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2.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94599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2.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 程 设 计 论 文目 录1 设计目的2 设计任务及要求3 设计思想4 设计过程5 应用Simulink进行动态仿真6 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选择7 设计小结8 参考文献一设计目的:通过过课程设计,在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基本原理,一般电学系统自动控制方法的基础上,用MATLAB实现系统的仿真与调试。二设计任务及要求:水温控制系统的串联校正设计:某单位水温负反馈控制系统,其被控制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用串联校正的频域方法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设计(分别用超前,滞后,超前滞后三种方法校正),校正后使系统满足以下动态及静态性能指标:斜坡信号作用下,;相角裕量。三设计思想:串联超前校正装置使得系统的相角裕量增大,

2、从而降低系统响应的超调量;增加了系统的频带宽度,是系统的响应速度加快。但有些情况下,超前校正系统的应用会受到限制,例如,当未校正系统的相角余量和要求的相角量相差很大时,超前校正网络的参数将会很小,从而使系统的频带宽度过大,不利于抑制高频噪音。另外,未校正系统的相角在所需剪切频率附近急剧向负值增大时,采用串联超前校正往往效果不大,因此考虑其他类型的校正装置当一个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是满足要求的,为改善稳态性能而又不影响其动态响应,可采用串联滞后校正装置。增加一对相互靠的很近并且靠近坐标原点的开环零极点,使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提高倍,而不影响对数频率特性的中,高频段特性。串联滞后校正装置还可以利用其低

3、通滤波特性,将系统高频部分的幅值衰减,降低系统的剪切频率,提高系统的相角余量,以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和其他动态性能,但应同时保证未校正系统在要求的开环剪切频率附近的相频特性曲线基本不变。应用频率发设计滞后-超前较真装置,其中超前校正部分可以提高系统的相角裕量,同时使频带变宽,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滞后校正部分则主要用来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四设计过程:校正前系统分析:系统有三个环节串联组成,分别为比例环节,积分环节,惯性环节。系统在单位斜坡信号输入时,其静态速度误差系数为,则系统的开环频域特性为:,相角为:相角裕量为:由上可求得系统的相角余量计算未校正系统的剪切频率,相应的相角余量 幅值裕量在误差允许

4、范围内简化系统Bode图得幅值表达式如下:当时当时此时计算未校正系统的剪切频率,相应的相角余量 ,幅值裕量 。此时画出此时系统的Bode图如下(图略,简易图用铅笔画出)下面分别用超前,滞后及超前-滞后环节来对系统进行校正(一) 串联超前校正法校正后系统剪切频率处的超前相角因此校正后系统剪切频率处,校正网络的对数幅值可计算出未校正系统对数幅值为处的频率,即可作为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校正网络的两个转折频率为补偿超前校正网络造成的幅值衰减,附加一个放大器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做出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其渐进线如,校正后系统的相角余量为幅值裕量 满足要求的性能指标(二) 串联滞后校正法未校正系统

5、中对应相角余量为时频率,此频率作为校正后系统的开环频率。当 时,令未校正系统的开环对数幅值为,从而求出校正装置参数,即, 选取 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如下:相角余量 满足要求。(三) 串联超前-滞后校正法首先确定校正后装置的剪切频率,一般可选未校正系统相频特性上相角为 时的频率作为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但由于此系统相角趋于,不能达到,可选取此相角为。由图得。确定超前校正部分的参数:由图可知,未校正系统在处对数幅值为,为使校正后系统剪切频率为,校正装置在处应产生的增益,在 点处画一条斜率为的直线,该直线与分贝线交点,即为超前校正部分的第二

6、个转折频率。从图得:即,选取则超前部分的传递函数为为补偿超前校正带来的幅值衰减,可串入一个放大器:确定滞后部分的参数如下滞后校正部分一般从经验出发估算,为使滞后部分对剪切频率附近的相角影响不大,选择滞后校正部分的第二个转折率为并选取 ,则滞后部分的第一个转折率为滞后部分的传递函数为滞后超前校正装置传递函数为此时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如下:(略)五应用Simulink进行动态仿真校正系统方框图如下:(一)超前校正电路模型(含校正前图)(二)滞后校正部分电路模型(三)滞后-超前校正电路模型校正前及校正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仿真曲线如下:(1)原系统(2)超前校正后(3)滞后校正(4)超前滞后校正校正

7、前后利用MATLAB画出的Bode图如下:1. 未校正系统2. 串联超前环节如下:3.串联滞后环节4.串联超前-滞后环节注意:下面不要写,仅供理解。因为题目中要求斜坡信号输入时静态误差为20,为了使波德图中各量与前面我计算的一致,我做了些调整(比如超前部分的放大倍数),这样又有些不符题目要求了校正前图num=20; den=conv(1,0,0.1,1);bode(num,den);grif;超前校正后图num=conv(23.1,0.0847,1);den=conv(1,0,conv(0.1,1,0.0414,1);bode(num,den);grif;滞后校正后图num=conv(22.4

8、,0.694,1);den=conv(1,0,conv(0.1,1,2.398,1);bode(num,den);grif超前-滞后校正后图num=conv(20,conv(0.758,1,0.577,1);den=conv(1,0,conv(0.1,1,conv(0.0758,1,2.68305,1);bode(num,den);grif;六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选择:(选择最优方案)原系统阶跃响应超调量:,剪切频率为,相角裕量为。超前校正:由仿真图得超调量,剪切频率为,相角裕量为。超前校正利用超前相角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滞后校正:由仿真图得超调量,剪切频率为,相角裕量为。与超前不同,它利用滞

9、后校正装置的高频幅值衰减特性来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滞后超前校正:由仿真图得超调量,剪切频率为,相角裕量为比较可知滞后超前校正系统超调量最小,在满足系统性能前提下,剪切频率最大,故调整时间最小达到稳态的时间最短,系统响应也最快,易提高系统的控制速度。故选用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系统性能最优。七设计小结:(感受体验)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收获很多,首先在短期内学会了MATLAB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果没有这次课程设计,我也许想不到要去图书馆借专门的使用指导书,即使有这样的念头,怕也是终因各种理由而推却。其次,通过与同学进行讨论,加深了对此门课程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一遍遍的参数调试过程中,我收获了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了一定的工程观念,这为以后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八参考文献MATLAB自动控制原理习题精解刘坤 主编,刘翠响 李妍 编著自动控制原理(上册)裴澜 宋申民 主编自动控制原理谢克明 主编,王柏林 副主编,李友善 主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