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练习.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选择题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侮之道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民摆脱封建思想束缚2. 促使近代中国“西学东渐”不断深入的根本原因是A.新的政治力量出现 B.民族危机不断出现C.对西学的认识不断加深 D.洋务运动的失败 3.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开始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
2、先进A B C D4.书评:“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等评论的对象应是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孔子改制考 D新青年5.魏源的海国图志对英国政体作了详细介绍,其意图不是A.希望中国进行政治改革 B.反思中国战败教训C.探究英国获胜原因 D.让国人了解英国国情6.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据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A
3、夷本是对外国人的蔑称,在四五十年代把西方人称为夷是认为西方入侵中国带来了掠夺,到七八十年代称为洋,名称上起了变化,说明中国对西方有了新的认识。7.魏源曾描述某国政治制度“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材料中的“大酋”A.选民直选产生,职位不能世袭 B.直接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C.拥有绝对权力,有权解散议会 D.代表国家形象,没有实际权力B 从魏源的描述,再结合他生活的年代分析判断,该国是美国。美国的总统行使行政权,而且是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8. 林则徐、魏源首倡的“新思潮”所起的最重要的历史作用是A.迫使清政府调整政策B.
4、介绍西方的先进科技 C.启迪人们探索救国道路D.引导人们了解外部的世界 9.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解析:B 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0.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
5、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这里的“皮毛”是指什么?A.西方科学技术 B.西方生活习俗 C.西方经济制度 D.西方教育制度A 洋务运动希望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自身力量的提高,从而达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11.(08全国文综二)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A.龚自珍B.洪仁玕C.李鸿章D.严复12.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该学堂的创设A体现了“中体
6、西用”思想B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C开启了留学教育的先河D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A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可以看出体现的是“中体西用”思想。13.有人说洪秀全和曾国藩的斗争是“耶稣与孔子的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 B.洪秀全拜上帝教,曾国藩中体西用C.曾国藩建成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曾国藩使汉人重掌地方大权B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以此来发动和组织群众斗争,曾国藩是洋务派的代表,主张中体西用,故选B。但有一点必须说明,洪秀全的所谓耶稣和西方的耶稣是有很大区别的,是中国
7、化或者说洪秀全化的耶稣。14.“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15.(08全国卷)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16(08宁夏)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
8、 D八国联军侵华17(08江苏)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18(07上海)右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A B C D19(08海南)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20.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
9、?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1.“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故其致强也有由。”以此为政治理想的运动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实业救国D辛亥革命B 通过材料分析得知,材料认为需要变革政治制度,设立议会,这样就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维新变法的思想和材料的思想一致。22.“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这段言论应该出自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解析:C 该材
10、料出自康有为所著日本变政考,故属于维新派。但该题引用不全,后面还有一句关键的话:“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引用不全,题目又没有背景说明,很容易让人误会为洋务派的主张。因为该言论一再强调变“器”变“事”而不变“政”,我们知道这是洋务派的主张。 “器”“事”指的是西方的先进科技,“政”就是政治体制。23.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根据其言论,此人应是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C 材料中,此人提倡设议院,集体决策,限制君权,
11、据此判断为维新派。24.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属于A洋务派 B资产阶级改良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资产阶级激进派B 材料体现的主张是要求立宪法,真正限制君主的权力,据此判断,作者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派。25.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D “人不自治,治之以
12、法”可以看出,其主张是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变革政治制度,即维新人士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故D最恰当,B、C两项不是根本。26.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D 顽固派因循守旧,不图变化;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抵抗派对外来侵略进行坚决抵抗;维新派不以推翻清王朝为宗旨,目的为“救亡图存”;革命派以推翻清王朝统治为目标。此外,通过分析题干中“守旧”“
13、变法”“作乱”三词也可判断正确选项为D项。27.下列观点倾向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A. 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潮流,顺者昌,逆则亡。B.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C.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D.天下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C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C中“君权与民权合”等信息体现了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故选C。28.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898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毁版。此书遭毁版的原因是A宣扬经学 B批判儒家思想C借“经学”之名,行“改制”之实 D否定孔子的权威C 康有为新学伪
14、经考借考证“新”学之伪来动摇封建的思想正统,来宣传变法维新的思想。29.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30.(08江苏单科)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魏源B.林则徐C洪仁玕D.严复31.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己。”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A严复接受了进
15、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C 严复的观点指出,秦朝以来的专制君主,都是窃国大盗,从哪里窃的?从人民这里!32.戊戌变法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A变法思想宣传 B、思想解放作用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行君主立宪B 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最”字。本题为最佳选择题,戊戌变法使国人开始认识到自身在政治制度上的落后性,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故选择B项。33.下列维新人士中,直接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是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谭嗣同 34.“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
16、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马克思的这个观点不适用于 洪秀全的“拜上帝教” 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 A B C D35.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 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A B C D36.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
17、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37.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是因为这场运动()A.宣扬了变法思想B.反对封建专制,提倡兴民权 C.提倡学习西方D.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 二、 材料题38.近代先进中国人在民族危机面产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经历了艰辛、曲折。阅读下面图片,回答:(1)分别指出以上四幅图反映的主要进步思想主张。(4分)概括指出它们思想的最主要共
18、同点。(1分)(2)分析分析图A、C、D所反映的进步思想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7分)参考答案:(1)图A: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 图B:维新变法思想或君主立宪(1分) 图C: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1分) 图D:民主与科学思想(1分)(2)图A: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1分) 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1分) 图C: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或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1分) 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1分) 图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1分) 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思
19、想基础;(1分)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1分)39.在近代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关于两个派别关系的表述,只有一组是准确的,请加以判断,并结合两派的思想主张和实践活动来论证你的判断。(12分)第一组针锋相对、势不两立第二组齐心协力、相得益彰第三组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参考答案:第三组:异曲同工、殊途同归。(1分)“异曲”:维新派主张改良,实行君主立宪;(2分)而革命派主张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制。(2分)“同工”:都主张学西方;反对君主专制,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分)“殊途”:维新派开展了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1分)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20、,建立中华民国。(2分)“同归”:都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但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分)40.(12分)阅读下列材料。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斯
21、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材料中“第二次失败”和“自强运动”分别指什么?(2分)(2)材料中“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6分)(3)你是否同意作者“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4分)解析:本题(1)(2)问,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3)问,属于开放性的题目,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洋务运动对于中国社会的不用影响,注意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答案要点:(共12分)(1)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洋务运动。(2分)(2)思想:出现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和科学思想、社会主义
22、思想等。(4分)制度:维新变法运动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辛亥革命最终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2分)(3)该问按层次给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同意:(1分)(说明:在回答“理由”时,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第一个层次:只是简单说明洋务运动并没有实现求强求富的目标,给1分。第二个层次:创造性地回答问题,给3分。例如: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但无法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传播,中国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兴起,清朝统治被推翻,传统的儒家文明也受到极大冲击。(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酌情给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不同意:(1分)(说明:在回答“理由”时,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第一个层次:只是简单说明西方科学能够维护中国的儒家文明,给1分。第二个层次:创造性地回答问题,给3分。例如: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为儒家文明的新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酌情给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