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乡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指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乡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指引.doc(1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震后交通基础设施重建技术系列指南之十三县乡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指南目 录序言11路基设计与施工21.1县乡道路技术等级的选择21.2路基设计的一般规定和要求21.3路基横断面设计31.4路基高度和边坡设计41.5路基施工112路面结构设计212.1编写说明212.2结构组合设计212.3路基强度确定252.4路面厚度计算272.5路面结构设计示例323路面典型结构的应用363.1典型结构的编制363.2气候分区363.3交通等级划分413.4路基强度等级划分413.5典型结构选用步骤423.6典型结构应用示例493.7西部地区县乡公路面层和基层材料及设计参数503.8结构组合设计524路面基
2、层施工554.1水泥稳定碎(砾)石554.2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砾)石644.3石灰稳定土734.4固化剂稳定土774.5级配碎石824.6级配砾石854.7填隙碎石874.8泥(灰)结碎石基层(底基层)904.9手摆片石垫层934.10县乡道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与方法955沥青面层施工1035.1原材料技术要求1035.2各种面层的材料指标和组成设计1145.3沥青面层的材料设计与施工工艺1235.4县乡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144序言 本指南依据“低造价县乡道修筑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编写而成。本指南的适用范围是以小交通量为特征的西部地区县乡道路和农村公路。在充分考虑西部地区县
3、乡公路投资、气候、水文及土壤地质条件、筑路机械和施工水平、筑路材料资源、路面结构与病害等因素的基础上,本指南对道路基层和沥青面层的修筑技术(材料技术要求、施工机械要求、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可供从事西部地区县乡道路和农村公路建设的广大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在写作过程中本指南参考了交通部发布的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意见、西部地区通县公路建设实施意见等县乡公路建设指导性意见以及西部通县公路建设技术指南。在能够执行现行规范的地方尽量执行规范,但是依据课题的研究成果,在有些方面也有所创新和突破。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有: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沥青路面设
4、计规范(JTJ01497)3.公路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JTJ01294)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6.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7.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JTJ0522000)8.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根据县乡公路交通量小,投资有限,施工水平低的特点,为确保县乡公路路面设计与施工质量,本指南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1. 材料地方化:路面结构所用材料(面层、基层、底基层)在各县乡地区都能加工购买,料源丰富,价格低。2. 结构典型化:提倡应用典型路面结构,规范县乡道路路面结构
