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沈阳分院简介.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90724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科院沈阳分院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科院沈阳分院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科院沈阳分院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科院沈阳分院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科院沈阳分院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科院沈阳分院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科院沈阳分院简介.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科院沈阳分院简介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是中国科学院的派出机构,负责联络和协调中国科学院在辽宁省和山东省的研究所。沈阳分院系统现有7个法人研究所:在辽宁省的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金属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山东省的海洋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沈阳分院主要负责研究所的领导班子建设和科研成果向地方的转移转化工作(院地合作工作),此外,还负责联系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和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转制公司)的党建与创新文化和院地合作工作。沈阳分院系统各研究所(转制公司)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中心

2、8个,主要研究领域以技术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为主,包括化学与化工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控制与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数控技术、生物技术、能源科学与技术、农业技术、海洋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工程与环保技术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创建于1949年3月,当时定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后几经更名,1962年正式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六十多年来,大连化物所通过不断积累和调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1998年,大连化物所成为中国科学

3、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2007年经国家批准筹建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2010年8月,大连化物所在“创新2020”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将所发展战略修订为“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研究为主导,坚持资源环境优化、生物技术和先进材料创新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所。”大连化物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大连化物所共有11个研究室,包括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从事重大项目研发的研究室:燃料电池研究室、化学激光研究室

4、和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6个从事应用研究的研究室: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精细化工研究室、应用催化研究室、现代化工研究室、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和生物技术研究部。这些研究室由50多个方向明确、研究工作各具特色的研究团队组成。另外,大连化物所还建有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3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中心,与国外著名大学、公司和研究机构联合设立了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法可持续能源联合实验室、中德催化纳米技术伙伴小组、中韩燃料电池联合实验室和DICP-BP能源创新实验室等十几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自建所以来,大连化物所造就了若干享誉国内

5、外的科学家及一大批高素质研究和技术人才,先后有15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位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引进百人计划39名。2010年底,全所共有职工97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789人,研究员114人,副研究员235人。大连化物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现有博士生导师78人、硕士生导师102人,共培养研究生1687名,其中博士955名。2010年共有在学研究生74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90人,硕士研究生253人。设博士后流动

6、站,在站博士后70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金属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新创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创建者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冶金学家李薰先生。现任所长卢柯院士,名誉所长师昌绪院士。建所初期,金属研究所致力于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恢复和振兴;随后,成功实现了向新材料领域的跨越发展,为国家若干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材料,成绩斐然。改革开放以来,金属研究所拓辟新宇,协同进取,集全所整体优势,攻国家急需技术,完成了大量高难度的科研任务。1999年5月,根据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战略部署,在“东北高性能材料研究发展基地”建设中,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

7、护研究所整合建立新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科院金属所现有工作人员1400余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11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21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83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127人。在科研人员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是国内在材料科学领域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数最多的单位。中科院金属所有14名科研人员在29个国际学术组织任职,有10名科研人员在20个国际期刊任职。其中卢柯院士被聘为美国科学周刊评审编辑,成为首位出任评审编辑的中国科学家。中科院金属所还是国内材料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生培养基地,

8、现有在学研究生618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60名,硕士研究生258名。金属所坚持“质量第一”的研究生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造就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领军人才,有10名博士毕业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奖最多的单位,有23人荣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在科学院研究所中位居前列。中科院金属所以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为主要研究对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家经济建设、面向世界科学发展前沿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基础研究方面拥有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和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

9、)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研究类国家实验室,应用研究方面拥有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材料环境腐蚀研究中心,工程化研究方面拥有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中心和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金属所建所以来在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中一直发挥着骨干和引领作用,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又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科研成果,例如“纳米碳管储氢量的确定”、“纳米铜室温超塑延展性的发现”、“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降低纯铁氮化温度”、“超高强度高导电性纳米孪晶纯铜”、“纳米孪晶纯铜极值强度的形成机制”、“利用纳米尺度共格界面强化提高材料综合强韧性”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周刊,受到广泛关注,这些

