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银行信贷风险分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下的银行信贷风险分析毕业论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 题 目: 金融危机下的银行信贷风险分析 学院(直属系): 人南校区 年 级、专 业: 2008级财务管理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完 成 时 间: 2012年12月17日 目 录摘要 1引言 3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机制的冲击3(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的机制缺陷4(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6二、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工作的挑战6(一)审批工作所面临的宏观经济挑战6(二)当前经济环境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7(三)市场及竞争所带来的压力7三、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控制方法上的问题8(一)事前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缺乏8(二)信贷风险量化管理方法落后8(三)信贷风险控
2、制的手段单一9(四)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9四、金融危机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应对策9(一)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与强化内控机制9(二)培养新型的信贷文化10(三)加强信贷风险的监测与监督10(四)完善银行内部审计制度10(五)采取多种风险防范及化解措施加强风险管理11参考文献12【摘要】金融危机使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商业银行必须充分吸取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教训,加强对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加强风险管理的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对各类风险的全面管控能力。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以风险管理之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
3、险问题,完整地剖析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容及其产生原因,并从信贷风险预测的路径入手,提出了建立有效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对策,这对探索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Abstract: Financial crisis brings more complexity and variety of risk to commercial banks. Therefore, they have to thoroughly learn from severe lessons in the crisis, strengthen
4、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risk management, enhance the fundamental and system constructions of risk management, and improve holding abilities for various risks. Credit risk management acts a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To be more specific, based on the fundament
5、al principles of risk management, the author,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ing course of risk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banks, completely analyzes the essence and causes of credit risk of commercial banks to discuss the problems taking place in this kind of risk which commercial banks confront. Whats
6、 more, the thesis proposes systematic strategies for establishing effective credit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s of commercial banks by beginning with predictable path of credit crisis, which produc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exploring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in our country
7、. Key Words: Financial Crisis,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Risk, Management System引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增长受到重创,全球经济下滑衰退明显。2009年美国、欧洲、日本经济都是负增长整个世界经济也在-2左右的负增长。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果断出台措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8.7,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50,成了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但是应该看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结束,随着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互动日益紧密,中国正成为国际资金流动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全球经济变化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国内经济产生影
8、响,金融危机引发的信用风险给国内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会变得更加复杂和更具有不确定性。本文就怎样从次贷危机中汲取教训,防患未然,谈谈对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管理的一些认识和想法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根本问题,制订出合理的防范策略,以求稳步健康的发展下去。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我们国内的商业银行面临了严峻的挑战。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就是,长时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恶性贷款数额庞大,继而信贷风险十分严重,并且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明显特征。由于国内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数量急速地扩张,业务涉及商业银行
9、的各个层面,而自我创新的品种较少,规模也小,其中大多还是从国外引进的,严重缺乏具有我国特色的首创和原始性创新的产品。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实际困难是,长期以来存在资产质量不高,资产有效重组程度偏低等严重问题,并且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其风险管理体系也很不健全,无论是针对风险评与应对措施还是内容操控的问题,都有诸多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解决。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机制的冲击我国商业银行的当前所面临的信贷风险基本上包括了上述的各种风险,但在现实中,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等对当前信贷风险的影响最大,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面临的大部分的风险都来自其中,而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不良贷款率的居高。我国正处于完善建
