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谈作业过程中的角色互换.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28416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谈作业过程中的角色互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谈作业过程中的角色互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谈作业过程中的角色互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谈作业过程中的角色互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谈作业过程中的角色互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谈作业过程中的角色互换.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神马浮云”到“给力”谈作业过程中的角色互换摘要:当前学生的语文作业,许多是不给力的,一份试卷学生多因为懒惰未加思考就随便完成了,因为学生本来就思考得不深入,老师虽然辛勤批改,耐心讲评,但能给学生留下来的有用的东西却实在了了,结果老师想通过作业来巩固与提升学生知识的做法也不能真正起作用。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学生做作业的时间短,老师批作业的时间长;学生做作业随便,老师批改作业认真。学生做作业轻松,老师批作业辛苦;学生成了作业的配角,老师成了作业的主角。如何让作业能真正对学生起作用呢?关键是老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过程有着严格而明确详细的要求,并将这种要求落实下去,让学生真正成为作业的主角能够扎实

2、、认真地思考、完成。这样作业才能真正推动学生的发展,而语文老师也才能得以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脱出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学生 作业 神马浮云 给力 老师 角色互换语文老师们在一起,谈到学生的作业时大都会感叹学生的作业太不“给力”了。老师本想通过作业来巩固与提升学生的知识,但许多学生因为态度随便,草草完成,结果作业便成了“神马浮云”,学生做完便忘了,作业不能对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提升起到多大的作用。一次作业的完整过程是通过学生的思考、做与教师的批改、讲评来完成的。作业中的两个角色分别是学生和教师,学生应是这一过程的主角。在一个语文老师的所有工作中,备课、上课不算是最辛苦的,最辛苦的应该算是批

3、改作业了。语文作业量大,主观题多,批改过程中需要教师高度集中精力,所以语文老师是上完课后便投入到紧张的批改作业中去了,经常是挑灯夜战。然而,语文老师如此忙碌地批改作业,但往往是收效甚微,无法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我们把作业过程中的两个角色颠倒过来了。学生轻轻松松做作业,老师辛辛苦苦改作业。学生做作业花的时间少,老师批作业花的时间多。学生轻轻松松做作业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水平高,作业都会做。恰恰相反,他们往往是因为懒惰,随随便便做作业,抱的是一种应付的心态。客观题只见ABCD,主观题答案往往是几个简单的词语。老师虽然辛辛苦苦地批改作业,口干舌燥地讲评作业,但因为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并没有深

4、入地思考过,学生只关注对还是错这一结果,因而学生无法通过作业得到巩固与提升,成绩无法提高也是自然的了。那如何让学生的作业从“神马浮云”到“给力”,能真正对学生产生作用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角色互换学生认认真真做作业,老师轻轻松松批作业。学生才是作业过程中的主角,老师是配角。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投入度应该大,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通过作业得到收获。学生如何才能真正成为作业的主角呢?源自老师对学生作业过程的严格而又明确详细的要求。一、语基题,立足于多元思考。对于语文作业中的字音、字形、词语等客观题型,要求其结果不能仅是ABCD字母化,更是要求学生能在做题的过程中能体现出由此及彼的思考过程,能进行多元

5、化的思考。如字音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删除膻味籼米潸然泪下B信笺歼灭缄默间不容发C飙升 鱼鳔剽悍彪炳青史D血缘戏谑噱头空穴来风一般学生做此题呈现的结果就是一个字母“A/B/C/D”。要把这道题做正确并不一定需要学生能认知四个选项中全部16个字的字音。但如果学生能全部认知这些字音则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量。所以学生必须把不认知的字音标注在试卷上。再者,字音题就只需要把握字音可以了吗?下一次还是这些词,但不是从字音角度来考查,而是从词义或字形的角度来考查呢?如果学生对这些词语的词义不理解或字形不熟悉的话,那下一次的变式题就可能做不出来。因此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必须将不理解的词语的词义

6、标注在试卷上,将不熟悉的字形做好记号。如此一来,通过这一个题,能让学生把握原题三倍以上的知识。有人可能会说,这些的东西也可以由老师在讲评时告诉学生。老师当然可以告诉学生,问题是如果是学生亲自动手查知的话则效果会大不一样。如何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切实地这样去做呢?一方面通过卷面检查,看学生是否在试卷上做了相应的标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抽查,讲评字音题时,老师可以就字形或词义提出问题。字音题的过程要求如此,字形题、词语题亦可以如此。字形题除了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其字形外,还要求其能把握读音、词义。词语题在做题过程中还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其字音字形。至于语病题的做题过程则要求学生

