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概况与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2680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概况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概况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概况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概况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概况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概况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概况与思考.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概况与思考一、浙江省高中数学课改的背景l 高中数学教师队伍基本结构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5%、高级职称达到25%、特级教师达到0.475%,男女教师之比1.946:1,教师年龄结构欠合理,其中教龄5年以内占34.95%、教龄6至10年约占19.77%,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超过半数,年龄分布上呈现出梯形状,青年教师比例偏多,中年教师偏少. 二、浙江省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基本方案1、高中课改基本思路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数学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健康音乐艺术学习领域科目必修学分选修I学分选

2、修II学分语言与文学语文10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了若根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外语10数学数学10人文与社会思想政治8历史6地理6科学物理6化学6生物6技术信息技术4通用技术4艺术艺术或音乐、美术6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11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15社区服务2社会实践6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高中每学年在每个学 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三年共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

3、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以上。2、高中数学课程设置数学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 概率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必修数学4数学5数学2数学3数学1选修系列选修系列 系列3系列4系列2系列1选修系列1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扩充及复数的引入;逻辑框图选修系列2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

4、:计数原理;统计;概率。选修系列3选修3-1: 数学史选讲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选修3-4:对称与群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选修4-7:优选法与实验设计初步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选修4-9:风险与决策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3、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实验第一阶段课程方案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实验第一阶段课程方案科目 年级必修选修A选修B选修C科目 年级必修选修A选修B选修C学分高 一必修1、4、5、28高 二文 科必修3选修1-1、1-26理 科必修3选修2-1、2-2、2-38高 三文

5、 科选修3-1、选修4-5选修4-2、4-4有条件的学校在选修3、4中除B外的专题里开设2理 科2 选修分为选修A、选修B、选修C三类 选修A为列入高考命题范围的模块;选修B是在全省统一限定范围内由学生选学的模块;选修C是学校视条件开设由学生选学的模块。4、当前我省选用的教材特点 人教(A)版刘绍学 人教(B)版高存明北师大版 严士健 王尚志湖南教育张景中江苏教育 单 墫湖北教育 齐民友现有新课标教材5、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与特点(1)课程结构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主线函 数 几 何 运 算 算 法 统 计 概 率 应 用(2)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六条主线几何运算算法统计概率应用6、高考方案2009年

6、高考方案考试科目加试科目第一类高校语数外+综合=750分(理综理化生)(文综政史地)9个学科个模块中任选6个题目作答共90分第二类高校语数外+综合=750分琰茞第三类高校语数外=450分技术三、我省课改革取得的初步成绩与面临的问题初步成绩:1、人心稳定,教学秩序正常2、教师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改进问题1、实验学校加课现象普遍存在每周课时数4567或以上学校比例8%69%21%2%原因之一:教材内容太多旧教材高一学年要学习两本教材:上册145页,下册153页;新教材高一一学期要完成必修部分的1、4两个模块,教学内容相对增加,数学1计126页,数学4计161页,两册教材相加有287页之多,教材增加了

7、142页而每周的课时不变。原因之二:有些内容编排不合理 如必修4的2.4.1节: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含义,1 个公式,4个例题,2个探究,1个思考,3个练习,其中探究2中,含数量积的三个运算律,教学指导意见安排1课时 。原因之三:部分教师盲目加深拔高 恋旧心理、担心心理问题2、教学难度的把握不准 问题3、教材缺乏足够的实验内容太多;系统性较差;有些习题配置不理想;对信息技术要求太高,使用过多;存在一些错误(包括印刷);没有对农村学校的需求给予必要考虑;有些叙述不简洁、不清楚章建跃.u 对模块化教学的认同度 对模块化方式安排内容教学,有4.6%的教师认为非常不利、42.2%教师认为弊大于利

8、、53.2%教师认为利大于弊; 浙江省对5个必修模块按“14523” 顺序安排,有84.6%的教师认为合理、14.4%的教师认为不合理。 三角函数中间穿插平面向量教学,对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知识有2%教师非常不利,30.2%弊大于 62.4%利大于弊,4.5%教师非常有利;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有19.3%进行了系统补充、68.8%教师进行了零星补充、10.09%未作补充。 问题4、教师的教学行为难以改进教师的教学理念虽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离新课程教学的操作层面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教学行为依旧,“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十分普遍,教师虽新,但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老教师力不从心,对新理念接受得较

9、慢,导致对教材的理解、教改信息滞后,课堂上教学行为依旧,课堂教学难度仍然很高,分步到位与螺旋上升的理念没有被教师接受,有的课想探究但放又不放开,流于形式,难以处理教学中的收与放问题,新课标强调自主,导致某些教师课堂时间失控,教学目标难以完成。对新课程中要倡导的探究性学习、互动等教学缺少办法、缺少时间 原因之一:教学目标把握不准新课程教学以来,在对教学目标把握中,有11%教师认为难把握、71.5%较难把握,两项之和82.5%.原因之二: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制约原因之三:教学内容广而浅,上课主要赶进度原因之四:考试评价难较难较容易容易与生活联系的问题情景设置1.839.656.81.8学生探究活动的组

