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02879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吉林省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四)化学试题命题人:曹子阳 审题人:张琼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 S-32,Cl-35.5,K-39,Ca-40,Mn-55,Fe-56 ,Cu-64,Br-80,Ag-108 ,I-127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是副族元素 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 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2. 右图中每条折线表示

2、元素周期表中第AA族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AH2Se BGeH4 CAsH3 D HBr3.X、Y、Z为同一短周期中的元素,其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任意两种混合均可反应,M为Y、Z形成的化合物,其溶液显酸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简单离子的半径依次增大 B将M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可得Y的氧化物CX燃烧的产物中只含离子键 D将少量X单质投入到M溶液中,会置换出Y单质4. 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

3、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5. 用惰性电极电解400 mL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不考虑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通电一段时间后,如果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05 mol Cu2(OH)2CO3后,使溶液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体积(不考虑CO2的溶解),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 )A.0.2 mol B. 0.3mol C. 0.4 mol D. 0.6 mol6. 如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

4、,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氧化性:Cl2Br2I2Bc处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Cd处立即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De处变红色还原性:Fe2+Cl-7. 用A、B两根石墨棒作电极电解AgNO3溶液,通电tmin时,在B极上共产生11.2mL(标准状况下)气体。然后将电极A、B与电源反接,用相同的电流再电解0.5tmin,两极上均无气体产生,最终溶液的体积为20

5、0mL,则该溶液的pH接近于()A2 B2.7 C3 D48. 25时,将两个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的Na2SO4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逸出amol气体,同时有Wg Na2SO410H2O晶体析出。若温度保持不变,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00% B.100% C.100% D.100%在120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2H2SO2=2S2H2O 2H2S3O2=2SO22H2OC2H43O22CO22H2O C4H86O24CO24H2O 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同时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 ). .

6、 . .1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A2.0molL1 B1.5 molL1 C0.18 molL1 D0.24 molL111.在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过量的稀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6种盐的是()AAl2O3、SO2、CO2、SO3 BCl2、Al2O3、NO2、SO3 CCO2、Cl2、 CaO、SO3 DSiO2、NO2、CO、Cl212. 如下图所示是根据图甲的电解池进行电解时某个量(纵坐标x)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像(各电解池都用石墨

7、作电极,不考虑电解过程中溶液浓度变化对电极反应的影响),这个量x是表示()A各电解池析出气体的体积 B各电解池阳极质量的增加量C各电解池阴极质量的增加量 D各电极上放电的离子总数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14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A族B原子序数之差为2的两种元素可能位于同一主族C同一主族的甲乙两种元素,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为x32D同一周期的甲乙两种元素,甲位于A族,原子序数为x,乙位于A族,则乙原子序数可能为x1914. 用U形管做电解槽,惰性电极电解Na2CO3溶液,阳极和阴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为(气体经干燥,并在同温同压下测量)()A12 B21 C略大于12 D略

8、大于2115. 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无色溶液:Ca2、H、Cl、HSO 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I、NOCFeCl2溶液:K、Na、SO、AlO D.0.1 molL1的溶液:Na、K、SiO、NO16. 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2Na2O22H2O=4NaOHO2 4Fe(OH)2O22H2O=4Fe(OH)32F22H2O=4HFO2 2Al2NaOH2H2O=2NaAlO23H2A B C D

9、 171840年,俄国化学家盖斯从大量实验事实中总结出了一条规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盖斯定律。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以利用盖斯定律间接计算求得。已知3.6g碳在6.4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放出XkJ热量。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kJ/mol,则1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为 ()AYkJ/mol B(10XY)kJ/mol C(5X0.5Y)kJ/mol D(10XY)kJ/mol18.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实验: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实验:酸性KMnO4溶

10、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实验: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实验: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不产生丁达尔效应19. 为探究NaHCO3、Na2CO3和盐酸(以下盐酸浓度均为1molL-1)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实验并测得如下数据 序号35mL试剂固体混合前温度混合后温度水2.5gNaHCO320.018.5水3.2gNa2CO320.024.3盐酸2.5gNaHCO320.016.2盐酸3.2gNa2CO320.025.1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Na2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20.0时,含

11、3.2gNa2CO3的饱和溶液和35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25.1D20.0时,含2.5gNaHCO3的饱和溶液和35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16.220. 将总物质的量为n mol的钠和铝的混合物(其中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 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xV/(11.2n) B0x0.5 CV33.6n(1x) D11.2nV22.4n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3分).(1)某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已知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原子间以单键相连。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X

