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学校游泳和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册.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53312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私立学校游泳和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私立学校游泳和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私立学校游泳和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私立学校游泳和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私立学校游泳和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私立学校游泳和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私立学校游泳和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册.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 锐 私 立 学 校游泳和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册游泳,是广大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调查报告:在中国,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平均每年全国有近5000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儿童伤害死亡只是伤害的冰山一角,在每一位死亡者背后,还有着上百儿童因此而终身致残。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当儿童溺水时,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身体便遭受不可逆反的伤害。 以下是2000200

2、5年中国儿童死亡的构成原因:惨剧给我们的启示: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在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为了防止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学校做出以下规定:1、严禁学生私在河边、湖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2、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在没有大人陪同或配带救生圈的情况下,严禁私自结伙去划船。3、严禁学生在上、放学路上私自下沟渠摸鱼捉虾、抓蝌蚪、捕捞水中生物等。4、严禁在没有成年人的陪同下涉水渡河。 预防溺水的措施:1、小学生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

3、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溺水时的自救方法: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

4、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更不鼓励未成年人下水施救 “救人也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岸上急救溺水者方法:1、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2、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呛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并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去医院。 什么情况下不宜游泳(一)单身一人不宜外出游泳。(二)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皮肤病、肝肾、心脏病、眼病等慢性病患者及感冒、发烧、精神疲倦、身体无力者都不要

5、去游泳,以免加重病情,发生意外。(三)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满身大汗时不要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疾病。(四)被污染的水域、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不宜游泳。(五)恶劣天气如雷雨、乱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游泳时发生了“抽筋”怎么办?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由自主的强制性收缩,一旦发生抽筋,首先要保持镇静,千万不要着慌,可叫人来救或进行自救。具体自救方法是:(一)手指抽筋时,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这样迅速分替做几次,直到解脱为止。(二)一个手掌抽筋时,另一手掌猛力压抽筋手掌,并做振颤动作。(三)上臂抽筋时,握拳,并尽量曲肘,然后用力伸直,反复几次。(四)上腿或脚趾抽筋时,先吸一口气,仰卧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另一只手压在抽筋一侧肢体的膝盖上,帮助关节伸直,连续做几次直到解脱。 综上所述,溺水是非常危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水无情,人有情。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游水、戏水事项,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在遭遇溺水懂得如何自救和他人遭遇溺水时如何抢救,溺水事件是可以防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