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文 教育的反思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2824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论文 教育的反思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论文 教育的反思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论文 教育的反思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论文 教育的反思 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省合肥市32中高中语文论文 教育的反思 新人教版我肩负着高三教学的重担又走过一年的历程,一年来,我时时反思,一步三回首,审视着自己走过的道路,我发现虽有一些成绩,但也有令人遗憾的失误。我不谈成绩,只想反思一下我们的失误,与各位同仁共同借鉴 。(一)尊重学生,呵护学生的心灵之花我认为,对任何一个教育者来说,其教育失误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可以原谅的:经验不足够啊,工作粗心啊,方法简单,褒贬失当等等,但是,最不能原谅的教育失误,便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自尊心,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鲜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要培养

2、自尊心,只能用温柔细致的教育手段。自尊心是不能容许采取粗鲁的、“强有力的”、“凭意志的”手段的。我曾多次在我失误之后,这样原谅自己也这样对学生进行解释:“我是真诚地爱学生,我是一片好心啊!”现在我意识到,不管我们平时对学生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储备,不管我们过去在学生心目中有多高的威望,也不管我们以前对学生进行了多少“行之有效”的教育,只要我们深深地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也许是一个巴掌,也许是一句不屑的言语,甚至也许只是一个鄙视的眼神那么,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教育成功的诀窍之一,就是永远不让学生对他自己感到绝望。但我们老师有时在激愤中说出一些让学生感到绝望的话:“我永远不会相信你了!”“看来你是教不好的了

3、!”“这是最后一次愿谅你了!下次再犯,你就别来上学了!”“ 我没有你这个学生!”我常常为有类似的言语而深感内疚。当学生本来是非常尊敬老师并认为老师是在真诚地帮助他的时候,这些话无疑会击碎他内心深处“想做个好学生”的美好愿望。一个学生真正的堕落,有时候恰恰是从我们教育者的“绝情”开始的。根据我的教训,教育者要尽量避免在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打学生,用语言伤学生的自尊心,冤枉学生,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对他的绝望。(二)关爱学生,不要让学生成“断了线的风筝”记得一位有识之士曾说过这样的话:学生就像遨翔于蓝天的一只风筝,线紧握在老师的手中,飞远了,往回拽一拽,如果这根线断了,他将不知飞往何方,更不

4、知他将来命运如何。我们对待一些问题学生,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赶出教室,甚至赶回家反省,现在看来,这些都是不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班集体中,他会牵挂着同学, 牵挂着老师;就会顾及班规校纪;如果离开班集体,离开学校,他的心理落差太大,易形成反叛心理,就会成为一只断线的风筝。因此,永远不能轻率将学生赶出教室。(三)多“疏”少“堵”,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传在尧晚年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洪水,大地一片汪洋,人民扶老携幼,到处漂流。尧心急如焚,他派鲧去治理洪水,可是一治治了九年,丝毫没有成绩.到了舜做首领的时候,他处死了治水毫无成效的鲧,又命鲧的儿子禹去治.禹勇敢地担

5、当起了这个重任,他想,父亲辛辛苦苦十几年,填土阻河,垒堤筑坝,不但没有将水治服,反而造成更大的灾难.于是他大胆地设想了一套与父亲背道而驰的方案,即疏通河道,引水下流。终于,大获成功,名扬千古。教书育人何尝不是这样!一年前,我所接手的班级是一个充满问题的班级,面对种种不良现象,更多的是“堵”,是训斥;而“疏”少了一些。回顾走过的路,深感“疏”可能比“堵”更行之有效 。像“情感问题”“上网问题”等等,应多加疏导,晓之以理,少用硬性规定来要求学生,教育学生理性生活。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当然,对于问题,我们应区别对待,像打架闹事,严重违反班规校紀等现象, 应坚决“堵住”。屡教不改者,应给予一定纪律处分,并在全校公诸于众,以儆效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上是我对过去教育工作的反思,揭开这些“疮疤”无疑是痛苦的,但我还是把它们展示出来,以警示我今后教育工作,也让其他的教育者引以为戒。有人说,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学生走了,留下的只是遗憾!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教育这门艺术少一些遗憾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