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六)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3165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六)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六)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六)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六)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六)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六)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四川专用)(十六)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重审“有文化”张振涛当代中国人依然朦朦胧胧地把传统观念中的“识文断字”“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作为一个人“有文化”的标准。这是古代培养精英的教育方式,确切地讲,是钦定的科举标准,而非判断其他行业人才的标准,但却被毫无怀疑地放之四海,套用到所有职业上。判断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常以能否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落笔成言、著文盈卷来判断,不管是鲁班、庖丁,也不管是韩娥、阿炳,只要不“识文断字”,就统统属于“没文化”之列。一刀切下去,传统社会中的大部分技艺传承者,即从事以口头传承

2、的行业,农夫商贾、绣工木匠、操弦乐师、戏曲艺人,总之,除了“士”之外“农工商”的所有“下九流”,就都被圈定在“没文化”之列了。把大范围缩小到音乐界,文字上的“识文断字”与音乐上的“通晓音律”,确认方式如出一辙,音乐界也有另一翻版,是否“认谱”无疑是“识文断字”书面认定的延伸。不识字、不识谱的人,可以背诵大段大段戏文,集“唱念做打”功夫于一身,连续几个晚上演连台大戏,弹着三弦说数十本“平安书”,端着唢呐吹每套不少于一小时的“八大套”,人们还是不认。在手工操作中展示出骄人灵性和技艺,一口气唱数千行、上万行叙事诗玛纳斯格萨尔王的游吟艺人,用手中剪刀裁出与毕加索图案一般无二剪纸的村妇,制造出精美绝伦的

3、瓷器几乎让世界把“瓷器”与“中国”看做一回事的工匠,通过肢体表现不可重复的整套仪式,集“巫、舞”于一体的傩戏、萨满、释比,全不算数!文字如此高贵,音符如此低贱;行文走笔如此高贵,弹琴舞蹈如此低贱;吟诗作赋如此高贵,唱歌表演如此低贱。毫不客气地说,这种观念至今仍然没有多大改变。面对历史上出现的这类标准,人们常常思索,到底哪种标准更符合技术传承规律?学堂教育与民间传承孰优孰劣,似乎不易回答,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很难做出简单判断。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的普及和传统价值体系的重新认定,让人跳出了科举式认定模式,看到了传统教育方式的优越性。“文化人”终于开始注重“活态”传承

4、,知道了一个民间艺人的身体,就是一个不可重复的“文本”,如同印度格言所说:“一个诗人的死亡就是一座图书馆的消失。”活态储存与书本知识等价等衡,同样重要!尤其在无法用文字表达的表演领域、声音空间。既然尊重人的价值,为什么只相信书本而不相信人呢?1下列对传统观念中“有文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在传统观念中,“识文断字”“饱读诗书”是“有文化”的判断标准。B传统观念认为,出口成章、落笔成言、著文盈卷就是“有文化”。C按照传统观念的标准,传统社会中的技艺传承者,都不在“有文化”之列。D按照传统观念的确认方式,在音乐界,“认谱”就是“通晓音律”,就是“有文化”。 2.下列对“有文化”的“认定模式”

5、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以“识文断字”来认定一个人“有文化”,这是封建社会的皇帝定下来的。B技艺传承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认定模式。C“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的普及告诉我们,活态传承更符合技术传承规律。D活态储存与书本知识等价等衡,既要相信书本知识,又要尊重人的价值。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文字上能够“识文断字”的人,在音乐上就能“通晓音律”。B行文走笔、吟诗作赋是高贵的,弹琴舞蹈、唱歌表演是低贱的。C在无法用文字表达的表演领域、声音空间,活态传承更为重要。D一个民间艺人的死亡就是一座图书馆的消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

6、古老国度里的“格”样人生我们中国人和“格”是有着不解之缘的。小时候写字要在方格本上写,玩游戏玩的也是跳格子,长大之后做事被告诫不要出格,升迁荣转要讲资格。但凡事都有两面,对“格”的过于看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才的起用和创新精神的弘扬。应该说,论资排辈,自古有之。北魏后期,针对官多人少的状况,吏部尚书崔亮制定了“停年格”的选官制度,选人以年劳为制,由唯才是举变为资历取胜。停年格的做法一直陪着北魏走向灭亡。而最终形成“格式化”却是唐朝的事情。唐初的时候,主管人事的吏部选拔人才只看能力,不看资历,引得英才辈出,读书人都感到很有盼头。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对干部的大胆起用,在很大程度上营造了盛唐气象。只