12、原子可能为A族元素BY原子一定为A族元素C该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D从圆球的大小分析,该分子可能为N2F4(2)若上述模型中Y原子最外层达到2电子稳定结构且其相对分子质量与O2相同,则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它与P2H4常温下均为气体,但比P2H4易液化,常用作火箭燃料,其主要原因是 。.已知X、Y、Z、W四种元素分别是连续三个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与X形成的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试推断:(1)X,Z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X 、Z 。(2)由以上元素中两

13、两形成的化合物中:溶于水显碱性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它的共价键属于 (填“极性”或“非极性”)键;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3)由X、Y、Z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 (写化学式),该化合物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时,水是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4)用电子式表示W与Z形成W2Z的过程: 。22(9分) 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止碘缺乏病。碘酸钾(KIO3)是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剂,它的晶体为白色,可溶于水。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

14、与过氧化氢或碘化物作用均生成单质碘。以碘为原料,通过电解制备碘酸钾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碘是 (填颜色)固体物质,实验室常用 的方法来分离提纯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碘。(2)电解前,先将一定量的精制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时发生反应:3I26KOH=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电解槽用水冷却。电解时,阳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总反应式为 ;每生成1 mol KIO3,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3)电解过程中,为确定电解是否完成,需检验电解液中是否有I-。请设计一个检验电解液中是否有I-的实验方案,并按要求填写下表。要求:所需药品只

15、能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实验仪器及相关用品自选。试剂:淀粉溶液、淀粉KI试纸、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4)电解完毕,从电解液中得到碘酸钾晶体实验过程如图:步骤的操作名称是 ,步骤的操作名称是 ,步骤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23. (12分)有以下一系列反应:ABCDEFHOOCCOOH(乙二酸)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的大79。试回答下列问题:(1)C的结构简式是 ,BC的反应类型是 ,EF的化学方程式是 。(2)E与乙二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环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由B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化合物G。在乙二酸、水、苯酚、G四种物质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

16、)MTBE是一种重要的汽油添加剂,它是1戊醇的同分异构体,又与G的某种同分异构体互为同系物,且分子中含有4个相同的烃基。则MTBE的结构简式是 。24.(16分)实验室用铜制取硫酸铜,将适量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1)为了节约原料,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最佳为 ,为了吸收该反应中产生的尾气,请选择下图中合适的装置( )。(2)为了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第一组:空气为氧化剂法方案1:以空气为氧化剂。将铜粉在仪器X中反复灼烧,使铜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方案2:将空气或氧气直接

17、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反应液中加少量FeSO4,即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完全后,加入物质甲调节pH,铁元素全部沉淀(一般认为铁离子的浓度下降到10-5 molL-1,就认为沉淀完全。已知:KspFe(OH)310-38,然后过滤、浓缩、结晶。请回答下列问题:方案1中的仪器X名称是 。方案2为了使铁离子全部沉淀,应调节pH至少为 。方案2中甲物质可选用的是()ACaO BNaOH CCuCO3 DCu2(OH) 2CO3 EFe2(SO4) 3方案2中加入少量FeSO4可加速铜的氧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第二组: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法将3.2 g铜丝放到4

18、5 mL 1.5 molL-1的足量稀硫酸中,控温在50加入18 mL 10%的足量H2O2反应0.5 h,升温到60,持续反应1 h后,过滤、蒸发浓缩、减压抽滤等,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CuSO45H2O 10.5 g。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的目的是 。本实验CuSO45H2O的产率为 。25. (10分)Fenton方法通常用来降解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固定实验温度

19、在298 K或313 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实验。(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实验编号实验目的T/KpHc/10-3molL-1H2O2Fe2+为以下实验作参照29836.00.30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298106.00.30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请根据上图实验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 s内的反应速率:v(p-CP) molL-1s-1。解释与结论(3)实验、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方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4)实验得出的结论是:pH

20、等于10时, 。思考与交流(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阶段检测四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345678910DBBCBDACAB11121314151617181920BCDCDCCCD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 (13分)(4)略22(9分) 答案(1)紫黑色升华(2)I6OH6e=IO3-3H2O 6mol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取少量阳极区电解液于试管中,加稀硫酸酸化后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变蓝。如果不变蓝,说明无I(如果变蓝,说明有I) (3)(4)冷却结晶干燥 洗去吸附在碘酸钾晶体上的氢氧化钾等杂质23. (12分)答案:(1)CH2=CH2;消去反应; (3)乙二酸苯酚水G(乙醇)。(4)CH3OC(CH3)324. (16分)答案(1)32B (2)坩埚 3 CD4Fe2O24H=4Fe32H2O;2Fe3Cu=2Fe2Cu2减少硫酸铜晶体的溶解损失 84%25.(10分)答案(1)31336.00.30探究溶液的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2) 8.0106 (3)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迅速分解(4)反应速率趋向于零(或该降解反应趋于停止)(5)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pH约为10的NaOH溶液中 (或将所取样品骤冷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