10、立市场经济的历史性阶段,法制建设、企业的市场化正在不断的进行之中。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既有其一般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特征,又表现出了在我国当前特有的经济条件下的不同特征。(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的机制缺陷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的机制缺陷,直接催生了银行信贷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对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作用。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缺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贷风险的产生。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就可以得出上述结论。1.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机制安全是银行经营贷款业务的前提目标,但这个安全是有利于业务发展和扩大收益的安全,而不是不讲求效益的安全,更不是负效益的无
11、风险或低风险。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大多数银行机构在信贷经营管理过程中已经比较重视信贷风险控制。但是,大部分银行机构还不能正确地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往往在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之间进行单向选择,有些支行片面追求信贷资产质量,机械地追求贷款零不良,以致信贷业务持续萎缩,经营效益居低不上,反过来又制约了信贷资产质量的提升,造成信贷资产质量、业务发展、经营效益之间的恶性循环。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支行为了完成眼前的存款和利润指标,提高工作业绩,依然我行我素,无视信贷资产风险,盲目发放贷款,导致不良贷款边清收边发生,边剥离边发生,边核销边产生,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其主因,在
12、于思想上缺乏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理念,行动上缺乏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机制。2.缺乏有效的信贷评估和检测机制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行有效的贷款决策及贷后检测防范信贷风险是很重要的一种途径,但在当前的情况下,这种有效的监督机制还没有有效的建立起来。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的角度分析,信贷风险主要源于贷款的“三查”制度执行不力,“三查”工作做得不深不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存在“三查”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一是贷前调查作为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需要调查人员深入企业查阅账薄凭证,核实相关数据,了解企业的产品、生产经营及管理等各种情况,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形成客观、公正、有决策价值的结论
13、,但恰恰是在这一环节上,信贷人员作不出有深度的调查,不对相关的数字进行核实,只是根据企业提供的相关文字材料,对于企业提供的报表数据轻易采信和运用,按照银行信贷管理的要求进行摘录、整合,做出表面文章,根据这样的贷前调查报告做出的结论已经使贷款失去了安全性。二是贷后检查作为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需要信贷人员深入企业监控其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向、认真分析其贷款风险变化情况。可是,信贷人员对不少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则放松了,由于到企业了解情况的时间少,无法随时把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贷后管理主要是为了应付日常制度检查的需要,这种检查是企业报表数据的移位和凭印象做出的书面反映,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失去
14、了贷后检查的真正意义,这是造成贷款预警机制失灵的主要原因。三是没有建立起直观科学的风险控制指征体系。对企业财务指标的风险预警、监控信息体系过于复杂,不易于操作。现行的贷后管理文本中,有关企业财务指标分析方面的信息预警达到40多项,这些指标主要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的每一科目的变化幅度设置提示关注等相关信息,如此多的比对指标需要相关人员搜集同行业、企业同期、年初等大量的财务数据,而且这些指标基本上是零散的而非系统的,每一个分项指标很难说明企业的财务变化趋势、贷款所面临的风险程度,对银行的贷款风险分析来说,这些指标缺少指征性,不易于实践操作。3.缺乏完善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缺乏风险
15、全程控制的理念,忽略对风险事前、事中控制。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市场环境的不成熟,信息资源的不对称,使商业银行在对客户目标的选择定位、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和贷款责任等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形成了许多风险控制的“真空区”。例如,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些基层信贷市场部门缺乏对各类信用风险的预测和足够的驾驭能力,甚至对风险持漠视的态度;资产保全部门囿于不良贷款个案的处置,却忽略了对风险的归类与综合分析,为前台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在经济杠杆运用上,发放贷款给予一定奖励,清收不良贷款也给予重奖,造成贷款发放数量越大、质量越差则奖励越多,而质量越好却奖励越少的异常机制;该重奖的信贷资产质量优良行处没有得到重奖
16、,不该重奖的信贷资产质量低劣行处却因清收了大量不良贷款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最大奖励。(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信贷风险的形势也更为严峻。由于目前我们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贷款的方式还占有银行总资产的绝对比例,进而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中,信贷风险是最为突出的。因为我们国内的商业银行无论是在其组织机构、运作流程还是业绩考核评估体系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的实际问题,并不能最大程度地有效实现风险收益优化,因此就会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经营风险、利率风险和金融风险等等。而商业银行为了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在国内大范围地建立起
17、完善的借贷人资格和信誉评估体系,并通过各种各样的促销手段进行贷款经营,为了满足一味谋取利益和竞争的需要,就会出现放松信贷审查和忽视市场风险的现象,进而导致信贷的盲目性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还贷的风险,最终毫无疑问就会使得商业银行面临很大的信贷风险。二、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工作的挑战(一)审批工作所面临的宏观经济挑战宏观经济政策及环境将更为复杂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复杂,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相互影响。目前看来,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发达国家金融领域风险及其影响没有完全消除,失业率居高
18、不下,消费疲软,实体经济回升面临较多困难。我国经济形势也面临诸多挑战: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矛盾更加凸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就业压力持续加大;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加大。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运行,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活力,很多还是靠政策的支持。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0年我国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 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也特别