10、都充分显示了中科院金属所在纳米金属材料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李依依院士和李殿中研究员带领的可视化铸造研究集体与中国一重、大连重工、鞍钢重机等企业合作,先后完成了大型船用曲轴曲拐、大型铸钢支撑辊、三峡700 MW水轮机转轮不锈钢铸件、大型空心钢锭的制造,打破了我国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被国外垄断的局面,2009年该研究集体荣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金属所的重腐蚀防腐SEBF/SLF涂装防护技术在西气东输管线防腐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防腐工程及金塘大桥防腐蚀工程中获得成功应用。金属所还为“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材料和器件。金属所已累计取得科技成果奖419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90余项,

11、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受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等委托,金属所编辑出版金属学报(中、英文版)、材料科学与技术(英文版)、材料研究学报(中文版)、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等6种学术刊物。未来的金属所将凝聚一批国际材料科学精英人才,拥有先进的仪器装备和支撑条件,具备规范、高效的管理与运行机制,能够承担国家重大工程所需的尖端材料技术研究任务,不断涌现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材料,同时金属所将成为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术合作交流

12、平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成立于1954年,由东北林业研究所筹备处、东北土壤研究所筹备处、中国科学院长春综合研究所农产化学研究室土壤微生物部分合并组成,是以林业、土壤、植物、微生物与环境科学为基础的生物学、地学研究所;1987年更改为现名。半个世纪来,本所积极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国家林业和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共获得科技成果518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30项,省、部级科技奖186项,出版专著297部,发表论文8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57篇,授权专利272项。2001年,本所被中国科学院批准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

13、试点单位,进一步凝炼了学科发展方向:围绕国家农业、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应用生态学的发展需要,在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土壤生态与农业生态工程、污染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领域开展应用基础性研究工作,丰富和发展森林生态学、农田生态学和污染生态学的基础理论,为我国主要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食物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与关键技术。本所二十一世纪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家应用生态学研究基地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应用生态学研究中心。 本所设有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土壤生态与农业生态工程、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三个研究单元;是国家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实

14、验室、中国科学院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陆地生态过程与区域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生态公益林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植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土壤环境质量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肥料工程技术中心等的依托单位;在不同地带、不同类型地区设有七个研究基地,其中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沈阳农业生态系统实验站、会同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为国家级野外观测研究站、乌兰敖都荒漠化试验站为国家林业局荒漠化防治监测站、清原森林生态试验站、大青沟生态研究站、沈阳树木园为所级野外研究平台;此外,还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生物标本馆。为进一步提升整体研究水平和国内外影响

15、力,研究所于2005年开始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建设占地346亩的新园区,现已建成14500平方米的实验大楼和4000平方米研究生公寓,并投入使用,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建设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本所现有职工40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49人、副研究员与高级工程师95人、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186人;本所设有生态学、微生物学、土壤学、植物学、森林培育、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生态学、土壤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生态学、微生物学、土壤学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在学研究生30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36人、硕士研究生173人、在站博士后27人。本所与美国、英国、德国、比利时、俄

16、罗斯、瑞士、日本等40多个国家的近百个科研机构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相关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盟。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1月。成立之初被称为辽宁电子技术研究所,1960年4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辽宁分院自动化研究所,1962年至1972年的名称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工业自动化研究所,1972年起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截至2009年,全所有正式员工640余人,流动人员45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37人(包括客座导师),研究员70余人,副高级职称人员130余人。研究所设有博士学位授予点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2

17、个。截至2008年底,在读硕士研究生157人,博士研究生172人,在站博士后20人。 研究所设有机器人学研究室、水下机器人研究室、工业信息学研究室、光电信息研究室、自动化系统研究室、现代装备研究室等6个研发单元;设有综合办公室、科技处、工程项目处、人事教育处、财务处、质量管理处、条件处、产业发展办公室等8个管理部门,以及负责文献信息、计算机网络支持服务、期刊编辑出版的信息中心和负责产品生产与管理的机电产品制造中心等2个支撑部门。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工业通信与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数字化协同制造与管理重点实验室等依托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建所以来,研究所长期从事工业自动化

