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1607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州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通州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通州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通州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通州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州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州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通州区2013年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通州区人口规模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纲要通州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通州区委党校二一三年六月目录一、通州区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3(一)常住人口规模已逾百万,流动人口占比激增3(二)非农人口比例达五成,人口城镇化逐步提速3(三)老龄化、少子化与人口红利并存,青壮年流动人口为补给主体4(四)生育水平极低但略有回升,生育年龄整体推迟4(五)常住人口性别比处于正常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略高5(六)死亡率处于低水平,受教育水平逐步提升5(七)就业人口占比下降,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占比提升5(八)人口分布集中,新城人口集聚效应明显5

2、(九)城乡居民食品支出比例大幅下降,但收入差距扩大6二、通州区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分析6(一)本研究预测方法简介6(二)通州区人口规模的预测结果7(三)常住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的预测9(四)其他预测方法及结论12(五)小结13三、人口发展对通州国际新城建设带来的挑战14(一)人口规模将持续膨胀,人口调控和管理的压力骤增14(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复杂化,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15(三)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升级和人才引进受限15(四)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激增,政府服务供给能力和方式待改善16(五)就业人口低端聚集且职住分离,新城综合功能推进受阻17(六)人口与城市规划的协同性不高,城市功能定位

3、的导向性需增强18(七)人口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人口安全预警系统亟须建立18(八)人口密集易发公共安全问题,应急管理机制亟须完善19四、通州区人口发展的对策建议20(一)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发挥产业发展对人口规模和结构的调节作用20(二)大力推进新城人口素质升级,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口素质提升互动的发展态势21(三)积极推进产业就业置业平衡发展,努力实现区域人口均衡分布21通州区人口规模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纲要人口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通州区人口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一是打造首都经济圈,要求加快推进环渤海城市群人口一体化发展;二是实施北京城市发展转型战略

4、,要求加快郊区新城人口的承接;三是建设世界城市,要求强化现代化国际新城的人口支撑;四是建设功能完备的首都城市副中心,要求在更高层次上把握人口发展态势。本研究围绕聚焦通州战略,以实施北京城市发展转型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首都经济圈建设为背景,以建设功能完备的首都城市副中心为目标,从通州区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人口承载能力以及承担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疏解任务、区内人口变动历史等方面,分析预测通州未来510年的人口规模,并结合“一核五区”建设,提出优化通州区人口结构、调控人口规模的对策建议,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一、通州区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一)常住人口规模已逾百万,流动人口占比激增

5、通州区常住人口规模从2000年的67.4万倍增至2012年的129.1万,十二年间增加了76.6万人,平均每年约增加6.4万人,尤其自2005年来,通州区常住人口的年均增量及增速在区县中均位于前列,年均增速高于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年均增速;从流动人口来看,其规模及占比则不断提升,但增速得到有效控制。从2000年的7.9万增加到2012年的50.7万,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也从2000年的11.72%迅速增长为2012年的39.27%,成为通州区常住人口增长的最大来源。(二)非农人口比例达五成,人口城镇化逐步提速在通州区的城乡人口分布中,户籍人口非农比例呈明显的增长态势且增幅较大。2000年时,户

6、籍人口的非农比例仅为31.93%,2012年,非农比例首次突破五成,达到52.80%。常住人口的城乡结构也在发生重大变化。2000年时,常住人口约为66.8万,非农人口约为22.4万,所占比例为31.99%。到2010年时,常住人口增加到约118万,非农人口规模为55.96万,比例达47.47%。(三)老龄化、少子化与人口红利并存,青壮年流动人口为补给主体2000年,通州区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为11.9%,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8.2%;到2010年时,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2.3%,而65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为7.7%。更为严重的老龄化表现在通州区户籍人口群体上。2010年时,

