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3290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目:历史(试题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第卷1至7页,第卷7至15页,共300分。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 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姓 名 准考证号 绝密启用前湖南省2014年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二模)长沙市教科院组织名优教师联合命制

2、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l5页。时量l50分钟,满分300分。第卷 (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汉高祖刘邦进入咸阳时曾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但他并未悉除秦法,甚至连秦的苛法也没有完全废除,以致到孝惠、高后和文帝时,还在废除秦的妖言令等苛法高祖元年至高祖十一年之间的法律,是全部继承秦律的汉律。据此可知:A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律过于严苛B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得到关中百姓的支持C汉朝统治者对关中百姓采取了适应民情的政策D汉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而实行宽刑仁政 25图1为大运

3、河的开凿,下列选项与之所起的历史作用最接近的是:(图1)A隋朝创立科举制B唐朝设立节度使C隋唐确立完善三省六部制D元朝设中书省替代三省26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27下图为外国在华铁路直接投资估计表,据此可知:国别铁路建筑年代里程(公里)投资估计(百万美元)俄中东铁路1898-19031721189.3德胶济铁路1899-190444615法滇越铁路1903-190946

4、432日南满铁路1899-1903110549英广九铁路(英段)1907366.7合计3772292 A甲午战后外国加强了对华商品输出B甲午战后外国对华铁路投资是为了巩固在华势力范围C甲午战后外国对华铁路投资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经济D甲午战后外国侵华以修筑铁路为主 28据统计,整个抗日战争日军死伤有60是枪伤所致,而苏德战场上德军伤亡中炸伤却占了70。这一数据从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超过苏军B苏联军队作战实在浪费弹药C中国国力孱弱不如苏联发达D德日热衷战争中国热爱和平29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

5、: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30有学者认为(希腊)城邦不可以通过征服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这是因为:A雅典城邦成年男性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B雅典城邦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C希腊城邦重视自由和独立自主 D希腊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共同体31下图为17世纪宗教改革形势图,据图可以得出:(图2)17世纪宗教改革形势图宗教改革砸烂了中世纪以来天主教在西欧的一统江山;宗教改革局部改变了欧洲

6、社会的政治格局;宗教改革推动了西欧各国的联合;宗教改革促进了世俗民族国家的兴起ABCD321830年英国格雷内阁共有13名阁员,在当时居平均水平;1841年皮尔内阁计有14名阁员,1874年迪斯雷利内阁减至12人;但1905年的坎贝尔班纳曼内阁又增加到18人,从此至今总在20名左右浮动。以上情况说明:A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B英国内阁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C英国议会的地位不断提高D英国内阁的权力不断扩张33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时间(俄历)机构(政府)3月2日第一届临时政府5月6日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7月24日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9月25日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A两个政

7、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B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C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D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34以下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项调查结果:1946年6月,58%的受调查者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1950年11月上升到81%。1948年1月,83%的人主张停止同苏联的贸易,67%的人主张制止苏联的扩张。以上数据说明:A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有其社会必然性B美国百姓对苏敌视是冷战的主要原因C苏联扩张导致美国百姓对苏好感度下降D杜鲁门主义导致多数美国百姓敌视苏联 35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

8、文学的发展,以下作品反映了这种变化发展的是:A大卫科波菲尔B等待戈多C巴黎圣母院D安娜卡列尼娜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6题,共135分)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重农抑商政策,就是代表土地资本的统治阶级,用以维持封建势力的唯一方法。中国历史,自秦汉以至民国成立,其间每当更迭朝代的时候,便有所谓“群雄并起”,这种“群雄”,就是封建的割据之代表人物,他们都是些狡黠者,利用朝代更迭人民骚动的时机,来攫取统治阶级的地位,以保持地主阶

9、级宰割天下的局势。所以朝代只管更迭,却依旧不曾脱离封建社会,而走入到另一个阶段上面去。但是,为什么不能脱离封建社会呢?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因为中国的产业没有发达。产业没有发达,所以即令有势力雄厚的商业资本,其力量也不足以摇动封建社会的秩序,却不能代替土地资本,而使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走到另一个阶段上面去。一部二十四史的政权推移,翻来覆去,都不能跳出封建社会的圈子外面,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此。杨东莼:中国文化史大纲材料二:大量贵金属经过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被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16世纪的政治经济学专家们针对这个时期提出了一套“国富”理论。他们认为这个理论没有任何瑕疵,并且可以给他们本国带

10、来最大限度的利益。他们认为,只有黄金和白银才是最实际的财富重商主义将财富的价值无限扩大,而对于普通人来讲,成为“有钱人”则成为其毕生的追求。经济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像外科手术技术和时尚潮流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就我所知,到了19世纪,重商主义被摒弃,迎来了开放与竞争并重的自由经济体系。(美)房龙:人类的故事(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当时中西商业政策的不同并分析这一不同背后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经济政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16分) 4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代的新兴力量大多肇始于得风气之先的南方或以南方为主。倡