19、指出今年宏观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的问题,表示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政策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而变化。(二)当前经济环境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2010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09年经济数据,我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增速比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导致国内出口困难,由于国外市场需求不足,出口增长减缓,面向海外的生产企业有的将停产
20、、倒闭,有的则会转向国内,与投资增长形成的新的产能一道争夺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竞争;许多企业在资金、盈利、市场等多方面的风险增大,传导至金融业,客户的违约风险上升。信贷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加大(甚至财务欺诈事件的增多)。在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的情况下,优质客户融资途径增多,减少对银行的依赖。银行客户风险总体将显著上升。与此同时,国内商业银行基础数据的不足、以及无经济衰退周期内历史数据的积累与风险计量结果的滞后性,将对信贷审批工作的客户选择提出新的挑战。(三)市场及竞争带来的压力进入2010年后,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中通胀压力与日俱增,人民银行在1月20日前两次调高了一年期央票利率
21、,同时还调高了三月期央票利率,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货币政策趋于紧缩的力度明显增强,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效益增长压力。目前由于人民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趋于紧缩、货币市场利率单边上升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另一方面,全球各央行加息的预期愈烧愈热,无疑将抬升银行间资金拆借的成本。与此同时,同业竞争激烈,因经济不景气导致银行不良率由降转升,防范各类风险、防止损失增加困难显而易见。目前监管当局实行规模控制,市场信贷资金偏紧,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议价能力、话语权有所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防范能力的切实提高,由于各类风险转为上升,利率上浮水平的增加并不一定等于收益的增加。如果我
22、们在审批中控制过紧,将影响市场份额、竞争能力、短期收益等,如何把握好平衡点,防范未来风险可能增大对收益的侵蚀,银行经营与审批工作将经受严峻考验。三、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控制方法上的问题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经过自身不断摸索以及对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的借鉴,对原有的信贷风险管理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从信贷风险的识别、衡量等方面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着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事后纠偏多,事前防范少;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局部分析多,全局分析少等缺陷。(一)事前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缺乏国内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长期以来都是基于手工操作的,信息层层上报、指令层层下达的迂回式操作流程己经
23、严重制约决策层对信贷业务的有效管理。由于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保证,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几乎无从谈起。由传统信贷管理向集约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转变。但是由于管理体系、技术条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商业银行对于事前风险控制工作显得较为薄弱,很难将“贷前审查、贷中检查、贷后复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没有启用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对于早期风险的防范近乎一片空白,主要通过贷款风险度、单个贷款比例和不良贷款比例等反映和监控信贷质量的一系列指标来约束各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信贷行为,从而达到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质量的控制。但这种监控偏重于对粗放型银行经营行为的质量约束,己逐渐不适应国内
24、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并且不符合现代化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二)信贷风险量化管理方法落后信贷风险测量主要为定性的分析方法,主观性太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习惯于根据以往的经验、感觉等这些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方法来进行信贷风险的管理。信贷风险的分析方法采用文字性叙述的定性的分析方法较多,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对信贷风险度量的模糊性,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信贷风险的实际状况。即使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一般也是静态的定量分析,受限于对财务效益和清偿能力的调查分析。而且,在调查分析中,我国商业银行只注重贷前的信用分析和财务分析等静态的定量分析,而未注重通过建立各种数理分析模型和专用的软件工具来对贷款的风险数量
25、化、具体化,进而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的监测和控制,并根据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变化来准确地识别信贷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三)信贷风险控制的手段单一在我国,信贷风险控制与处理的机制还很薄弱,手段方法还很单一,一般传统的做法是进行抵押贷款或提供第三者担保贷款。抵押或担保贷款虽是银行防范及转移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但抵押或担保并不一定能确保贷款得以偿还,即使好的抵押物也不会将一笔贷款由坏变好。对于担保贷款,银行可以控制一个潜在的还款来源,但并不能确保这一潜在的还款来源就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来偿还贷款,而且,由于执行中的不规范还会出现企业间相互担保、多头担保、或担而不保的现象。因此,银行转移风险的同时,又承
26、担了担保人的信用风险。近几年,银行逐渐增加了抵押贷款,但在实际操作中,办理抵押贷款难度很大,一是抵押手续繁琐;二是对于一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来说,办理财产抵押所交纳的费用大;三是由于国内市场不健全,抵押物的处理难以实施。抵押或担保贷款虽然在贷款中起到了一定的防范和转移风险的功效,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种效果并未能尽如人意。(四)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风险可以防范和控制,但并不能消除,风险管理的意义是将风险控制在银行所能接受的范围内,获取最大的利润。风险的客观存在性意味着银行将会承担一定的风险,风险补偿机制也将成为银行承担风险并能维持正常经营的最后保障。常见的方式有:提取呆账准备金、补充资