10、织2.745.850.51.0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组织1.856.940.3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41.4%的教师认为与生活联系的问题情景设置较难或难;有48.5%的教师认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较难或难;有58.7%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组织较难或难 5、教师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案例2:两角差的余弦公式问题6、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新课程的要求尚有距离课程空间增大,教师的综合知识准备不足,创造性不足,缺乏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新教师基本的教学常规还没过关,驭驱课堂的能力还薄弱,虽有较新的专业知识但也难完成课改要求。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更新专业知识,有可能严重影响课改的推进。问题7

11、学生的数学素养并没有实质的提高 降低没有提高有一定提高普遍提高自主探究能力032641合作交流能力039.460.60运算能力43.138.518.40逻辑思维能力16.550.433.10空间想象力5.238.053.80解决实际问题能力139.459.60u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方式 使用“课标教材”,认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没有占2%,兴趣不高的占52.3%,兴趣较高的占44.0%,兴趣高的占2.7%。使用“课标教材”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59.0%教师认为较好、41.0%教师认为差或较差。学生在数学学习策略多样化的变化上,有11.0%教师认为没有变化、58.1%教师认为变化较少、29

12、.5%教师认为变化较大或大。使用“课标教材”后,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7.3%教师认为普遍下降、45.0%教师认为没有变化、45.0%教师认为两极分化、2.7%教师认为普遍提高。教师平均每天用于备课的时间,半小时以下有0.9%、1小时左右有26.6%、2小时左右有57.8%、3小时及以上有14.7%; 平均每天批改作业时间1小时左右有6.8%、2小时左右有49.5%、3小时及以上有1.8%; 平均每周课外辅导时间1小时以下有33.3%、3小时左右有49.5%、5小时左右15.6%。 半数以上的教师每天上课、备课、批改、辅导实足7小时,用于学习、进修、科研的时间很少。 问题11、数学教学的思维含

13、量不足 u 情境创设牵强附会u 教学过程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或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u 教学内容浅尝辄止,挖掘不到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能形成直觉、注重“巧解”,忽视“通法”、内容平铺直叙)教学评价过多,过滥,过度失真。(激励性评价泛化、过分注重结果、批评的 缺失)探究教学走过场。 (问题设置缺乏探究性、探究性学习方法缺乏可操作性、探究性学习被泛化)二、几点建议1、认真研读课标、吃透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Step1 课标 Step2 教材 Step4考试说明 Step3学科教

14、学指导意见考?2、研究教学内容的变化,准确把握教学要求1)高中数学课程在以下七个方面发生了变化:(1)在课程目标上的新变化强调三维教学目标(2)在课程理念上的新变化强调人文探究应用(3)在教学结构上的新变化模块、专题(4)在教学时数的新变化高中毕业底线180课时 (5)在教学内容上的新变化通过增、删、升、降,重新整合(6)在教学方式的变化“螺旋上升”的原则(7)在课程评价上的变化学分管理制 教学内容的变化课程教学内容增加知识点降低或删减知识点数学1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幂函数、二分法不要求一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三垂线定理及

15、其逆定理数学2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空间直角坐标系数学3概率几何概型数学3统计茎叶图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数学4平面上的向量线段定比分点、平移公式数学5不等式分式不等式数学11数学21常用逻辑用语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数学22导数及其应用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数学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柱坐标系、球坐标系(2)教学要求把握从宏观层面看u 不搞“一步到位”;u 删减的内容不要随意补充;u 某些内容不要随意调整顺序;u 教辅材料不能作为教学的依据;u 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核心概念、 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上;u 注重通性通法,不追求“特技”u 对重点的传统知识作适当拓广。例如,二次函数,又

16、如闭区间上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含参数讨论最值;利用二次函数判断方程根的分布等,这些内容可作适当拓广。u 拓广数学知识的背景。数学教学中应该讲背景、讲联系、讲思想,要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感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u 新课标淡化的知识内容不宜拓广。例如,集合、简单的幂函数、函数定义域、值域、奇偶性。u 对重点知识要多次呈现,逐步拓广。新课标对一些重点知识的安排是多次呈现逐步深入。例如函数教学就分了多次呈现并逐步加深。切忌在教学中按照总复习那样一步到位。从微观层面看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1集合(约4课时)(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3)集合的基本运算 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约32课时)(1)函数 (2)指数函数 (3)对数函数 (4)幂函数 (5)函数与方程(6)函数模 型及其应用 (7)实习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