7、将选项错误的原因在卷面上标注出来。这样,一方面我们据此可以知道学生在做作业时是否有了思考,另一方面也能了解到学生做错该道题的原因所在,或做对该道题的原因(有些题目学生虽然做对,但是瞎碰的,并不是真正懂得其中的原因)。 二、阅读题,立足于详细而规范的解答。对于语文作业,学生是很害怕主观题的解答的。因为它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认真思考,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许多学生或是不想阅读或是不想思考或是不想花时间,于是随便弄个答案上交这样的答案往往是一两个字或词。如:2008年浙江高考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

8、形象与作用。(6分)【参考答案】形象: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作用: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而作为平时作业,许多学生呈现的答案是相当简单:有同情心;提示了主旨。这种答案还算是学生阅读后思考了的,还有不少根本是没有认真阅读就写了答案,答案不着边际。这样的答案在考试当中显然是得不了几分的。学生这样做答,即使老师事后精评细讲,又怎能起到效果呢?主观题作业的过程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在文本中做出相应的标注督促学生认真阅读并思考;要求学生答案能够详细,依分答题一

9、方面能督促学生仔细思考,另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许有人会说,学生知道如何答题,把答案的要点写出来即可。其实,学生知道该如何答题与学生能否完整正确地表达出来是两回事。正如俗语所言,茶壶里煮饺子有口说不出。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没法将答案准确、完整、流畅地表达出来的,而这往往影响到学生阅读题的得分情况。因此平时如果对学生的做题过程要求严格,让学生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来组织答案,将大大地提高学生的主观题解题能力。学生如果能够按照老师这样的要求答题,一方面能让老师了解到学生的作业态度是否经过了思考,另一方面能让老师了解到学生需要改进的方面,是思维方面还是语言组织方面。三、作文题

10、,立足于认真修改。作文,是学生最怕的语文作业了。然而,作文又是语文作业中的重头戏,也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能力水平的一项作业。关于平时作文,学生经常因为害怕或不愿意,往往是不仔细思考,不列提纲,不打草稿,随意而为,一挥而就,就后不修改,本子一合便上交了事。结果展现在老师面前的作文往往是错字连篇,病句多等粗糙文章。其中的许多问题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而这些问题通常只需要学生能够仔细读一读就能避免的。当老师费尽千辛万苦,将作文批好后,学生往往是看一眼分数即过。这样一来,学生写作文痛苦,老师改作文亦痛苦。而学生作文水平始终在徘徊不前。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呢?对学生的作文过程应做出要求。作文。要求学生打草稿,

11、草稿打好后,老师专门安排一个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草稿通过读来发现错误并进行修改;让学生交换读草稿通过别人的眼睛来发现问题,最后修改成文。批改。教师简批作文,给学生的作文打上分数并指明升级途径。再次作文。学生拿到老师简批过的作文后,根据老师的批注,再次进行修改,最后成文。然后老师老师再改,并将两次分数进行对比,看是否有长进再次修改后的文章质量是否有提高。通过如此一个过程,呈现在老师面前的作文基本上消除了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语言通顺了,剩下的便只是一些写作技法之类的问题了。在这样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求学生读呢?因为读可以读出作文语言是否和谐,字词是否正确,能够发现眼睛所不能发现的问题。这样的作文,老

12、师批改起来就轻松了,不要劳心费神给学生批改常态性的错误了。因为这些问题学生自己给解决了。同时学生通过这一过程也锤炼了自己的能力,通过前后两次修改,基本上是后一次作文质量优于前一次作文,这样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作文水平在进步,对作文有了信心,有了乐趣,不再讨厌作文,从而更加用心写作文了,作文能力会一步一步提高上去。总而言之,对学生作业过程进行严格而明确详细的要求,既把老师从批改作业的苦海中脱出来了,又能真正让学生通过作业巩固并增长了知识。我们不要觉得如果学生的作业本上不打满勾和叉,没有一大堆的批注,就不叫批改改作业,或者不是认真批改作业。让学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份份作业都是优秀的,都是正确率很高的作业有什么不好?如果老师们改作业时只要打上一个大勾就行了话,那又何乐而不为呢。其实,现在学生作业中的许多问题不是学生解决不了,往往是因为学生的态度有问题太随意,太懒惰,从而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错误,这些本该由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往往转嫁到老师身上来了,由老师来代替学生解决,最后学生还是没有解决。换一个角色,老师不需要成为一个辛辛苦苦的作业批改者,只要做一个过程的严格要求者,这对于学生的收获才是最大的。这样,我们学生的作业才能从“神马浮云”到“给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