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论文:从情感因素谈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27866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英语论文:从情感因素谈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英语论文:从情感因素谈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英语论文:从情感因素谈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英语论文:从情感因素谈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英语论文:从情感因素谈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英语论文:从情感因素谈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英语论文:从情感因素谈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情感因素谈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摘要:作为一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已经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有效性也以得到众多教师的认同。本文从情感因素的角度出发,特别是从学习动机和学习焦虑的角度,对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关键词:情感因素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学习动机 学习焦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英语已越来越凸显出其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的重要性。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英语新课程标准。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

2、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作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的手段之一,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已在我国的中学英语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本文将从情感因素的角度出发,对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一、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定义及特征 根据Stephen Balkcom的定义,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是指学生按照不同的能力水平,混合编成合作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相互帮助,采用多种学习活动,共同学会老师所安排的内容,达到预期的

3、学习目的。(Stephen Baklcom,1994:346)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具有以学生为中心,双向沟通,注重人际关系,尊重个人看法及他人意见等特征。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不同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双方之间形成了双向沟通。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需要进行沟通和协商,需要在彼此之间建立起信赖感。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必要学会听取他人建议,鼓励同伴以及恰当地处理与小组成员之间的矛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就某一问题,把以自身文化为基础而得出的观点看法与组内的成员进行探讨

4、,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充分地尊重和理解。二、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外语学习的成败不仅与学生自身的智力水平和外部学习环境密切相关,而且还与其他一些情感因素相关。外语学习心理所说的情感是指人类行为的情绪和感受方面,其发展变化涉及性格因素以及对人对己的感受。(王初明,2005)这些情感因素包括了学习动机、学习焦虑、自尊心和自信心等。1学习动机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包括各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学习动机则是指向学习活动的动机类型,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皮连生,1997)Dulay(1982)指出外语学习中的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推动力。(转引

5、自王立非,1990)根据学习者学习动机产生的根源,外语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原因指向学习本身,即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具有好奇心等;而外部学习动机则是指动机不是来自学习本身,而是来自学习以外的因素,比如为了在考试中获取高分,赢得家长、老师的奖励等。(邵瑞珍,1985)多数研究者认为内部学习动机优于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也更为持久。2学习焦虑焦虑是指一种不安、担忧和紧张感,其原因在于害怕失败,担心不能完成任务以致随之而来的自尊的丧失。(皮连生,1997)虽然有部分学者认为,适当的焦虑能够促进语言学习,但是大多数研究表明,焦虑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是负

6、面的,它与学生的成绩、表达能力等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外语学习焦虑可以表现为“语音变调,不能正常地发出语言的语音和节奏;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有冻僵的感觉,忘掉才学过不久的词汇,甚至根本说不出话,只好保持沉默不语”等等,一些极端的症状可能是避免与教师的目光接触,逃课。焦虑使学习者回答问题以及参与课堂活动的自觉性很小。(王银泉,2001)Horwitz认为外语学习焦虑由三个方面构成。它们分别是交际恐惧(communicative apprehension),负面评价恐惧(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和考试焦虑(test anxiety)。交际恐惧指个人对于与他人的真实或者预期交

7、际产生的恐惧或者焦虑程度。负面评价恐惧指的是对他人的评价有畏惧感,对负评价产沮丧的心理以及担心其他人会对自己做出负面评价的预期心理。考试焦虑则被定义为带着恐惧心理来看待考察过程中成效不充分的倾向。(Horwitz, 1986)三、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中的情感因素1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其中的参与度有了极大的提高。笔者曾于2004年11月对宁波市区某高中的85名学生进行的有关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调查中,有约75%的学生认同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具有强烈学习兴趣的学习者常常会津津有味

8、地去学习,并且从学习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样的兴趣是对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增强。第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及时的信息反馈。这种信息反馈不仅来自于在活动过程中参与巡视指导的教师,也可以来自于组内的其他成员。在笔者进行的调查中,超过60%的学生表示,他们希望尽可能及时地获得他人对他们学习成果的评价。这种对他人评价的期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2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有利于减少学生的焦虑感首先,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准备,并且与教师等进行及时的交流。对问题的充分讨论和准备,以及与教师等进行及时交流所得的信息反馈有助于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根据笔者

9、在2005年3月利用Horwitz的外语课堂学习焦虑量表对宁波市区某高中50名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68%的学生认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讲英语会感到害怕。与此同时,62%的学生认为如果被提问事前没有准备过的问题则会感到紧张。由此可见,不充分的准备是引起学生焦虑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对减轻学生的焦虑感有较好的作用。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存在着互助合作的关系。调查表明,62%的学生害怕会在讲英语时受到同学的讥笑。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强调在小组内建立一种互相信赖的和谐气氛,组内成员之间互相交流看法,以求较好地完成共同任务。在这样的气氛之下,学生的负面评价恐惧可被有效降低。第三,小组合作

10、学习活动中,学生不再是独自一人完成任务。调查显示,仅有4%的学生认为在完成集体任务时仍然会感到紧张。从这一点看,小组合作学习也能有效减少学生的焦虑感。最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更加平等,课堂内的气氛也相对比较轻松,学生通常可以自由变换坐姿等,这也有助于减轻学生的焦虑感。3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中的其他情感因素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并成为某一问题的决策者,每一名学生的意见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由此得到了保护和增强。同时,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因而,学生从中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体验,自信心也能够得到极

11、大的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有利于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想法,适时为他人提供帮助,是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情商的有效提高。四、结束语情感因素是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从情感因素的角度出发,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是毋庸质疑的。它具有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减少学生学习语言的焦虑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等功能。笔者建议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要尽可能合理安排小组成员,使他们在学习上和个性都能够有一定的互补性,以便更好地进行互助合作。教师要适当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多鼓励学生,注意把握批评的度。只有这样

12、,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发挥。参考文献Balkcom Stephen. 1992. Cooperative LearningM.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Horwitz, E., M. Horwitz & J. Cope. 1986.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0: 125 - 132.Roger T. & David W. Johnson. 1994. An Overvi

13、ew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 J. Thousand, A. Villa & A. Nevin Eds. Creativity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 Baltimore: Brookes PressRod Ellis,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ng Lifei. 2000. A Survey of Moder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Education Press.合作学习英语教学网http:/audi.nchu.edu.tw/clwei/coop/ideas.htm卢秋萍,2001,对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初探J,内蒙古大学学报第1期。邵瑞珍,1985,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皮连生,1997,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初明,2005,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王银泉、万玉书,2001,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