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87514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金融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金融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金融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金融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复习资料.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货币1.马克思货币起源说: 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2.货币形态演变: 商品货币:实物货币-金属货币 代用货币:可流通的金属货币收据。 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 条件:1.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2.有货币发行的立法保证 特征:1.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与黄金完全脱钩。 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是银行债务凭证。 3.具有强制性 4.具有管理货币性质。 电子货币: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或“预付支付机制”。特殊性:1.发行主体多元化 2.在线货币 3.虚

2、拟货币 4.信息货币3.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实质是人类劳动的交换。4.马克思的货币职能说: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属货币以确保贮藏价值的稳定。 4.支付手段:以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工资租金等,作为独立的形式进行价值的单方面转移的职能。 5.世界货币。5.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构成要素:1. 货币金属(货币材料)2. 货币单位: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如:人民币。及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重量(价格标准)如元、角、分。3.

3、本位币、辅币的发行和流通程序 本位币:实行自由铸造和熔毁,具有无限法偿,即无限的支付能力。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不允许自由铸造,实行有限法偿,即在每一次支付中超过法定限额的辅币,收款人可以拒收。4. 准备制度:发行保证制度即国家的金银储备或外汇储备。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或为扩大或收缩国内金属流通的准备金;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5.货币制度演变银本位制平行本位制:不规定金银间比价双本位制:规定金银间比价,出现“劣币驱逐两笔”(格雷欣法则),即市价比法定价格高的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数量逐渐减少,而市价比法定价格低的金属货币在流通中数量增多导致 货币流通不稳定。跛行本位制:规定金

4、银币有固定兑换比率,且都为本位币。金币自由铸造银币不允许自由铸造,即银币实为辅币。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没有金币流通,但流通的银行券、纸质货币符号可按规定限额与金块汇兑。条件是国际收支平衡。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没有货币流通且银行券等货币符号汇兑金块,而是兑换外汇,外汇可兑换黄金。有很强依附性。 6. 不兑现的货币制度黄金非货币化:黄金退出流通市场,不再具有货币的流通职能而被储存起来的过程称为黄金 的非货币化.信用货币制度:即管理本位制度,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货币作 为本位币。 特征:1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金准备,做为价值符号流通2各国货币发行都受政府

5、控制,不再取决于一国金银储备3货币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领域4国家对货币流通的调节起着特定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牙买加体系:黄金非货币化、汇率多样化、提高特别提款权国际储备地位、扩大对发展中国家资金融通。7. 货币替代问题 对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国货币的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从而外币在价值储存、交易媒介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全面或部分地替代本币发挥作用的一种现象。8. 人民币制度:人民币是一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元”是本位货币,辅币是“角”、“分”,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实行垄断发行,在有管理的浮

6、动制汇率下,实行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9. 货币流通现金流通:以纸币或铸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进行的货币收付。现金发行:人民币从中国人民银行现金库直接进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现金业务库。现金投放:人民币有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现金业务库通过不同渠道进入流通领域,形成企业事业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的过程。现金归行:流通中的现金流回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现金回笼: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超过其业务库存限额的现金送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非现金流通:存款货币流通,即银行转账结算引起的货币流通 1不涉及银行信贷总规模,只有银行存款结构变化,表现为存款货币在银行存款人各账户间等量转移, 2 涉及银

7、行信贷资金投资于发放,如贷款发放与回笼,买卖证券、黄金、外汇或票据贴现业务等,会引起银行存款货币数量的变化。 广义货币流通:现金流通与存款货币流通的有机统一。10.货币层次划分 流动性:金融资产以合理成本变现即使转化为现金形成现实购买力的难以程度。西方货币层次划分:M1: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兑汇票等)我国货币层次划分: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定期