5、设计与用料,避免县乡道路路面结构厚度选择和用材的随意性。3. 施工工艺简单化:因地制宜选用工艺,提倡机械化,但也注重施工工艺的简单化,规范人工与小型机具相结合的施工方式。4. 质量控制规范化:对材料和施工提出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达到“等级低,质量要求不低”的目标。1路基设计与施工1.1县乡道路技术等级的选择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县乡公路并没有明确的技术标准要求,而县乡公路所连接的行政区域不同,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交通量和路基宽等技术指标亦会有较大差异。本指南把连接不同行政区域县乡道路的行政等级与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所规定的公路技术等级相对应,以便于那些交通量难以预测的县乡公路在设计时
6、能根据道路所连接的行政区域合理选用技术等级。连接不同行政区域的县乡公路及其对应的公路技术等级见表1.1-1所示。表1.1-1 县乡公路的技术分级公路类别市县公路县县公路县乡公路县县公路县乡公路乡乡公路乡乡公路乡村公路村村公路相应公路技术等级二级、三级三级、四级四级注: 连接县、市、乡的公路若为国、省道或与国省道直接相连,则宜选较高等级。 若道路连接的行政区域有矿产、交通繁重,应选用较高技术等级。1.2路基设计的一般规定和要求路基设计时应注意以下的一般规定和要求:1.在开始设计之前应做全面调研,收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等资料。2.山岭重丘区的路基设计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特别是工程地质
7、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断面形式、边坡坡度及病害防治措施;3.在平原微丘区,尤其在水文地质不良地段,路基要有一定的填筑高度并兼顾当地农田基本建设综合设置排水设施,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将地面水和地下水拦截或排出路基以外,以保证路基稳定。4.对于陡坡上的半填半挖路段,当填方边坡不易填筑或占田太多时,可采用护肩、砌石或挡土墙。当岩石山坡高陡或山坡稳定性差,不宜多挖时,可采用半边桥、悬出露台等构造物。如山体岩石整体性和稳定性良好,也可采用半山洞。5.路线经过深谷、陡崖需特殊设计路基时应绘制路基横断面图;必要时应绘制大比例尺的平面图和纵断面图。6.沿河路基设计必须事先查明洪水情况。沿河路基应具有一定的高度,
8、并根据冲刷情况设置必要的防护工程。7.取土和弃土时应符合环保要求,路基修筑应兼顾公路环境的美化和绿化。8.穿越农田的路基设计时应考虑“田路分家”,有条件时应砌筑小挡墙或进行边坡加固。9.坡积层上的挖方路基应适当放缓边坡并应在挖方坡脚(边沟外)设置矮墙或上挡墙,以免发生塌方。10.当挖方路基遇到不同的土、石层时应采用不同的边坡率,即折线形边坡。1.3路基横断面设计路基标准断面见图1.3-1。西部县乡道路的车道数、行车道宽度、路肩宽度和路基宽度可参考表1.3-1选用。单车道公路的路面最小宽度应为3.25m,土路肩的宽度不宜太宽,应统一为0.5m。对于城镇附近的县乡道路或设计车速为60km/h的三级
9、公路宜增设1.5m硬路肩或对公路土路肩作加宽硬化处理以供慢行车和非机动车行驶。在地形条件不受限制,人烟稀少,交通量不大的西北地区,可以采用一次成型路基分期修建路面的形式修筑宽基窄面的所谓“小油路”。这种小油路的路基宽度可达8.0m9.0m,而路面宽度只有3.0m3.5m。四级公路宜采用3.5m的行车道和6.5m的路基,交通量较大时可采用6.5m的行车道(双车道)和7.0m的路基。在工程特别艰巨以及交通量很小的路段可采用4.5m的单车道路基,但应在适当的距离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置在使驾驶人员能看清相邻两错车道间驶来的车辆,错车道的设置间距建议不大于300m。错车道的平面尺寸如图1.3-2。路
10、肩路肩路基宽度路面宽度图1.3-1 路基标准断面表1.3-1 县乡各级公路设计车速及路基构造技术指标公路等级二级三级四级设计车速(km/h)8040603020车道数22222或1行车道宽度(m)3.753.53.53.253.25或3.5路肩宽度(m)硬路肩宽 度一般值1.50.751.5-最小值0.750.50.75-土路肩宽 度一般值0.50.50.50.50.5最小值-路基宽度(m)一般值12.09.511.08.04.57.0最小值9.08.08.57.5-0.5m0.5m10m20m10m3.5m行车道6.5m图1.3-2 单车道县乡公路错车道平面尺寸图1.4路基高度和边坡设计1常
