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0978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试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敦煌掇琐上辑琐三十载:“你道生胜死,我道死胜生。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问。十六作夫役,廿一充府兵。”这主要反映了A.沉重的徭役、兵

2、役 B.佛教教义对人们的影响C.繁苛的赋税负担 D.社会矛盾尖锐,局势动荡2.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土地兼并B.重农抑商C.闭关政策 D.贫富分化3. 右图是一种冶铁鼓风工具的示意图。发明此一工具的是A.战国 李冰 B.战国 郑国 C.东汉 杜诗 D.东汉 崔寔4. 王莽曾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其主要目的是A.征收税收 B.管理秩序 C.控制物价 D.后勤服务5.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的是A. 汉代丝织品 B.唐代瓷器 C. 唐代茶叶 D.宋代早市6. 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

3、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7. 宋高宗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几十万缗,皆宽民力也。”此谕主要强调应A重视官吏选拔 B减轻人民负担C重视海外贸易 D改变抑商政策8.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商人在社会上遭受歧视的情形到宋代开始转变 商业中心始终以都城为中心商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的影响会馆的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A B C D9.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A.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4、B.榨油业的衰败C.铁器制造业的衰落 D.制糖业的衰落10. 清末状元张骞被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前提A B C D11. 一位英国人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中英纺织品贸易矛盾 B中英机器进口矛盾C中英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D中英贸易入超激化矛盾 年份 盈利指数(%) 1915 -4.38 1916 7.61 1917 36.93 1918 21.43 1919 70.5612.左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的

5、盈利指数,这组数据直接表明A.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呈现发展的势头 B.中国纺织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C.轻工业产品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大量出口D.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13. 下列关于19271936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没有得到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 B民族资本受益最大 C官僚资本对金融业的控制削弱 D轻工业得到发展14. 小军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这家公司的性质是A洋务企业 B外商企业 C民族资

6、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15.哪一项不是民族资产阶级斗争具有妥协性的原因A.资金少、规模小 B.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C. 对外资和本国封建势力有依赖 D.技术力量薄弱16.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最后归宿是A被官僚资本挤垮 B被人民政府没收C被改造为公有制经济 D发展为新时期的民营经济17.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化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18.右图反映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土高炉炼钢的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7、.领导人的英明决策19.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忽视了客观规律 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A B C D20.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这是农民思想觉悟低的表现 D.经济建设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21.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 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

8、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增强企业活力 C.发展非公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2.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首先开始于A.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B.经济特区的设立C.海南建省并划为特区 D.浦东开发区的设立23. 观察中国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发展趋势,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4. 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 A.北京电视台 B.中央电视台C.上海电视台 D.中国人民电视台25.中国近代女子最具代表性的服饰是旗袍连衣裙上衣下裙马

9、褂26.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是A.火车 B. 自行车 C.轮船 D.飞机27.下列情况在民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是 A.男子流行中山装 B.中西餐并行于世C.京津地区出现了欧化住宅 D.男子普遍留长辫,女子大多缠足28.下列事件曾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重大影响的是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A. B. C. D.29. 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

10、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30.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媒介的演变。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 B.影视是音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C.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渐替代的过程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20104 题号一二总分总分人313233得分 第卷(非选择题,40分)注意事项: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40分)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永乐二年(1404)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注:

11、舡即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材料二:顺治元年(1644),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卷十二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急,何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恤无由生矣,夷虽欲窥视我,何可得哉! 海防篡要卷七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清政府海外贸易政策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原因。(6分) (2)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的沿用和发展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12、?(4分)3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好” 材料二:那时候,浮夸风极为盛行,一些人把编造的假高产叫做“放卫星”,“卫星”越放越大。小麦“卫星”最大的是1958年9月22日人民日报报道的青海蹇什克农场亩产4282.5千克。水稻“卫星”最大的是9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的广西环江县红旗农业社亩产65217千克。材料三: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

13、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两幅图片,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4分)(2)材料二反映了开展什么运动时期的事情?这一运动有何危害(4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的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农村兴起?(8分)33. (14分)百年“张裕”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它经过了产生发展衰落再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2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该公司采用欧洲现代酿酒技术生

14、产优质葡萄酒,建立了窖内恒温为摄氏11度的亚洲唯一的地下大酒窑,它是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大企业。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题词“品重醴泉”,以示嘉勉;1915年,在为庆祝巴拿马运河竣工而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张裕葡萄酒公司送展的“可雅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最优等奖和4枚金质奖章,“可雅白兰地”因此而命名为“金奖白兰地”,成为世界名牌。这也是中国商品首次在国际上获得的殊荣。材料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张裕公司成了一定国有企业。1994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挟

15、品牌优势,成功发行8800万(B)股,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上市公司,2001年张裕与世界葡萄酒巨头卡斯特集团合作,加速了张裕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几年来,张裕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骄人业绩。请回答:(1)“张裕”建立后,仅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世界著名企业,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功发展的原因。(8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张裕公司的性质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指出发生变化的背景。(6分) 高一历史期中参考答案2010.4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计60分)15 AACCB 610 CCCAA 1115 CADCB1620 CDCBA 2125 BBDAA 2630

16、 BDDAD二、非选择题(共3题,计40分)31.(10分 ) 相同点:都不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对外贸易。(3分)原因:封建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政策;加强海防安全。(答出一点即可,3分) 影响:这种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海防安全;但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4分)32. (16分)(1)变化:完成了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建立了公有制;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4分)(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极大破坏。(2分)(3)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原因:农业集体化后,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中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农民承受着巨大基本生活方面压力,一些地区农民为解决温饱问题开始自发改革尝试(6分)33.(14分)(1)政府实行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2分)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分)。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2分)(2)由国有企业发展成为股份制公司。(2分)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化;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