18、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又在机器人技术、光电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方面不断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获得大量国家级、科学院及地方奖励,为国家高技术科技攻关、国家安全、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成为一支值得信赖的攻坚力量。自1985年起,研究所在中国机器人事业发展历史上创造了十八个第一的辉煌业绩,成为我国机器人事业的摇篮。目前,研究所已经成为“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先进制造基地”和“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所在地。每年培养大批博士、硕士等高级青年人才,吸引了大量优秀海内外专家学者来所。 研究所的主要学科领域是

19、制造科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机器、先进制造系统和光电技术等。除了开展基础研究之外,研究所还承担了大量的国家攻关、国家高技术863、973、中国科学院重大及方向性等项目以及企业和地方的重大攻关、改造等项目。 研究所主办中文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机器人和信息与控制。图书馆藏书5.3万册,印本期刊991种(其中自动化领域核心期刊占90%以上);能够访问的国内外大型网络数据库近百种,可获取的资源量数千万条。 研究所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外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建立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共同培养研究生;与国内多所大学、研究单位以及地方政府、企业共同承担和完成国家、科学院的

20、重大研究或工程项目,共建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实体。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始建于 1950 年 8 月 1 日,是从事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研究所现有职工 600 余人。科技人员 400 余人,其中高级研究与工程技术人员近 200 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5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2 人;博士生导师 118 人。作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重点培养基地,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中唯一的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所现设有 10 个博士点、 12 个硕士点、3 个专业硕士点和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建所 60 年来,研究所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海洋科学前沿,重点在蓝色(

21、海洋)农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海洋环境与生态系统动力过程,海洋环流与浅海动力过程,以及大陆边缘地质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等领域开展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工作,取得了 900 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一等奖 6 项,国家二等奖 16 项,全国科学大会奖 14 项,中国科学院和省部(委)重大成果奖、山东省最高科技奖、科技一等奖 129 项,国际奖 6 项,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创新性贡献。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7月开始共同筹建,系中国科学院直属科研机构,并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

22、工程”管理系列,专门从事生物能源与过程领域研究,重点面向国家能源、资源与环境等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生物加工与转化科技前沿,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生物能源与过程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研究所筹建初期的领域定位是:基于生物资源,以工业生物技术、物化转化技术为主要手段,以战略高技术研发为主要任务,研究开发生物基能源、生物基材料的产品、工艺或技术,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在资源开发、能源利用、清洁过程等领域的需求。研究所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组建“中国科学院能源科学与技术中心”,科研项目聚焦于生物资源、生物催化与转化、生物燃料、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医药、生物基材料、节能技术、储能技术、非碳能

23、源、清洁过程等十大优先研究领域。研究所规划至2010年组建18个科研团队,人员规模达到500人,其中创新岗位人员150人,项目聘用岗位人员150人,研究生150人,博士后、客座研究员和兼职人员50人。 截止2009年3月底,研究所全职职工为183人,其中管理人员18人,占总人数的10%;科研人员134人,占总人数的73%;支撑人员31人,占总人数17%;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87%,年龄35岁以下人员占85%,全所人员平均年龄为29.9岁。已经招收在学研究生58人,聘任客座流动人员18人,全所总人数达到259人。在科研和支撑岗位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专业职务人员36人,其中9人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4、”入选者,1人为山东省“泰山学者”。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年轻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烟台市三方共建的创新性国家研究机构,2006年正式开始建设。研究所主要围绕海岸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科技需求,瞄准海岸带研究世界科技前沿,针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开发海岸带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决策的科技理论体系和关键应用技术,重点开展环境友好型海岸带资源化学与化工技术、海岸带环境与生态过程与退化环境的修复、海岸带信息集成与综合管理等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创新研究,加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示范,为实现我国海岸带可持续发展领域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推动海岸带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创新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