11、用的路基形式参见图1.4-1。对路基设计标高有如下规定:(1)一般为路基边缘的标高,在平曲线范围内是设置超高、加宽前的内侧路基边缘标高。(2)改建道路为路面中心标高。(3)沿河及受水浸淹路段应高出路基设计水位(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水位)+0.5m以上。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见表1.4-1。(4)大、中桥头引道应高出设计洪水位+壅水高度+波浪侵袭高度+0.5m以上。(5)挖渠土填筑路段应高出地下水位+0.5m以上,有灌溉渠时护坡道应高出水渠设计水位0.5m。图1.4-1 常用的路基断面形式表1.4-1 二、三、四级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道路等级二三四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501/25按具体情况确定2对路基
12、最小填土高度有如下要求:(1)必须保证不因地面水、地下水、毛细水及冻涨作用的影响而降低路基稳定性。(2)路基最小填土高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地区的气候特征、水文地质、土质、路基结构、公路等级、路面类型及排水难易等因素的影响。(3)当路基填土高度受限制而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采取如排水设计、换土、设置隔离层或修筑地下渗沟等相应的处置措施,以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入,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3填方边坡的填筑高度和边坡坡率应根据填料种类确定。土质路堤边坡按表1.4-2采用,填石路堤边坡按表1.4-3采用,沿河或受水浸淹路堤边坡按表1.4-4采用。表1.4-2 土质路堤边坡的高度和坡度填料种类边坡的最大高度(
13、m)边坡坡度总高度上部高度下部高度总坡度上部坡度下部坡度粘质土、粉质土、砂质土20812-1:1.51:1.75砂、砾12-1:1.5-漂(块)石土、卵石土、砾(角砾)类土、碎石土201281:1.51:1.75注:粉土边坡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放缓。边坡高度超过表列总高度的路基宜进行路基稳定性验算;对于渗水性土可采用直线滑动面法验算,对于粘性土可采用圆弧滑动面法验算,验算时稳定系数均不得小于1.25。表1.4-3 填石路堤边坡的高度和坡度填料规格(cm)边坡的最大高度(m)边坡坡度施工方法总高度上部高度下部高度总坡度上部坡度下部坡度25石块208121:1.31:1.5填筑25石块201:1坡面
14、码砌,内部分层填筑表1.4-4 沿河或受水浸淹路堤边坡表部位边坡坡度备注在设计水位以下部分1:1.751:2.0用渗水性好的土填筑路堤,可采用较陡的边坡在常水位以下部分1:2.01:3.04石砌护肩、砌石路基和石砌护脚的形式和尺寸(1) 石砌护肩的形式和尺寸见图1.4-2和表1.4-5。(2)砌石路基又称叠砌边坡,是一种路基支挡构造物,是比较经济的干砌片石工程。砌石路基的结构形式、边坡坡度、砌筑要求分别见图1.4-3、表1.4-6和表1.4-7。砌石路基应每隔15m20m设一道伸缩缝,当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分段砌筑,并设沉降缝;当地基为整体岩石时可将砌石路基做成台阶形,但最低一台的宽度不应小于1.
15、5m。(3)石砌护脚的形式和断面尺寸要求分别见图1.4-4和表1.4-8。石砌护脚适用于地面横坡较陡或有缺口、路基填方坡脚伸出较远且不稳定或坡脚占用耕地等情况。型和型护脚沿地面应设置排水设施,如利用石块间隙排水,并在护脚背设置反滤层等。受水浸淹的路堤护脚应与予防护或加固,可选用的方法有:表面用M7.5号水泥砂浆勾缝,其余部分干砌;外墙面0.40.8m厚度范围内的墙身用M5号水泥砂浆砌筑,其余部分干砌;全部用M7.5号水泥砂浆砌筑。图1.4-2 路基护肩图1.4-3 砌石路基图1.4-4 石砌护脚(尺寸单位:m)表1.4-5 石砌护肩尺寸表h1(m)h2(m)a(m)备注地基地质情况襟边宽度P(
