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论文:阅读教学中“理会文字”举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论文:阅读教学中“理会文字”举隅.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阅读教学中“理会文字”举隅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论”创立者王尚文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即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感。言语形式是语感所以形成的“本”和“源”,阅读教学,就是接触、品味、揣摩、感悟文本的言语形式,重在“理会文字”。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品味的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界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为此在教学实践中
2、做了大量的分析与探索。“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已成为老师们的共识。就是这样一个好的教学传统,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大有慢慢消失的趋势。当前语文课堂上泛语文、非语文的倾向相当普遍,这对于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语文课姓“语”,“语感”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教学,离开了语言教学的语文课不能称之为语文课。因此阅读教学的重心应放在语言习得上,这里的“语言习得”笔者认为就是“理会文字”,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语言的理解,二是会运用语言。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理会文字”的能力呢?本文试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为例,谈谈“理会文字”的三条途
3、径。一、调动审美感知马克思认为:“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人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感官来感知对象世界,学生对教材的把握也是由感知开始的,再经想像、联想、情感等参与而领悟教材。作为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这是“理会文字”的基础。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在艺术上摆脱了同题材诗歌描绘完善形象的窠臼,独创一格。生活中的原型形象,如老水车、黑矿灯、隧洞、稻穗、路基等,被诗人拆解,同祖国“我”的痛苦和不幸、贫穷与滞重一起构成崭新的诗歌意象。诗歌教学中理解意象是重点也是难点,而学生远离那个时代,之间有距离,为此必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在教学中,使用生活体验法,借助多媒体教学手
4、段,逼真地展现“意象”所营造的画面,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展开联想的翅膀,进入作家所营造的艺术空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理会文字”依赖于直觉思维的作用,表现出丰富的联想性,也就善于构成语言描述的具体形象。如分析“老水车”意象时,学生看到、听到那一幕:老水车一年到头咿咿哑哑地慢慢转动着,任河水从它脚下哗啦啦奔向远方,任时光在它面前奔向未来。我唤起贮存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展开联想。学生联系生活积累,谈了对“老水车”的理解,有了新的感悟。“老水车用了百年的工夫,唱着疲惫的歌谣”,学生联想到那何时才是尽头呢?进而联想到祖国发展迟滞不前、效率低下,感
5、受到祖国的贫穷、落后、贫瘠。这样,将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有形的生活画面,学生调动了所有的感官,经过目视耳听这一综合的心理过程,学生的立体思维形成了,就能从多侧面感知作品,建立起表达思想感情的模式,而成为主体内部具有一种“理会文字”的心理定势,故而成为学生直觉知识、既成观念和感情倾向在“特定意象”上自然而然的整体反衬。二、 重视语言习得语感能对言语对象的内容是非和形式美丑作出敏感的判断,同样语感也能对特定语境 中的修辞效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反过来说,体会评价特定语境中修辞效果,就是训练语感的过程。“绿”“到”“遍”“满”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足以唤起主体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语感,可见,比较
6、品味语言、体会不同的修辞效果,不失为“理会文字”、训练语感的一种好方法。作为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有一个“纺”字,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始终纳闷,而这个“纺”字,实际上是诗歌前两节的“文眼”,只不过隐藏于繁多意象之中,不易察觉罢了。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组问题: 问1:我们将原句“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中的“纺”字改为“唱”字,表达的情感内容有变化吗?如有变化,是怎样的变化?问2:这种变化是如何实现呢?问3:在文章里或文章外,你还能找到类似的例子吗?如此一来,既有平面的横向比较:词语的选择比较,即推敲;又有立体的纵向探究:
7、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递进追问,即分析。抓住这一个语言点的细微品味、深刻理解,从过程到结果,就没有理由不让学生趣味横生,就没有理由不让学生齿颊留香,就没有理由不让学生有所收获。当然学生探究的结果也让我欣喜不已。学生细究文本,在梳理分析中,“纺”自然显现出来了。师生共同分析后认为:一、 原先手摇的纺布机跟水车一样,都是圆形的,两者很相似,在贫困年代里,人们总是自己来纺布,如同老水车一样,不知疲倦地工作,“纺”比“唱”更能表现当时生活的贫穷、落后。二、诗歌前有“破旧”,后有“疲惫”,其间的沉重、缓慢、憔悴,非“纺”字不能表现出来,“唱”字不足以表现文革带给那一代人心灵的伤害,从色彩上说,“纺”
8、字更适合,它给人的感觉是灰色的,与整个画面与时代跟更匹配。三、“数百年”只有依赖“纺”而生,在读者心中呈现单调、重复、长年累月不断循环的印象;而且“纺”字中可以读出:梳理历史,回顾过去,让一切清晰有序,若一改“唱”无法体现“数百年”之意。四、诗歌是情感的产物,用哪个字,这与作者当时的情感是密不可分的,“纺”更宜于表达作者内心的忧伤、无奈的痛楚和当时对前途的迷惘、不知所措。五、句中的主要意象“老水车”与“歌”,若用“唱”缀联,则成了一个浅泛的拟人化表达,用“纺”字,因了陌生化的手法,获得了客观倾听与冷静观照的意味,即从陌生角度写熟悉事物有了一种新奇感。由此可见,如此丰富的情感,作者竞只凭一个简练
9、的字传达出来,难怪作者若干年后仍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改“纺”字。一个极其普通的字眼,经作者匠心点化,放到特定的语境之中,收到了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经过比较玩味的“理会文字”训练,怎么能感受到其中的妙味呢?抓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通过“咬文嚼字”,比较不同修辞在特定语境中产生的不同效果,培养学生的差别感受能力,是促成课文言语形式转化为学生语感的最好方法之一。这个教学片断让我再一次相信:只要教师能立足于文本,善于发现和引导,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语感,那么学生“咬文嚼字”的本领、“理会文字”的能力就会轻而易举地被挖掘出来;事实上平时的教学唯有紧扣一些关键的语言点,读进