8、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3:M3+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狭义货币:M1=C+D (银行系统外的通货+活期存款余额)广义货币:M2=C+D+T(M1+各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一批易于变现的短期信用工具)货币结构:货币流动性机构,指各个货币层次之间的比率 一般采用M0/M1 和M1/M2 这两个指标。10. 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时期内货币的周转率。货币流通速度=GNP(GDP)/一定口径的货币量第二章 利率1.信用:一种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接待行为。 特征: 1信用是货币或商品使用权的暂时让渡,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2偿还性:信用是以偿还为

9、先决条件的。 3收益性:建立在有偿基础上 4风险性:债务人到期不能按期足额归还债务人的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2.信用的产生: 客观经济基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前提条件: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3.商业信用:企业单位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提供信用。特点:1主体为工商企业 2客体是商品资本 3商业信用规模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一致局限:1数量和规模上的局限,最高限度仅仅是工商企业现有资本的利用 2方向上的局限 3信用能力上的局限 4期限上的局限,只适用于短期借款4.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提供的信用。 特点:1债权人主要是银行,也包括其他金融机构 2

10、客体是单一货币资本 3能力和作用范围大大提高 4与产业资本的运动不完全一致5.国家信用: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一种信用形式。 国内信用:向国内居民、企业团体去的信用 国际信用:向国外居民、企业团体去的信用 作用:1调剂政府收支短期不平衡 2弥补财政赤字 3协调经济发展重要手段6.消费信用:工商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满足生活消费需求的信用,一般包括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三种 积极作用:1启动新的消费热点 2优化银行信贷资产结构 3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和销售 消极作用:可能导致消费需求过高,制造虚假繁荣,引起通货膨胀。7.其他信用形式 1国际信用:国家之间相互提供信用 2

11、民间信用:民间个人质检的货币或实物借贷,也称个人信用 3合作信用:一定范围内有出资人之间相互提供信用 4租赁信用:出租固定资产而收取租金8.信用工具: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以保证至安全人或投资人权利的凭证 特点:1偿还性:都有明确的期限规定 2流动性:流动性欲偿还期成反比,与债务人信用成正比 3风险性 4收益性:盈利性,净收益包括利息或股息及资本利得。资本利得是买卖信用工具带来差价收入。收益率即净收益/投资本金9.信用工具分类 债权凭证:约定凭证,代表了债权人对发行人即债务人的债权,可以在约定期限要求还本付息。 所有权凭证:权益债券,代表了持有人即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只有股票一种。 短期信用

12、工具:货币市场信用工具,期限一年以下 长期信用工具:资本市场工具,期限一年以上 直接信用工具:资金短缺单位在金融市场上从资金盈余单位处直接融通货币资金。如过票和债券 间接信用工具:盈余单位把资金存放到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再有这些机构以贷款或证券投资形式将资金转移到短缺单位手中。如钞票、存款单、保险单等10.征信体系 征信:专业化机构依法采集、调查、保存、整理、提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并对其资产状况进行评价。征信体系: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共享和报告制度。征信机构: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征信业务即信用信息服务的机构。 征信监管:政府对征信业的监督管理,包括征信机构市场准入;经营合规性监管;征信信息

13、安全性监管;对征信信息真实性问题引起的纠纷进行裁决。失信惩罚机制:属于征信体系外的,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重要的一环。方法是经济手段和道德谴责手段并用。11.利息:资金所有者因贷出货币的使用权而从借款者处获得的报酬。 马克思利息本质说:利息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归货币资本家战友的剩余价值部分,资本利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体现了接待双方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信用关系。12.利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的比率。 实际利率:物价不变,从而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概略公式: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r=i+p) 标准公式:i=(1+r)/(1+p) 1固定利率:

14、借贷期内不做调整的利率,适用于短期借贷浮动利率:借贷期内可随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定期调整的利率。市场利率: 在借贷市场中,由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的利率。官定利率:一国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 差别利率:针对不同的贷款种类和借款对象实行不同的利率。优惠利率:国家通过金融机构或金融机构本身对认为需要重点扶植或照顾的企业、行业或部门提供低于一般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短期利率:一年以下的短期信用行为的利率。长期利率:一边以上的长期信用行为的利率。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经历一段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资金的时间价值。单利法:不论期限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