16、m)弱风化的硬质岩石0.20.61.0h1+0.160.8护肩的墙后应为开山石块强风化岩石或软质岩石0.61.52.0h1+0.201.0密实的粗粒土1.02.0表1.4-6 砌石边坡坡度编号高度(m)内坡坡度外坡坡度151:0.31:0.52101:0.51:0.673151:0.61:0.75表1.4-7 砌石路基的基底承载力要求和砌筑要求H(m)基底承载力要求(MPa)襟边宽度(P)埋置深度(m)备注50.220cm如为风化的岩层应不小于0.3采用厚度不小于15cm的坚硬未风化的片石块石错缝砌筑,要紧密,坡面平整5约为0.4注:H8m的砌石,底0.5m高度范围内应用M5号砂浆砌筑,为提高
17、墙身整体性,墙身从上往下每4M可夹以M5号砂浆砌筑的水平加强肋带,肋带高度为0.5m。表1.4-8 石砌护脚的断面断面形状顶宽(m)内外侧边坡坡度高度h2(m)护脚断面积与路堤断面面积之比护脚外测的襟边宽度梯形1.01:0.51:0.7551:71:6应符合表1.4-5的要求5挖方边坡(1)土质(包括粗粒土)挖方边坡坡度应根据边坡的高度、土的密实程度、地下水和地面水情况、土的成因类型及生成年代等因素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参照表1.4-9选用,表中土质密实程度参见表1.4-10。一般土质的挖方边坡高度不宜超过30m,如超过表1.4-9规定或水文地质情况不良可用直线或圆弧法验算其稳定性。(2)岩石挖方
18、边坡应根据岩性、地质构造、岩石风化破碎程度、边坡高度、地下水及地面水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可参照表1.4-11选用,岩石风化破碎程度参见表1.4-12确定。当边坡高度超过30m时,其边坡坡度应根据现场情况并参考附近工程人工边坡及天然山坡情况确定。挖方边坡较高时可根据土、石性质和稳定要求开挖成折线式或台阶式。在台阶式边坡中部高度每隔610m处或变坡点处设边坡平台一道,边坡平台的宽度为13m,平台应做成25向内侧倾斜的排水坡度。其排水沟可用三角形式或梯形横断面,水量大时宜设置30cm30cm的矩形、三角形或U形断面。容易产生碎落的风化碎岩石、软质岩石、砾(碎石)类土等地段的挖方路基应在边
19、沟外侧设置碎落台。碎落台的高度与路肩齐平,对三、四级公路,其宽度应1m。表1.4-9 土质挖方边坡坡度表密实程度边坡高度(m)202030胶结1:0.31:0.51:0.51:0.75密实、中密1:0.51:1.251:0.751:1.5较松1:1.01:1.51:1.51:1.75注:边坡较矮或土质比较干燥的路段可采用较陡的坡度;边坡较高或土质比较潮湿的路段可采用较缓的边坡坡度;开挖后容易变松的砂土及砂砾等路段应采用较缓的边坡;当土方调配出现借方时可适当放缓边坡;砂类土、细粒土的挖方边坡高度不宜超过20m。表1.4-10 土的密实程度划分表分级试坑开挖情况较松铁锹很容易铲入土中,试坑坑壁很容
20、易坍塌中密天然坡面不易陡立,试坑坑壁有掉块现象,部分需用镐开挖密实试坑坑壁稳定,开挖困难,土块用手使劲才能破碎从坑壁取出大颗粒处能保持凹面形状胶结细粒土密实度很高,粗颗粒之间呈弱胶结,试坑用镐开挖很困难,天然坡面可以陡立表1.4-11 岩石挖方边坡坡度表岩石分类风化破碎程度边坡高度(m)202030各类岩浆岩、硬质灰岩、砂岩、片麻岩、石英岩微风化、弱风化1:0.11:0.31:0.21:0.5强风化、全风化1:0.51:1.01:0.51:1.25各类页岩、泥岩、千枚岩、片岩等软质岩石微风化、弱风化1:0.251:0.751:0.51:1.0强风化、全风化1:0.51:1.251:0.751:
21、1.5注:软质岩石当边坡稳定并防护时可采用较陡边坡表1.4-12 岩石风化破碎程度分级表分级外观特征颜色矿物成份结构构造破碎程度强度微风化较新鲜无变化无变化节理不多,基本上是整体,节理基本不张开基本上不降低,用锤敲很易回弹弱风化造岩矿物失去光泽、色泽变暗基本不变无显著变化开裂成2050cm的大块状,大多数节理张开较小有降低,用锤敲声音仍较清脆强风化显著改变有次生矿物产生不清晰开裂成520cm的碎石状,有时节理张开较多有显著降低,用锤敲声音低沉全风化变化极重大部分已改变只具外形,矿物间已失去结晶联系节理极多,爆破后多呈碎石土状,有时细粒部分已具塑性极低,用锤敲时不易回弹1.5路基施工一、施工准备
2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内容包括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和技术准备三方面:1组织准备工作,包括建立健全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施工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与有关单位及个人签定协议,在动工前将各种拆迁及征用土地等工作处理完毕。2物质准备工作,包括材料、机具设备的购置、调配、运输和储存,临时道路及工程房屋的修建,供水、供电、通信及必须的生活福利设施等的安装及建设等。3技术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前的现场调查,设计文件的核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恢复路线,划定路界,清理施工现场和施工放样。其中熟悉设计文件和编制施工方案的要求如下:(1)熟悉设计文件施工单位接受施工任务后,必须组织施工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图纸及资料,以便
