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3708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古今异义】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今义:次第较后;第二。次要的地位。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怀抱古义:胸怀抱负。今义: 抱在怀里; 胸前; 心里存着; 打算。【句式】古汉语句式:a) 判断句:死生亦大矣。b) 倒装句:欣于所遇(宾语前置)c) 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词类活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贤,贤德之人,形容词作名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数量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齐彭殇为妄作。“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

2、等。少长咸集。少长,形容词作名词,年龄大的和年龄小的人。【一词多义】(一)之(1) 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2) 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3) 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4) 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5) 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一)一(1) 一起。例:若合一契(2) 一样。例:其致一也(3) 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4) 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趣舍万殊 “趣”通“取”,取向。或通“趋”,趋向。赤壁赋知识点整理一、虚词1 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3、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2. 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 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

4、赤壁之下(介词,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在 )(4)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被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 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在 )4. 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形容词词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二、实词1. 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繆(通“缭”,环

5、绕 )(3)举酒属客 ( 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 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1.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2. 倚歌而和之古义:循,依。3. 一词多义(1)东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1 望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1. 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 如a纵一苇之所

6、如 (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5)歌 a扣舷而歌之 ( 动词,唱) b歌曰 (名词 歌词) c倚歌而和之 (名词 曲调)(6)长 a抱明月而长终 ( 永远) b而卒莫消长也 (增长)4. 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

7、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10)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四、文言句式1. 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介词结构后置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相与枕藉乎舟中5.定语后置凌万顷之茫然客有吹洞箫者6. 谓语前置 渺渺兮予怀7.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8.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而又何羡乎?而今安在哉?五、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2.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3.

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译文: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4.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5. 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译文: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五、重点语句默写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

9、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前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二)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 舍

10、: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2.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3.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4.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6.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8.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

11、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三)文言固定句式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四)省略句、判断句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六)状语后置句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七)重点翻译句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八)多义词1.乃以其乃华山之阳

12、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道有碑仆道(路,道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何可胜道也哉(说,讲)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盖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文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13、(纹)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文过饰非(掩饰)5.然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吴广以为然(对,正确)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6.其(1)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3)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5)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7)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8)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10

14、)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1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12)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13)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14)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15)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1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1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18)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19)后世之谬其传

15、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十)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于是余又叹焉。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十一)游褒禅山记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1、名“名”是个会意字,从口从夕。夕是傍晚,这

16、时候,光线暗淡,眼睛看不清楚事物,就用口说;事物不认识,就得给事物取名字。“命名”是“名”的本义。由此引申有“名字”“名称”的意思;再引申有“名声”“名望”“著名的”等意思。本文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名”用的是本义“命名”。由“命名”还可以引申出“说明”、“说出”的意思。口技“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成语“莫名其妙”,本文“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其中的“名”都是“说出、说明”的意思。2、盖“盖”作虚词用,属副词类。常用来表示对事物带有推测性的判断或委婉的判断,或者表示对原由的解释。因为常用在句首,起提示语气、起引出下文的作用,所以有人叫它作句首语气词。“盖”可以根据上

17、下文的语意,译为“大约”“似乎”“大概”“原来”等。本文有三个句子用了“盖”。(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原来。)(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大约。)(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盖:大概。)3、所以“所以”是文言中一种常见的凝固格式,由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表示两种基本的意义,依介词“以”表示的不同意义而定。“以”当“用”讲时,“所以”表示“的方法”之义,墨子公输“吾知所以拒子矣”中的“所以拒子”的意思便是“抵抗你的方法”;“以”当“因”“由”讲时多,“所以”表示“的缘故”之义,本文中“此所以学者不能不深思而慎取之

18、也”的“所以”便是“的缘故”的意思。4、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这两个句子都用了判断句式“者,也”,但用法不同,表示的语法关系也不同。两个“者”字都是助词,第一句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在这里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有引出下文的作用;第二句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标明停顿和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之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者”用在复合句前一分句之末,前后两分句有解析和被解析的关系。前一分句提示某种结果或现象,后一分句申述缘由,这实际上是用判断句式表因果关系。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个主谓句的结构比较复杂,可分三个大的层次:第一层,主语是“余”,谓语是动词短语“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第二层的动词短语是动宾结构,动词是“悔”,它的宾语是主谓短语“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第三层,作宾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是“其”,谓语是由两个“动宾”的动词短语“随之”和“不得极夫游之乐”组成的,这两个动词短语之间有因果关系,因为“随之”,所以“不得极夫游之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