15、本金计算。复利法:按一定期限,将所得利息作为新的本金继续计算。现值:又称本金,指未来货币的现在价格。终值:又称本利和,指资金经过若干时期后包括本金和时间价值在内的未来价值。13.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1社会平均利润率2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3通货膨胀预期4货币政策5财政政策6国际利率水平 储蓄投资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可贷资金理论14.利率体系:一个经济体运行机制中各种利息率由内在因素联结成的有机体,包括利率体系结构和各种利率间的传导机制。 利率体系结构:主要有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组成。 利率间传导机制:1中央银行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调节银行可贷资金量,影响银行存、贷利率。 2

16、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调节市场货币资金供求状况,进而调节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3中央银行根据市场利率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15.利率市场化:利率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由市场配置资金流向和资金价格。 特点1利率市场化并不是指利率百分之百由市场自由决定2利率市场化采取渐进式比较合适,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16.中央银行利率体系改革1改革再贴现利率的形成机制2建立了再贷款浮息制度3优化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利率结构17.利率的风险结构:各种债券的风险大小不同,其利率高低不同,投资者从风险性、流动性和盈利性选择持有债券的利率结构 1违约风险:债务人违约,

17、不能支付利息或在债券到期时不能清偿面值。 2流动性:衡量标准为变现成本,包括交易佣金,债券买卖差价。 3税收因素:税收待遇根据债券种类不同而存在的差异。有风险债券和无风险债券间的利率差被称为风险贴水。18.利率的期限结构:具有相同风险、流动性和税收待遇,但期限不同的债券具有不同的利率水平 1市场预期因素:利率的期限结构完全决定于对未来利率的市场预期,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人们预期在长期债券期限内出现的短期利率的平均数.假设不同利率的债券是完全替代品。 2市场分割因素:不同期限的债券利率水平是由各自的供求状况决定的。假设债券间完全无替代性 3期限选择因素: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该债券到期日前短期利率预期

18、的平均数加上该债券随供求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期限升水。假设不同期限的债券是不完全替代品,替代性和期限偏好兼而有之。第三章1.国际收支: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 反映:1一国与其他国家商品、劳务和收入的交易 2该国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及对其他国家债券债务的所有变化。 3无偿转移支付 基本特征:1是一个流量含义,与一定报告期相对应。 2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经济交易 3必须是本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2.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内容:1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 2资本与金融项目:资产在居民和非居民间转移的资本项目; 居民和非居民之间投资于借贷增

19、减变化的金融项目。 3错误与遗漏3.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 自主性交易:事前交易,个人和企业为了某种自主性目的而从事的交易。补偿性交易:事后交易,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国际收支差额:自主性交易的差额。国际收支差额为零,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差额为负,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差额为正,国际收支逆差衡量差额方法:贸易收支差额、经常项目收支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综合项目差额。 4.国际收支失衡原因:1临时性不平衡 2结构性不平衡: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适应世界市场变化 3周期性不平衡:一国经济周期波动引起 4货币性不平衡:由汇率水平引起 5收入性不平衡: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5.国际收支自动调

20、节机制1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逆差时黄金外流货币供给下降,物价下降出口增加;国际收支盈余时黄金内流货币供给增加,物价上升出口减少。 2纸币流通条件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利率机制;收入机制;价格机制国际收支失衡、市场失灵时,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作用将被削弱,政府可通过一系列政策进行国际收支调节。6外汇:即国际汇兑,是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于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特征:1相对性,必须是以外国货币表示 2国际可支付性 3可兑换性分类:可否自由兑换:自由外汇和记账外汇 买卖交割期: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 来源和用途: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7.外汇汇率:外汇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是一个国