23、编制施工方案,为完成施工任务创造条件。熟悉设计文件、图纸及资料的做法一般如下:根据设计图中的平面布置和立面布置以及所规定的尺寸比例,与现场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比较,看是否与实际相符合。图中各部构造尺寸是否均已标注齐全。如果从测量、设计到施工这一段时间相隔较长,河床发生了较大变化,应与有关设计人员进行磋商,必要时应修改设计。弄清桥涵各部构造的相对位置和投影关系。了解图中各主要尺寸以及各部标高的相互关系,例如:路基、路面的标高,桥梁的原河床标高,基底标高、基础深度、桥面标高、净空、净跨、墩台长度、墩台宽度、梁板厚度、拱圈厚度、涵底中心设计标高、涵底纵坡、上下游基底标高等。通过熟悉图纸,了解和核对工程
24、各部构造的工程数量,以及现有材料规格是否与设计所要求的规格相符,如果不符,应如何调整使用。检查原设计是否有遗漏项目,尤其是一些附属工程。(2)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在施工图阶段设计文件中已初步确定。但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结合具体施工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以总投资和总工期为控制,有计划地组织人工、材料、机具的进场以及资金的使用。编制施工方案的内容和步骤为:确定所采用的施工形式和步骤;布置施工作业段和分项工程绘制施工平面总图;安排施工进度,并确定其机械化程度;标定施工作业段或分项工程项目,确定其施工方法和施工期限,绘制出各自的施工进度图;根据施工进度要求计算每一阶段或每一个月所需的劳动力、机具、
25、材料数量,制订其进场计划,同时确定材料运输路线、运输方式、运输机具数量,并确定自采材料开采和加工方案,制定出生产计划;汇总编制,并编写说明书。二、施工测量路基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中线测量、水准测量和横断面测量三方面。1路基中线测量从路线勘测到施工进场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原钉的路线中桩可能有部分散失和移动。所以,在施工前必须首先进行恢复中线测量地形变化处应加桩、补桩,使中线桩完整无缺,以便作施工放样。同时也是核对设计路线。恢复路线的中线主要依据路线平面图中的直线,曲线及转角点一览表,保护桩记录等资料进行核对和查找。当转角点桩丢失时,可由前、后转角点定出切线,延长切线,交出丢失的转角点
26、桩,并护桩固定。曲线特征点桩丢失,可对曲线重新测设补桩。转角点桩很重要,可用延长切线相交的方法固定加以保护。施工时难于保留的桩,如加桩、曲线上各点桩,应用加钉护桩予以保护。加钉护桩的方法,一般是以所需要固定的控制点桩为中心,沿着两条大致互相垂直的方向,将桩点移到路基施工范围以外在每条方向线上相距一定的距离处,钉上两个带钉木桩,桩上标出相应的桩号和距离,同时绘草图并记入到记录簿内,以备查用。2水准点的复查与加设根据设计资料,对沿线作复核性的水平测量,复核水准点一览表中原设水准基点高程,并根据路线纵断面图,复核有疑问的地面高程。如相邻水准基点相距太远,为便于施工期间引用,应加设一些临时水准点,其位
27、置宜设在一些重点工程(如桥涵、挡土墙,以及集中土石方地段)附近的不受施工影响和便于引用的岩石或永久性建筑物上。3横断面复查与补测现场核对原测横断面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尤应注意位于曲线部分桩号的横断面方向,如有不符,应予重测。对于恢复路线时新加设的桩点,应进行横断面的补测与设计。此外,应检查路基边坡设计是否恰当,与有关结构物如涵洞、挡土墙的设计是否配合相称。取土坑、弃土堆的位置是否合理。若设计文件考虑不周,应重新设计安排。对取土、弃土的运输安排应做出规划。施工过程中应对各断面开挖或填筑情况经常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尤其应注意中桩标高和断面边坡坡度度符合与否,以便及时指导修正。在挖方断面基本