7、通州区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已达到17.2%,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也已达到11.3%。在老龄化的同时,通州少儿人口比例在不断下降。在常住人口中,2000年,14岁及以下人口比例占到16.8%,而到2010年时,这一年龄段人口比例却迅速下降为9%,十年时间内,下降7.8个百分点。从劳动力资源来看,在2000年到2012年这十几年中,常住人口中15-64岁劳动力总量迅速增加,即由2000年的50.57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93.22万人。其中,流动人口的贡献明显,相应年龄段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由2000年的13.08%迅速上升到2010年的39.85%。流动人口成为通州区劳动力人口的

8、重要组成部分。(四)生育水平极低但略有回升,生育年龄整体推迟从生育情况来看,常住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处于极低的水平。2000年常住人口总和生育率仅为0.656,而2010年略微提高到0.764。从户籍人口生育来看,2012年,通州区户籍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19,这也是自2000年以来,通州区总和生育率的最高值。同时,通州区常住育龄妇女的生育年龄明显后移。2000年,通州区育龄妇女的生育年龄集中于20到29岁这两个年龄组内,到2010年时,20到24岁年龄组的育龄妇女的生育率大幅下降,从54.1%下降到20.66%;而30至34岁年龄组的生育率大幅上升,从13.59%升至52.44%。此外,

9、35到39岁年龄组的生育率也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五)常住人口性别比处于正常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略高通州区常住人口中的性别比例在正常的幅度内,2000年是101,2010年是106。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略微偏高,2010年达到113.39,但户籍人口出生性别比基本上维持在100-110的变化幅度内。(六)死亡率处于低水平,受教育水平逐步提升从人口健康素质来看,2000年到2012年间,通州区常住人口的死亡率处于全世界低死亡率的水平,2012年死亡率仅为4.06。从人口文化素质来看,近年来通州区人口总体的文化水平不断改善。2000年时,通州区常住人口中6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3年,2

10、010年提高到10.2年。(七)就业人口占比下降,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占比提升2000年,通州区16岁及以上人口约为55万,就业人口约为35万,失业人口约为1万。2010年,通州区16岁及以上人口上升到107万,而就业人口仅为65万左右,失业人口3.3万左右。相比于2000年,2010年的经济活动人口比例明显下降,2010年,自20至65岁以上各年龄段就业人口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比例都低于2000年,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45至49岁年龄段人口,本年龄段的就业比例从93.67%下降至72.1%,其次是20至24岁年龄组人口,本年龄段的就业比例从75.91%降至66.46%。从总体上来看,通州区在业人

11、口主要集中于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例有明显的上升,其中尤以批发零售业的上升趋势最明显,男性从8.42%上升到13.30%,女性从14.23%上升到21.54%。(八)人口分布集中,新城人口集聚效应明显第一,超半数的常住人口集中在新城。2010年,根据区统计局“六普”统计数据,新城内的常住人口总量约68万人,已突破2010年60万的规划目标,约占全区总量的57.4%;2005-2010年全区新增常住人口31.7人,其中新城新增16万人,也占全区增量的51%;主要分布在北苑街道、中仓街道、玉桥街道、永顺镇等,而这

12、些街道也主要承担着外省来京人员的居住功能。第二,超七成的流动人口聚集在新城。通州新城的流动人口约33万,占新城常住人口的48.6%,占通州区外省市来京人员的76%。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北苑街道、中仓街道、玉桥街道、果园地区、永顺镇,并且呈现出密度增强和向周边扩散的趋势,其中,北苑街道外省市来京人员密度由30人/公顷增长到56人/公顷。其中新华街道受运河核心区和西海子棚户区的拆迁影响,人口大幅减少。第三,超过半数的就业人口聚集在新城中心区。56%就业人员集中在新城中心。2004年从业人员约25.3万人,2008年从业人员约29.4万人,增长约4万人,增长速度低于常住人口及外省市来京人员的增长速度。

