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小议.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2365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小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论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小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论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小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小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小议.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小议摘 要: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而信息技术手段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反映出重演示、屏灌,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便于学生做笔记,学习效果不好,大多只是教材的重现,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自主、小组协作、探究学习能力未得到充分培养,远程教育处于看录像视频阶段等问题。反思问题,我们应加强教研活动,确定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章节,寻求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远程教育应将重点放在启发学生的环节上,并增加互动、在线检测等环节。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新课程,问题,反思一、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

2、的地位与作用2004年4月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称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已进入实施阶段。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标准提出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理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重视地理观测、考察、实验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1、地理信息技术教育在标准中的重要地位突出标准显著地突出了地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地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地理问题、运用地理技能以及学会学习与合作

3、等地理素养。2、信息技术可辅助教师实现“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已成为新课程的主导理念。体现这一理念的地理教学过程,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注重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注重发展学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与生存能力,注重以地理知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发展。这一全新的理念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但是在传统的课堂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重个性差异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这种关注才成为可能。3、信息技术有利于“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构筑开放的地理课堂”新课程要求营造宽松的

4、学习环境,构筑开放的地理课堂,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多种活动来获取知识,使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教教材”过渡为“用教材教”。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游刃有余地控制整个课堂,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课堂教学的进展。新地理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变,而且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现代信息技术的加入必将为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构筑开放的地理课堂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二、信息技术手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实践分析高中地理新课程具有“容量大,内容多”的特点,地理课程本身图表资料信息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原本在非课改阶段应用优势明显,新课程则更甚,因此我

5、校地理教师均充分利用这一手段辅助教学。综观我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地理课及在外面看到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地理观摩交流课,还是网络上的地理教学课件,可谓异曲同工,大致有这样几类:1、 单机演示型将一系列的图表、文字、案例、设问、课堂练习利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课件制作软件连接起来,供教师上课按部就班讲授和学生在课堂上按课件流线参与学习活动。这一类一般在有投影设备的多媒体教室运用。2、 网络演示型教师将演示型课件挂在网络上,并将其中的课堂练习提出,制成网络环境下的具有交互性的课堂检测,供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浏览教师预先安排好的课件,个人看完演示后通过课堂检

6、测练习来判定自己的学习效果。这一类一般在网络机房运用,一人一机,好处是学生个人能反复观看演示,能根据自己课堂检测练习中做错了的题去反复浏览课件中的对应知识段。3、 网络浏览型将教学素材制成一个一个的网页或直接将互联网上的某些网页链接到教师制作的主页上,上课时教师单机投影展示或供学生在网络机房自行浏览学习,针对每个素材提出的问题得出基础知识点。4、 网络开放搜索型教师在课前针对即将学习的章节提出一个知识框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搜索框架内的相关资料,上课时展示各自的成果,为教师课件中的某个环节使用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5、远程教育型教师利用合作学校的直播或录播课堂视频让

7、学生看,学生从中分享学习,认真细致会学习的同学边看边做笔记,而不会学习的同学则只是关注视频中教师和学生的举动,嘻嘻哈哈地过去了,一无所获。三、运用中反映的问题与反思1、反映出来的问题(1)演示型课件只是教师传统教学的信息化,减少教师的课堂语言、板图、板画、板书,变人说为屏显,变人问为屏问,变人灌为电灌、屏灌。(2)部分教师并未将主体地位给学生,依然利用课件唱独角戏,充其量只是唱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增添点色彩。(3)一堂课下来,看了一场电影,能力未得到培养,知识迁移应用不了,笔记没记住,考前复习无依据。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4)课堂讨论与探究流于形式,收效甚微。(5)课件中的素材、案例大多来源

8、于教材,还是停留在“教教材”阶段,未实现“用教材去教”。(6)如同传统教学一样,不管适不适合用多媒体,一律都用。(7)学生网络行为不能完全控制,部分学生离轨浏览别的内容甚至玩游戏。(8)远程教育缺乏师生互动环节,学生只是被迫接受知识的容器。2、几点反思(1)通过寻找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实现自主、小组协作、探究学习。(2)加强教研活动,确定哪些章节、哪些知识点需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3)课件简洁明快,就是一个素材或一个案例,用以突破难点或突出重点,问题通过教师之口针对课堂情况提出,且多给学生思考、讨论、探究时间,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因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除个别是将抽象的地理事象直观化,大多是挤出板图、板画的时间给学生主动参与活动。(4)最好将重点、难点知识板书在黑板上,如因场地有限,黑板与投影幕相冲突,须在课件中明确标明板书或教师口头告知是笔记部分,以便学生记笔记。(5)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课题,吸引力强又典型的素材资源制成网页,让学生去搜索、浏览学习,用兴趣引导学生的眼球,避免离轨网络行为的产生。(6)远程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录像视频不能有学生镜头,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合作学校还可针对每堂远程教育课通过网络BBS、网络答疑室、师生在线交流、网络在线检测等实现互动,提高远程教育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