27、本金等方式。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呆账准备金提取不足、呆坏账不能得到及时的核销以及资本金补充渠道不畅、资本充足率不达标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四、金融危机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应对策(一)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与强化内控机制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强化内控机制就是要在组织结构上确保岗位制约,严格信贷管理。一是要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信贷人员要成为既熟悉市场又熟悉政策,既精通个人业务又了解企业的复合型人才;二是要切实转变经营思想和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和内控制约机制;三是改变信贷审计监督的实施主体,增加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建设;四是要加
28、强同业之间的沟通,共同防范信贷风险;五是严格程序管理,制定严格的信贷业务基本操作规程,对每一笔贷款都要严格按照评级、授信、授权、贷前调查、评估、审查、决策、贷后管理、风险预警等规定的操作程序办理,不能出现逆程序和隔程序的现象。(二)培育新型的信贷文化商业银行也是企业,也应当具有自身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使银行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理念和价值判断,以银行的使命、目标、伦理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心悦诚服地为银行的整体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而努力工作。行成于思,建立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树立风险管理理念,是建立风险管理体制的基础。为此,一是要全面增强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从主观上引导信贷人员进行规范化操作
29、;二是加强信贷人员的业务培训,防范操作性风险;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根据贷款企业特点设置相应的贷款质量考核指标,落实贷后管理业务流程中的具体责、权、利,实施贷后管理考核激励措施。(三)加强信贷风险的监测与监督首先要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广泛收集有关行业及相关企业的各类资料,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获取足够的信息,对企业实行有效监测,防范风险。其次要发挥银行同业信息共享功能,及时互通信息,共同防范企业利用银行之间的竞争而采取的欺骗行为。再次是加强与财政、税务、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监督检查中获得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有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做好防范工作。最
30、后要加强贷后管理,不但要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前移风险防范关口,还要严格期限管理,加强贷后管理。(四)完善银行内部审计制度一是建立健全隶属上级的、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系,制定内部审计规范,充实内部审计力量。商业银行应该借鉴国际现代银行业管理模式,实行垂直领导模式,即在总行成立内审委员会,分支机构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向内审委员会负责,各级分支机构稽核人员实行派驻制,从组织上保证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另外,还要保证内审人员的素质和数量,以规范化的制度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完善。二是树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权威。主要应从建立严厉的处罚及责任追究制度人手,一旦发现问题,即对有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对整
31、改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紧密跟踪,对那些不悔改者严惩不贷,让那些知错就改者将功补过,做到赏罚分明。(五)商业银行应注意采取多种风险防范及化解措施加强风险管理1.实施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信用风险首先要加强行业分析和研究,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信贷政策,防范有关行业信贷风险。其次加强贷款管理,从源头控制信贷风险,周密分析企业或集团之间是否存在互相提供担保情况,防范企业或集团资金链断裂风险,维护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贷后管理,通过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动态研究,判断企业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有否发生重大变化,实地察看贷款抵押物的保管情况和有无发生较大的价值变化,检查贷款用途有否违背原有贷款合同
32、中的安排,综合以上情况分析企业违约风险的变化情况,采取措施降低违约风险。对于已经发生的不良贷款,应该加强不良贷款的催收管理。2.加强市场风险管理首先,商业银行应注意发挥和培育人力资本、客户基础、协同销售、投资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在个贷、理财及其他中间业务上的金融创新步伐,抓住机遇,突出重点,打造中间业务品牌,努力形成发展中间业务的良性机制。强化营销,加快发展投资银行、财富管理、资产托管等非利息收入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促进银行经营水平的持续提高。其次,积极应对利率波动加大给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带来的压力,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尝试把贷款预期损失与预期投益率的计算与借款
33、人的信用等级相联系,建立能更好地反映信用风险的基本属性,实现贷款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基于信用评级的风险定价模型。最后,加强货币资金市场研究,建立利率变动预测模型、提高利率变动预测的准确性,降低资金业务的风险并增加市场收益。3.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提高流动性的日常管理水平,加强存、贷款资金的流量监测和融入、融出资金的流量管理。注意均衡安排投资,以实现支付安全和较低的备付率水平,将流动性风险和效益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尝试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增长回落,准备金率、利率或汇率的调整,房价波动、股票市场波动等约束条件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预警性的压力测试以及情景分析、敏感性分析,以提高应对经济周
34、期的能力。4.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密切关注和前三种风险相关的操作风险的发生,完善内控合规管理,确保业务运营安全。商业银行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完善风险管理的体系,并对已有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更全面的审视,从而通过发现并解决经济下行中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经验和能力,更好地促进持续稳健经营。 参考文献1 张亚先: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的启示J.银行分析,2010.2 金融危机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金融与经济2009.3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文献汇编中国金融出版社.4 岳文武: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信贷的启示D金融经济2008.5 雷龙龙: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影响J. 东方企业文化,2010.6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际金融危机原因及后势、影响警示投资研究2009.7 李菁,刘勇.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J.济南金融,2006.8 周国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定价的几点建议J.财税金融,2010.9 王越.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