13、从空间分布来看,2008年,约56%就业人口集中在新城,主要分布北苑街道、中仓街道、新华街道、玉桥街道,但就业密度变化不大。(九)城乡居民食品支出比例大幅下降,但收入差距扩大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民,通州区居民食品支出比例都在缩小,且幅度都较大,这得益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其中,城镇从1988年的40.68%缩小至2007年的24.26%,农村则1980年的50.60%,缩小至2007年的42.40%,城镇的缩小幅度大于农村。自1988年至2007年之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460元,增加到18887元,增长近13倍;农民纯收入也从1067元,增加到9115元,增长8.5倍。农民收

14、入的增长速度远落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198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36.83:100,2007年时达到207.21:100。二、通州区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分析本文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预测基础,并在综合比对各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之后确定预测参数,最终对20112020年通州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模拟预测,以期为区委区政府未来决策提供前瞻性的数据支持。(一)本研究预测方法简介本研究所使用的人口预测方法为分要素人口预测方法,使用的是联合国人口预测软件MORTPAK。该方法采用系统仿真的思想,将人口变动的三个要素出生、死亡、迁移分别构造参数进行预测。首先,利用当前分年龄人口数和分年龄死

15、亡人口数建立生命表,利用生命表方法计算年龄别存活概率,并由此存活概率利用年龄移算法计算预测年份的分年龄人口数量;第二,通过设定的总和生育率和分年龄生育率计算年龄别生育模式,并由此计算出历年新出生的0岁人口数。由于通州区是一个开放型人口,进行人口预测时必须考虑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而最近几年通州人口流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本研究主要利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构造出人口迁移流动的模式,并预测未来不同年份的常住人口各项指标。(二)通州区人口规模的预测结果1. 常住人口总量变化趋势表1 不同方案下常住人口规模预测(单位:万人)低方案中方案高方案2011年124.9124.9124.9

16、2012年131.5131.8132.72013年138.1139.3141.92014年144.7147.1152.22015年151.4155.4163.92016年158.1164.21772017年164.8173.3191.52018年171.4182.9207.42019年178.0192.9224.62020年184.6203.4243.3图1:不同方案下通州区历年常住人口规模预测(单位:万人)2. 户籍人口总量变化趋势表2 不同方案下户籍人口规模预测(单位:万人)低方案中方案高方案2011年67.367.367.32012年68.668.969.32013年70.270.972

17、.22014年72.073.376.02015年74.076.280.72016年76.279.686.32017年78.683.492.82018年81.287.6100.32019年84.192.3108.82020年87.197.5118.2图2:不同方案下通州区户籍人口规模预测趋势图(单位:万人)3. 常住流动人口总量变化趋势表3 不同方案下常住流动人口规模预测(单位:万人)低方案中方案高方案2011年57.657.657.62012年62.962.963.42013年67.968.469.72014年72.773.876.22015年77.479.283.22016年81.984.6

18、90.72017年86.289.998.72018年90.295.3107.12019年93.9100.6115.82020年97.5105.9125.1图3:不同方案下通州区常住流动人口规模预测趋势图(单位:万人)(三)常住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的预测1. 年龄性别分布预测表4 中方案下2020年通州区年常住人口的年龄性别分布常住人口规模(万人)常住人口比例(%)男性女性合计男性女性合计0-4岁5.75.110.75.485.095.295-9岁4.44.08.34.213.984.1010-14岁3.43.26.63.293.173.2315-19岁2.72.65.32.612.562.5820

19、-24岁4.54.59.04.314.504.4125-29岁8.68.817.48.278.878.5630-34岁13.613.927.513.1513.9313.5335-39岁12.912.825.712.4712.8512.6640-44岁10.99.820.710.549.8510.2045-49岁9.17.516.68.797.558.1850-54岁7.46.213.67.156.186.6855-59岁6.05.611.65.825.595.7160-64岁4.84.99.64.594.914.7565-69岁4.34.79.04.194.774.4770-74岁2.62.8