28、完成时,应放出水沟位置,以供开挖或加固之用。通过对施工中断面的核对也可以估算土石方完成的数量,以掌握施工进度。遇有路基开挖中因地质变化而需要修改断面边坡或增设人工构造物时,应及时测量以利继续施工。三、施工放样1路基施工放样路基开工前,应根据路基横断面设计图或路基设计表进行放样。路基放样的目的是在原地面上标定出路基的轮廓,作为施工的依据。放样工作内容有:(1)在地面中线桩处标定填挖高度。(2)按设计图纸定出横断面的各主要点,如路堤的边缘和坡脚、路堑的坡顶、半填半挖断面的坡脚和坡顶。(3)边坡放样,按设计的路基边坡率放出边坡的位置桩来。(4)移桩移点,遇有在施工中难以保存的桩志,应沿横断面方向将桩
29、点移设于施工范围以外。2放样需要的工具在路基放样时,需要准备好如下工具:方向架、花杆、皮尺、红油漆、毛笔、小竹桩、铁锤、小竹竿、小麻绳等。3放样的方法县乡公路的施工,多数以低等级公路为主、工程量也不大,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图解法在有路基横断面设计时,可根据设计图中所示的尺寸,直接在地面上沿横断面方向量出路肩、坡脚、排水沟等各特征点距中桩的距离,定出路肩桩、坡脚桩或坡顶桩。(2)计算法在现场没有横断面设计图,只有中心桩填挖高度时,就必须用计算法算出路肩、坡脚或坡顶的位置,然后再用皮尺量出。以上两种方法,在丈量距离时尺子一定要保持水平。每个横断面都必须放出路基宽度(路堑加边沟宽度)的边桩后
30、,再分别放出两侧的路堤坡脚桩和路堑的坡顶桩,然后再将各个桩号的坡脚和坡顶用石灰线连接起来,这就是我们的路基填挖边界线(或在填方坡脚桩外挖1m宽的水沟作田、路分界线)。四、路基施工(一)填方路基施工路堤填筑的质量关系到路基的稳定性和使用质量,并影响到与其相连接的路面和人工建造物的稳定性。路堤填筑的质量关键在于路堤基底的处理、土壤的选择、填筑方法和填土压实等。1路基的填筑方法(1)水平分层填筑。填筑时按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一层一层往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从最低处分层填起,填一层经压实后再填另一层,这种填法较为理想,压实质量易于保证。(2)纵向分层填筑,此法适宜于推土机等从路堑取土,然后填筑距离
31、较短的路堤,依纵坡方向逐层往上填。(3)横向填筑。从路基一端按横断面的全部高度,逐步推进填筑。此法不能分层压实,仅在陡坡、断岩或泥沼地段,无法用水平分层填筑或纵向分层填筑方法自下而上分层填筑压实填土时才采用,并应尽量采用石质土壤(石块、碎石、卵石、砂砾等)填筑,否则应设法在底部作推土分层压实工作。有时下层用横向填筑,上部仍用分层填筑以保证质量。2路堤基底的处理路堤的基底,有不同的坡度、地质、积水和植物情况,在填筑之前应作适当的处理,才能保证路堤填筑的质量。其处理情况,应作好记录,并经过现场检查认为合格后,才能填筑土方。现将不同地基情况的处理办法分述如下:(1)当地面斜坡稳定,土壤紧密无水时,视
32、地面横坡不同,分别对待。当地面横坡小于1:10,路堤高度大于0.5m时,可不作任何处理;若路堤高度小于0.5m时,应将原地面草皮清除。地面横坡在1:101:5之间,填土前均需清除原地面草皮。地面横坡为1:51:2.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其宽度不大于1m,高度为0.20.3m;当地横坡陡于1:2.5时,则应挖成锯齿形;若为砂质土斜坡,则不宜挖台阶,只要把土壤翻松即可。(2)基岩底层倾斜,覆盖层不厚,地面横坡为1:51:2.5时,应挖去覆盖层,在基岩上挖台阶后再填土,以防路堤沿岩面下滑。(3)路线经过耕地及松土,地面横坡小于1:5时,若松土厚度不大,需将原地面夯压密实再填土;若松土厚度较大,应
33、将松土翻挖至紧密层,再分层填筑夯实。(4)公路经过水田、洼地和池塘,要将积水排干,挖除污泥后再分层回填土夯实;或抛填片石、砂砾,填平水塘低洼处,不使之形成水囊,再于其上分层回填土夯实。地形低洼不易排水之水田,要设盲沟将水引出路堤以外。(5)凡有地下泉水,应用浆砌片石筑暗沟或用反滤层密封的盲沟,将水引出路堤以外。(6)公路经软土地区,应根据具体情况,打砂井、砂桩、粉喷桩、塑料板、土工格栅、换土、抛填石片或砂砾等处理后,以保持基底的稳固后,再填筑路基。3不同土质路堤的填筑规定路堤填筑,一般宜用同一类土质,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需用不同土质混填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填下层时,其顶面