21、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 直接标价法:一定单位外币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 间接标价法: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成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 美元标价法:以美元为标准来表示各国货币的价格8.汇率分类: 1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平均数) 2 现汇价和现钞价:现钞买入价要低于现汇买入价 3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4基本汇率:本币对某一关键货币的兑换比率 交叉汇率:套算汇率,两种货币通过各自对第三种货币的比率而算得的汇率关键货币:在本国国际收支中使用最多;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最大;可以自由兑换且在国际上被普遍接受。9.外汇市场 有形市场:有具体交易场所的市

22、场无形市场:又称“英美式市场”,是外汇市场的主要组织形式,指没有固定交易场所,外汇买卖通过电话、网络等工具进行交易银行间市场:同业市场或外汇批发市场,外汇银行之间进行相互买卖外汇的市场。客户市场:外汇零售市场,是外汇银行与一般客户进行交易的市场 外汇市场参与者: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顾客、中央银行 外汇银行:中央银行指定或授权的专营或兼营的本国商业银行或开设在本国的外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是外汇市场的主体。 外汇经纪人:中介与外汇银行之间或外汇银行与顾客之间,为买卖双方洽谈交易而收取佣金的汇兑商。 顾客:分为交易性、保值性、投机性外汇买卖者。 中央银行:担任传统市场监督者角色外,还会干预市场以实

23、现控制货币供应、稳定利率和汇率的目标。10.外汇交易 即期外汇交易:现汇交易,买卖双方约定于成交后两个营业日内交个的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期汇交易,根据合同规定在规定的日期按规定的汇率办理交个的交易。11.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两国货币比价基本稳定,现实汇率只围绕平价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 浮动汇率制:一国不规定本币对外币平价和上下波动的幅度,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并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盯住汇率制:使本国货币同某一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汇率,而对其他货币采用浮动汇率。 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一国政府对汇率不进行任何干预,市场汇率完全听人外汇市场供求变化

24、而自由波动。 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一国政府从本国利益出发对汇率的波动进行不同程度干预。 方法:1直接干预外汇市场 2运用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再贴现率和银行利率 3实行外汇管制 11.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改革 特点:1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是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 2人民币实行单一汇率 3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4央行操作行为是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决定因素12.国际储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以及各种应急支付而持有的、能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 特征:1可得性,随时、方便地被政府所得到 2流动性 3普遍接受性 狭义国际储备:自有储备 广义国际储备:国际清偿力=自有储

25、备+借入储备 自有储备:一国的货币性黄金储备、外汇储备、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余额13.国际储备作用1调节国际收支差额2干预外汇市场,调节本国货币汇率3充当对外举债保证国际储备形成:经常项目顺差、中央银行收购的黄金、干预外汇政策时购进的可兑换货币、政府或中央银行对外借款净额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14.国际资本流动:由于国际经济交易而引起的货币资金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转移和流动。 类型:1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 2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3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 4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国际信贷。 5贸易性资本流动、金融性资本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和投机性资本流动 直接投资:取得直接经

26、营企业的权利 间接投资:证券投资 国际信贷:1年以上的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保值性资本流动和投机性资本流动15.国际资本流动作用 积极作用:1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有效配置 2国际直接投资有效地租金了生产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3国际间接投资使得投资者可以对有价证券资产进行更广泛的多元组合,分散风险 消极作用:1债务危机:债务国不再具有还本付息的能力。 债务危机衡量指标:外债总量指标:1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 2债务率,外债余额与出口商品和劳务外汇收入比率 外债负担指标:1偿债率,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出口商品、劳务外汇收入比率 2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支出比率 外债结构指标 2货币危机:狭义:国际支付危机,市场参与者对一国货币市区信心并开始大量抛售该国货币。广义: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在较短时期内超过一定幅度。成因:国际投机资本或称国际有机的大规模冲击。16.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直接型管理:对资本项目经济交易的直接管制间接型管理:通过价格等市场因素从经济利益上诱导资金流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