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小学语文低级预习和阅读指导的尝试性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00193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小学语文低级预习和阅读指导的尝试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小学语文低级预习和阅读指导的尝试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小学语文低级预习和阅读指导的尝试性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小学语文低级预习和阅读指导的尝试性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小学语文低级预习和阅读指导的尝试性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小学语文低级预习和阅读指导的尝试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小学语文低级预习和阅读指导的尝试性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小学语文低年级预习和阅读指导的尝试性研究一直以来我都在尝试着,低年级的预习检查的改进和低年级阅读的思考,我认为做为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课前预习。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抓好学生语文课的课前预习,让学生“先行一步”,做到有准备地听课,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预习的要求不仅在于熟悉教材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在于找出其中的重点、难点,发现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呢?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低年级学生

2、正处在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展的阶段,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刚开始,教师要先和学生一起总结预习方法步骤,做为学生预习的“指南针”。各学段要求预习的方法内容是各不相同的,低年级预习方法步骤可以如下: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读正确、流利。2、再读课文与识记生字相结合根据低年级的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是重点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我觉得就得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认,使生字在孩子们眼前多次重复出现,才能牢固掌握它。根据以上原则,我是这样帮助学生预习的。每次在教学新的课文之前,我都给学生提出预习要求。自己借助拼音再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3、;用自己的方法了解字音,然后让家长考考你。之后想想生字的识记方法,说给家人听,并认真听取家人的意见。再用笔画出不理解的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等,借助工具书或联系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理解。如果有不理解的,就在生字或新词的旁边做上记号。以便第二天在课文学习中与其他同学做交流。3、根据课文内容质疑问难。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疑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这不仅使学生明确了预习的步骤,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流程,而且也为教师省去许多引导时间,为教学提供了方便。二、加强家校联系。预习习惯的养成,除了需要教师的用心指导外,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家庭的协助和配合。因为预习方法步骤里有多项是需要家长的帮

4、忙。老师要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预习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确学生预习的目的方法步骤,指导家长做孩子学习的伙伴和导师,成为学生预习路上的引路人和督促者。三、定期检查预习。检查预习不但可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还有助于教师根据自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因势利导,提高教学实效。因此,学生进行预习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检查,定期进行抽查,使学生逐渐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还要着重检查预习的质量,防止预习走过场,流于形式,切实发挥预习的真正功效。可以采用课上反馈,也可利用课余时间检查。只有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为

5、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因为朗读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新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低年级的孩子刚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有感情地去朗读,所以就会出现唱读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对学生的朗读多加指导。那么,究竟该如何指导呢?我是这样做的:一、指导示范,有法可依低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朗读,不知道什么才叫朗读,所以,他们往往只会把生字连起来机械地读,这时候,作为老师,就教给他们基本的朗读方法,告诉他们句子和句子,段落和段落之间要有自然的停顿。但

6、是,究竟要停顿多久才合适呢?学生还是不太清楚,这时,我就告诉他们,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停顿是心中默默数,数完“1、2”的时间,自然段和自然段之间是数完“1、2、3”的时间。刚开始,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慢慢地,学生就掌握了停顿的方法,能正确停顿了。但是,朗读仅仅学会停顿是不够的,所以,还要教给学生读好轻声、儿化和各种句子的语气的方法,这些方法光靠讲是不行的,教师要作必要的示范指导,这种示范指导无论是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一般来说,当学生练了几次都无法达到朗读要求或者是学生的朗读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范读,如:你们听听老师这么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听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朗读

7、课文,几种读法中,你们认为哪种最准确?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在教师的范读中学到具体可感的朗读知识和技巧。二、朗读比赛,提高水平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比赛形式的朗读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想读、乐读,还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教学中,老师们往往采用以下两种比赛方式:1、老师和学生的比赛。学生听说和老师比赛,往往很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老师们常采用和学生比赛的方法。对于一些简单的内容,老师往往故意输给学生,让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朗读的兴趣。但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老师却要赢学生,让他们从

8、老师的朗读中受到启发。比如课文奶奶的白发中,奶奶说的话估计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老师先让学生读,然后老师读。读完后,老师问学生:“老师和你们谁读得好,好在那里?”学生听了后,毫不犹豫地说:“老师读得好。”这时,老师接着问:“那你们应该怎么改正过来呢?”这样,学生通过对比,就能悟出这篇文章的朗读要点。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赛。众所周知,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展现和被别人欣赏的心理,学生也不例外。所以,在教学中,老师们常常让几个或者几组学生读相同一段课文,或者在课堂上举行朗读比赛,然后彼此之间指出对方的优点与不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心理,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同学长处,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9、。三、音乐配读,激发情感音乐能使人在浓郁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领悟。针对小学语文不同类型的课文,我校老师常常选择与课文内容的感情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伴读,使学生的情感引起强烈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第二册小池塘一课,文章内容蕴含着作者对春天的小池塘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为了指导这一课的朗读,老师还剪辑了一段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曲子。在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听一遍音乐,引导学生边听边把自己当作看到小池塘美景的人,闭上眼睛想象小池塘的美景。接着,老师启发学生说说应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学生由于受到了音乐的感染,情感有了强烈的共鸣,便纷纷回答:应用惊喜、赞美的语气读。接着,

10、老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由练读,然后指名读。最后,老师再放乐曲,让学生在急剧而轻柔、优美而抒情的音乐声中进行课文朗读。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还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趣,提高了他们的朗读能力。四、读悟结合,相互促进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在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时,老师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小松树,想想自己现在就站在山上,看到大松树比自己低时,心里会想些什么?通过换位思考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松树的心理活动,从而理解小松树说的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再让学生读小松树的话,学生就读得十分到位。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了进一

11、步的理解。五、及时表扬,激励进步小学生最爱戴高帽子,一句表扬的话能让他们乐上半天,兴致勃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朗读评价十分重要。当学生读完后,老师常常及时表扬,激励他们进步。但表扬时老师十分讲究技巧,读得好就说“棒极了!”“读得真好。”“你真行!”“听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等;读得一般时先指出优点,然后用“如果”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继续努力;如果确实读得不怎么样,老师就找出这位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进行迁移,告诉他只要多学多读,朗读也可以很好,给他信心和勇气。因为老师们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每个学生都会成功。朗读的指导方法灵活多样,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就一定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