20、5.52.512.862.6875-79岁1.41.63.01.371.591.4880-84岁0.841.01.80.810.960.8985岁及以上0.460.781.240.440.780.61合计103.799.6203.4100.00100.00100.00图4:中方案下2020年通州区常住人口单岁组年龄金字塔(单位:%)表5 常住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单位:万人)2010年2013年2015年2020年低方案0.771.21.31.4中方案1.31.62.3高方案1.452.03.6注:在中方案中,2011年和2012年出生人口预测分别是1.03万和1.17万人。表6 常住育龄妇女规模

21、预测(单位:万人)2010年2013年2015年2020年低方案36.6642.1645.5853.92中方案42.5646.9359.90高方案43.5150.0873.85注:在中方案,2011年和2012年常住人口中育龄妇女预测分别是38.57万和40.53万人。表7 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规模预测(单位:万人)2010年2013年2015年2020年低方案9.1411.3113.3020.12中方案11.3313.3820.59高方案11.3913.5821.68表8 0-14岁常住少儿人口规模预测(单位:万人)2010年2013年2015年2020年低方案10.6813.3915.6

22、720.88中方案13.6516.5925.66高方案13.9917.8833.03注:由于人口普查数据存在一定的漏报率,因此,综合各种因素,本研究认为,不同时期可以考虑在预测值的基础之上增加2-3万人作为修正。表9 4-6岁常住人口规模预测(单位:万人)2010年2013年2015年2020年低方案3.233.724.55中方案3.253.785.7高方案3.293.937.32注:由于人口普查数据存在一定的漏报率,因此,综合各种因素,本研究认为,不同时期可以考虑在预测值的基础之上增加1万人作为修正。表10 7-12岁常住人口规模预测(单位:万人)2010年2013年2015年2020年低方

23、案4.365.538.25中方案4.395.628.89高方案4.455.8310.14注:由于人口普查数据存在一定的漏报率,因此,综合各种因素,本研究认为,不同时期可以考虑在预测值的基础之上增加1-1.5万人作为修正。表11 13-15岁常住人口规模预测(单位:万人)2010年2013年2015年2020年低方案1.741.903.20中方案1.751.943.37高方案1.782.023.78注:由于人口普查数据存在一定的漏报率,因此,综合各种因素,本研究认为,不同时期可以考虑在预测值的基础之上增加0.5-0.8万人作为修正。表12 16-18岁常住人口规模预测(单位:万人)2010年20

24、13年2015年2020年低方案2.552.292.82中方案2.582.393.13高方案2.662.613.86表13 15-64岁常住人口规模预测(单位:万人)2010年2013年2015年2020年低方案98.61113.4122.5143.6中方案114.3125.5157.1高方案116.41132.48188.60表14 15-64岁常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总数的比例预测(单位:%)2010年2013年2015年2020年低方案83.26 82.11 80.91 77.79 中方案 82.05 80.76 77.24 高方案 82.04 80.8377.52(四)其他预测方法及结论1、

25、趋势外推法通州区规划局根据2005-2009年人均GDP、房地产开发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与人口数量的相关关系,确立了人口数量变化的回归方程,并假定未来人口变动按当前的趋势外推而变化。预测的结论是2015年通州区常住人口约143万人,外省市来京人员约70万人。该预测主要仅对人口规模进行预测,而无人口结构性的预测数据。与本研究所做的中方案预测结论相比,略微偏低一些。2、二次指数平滑法区规划局按照指数平滑法的预测,2010-2015年间常住人口将保持4%的速度增长,外省市来京人员将保持年均7.9%的速度增长。预测的结论是2015年,通州区常住人口约153万人,外省市来京人员约68万人。该预测主要仅是

26、对人口规模进行预测,而无人口结构性预测数据。与本研究所做的人口规模预测中方案相比,常住人口结果相当,但流动人口规模偏低。3、人均用地指标简单匡算法针对人口承载力的预测区国土局利用人均用地指标简单匡算法,计算了通州区人口最大承载力。如果按照人均用地标准400450 m2/人计算,通州区土地总面积为905.81km2,最多可承载人口规模约为201226万人,而2009年常住人口规模为109.3万人,因此,从土地资源角度来看,不考虑水资源等其他资源环境条件限制,通州区还有92117万的人口承载潜力;如果按照上海市所作预测中人均占地226-211m2来计算,通州区906平方公里土地上可承载人口400万

