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选修课一轮复习学案:第二单元.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3444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三选修课一轮复习学案:第二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高三选修课一轮复习学案:第二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三选修课一轮复习学案:第二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三选修课一轮复习学案:第二单元.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考点二 商鞅变法【时空概念】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时期开始。东周可以分为春秋(前770至前476年)和战国(前475至前221年)两阶段。从前356年开始,商鞅两次在秦国全面推行变法。商鞅,因出生卫国贵族家庭,又称卫鞅;因变法功勋晋爵受封于商(陕西商县东),又称商君或商鞅。【考纲要求】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包括齐国管仲改革、楚国吴起变法和秦国商鞅变法等改革事件在内的大事名称;确立顺应时代潮流、追求建功立业

2、的人生理想。了解商鞅变法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方面的改革措施及其主要内容;认识商鞅变法的特点:全面性、有效性和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等;体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革新精神,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探讨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制度变革和国力强盛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初步理解商鞅变法的性质和“商鞅虽死、秦法未败”;认识社会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五个三级知识点:春秋战国时代的主要改革事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商鞅变法的具有措施及内容、商鞅变法的特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知识梳理】一、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包括齐国管仲改革、楚国吴起变法和秦国商鞅变法等改革事件在内的大事名称,概述这些

3、改革折射出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并由此谈谈你的看法。关键词:改革事件时代特征、看法还原史实改革事件: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法,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具体表现在:经济基础:生产发展,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表现在:上层建筑:改革和变法风起云涌;分封制崩溃,战争不断。任举一例说明分封制的崩溃阅读P19“战国嵌错赏功宴乐壶及壶上的水陆攻战纹饰”及“学思之窗”材料,思考:手工业品装饰图案与战国时期政治领域哪一显著特征有关?兵家、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诸侯之一,你会采取怎样的对

4、策?文化领域:私有讲学风气兴起,民间办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景象,出现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热烈局面。其中,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者思想理论武器。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大背景:秦国背景:二、列举商鞅变法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方面的改革措施及其主要内容,结合其内容,概括说明商鞅变法的特点:全面性、有效性和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体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革新精神,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关键词:改革措施及内容特点;改革启发还原史实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内容:从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三方面列举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及内容经济:以农求富,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措施有三:政治:奖励军功,加强集权。措施有六:风尚习俗: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特点: 三、结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与措施,分析其对于秦国的制度变革和国力强盛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如何理解商鞅变法的性质及“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关键词:分析作用;理解性质与结果。还原史实历史作用:商鞅变法是一次较彻底的改革运动。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局限:性质:新兴地主阶级改革结果: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