34、应作成4的横坡,以利渗水;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上层时,不应盖在透水性较大的下层填土边坡上。(2)不同性质的土填筑路堤时应分层填筑,不得任意混填,以免形成水囊和滑动面。不同土层的层数应尽量减少,每层厚度最好不少于05m。 (3)不因潮湿及冻融而变更其体积的优良土应填在上层,强度(弹性模量)较小的土应填在下层。(4)填石路堤主要应考虑石料性质、石块大小、填筑高度和边坡坡度,逐层水平填筑。具体填法如下:用风化石填路堤,大石块应摆平放稳,空隙用小石块或石屑填满铺平,不必压实,边坡应按土质路堤设计。用不易风化的25cm以下的石块填筑路堤。分层铺填不必压实,路堤高度大于6m时,要码砌12m厚的边坡,大面向下
35、,小面向上,摆平紧靠,用小碎石塞缝找平。用25cm以上的大块石填筑路堤,可大致分层填铺,不必严格找平,但要码砌1-2m厚的边坡。如边坡成台阶形时,上下层石块应错缝互相压住。边坡采用1:1。(5)土石方混合填筑路堤时,如土石易于分清,最好分开土石分段落填筑,如不易分清应按下述情况施工:石块含量多于75时,将石块大面向下,小面向上分别摆平放稳,缝隙内填以土或石屑,每层厚不超过20cm,大致整平后再压实。 当石块含量在5075时,石块除按上述办法摆平稳外,石与石之空隙应大致能容纳夯底面积,便于压实,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cm。当石块含量少于50时,可在卸土后随摆石块随匀土平整成厚30cm再夯实,如石块
36、过大,可挖洞穴埋入,以免妨碍压实。4渗水路堤的修筑方法(1)在填筑渗水路堤之前,应将基底的杂草、树根、污泥清除干净,使纵坡接近于河沟的自然坡度。一般情况下基底的清理应少挖方,当沟底较陡时,可将基底挖成台阶或折线形,如基底有局部凹陷,应先用碎石填平。堤身纵断面根据河床自然形状设成梯形、三角形或抛物线形。(2)渗水路堤的材料宜先用大小一致、石质洁净坚硬的开山石块或大卵石填筑。石料尺寸不小于30cm,以保证有足够的透水孔隙。(3)渗水的路堤应用大小均匀的石块按水平层进行铺填,大块石摆在下层,小的摆在上层,并尽量将石块排成峰窝状的孔隙,以利渗水,不得混杂密铺。路堤顶面与填土接触处必须用草皮、稻草等材料
37、铺成5-10cm厚的隔离层,以避免周围填土漏人石隙阻水。(4)在渗水路堤进出水口以外,应铺石料护底,其长度,在进水口以外约为壅水高度的2倍,出水口外约为壅水高度的1.5倍,同时不得少于3m。护底顶面应与周围地面齐平。(5)压力式及无压力式渗水路堤边坡,在填石部分为1:1,填土部分为1:1.5,填石部分坡顶应比填土边坡坡脚宽2550cm。压力式路堤土方边坡应用石料加固,上游可采用双层铺砌,顶边较壅水水面高25cm,下游可采用单层铺砌,顶边应较出口水高2550cm。(6)漫水式渗水路堤的边坡上游为1:2,下游应不陡于1:3,上下游边坡应以不小于20cm厚的单层石块铺砌加固,下游路堤边缘与边坡连接处
38、应作成弧形,路基顶面旁需设高60cm的标志桩,以利行车安全。5路基压实路基压实是调节其水温状况,保证强度和水稳性的基本措施。土基压实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土基获得一定的密实度,以提高土基的强度和水稳性,从而限制荷载和大气因素作用下所造成的变形。(1)压实标准路基压实的目的是使土壤达到或接近最大密实度值o。但由于各地区气候条件的差异,水文条件的不同,道路等级及路基各层位等的不同,应该对路基的压实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重型压实标准如表1.5-1所示。表1.5-1 路基压实度要求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三、四级公路()零填
39、及路堑上路床0309593路堤上路床0309593下路床3080上路堤801509390下路堤1509090(2)压实方法压实工作要点路基压实是以压实原理为依据以较小的压实功能获得良好的压实效果,因此压实工作必须很好地组织,并注意以下要点:压实机具应先轻后重,先静力压、后振动压,先弱振至强振,以便能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碾压速度宜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机械推走。压实机具合理的工作路线,一般应先两侧后中间,以便形成路拱。在弯道部分设有超高时,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一侧边缘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横坡。碾压时,相邻两次的轮迹(即夯印)应重叠三分之一左右,使各点都得到压实,避免土基产生不均匀的沉陷。经常注