27、人左右;如果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分析,在2015年通州区265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上,按照人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150m2计算,通州区可承载最大人口规模为176万人左右。通州新城城区面积规划为155km2,按照人均中心城区用地标准100120m2/人计算,可承载人口规模约为130万人左右,而2009年实际通州新城城区人口规模约为60万人左右,因此,新城城区还有70万左右的人口承载潜力。与城市现代化、生态化及国际化有关人均用地标准相比,通州新城城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还需增加。4、就业弹性系数法针对新增就业人口的预测区人力社保局通过对近几年通州区GDP增长情况及从业人数的分析,发现通州区

28、“万元增加就业比”平均约为0.25%左右,也就是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为通州区区带来约1000个左右的就业岗位。截至2011年底,通州区GDP总值为400亿,新增就业21500个。近几年,通州区的新增就业人数每年均保持在2万人以上,其中,高校毕业生、户口进京人、复员退伍军人等新成长劳动力每年在7000人左右。按照通州新城发展规划,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2020年要达到1200亿目标,年均将以16%的速度增长。通过现值与目标值的对比,据此推算,至2020年未,我区可增加20万就业岗位,每年约2.2万左右。5、年龄移算法与经验估计法针对基础教育阶段人口的预测区教委对就学人口的预测主要基于年

29、龄移算法与经验估计法的结合。这种预测方法的结论是2015年小学7.5万人;初中2.5万人;2020年小学10万人,初中4.5万人。与本研究预测中方案相比,2020年预测数据基本与区教委相当。(五)小结从不同预测方法的比较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从不同预测结果来看,不管是从人口规模还是从人口结构指标来看,都表现出“求同存异”的特点,即大体趋势基本接近,但由于方法使用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细微差别,这些差别不会影响对全区未来人口发展趋势性的把握。第二,从整个人口规模来看,2010年到2020年,通州区常住人口规模将保持持续的增长,在2020年将突破200万,流动人口可能会突破100万,

30、这将对通州未来的基础设施、人口服务管理以及资源环境等问题带来严峻挑战。第三,从年龄结构来看,常住人口到2020年,30-40岁年龄段人口的规模较大,人口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同时,7-18岁的学龄人口、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及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规模都将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些人群规模分别将达到18万、21万和160万左右。从人口占比来看,仅15-64岁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会有所下降,但依然会保持在77%以上,因此,通州区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劳动力短缺现象。表17 不同预测方法得到的通州区人口规模和结构预测预测目的预测单位预测方法数据基础预测结论人口规模预测区规划局趋势外推法根据2005-20

31、09年的人均GDP、房地产开发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确立人口数量变化的回归方程2015年常住人口143万,外来人口70万二次指数平滑法(时间序列模型)人口规模的历史数据2015年常住人口153万,外来人口68万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预测北京市人口研究所人口分要素预测法及回归统计分析人口生育、死亡、迁移流动的历史数据;人口与GDP的相关历史数据2015年常住人口155万,外来人口79万(中方案);2020年常住人口203万,外来人口106万(中方案)人口承载力预测区国土局人均用地指标简单匡算法按人均用地标准400450 m2计算可承载人口规模约为201226万人按上海人均占地226-211m2计算可

32、承载人口400万人左右按照人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150m2计算可承载最大人口规模为176万人左右新增就业人口预测区人力社保局就业弹性系数法GDP增长数据及从业人数2020年末可增加20万就业岗位,每年约2.2万左右基础教育阶段人口预测区教委年龄移算法与经验估计法历年出生人口数据及在读学生数据2015年小学7.5万人;初中2.5万人;2020年小学10万人,初中4.5万人。三、人口发展对通州国际新城建设带来的挑战(一)人口规模将持续膨胀,人口调控和管理的压力骤增从人口总量来看,近几年来,随着外来流动人口的不断涌入,造成通州区人口总量的迅速膨胀和人口结构的急剧变化,对人口进行调控和管理的难度加大。按

