析表明,从地区结构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域间的差异在总体差异中占主导地位。为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应该着重降低三大地域间对外贸易发展上的差异性。参考文献1 唐国兴,引进外资与我国区域间收入差异分析J,地域经济政策研究 2007,(3):21-51。2 唐国兴,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11。3 赵伟、何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省际差异及其结构分解J,经济地理, 2007,(3):187-190。4 陈秀山等,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33、M,商务印书馆,2005,3。5 UNCTAD(2002)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2, TNCs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 ,United Nations, Geneva and New York.6 Cowell,F.A. ,1989, “Sampling Variance and Decomposable Inequality Measure”,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42:27-417 Cowell, F.A. and S.P. Jenkins, 1995, “How much inequality can we explain? A Methodology and an Application to the USA”, Economic Journal,105:421-4308 Litchfield,A.J. ,1999, “Inequality: Methods and Tools”, http:/www.worldbank.org/povert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