40、意并检查土的含水量,并视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最佳含水量约控制在055065( 为土的液限),以保证压实质量。路基压实常用的机具夯击:有木夯、石夯、夯板等。木夯、石夯用人工抬夯或装成半机械化联动装置,夯板是使用机械吊夯,夯击是靠垂直冲击力冲击土层而达到压实的目的。羊脚碾:是依靠羊脚的压力及侧向挤压使土压实,特点是承压面小单位压力大,有效压实深度大,且压实度沿深度也较为均匀,适用于压实粘性土或结块需碾碎的土,不适用于压实低粘性土。在土方工程集中地段,用拖拉机牵引13台羊脚碾联合操作较为经济。 土方机械压实:利用推土机、铲运机及其他运土车辆在施工运行中,给予土层以普遍压实。钢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和震动
41、式压路机等压实机械。各种压实机具压实时每层厚度和次数各种压实机具压实时每层厚度和次数可以借鉴以往施工经验或通过试验路段碾压试验确定。压实度的检查按公路土工试验规范(JTJ 05193)的规定进行。粗粒土和巨粒土的密度测定适用灌水法(T0110-93),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测定适用灌砂法(T0111-93)。另外,核子密度仪也是目前测密实度的常用方法。(二)挖方路基施工1土方路堑开挖土质路堑开挖从工艺上看较为简单,施工中需根据地形情况对施工方法、开挖方案、弃土、排水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开挖方法有如下几种:(1)全断面横挖法。就是从路堑的一端或两端按横断面的全宽全高,逐步向前开挖,一般应向
42、两侧出土。此法工作面小,适用于较短的路堑。(2)分层横挖法。短而深的路堑,可在不同高度上分层开挖,每层应有单独的运土出路和临时排水设施,做到纵向拉开,多层、多线、多头出土,这样可布置较多劳力,加快施工进度。(3)纵向分段开挖法。路堑过长,运距过远采用分层横挖法仍不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时,如果路堑一侧堑壁不厚,可适当选择一个或几个地方将堑壁挖穿(俗称马口),把长堑分成几段开挖。(4)纵向分层开挖法。沿路线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开挖,此法适用于傍山的半路堑开挖。(5)通道纵挖法。此法是先沿路堑纵向挖一通道,然后开挖两旁,这是重点土方工程快速施工的有效方法。(6)混合式开挖法。此法将横挖法、通道纵挖
43、法混合使用,即先顺路堑挖通道,然后沿横向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坡面,每一开挖坡面应能容纳一个作业组或一台机械。在较大的挖土地段还可沿横向再挖沟,以装置传动设备或运土车辆。2石方路堑开挖石方路堑开挖通常采用爆破方法进行,爆破作业程序为:选择炮位,钻掘炮眼或导洞;在炮眼里装填炸药和补爆材料(起爆炸药或雷管、引线),然后堵塞炮眼;点火或通电引爆炸药;处理瞎炮,清除炸松炸碎的石块和石渣。(三)土方工程土方工程应尽量用机械化施工。常用的土方施工机械有:挖掘机(正向或反向)、装载机、运输汽车、推土机、平地机、振动压路机、洒水车等。机械的使用数量以工程量的大小和工期的长短确定。对于规模比较小的工程,在条件受限制
44、时可用人工进行土方工程施工。人工挖土时视具体情况可采用分层开挖法、拉槽开挖法或分段阶梯开挖等方法。开挖工具视土的硬度可选择锄、铁锨、齿扒、十字镐、撬棍、短钢纤或大锤等。人工运土时装土可采用人力或土溜槽、水溜槽、导坑漏斗等方法;人力担运以不超过3050m的距离为宜;独轮车或架子车运土距离不宜超过100200m,运土道路坡度上坡不宜大于4,下坡不宜大于5;长运距运土可用畜力车,其运距一般宜为300600m,运土进出口的坡道坡度不应超过12,坡长不宜大于20m。(四)路基整修、检查验收当路基土石方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将公路中线桩全部恢复,并进行水平测量,并交出测量资料作为路基整修和检查验收的依据。无论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或完工后交工及竣工的验收,均应遵照交通部颁的现行公路工程质量监理暂行办法、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试行办法、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等规定办理。1中间检查(1)当每一部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