10、文章里、深入语言背后,以感知作家作文的深度情思,久而久之,这样一种阅读的方法和规律必将内化学生的自觉行动。当然,语言的运用也是十分重要的。语文课的最终目标要落实到语言的运用上。阅读课上落实语用的最佳方式就是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仿说、仿写的训练。事实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后练习就有这样的要求。例: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1)我是于瘪的稻穗,_(2)我是失修的路基,_ 学生仿写:(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身躯。(2)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学生的作答符合要求,但这一步尤其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指导,有时候就是示范
11、,因为仿写是非常强调语境、格式的。仿写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它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来说,仿写可以说是部分学生写作的引路人。通过仿写,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也会促进客观语言向主观语言、学生自己语言的转化,对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十分有效的。三、把握感情基调我们知道,言语作品尤其是诗歌是作者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体现,是作者用来塑造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载体。语感对作品中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实质上就是对活跃于作品之中的作者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认同、感应。舒婷在写祖国啊,亲爱的祖国时,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解脱出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
12、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由此可见,作者这种“爱国之情”是复杂的,甚至于有些含蓄。如果仅仅把“爱国之情”的感情本身(导语中提示)赠送给学生,那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就隔了一层,这样就达不到“训练语感”、提高“理会文字”能力的目的,王尚文先生说“如果把真、善、美的语言当作语感的对象,那么饱和着真、善、美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语言就会通过学生真切的感受而唤醒先前处于潜藏状态的生
13、命本质,使之兴奋、活跃,进入意识状态,从而投射到真、善、美的语言对象融为一体而实现对象化-,发现一个新的语言对象就意味着语感扩大了自己的领域”,也意味着广化、深化、美化了自己的语感。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在教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课时,先介绍了作者与写该文时的背景及作者的思想状况,使学生宏观地把握课文中作者感情的背景,然后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想象等心理因素,诵读欣赏(课件播放)。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如果生硬地要求学生理解,对学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诵读欣赏是一种生活化情感的对话与体验,是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基础,是文本视觉阅读的基础,诵读欣赏,也是提高书面阅读语感,乃至喜爱语文课的阶梯和途径。如
14、果文本情感经验是外在于学生的,学生缺乏生活化的情感意象,缺乏细腻的生活情感切片,只凭借日常简单的对话情感经验一跃而上,当然是无法关照文本里的情感意象,运用自己的情感意象,展开对话、想象与建构,自然无法引起内心的共鸣。而语音这个天然的魔法石,特别是诵读欣赏时的语音,恢复了学生与母语天然的文化通道,能够使学生很容易地切入文本,很容易地展开对话和想像,获得知识、情感与体验,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很容易构筑文本视觉阅读的情感准备的经验背景。有了前面的铺垫,然后学生朗读、品读课文,进入作品,感觉作者的心跳,复活领悟诗人“爱国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从宏观地领会到微观地把握,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对诗歌感情基
15、调的把握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也能收到“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效果。之后,我再让学生用有声语言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这样读进去,读出来,一进一出,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语感得到了训练,学生“理会文字”的能力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提高。当然,训练语感、“理会文字”的途径不只是这三条,但不管是哪条途径,教师都必须启发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去亲切地感受、体验作者的心脏搏动、呼吸节律、血液流动,让学生亲自、独自、独到地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会用作者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去感知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唯有如此,语文课的“语文味”才会更凝练、更厚重,阅读教学才会更实在、更有效。注:1、 王尚文语文教育导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2、 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10期第16页。3、 中学语文教学2006第10期语感:语文教学新的路标。4、 浙师大语文教研论丛,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第178页。5、 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第9期,第33页。6、 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12期新课程理念下语文阅读课该怎样上。7、 语文学习2005年第6期,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