33、照中方案预测结果,通州区常住人口总量在2015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155万和203万人,2020年流动人口会突破100万人。按照新城规划,2020年通州新城总人口也将达到119.1万人。未来如此庞大的人口总量势必给通州区的人口服务管理带来巨大压力。(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复杂化,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在土地资源方面,根据区国土局的测算,按2009年统计数据,通州区现有土地总面积90953.62公顷,其中耕地35180.27公顷;按照中国国有土地承载力的测算,通州现有土地承载151万人,据区公安分局的估计,目前通州的总人口已经超过150万,现在土地承载力基本上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在水资源方面,通州

34、区作为下风下水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理坐标导致水污染严重,作为清洁水源的地表水可利用量近似为零。从水资源缺口分析中,通州年缺口量为2.6亿立方米以上,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口不断增长加上食品和化工产业每天消耗大量水资源,致使城区的供水已经处于负荷运行状态。在生态环境方面,从垃圾产出来看,根据通州新城规划人口进行预测,2020年新城内日产垃圾约1200吨;从环境污染来看,“十二五”期末,通州区常住人口将增加约40万人,依据GDP年均增长率以及“十二五”期间万元GDP能耗预期下降比例,预计到2015年,二氧化硫新增排放量3390吨;氮氧化物新增排放量699.2吨;依据GDP年均增长率及人口增长率,同时以

35、2009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为参考,经预测,“十二五”期间预计化学需氧量新增量18185.77吨。“十二五”期间化学需氧量排放的大量增加,将加重河道的负荷。可以说,未来通州区的水环境质量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因此,除了加大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达标率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提高本区水环境承载力的必然选择。(三)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升级和人才引进受限健全和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人才结构的必备条件。通州区目前的产业结构以食品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缺少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几乎没有能够整合资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链的的龙头企业,这与通州区

36、的落后基础设施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全区在发展过程中给予科技创新的重视不足,区内产学研一体化的基础薄弱;另一方面,全区在购物、休闲娱乐、餐饮、运动健身、基础教育、医疗服务、公共服务设施等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不能满足高端层次人才的需求,大大限制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未来“一核五区”的建设亟须大量的高端人才入驻,国际组织集聚区和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需要一批高端的管理经营人才和研发人才,国际医疗服务区需要专业的医学人才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文化旅游区需要引进文化人士和加强人文环境的建设。(四)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激增,政府服务供给能力和方式待改善按照通州新城

37、规划(2005年-2020年),预计2015年新城人口约占全区的60%左右,则新城人口约有90万。按照通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总建筑规模估算,新城中心区规划居住人口容纳量约117万人。为保证该地区生活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并达到合理的规模,未来通州区需要以居住人口容纳量核定各类配套公共设施的规模。从教育资源来看,据区教委的统计,目前全区共有中学40所,小学81所,幼儿园79所,职业高中3所。本研究所做的学龄人口预测中方案显示,通州区2020年4-6岁人口将达到6万人左右,7-12岁小学学龄人口将达到9万人,13-15岁初中学龄人口将达到3.5万人,16-18岁高中学龄人口将达到3.2万人左

38、右。预计到2020年,仅中小学在校生就将比现在增加9万余人,按照每个年级平均增加9000人计算,全区小学需增加1500个教学班,中学需要增加600个教学班,中小学改建、扩建、新建的任务艰巨。从医疗资源来看,医疗服务需求缺口更加明显,医疗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医疗资源的扩充与国际新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需求增长不相适应,基本医疗保障遇到发展瓶颈,需要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第一,医院病床数严重不足。按照通州区新城规划,2020年,我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将达到6张,而目前我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开放病床数只有2.5张。按期末常住人口预测规模200万计算,尚需增加病床8850张