11、导改良与革命的首要人物都出自南方。同盟会在1905至1906年有统计的会员为976人,其中广东170人,湖南158人,四川130人,湖北125人,余为其他各省。江、浙、皖人数不著者,因三省主要为光复会活动地区。光复会不像兴中会、华兴会的人几乎全体加入同盟会,而它只有少数人陆续加人。从改良思潮的酝酿到改良派的形成固然起于南方,即后来的立宪运动也以南方为基地。如江浙的预备立宪公会,湖北的宪政筹备会,湖南的宪政公会,广东的自治会均是。两派的组织及其活动地区说明了它们的社会基础的同一性。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评材料中关于“倡导改良与革命的首要人物都出自南方”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

12、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北魏统治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淝水一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在这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是文明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北魏改革的结果,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但是改革也引起鲜卑上层贵族相当大的敌意,他们对皇帝偏爱汉人士族

13、有所反感,对削弱鲜卑贵族势力有所不满,宫廷政变与阴谋绵延了三十年。到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延续十六年,西魏延续二十一年,演化为北齐、北周。其后,北周吞并了北齐,隋又代周,继而灭了南朝的最后王朝陈,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统一局面形成于隋,基础却奠定于魏。樊树志:国史概要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的背景。(6分) (2)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影响(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国革命基本上起因于帝国权力和殖民地自治这两种相冲突的要求;马萨诸塞的总督弗朗西斯伯纳德在他于1765年11月23日寄给在伦敦的上司的信中,十分清楚地

14、表明了这一点:美利坚的所有政治上的弊端皆起因于没有确定大不列颠和美利坚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因此,在不列颠和美利坚存在着关于这种关系的种种意见,它们互不一致、互相矛盾。在不列颠,美利坚诸政府给看作是被授权制订地方法、只是在议会高兴的时候才得以存在的社团,议会随时有权力解散它们。在美利坚,他们自称是完备的国家,除了有同一个国王外,其他方面均不依靠大不列额;他们从容不迫地完善了立法机关,一点也不受大不列颠的立法机关的支配。在一个如此巨大的矛盾中,谁将做出决定呢?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革命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利坚殖民地是如何解决大不列颠

15、和美利坚殖民地之间的关系的(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贪婪占领亚洲,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德国外长皮洛夫 1897.12材料二:西部的斯拉夫民族(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长期处于奥地利的殖民压迫之下,一些知识分子呼吁斯拉夫各民族以斯拉夫人共同的民族起源、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为纽带,建立斯拉夫各民族的联邦国家,联合对付外敌的侵略和殖民压迫。由于斯拉夫各民族居住的分散和力量的弱小,相当多的斯拉夫民族自然地把联合斯拉夫人、摆脱异族统治和建立斯拉夫国家的希望寄托在

16、政治经济独立并且国际地位处于上升阶段的俄国身上,从而为沙皇政府宣扬和利用泛斯拉夫主义创造了条件1867年在莫斯科召开了首届斯拉夫人代表大会,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亲自出席大会的开幕式,会议上俄罗斯的学者和政客们大谈“没有俄国,斯拉夫民族不会得救。”,“俄语是斯拉夫统一的手段和基础”。张建华: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史导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奥结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大概终唐之世,对于唐太宗总是一味的赞扬,不允许也不可能出现贬斥的评论。五代后晋时,刘晌等编撰旧唐书,说:“贞观

17、之风,到今歌咏。”这是有事实根据的。 宋代以后,对唐太宗及其“贞观之治”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歌颂的,同时开始对他的个人品行有所非议了,对贞观政事的得失也有所评论了。自宋、元至明、清,封建统治者之所以歌颂唐太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宣扬儒家的“仁政”。不少帝王如明朝宪宗、清朝康熙、乾隆皇帝等,都曾极力推崇贞观政要,把唐太宗视为治天下的圣君。值得注意的是,南宋朱熹别有一番议论:“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借义,以行其私。而当时与之争者,才能知术既出其下,又不知有仁义之可饬。是以彼善于此,而得以成其功耳。”赵克尧,徐道勋:唐太宗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贞观之治的

18、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唐至清,对唐太宗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9分)2014年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40题(25分)(1)不同:中国:重农抑商;(2分)西方:重商主义和自由经济政策(3分)原因:中国: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2分) 西方: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2)经济政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2分)战国时期中国井田制崩溃,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为适应这一社会发展,出现重农抑商政策;(2分)16世纪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发展,由此产生“重商主义”政策;(2分)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大,重商主

19、义被摒弃,产生自由经济政策。(2分)经济政策能够影响社会发展。(2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迟迟不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分);重商主义推动了欧洲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2分)自由经济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2分)45题(15分)(1)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北魏统治者吸取前秦崩溃的教训,试图通过汉化来巩固统治冯太后与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2)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汉化过急过快导致强烈反弹,导致统治阶级内部出现混乱与内斗。47题(15分)(1)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盛行;德、奥同属德意志民族;奥、俄在巴尔干的激烈争夺。(2)一战前夕,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欧洲列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民族主义思潮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奥匈帝国对巴尔干的扩张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导致了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一战的导火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