7、是到了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才重新看重了用人之“格”,规定不论什么人,一律按年限、资历和考绩升迁。后来虽有反复,但到了五代,还是恢复了“格”的做法,并从宋朝开始延续下去,中国社会也就这样在大多数时间内死气沉沉、慢吞吞地走进了现代世界,直到西方列强打上门来。崔瑞德在剑桥中国隋唐史中特别指出:“地方行政改革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取决于被任命的人,他们的质量又取决于任命官员的标准和方式。”崔瑞德的阐述切中了地方行政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不打破用人体系的格式化,便没有真正的强盛。可以说,唐乃至清康熙、雍正时期的盛世在很大程度上与合理的用人机制、大胆起用干部有着很大关系。西方管

8、理学名著彼得原理,则深入剖析了横亘古今的人类痼疾不称职现象。彼得原理的核心内容是,晋升可以发挥人的潜能,但也易使人达到不称职的位置,从而降低“产出”。随着晋升的加剧,不称职者的逐渐累积,机构就会变得臃肿,效率也将变得低下,社会也终将停滞或倒退。所以,盲目地追求晋升,不仅会给个人带来痛苦,引发“不称职综合征”,而且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造成整体的“生存不称职级”。在这种晋升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健康和少犯错误,这也使得古代中国从来不缺乏养生之道,更使得明哲保身成为从政原则。贤才能士也不得不与岁月较量。由于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维护着保守的局面,与众不同的人及其力求变革的主张便常常显得不合时宜,不受欢迎,创新

9、精神遭致系统性压制。可以说,保守、无原则的宽容和不思进取,在很大程度上是“格式化”这种晋升体制的产物。而更重要的是,那些杰出的人才也有其不胜任的职级,他必须跳过那些不适合他的职级,以尽快到达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位置。为此,西方通过文官制度和选举制度来平衡和优化个人的发展。它通过文官制度使适合亦步亦趋发展的人一步步地按制度升迁,并享受良好的退休待遇。而对于有个性、有抱负、不愿意按部就班的人,则给予诸多破格提升的机会。在美国,许多高官都是直接被总统从教授、律师、记者的岗位上选拔出来的。一个人穿的鞋过大或过小都会很别扭,古老的“格”不仅老化了中国,也夺走了许多个人的舒适与快乐。而若每个人都能满足于自己

10、称职的位置,不一味好高骛远,则不仅自己胜任并感到愉快,而且也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如此看来,“不拘一格降人才”实在是有着政治学、管理学和心理学乃至保健学的多重意义。4以下有关“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对“格”的看重影响到了人才的起用和创新精神的弘扬。B中国“格式化”体系极易产生彼得原理中剖析的不称职现象。C在“格”式的体系中,与众不同的人及其力求变革的主张常常显得不合时宜。D晋升体制的“格式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保守、无原则的宽容和不思进取造成的。 5.以下关于“格式化”在中国历史上的表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北魏后期,吏部尚书崔亮制定的“停年格”的选官制度使北魏走向灭亡。B唐玄宗

11、时十分看重用人之“格”,不论什么人,一律按年限、资历和考绩升迁。C晋升体系的“格式化”在唐朝形成并一直延续,直到西方列强打上门来。D清康熙、雍正时期的盛世在很大程度上与用人打破“格式化”体系有着密切关系。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地方行政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任命官员的标准和方式是否得当。B“格式化”晋升体系催生的明哲保身的从政原则使很多贤才不得不与岁月较量。C西方通过选举制度使适合亦步亦趋发展的人和不愿按部就班的人都能得到合理晋升。D每个人都满足于自己的位置,则不仅自己愉快,而且也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课时作业(十六)1C解析 C项扩大了范围,原文是说“大部分技艺传承者”。2D解析 A项在文中无依据;B项原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是技艺传承,而是区别“学堂教育与民间传承孰优孰劣”的标准;C项文中没有说“活态传承”就比书本知识“更符合技术传承规律”。3C解析 A项原文没有这种说法;B项是传统观念;D项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民间艺人与“图书馆”不完全对应。4D解析 因果倒置。5D解析 A“陪着”而非“使”;B.“唐玄宗时”范围不当;C.并非“一直延续”。6A解析 B应该是“晋升体系”使贤才与岁月较量;C.亦步亦趋的人升迁靠的是文官制度;D.应该是“满足于自己称职的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