39、。根据建设部组织研究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要百分之百达到宜居城市的标准,千人口拥有病床数为9张,则通州区尚需增加病床数为14850张。第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目前,区属各医疗机构编制总数为3975名,实有在编制内人员4428名,聘用合同制人员1482名,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原有编制数量的专业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人员编制增加存在一定的压力,由于北京地区对外地进京人员的控制,对于医学特殊专业人才的引进遇到一定困难。第三、现行的政策对于高端医学人才吸引力不强。目前,通州区城区各二级医疗机构重点学科带头人少,年轻的业务骨干中、高级人才相对缺乏;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人员中

40、学历普遍偏低,急需引进医疗卫生高端人才。由于目前对高端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特别是对于引进的博士后、博士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在工资、住房等福利待遇方面没有特殊的补贴,对高端人才进通州缺乏吸引力。随着“北京国际医疗服务区”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区需要大量的医疗卫生技术和管理人才,现有的条件和人才管理机制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需求。第四,医疗卫生体制机制还需加快改革步伐。现行的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改革,实现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层医疗机构的积极性的作用。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大卫生观念尚未形成,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的管理体制还待加快理顺。从交通状况来看,交

41、通承载力也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八通线日均运送乘客10万多人,钟摆式的人口流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八通线列车拥挤不堪。(五)就业人口低端聚集且职住分离,新城综合功能推进受阻从就业与居住的比值看,通州从业人员明显较低,大部分比值都低于0.4,而一般就业与居住的比值为0.5左右。通州区就业结构主要以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为主,传统行业就业人口较多。根据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就业数据显示,通州区就业人员中,制造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6.5%,建筑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13.5%,批发零售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比重9.2%。未来“一核五区”的发展定位是高端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这与当前的产业结

42、构格格不入,为了高品质地发展“一核五区”,对当前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升级是有必要的。根据2009年关于我市低端业态有关情况的报告的统计分析表明,通州区低端业态户数居第一位,约12万户。据零点公司针对通州低端就业的调查显示,从就业的岗位性质来看,从事个体户小摊主、工人及普通勤杂人员售货员服务人员约占65%。从就业的区域来看,在通州区内就业的外省市来京人员低端就业的比例明显高于区外就业人口,且在通州居住外来居民中有63%为租房户,他们的平均收入大多集中在30005000元。此外,通州区内人户分离、职住分离现象较为普遍:从新城近年来统计情况看,人户分离不断加剧。2004年以来,通州

43、区人户分离数不断增加,根据“六普”数据,2010年通州区人户分离人口超过20万人,占全市约6%,本区县内的人户分离和跨区县的人户分离人口各占一半,在郊区县中居第二。职住分离现象也较为突出,在通州居住且工作在外区县人员共计21.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8%。(六)人口与城市规划的协同性不高,城市功能定位的导向性需增强城市规划对于引导人口稳定有序发展至关重要,通州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建设现代化的国际新城,城市的规划就要按照这个目标进行设计和安排,但是,目前的挑战是通州的人口发展并没有与新城规划相协调,当前的人口结构严重影响着未来新城的建设的步伐,因此,为了加强人口与城市规划的协同性,城市的功能定位必须明

44、确,通过城市合理规划和明确的城市功能地位来实现人口的调控。(七)人口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人口安全预警系统亟须建立全区实有人口管理系统于2011年开始筹备建设。2012年3月27日,区政府下发了北京市通州区开展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对全面建设工作进行部署,成立了通州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经过一年的高标准、高强度的集中建设,初步建成通州区的分系统,基本摸清全区实有人口、实有房屋。然而,与北京的几个核心区相比,通州区的人口信息化水平依然相对滞后。人口安全预警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重大人口危机进行预期性评价,以提前发现未来人口可能出现的不安全问题及成因,为提前消除和制定应对人口不安全的措施提供依据。及时、准确地对人口状况进行预警,可以使政府对人口作出超前的、科学的决策,从而避免由于人口变动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一个完整的人口安全预警过程包括收集预警信息、设计预警指标体系、构造预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发布预警指示和警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