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教学设计精编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2089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精编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精编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精编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精编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精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财政》教学设计精编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财政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 理解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懂得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 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 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2、能力目标:辩证的看待财政赤字现象的思维能力 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分配财政支出的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 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 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二、 教学重难点分析1、 重

2、点问题: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重点突破:对比两组数据经济发展水平(把蛋糕做大) 财政收入 (根、源) (叶、流)分配政策:2、 难点问题分析: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难点突破:两个镜头: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我国的经济形势以及国家为应对次经济形势所采取的财政政策。三、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传统讲授法。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南昌地铁的建设视频依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感悟政府提供的服务几乎处处存在,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公共服务是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实现的。2、 活动探究: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招聘大会 活动形式:

3、学生上台参加面试,回答下面主考官的提问,教师对应聘选手的参赛情况进行点评。参赛选手1:上台参加面试,ppt展示面试前准备的材料,机智应答。主考官预设问题:2015年的国家财政收支情况,以及2016年的财政收支预算。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哪些?对比分析2015年的财政收入和2016年的财政收入,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使得2016年的财政收入在增加。教师点评:财政的两个环节;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参赛选手2:上台参加面试,ppt展示面试前准备的材料,机智应答。主考官预设问题:2016年我国财政支出都投往了哪些领域? 对比2016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收支情况如何?这样做会有何影响

4、?教师点评:财政支出的具体途径以及财政收支的三种关系及影响。参赛选手3:上台参加面试,ppt展示面试前准备的材料,机智应答。主考官预设问题:分析国家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几大工程是谁投资建设的?这些工程能否依靠个人来出资建设?为什么?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如何?面对此经济形势,我国具体采取了哪些财政政策。教师点评: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3、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才能叶茂。说明( ) A.财政收入制约着经济发展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

5、的 C.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制约着财政收入的规模 D.价格水平对财政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2、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通常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有( ) 减少税收 抑制总需求 增加财政支出 给经济“降温”A. B. C. D. 3、材料一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统计显示,2009年前11个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63 393.1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9.2。这一数字已经接近年初预算确定的全年财政收入66 230亿元,增长的目标。材料二 2009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我国完善经济措施进行了部署。会议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继续支持环保、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关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成为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重点”。(1)材料一说明我国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那么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促进财政收入增加?(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财政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