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郭玉海doc浙江理工大学人事处.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53550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理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郭玉海doc浙江理工大学人事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理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郭玉海doc浙江理工大学人事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理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郭玉海doc浙江理工大学人事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理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郭玉海doc浙江理工大学人事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理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郭玉海doc浙江理工大学人事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理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郭玉海doc浙江理工大学人事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理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郭玉海doc浙江理工大学人事处.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_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推荐表推荐学校名称:浙江理工大学岗位名称:纺织科学与工程候选人姓名:郭玉海候选人国籍:中国候选人现任职单位:浙江理工大学学科领域分组:工程科学二组填表时间:201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填 写 说 明一、填写本表前,请认真阅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二、本表第一至六项由候选人本人填写,学校负责审核。三、本表第七至九项由学校负责填写。四、请勿填写封面左上角编号一栏五、本表内有关栏目填写不下的,可另附页。一、简表姓 名郭玉海性 别男国 籍中国出生年月1973-02毕业院校四川大学专业高分子材料最后学历2012年05月毕业于中国四川大学学位博士现任职单

2、位中国浙江理工大学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员(博导)现任行政职务无现任职务级别无所属学科方向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工程现从事专业关键词纺织材料 纤维 中空纤维 薄膜 非织造材料 聚四氟乙烯主要学术兼职1、浙江省“丝纤维材料和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主任;2、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委员;3、美国纤维协会(the Fiber Society)委员;4、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6、国家863 计划资源环境领域项目评议专家。个人简历1、2011.6 - 至今:浙江省“丝纤维材料和加工技术”省重点实验室 主任;2、2005.9 - 至今:浙江理工大学材

3、料与纺织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3、2001.6 - 2005.8: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下属公司总工,高级工程师;4、1997.9 - 2001.5:四川大学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专业,获博士学位;5、1994.9 - 1997.7:天津工业大学,染整专业,获硕士学位;6、1990.9 - 1994.7:天津工业大学,染整专业,获学士学位。近五年主要学术成就简介 “近五年”起算日期为申报当年之前五年的1月1日。如当年为2012年,则起算日期为2007年1月1日。本表中所有“近五年”均按此解释。(限800字)在高性能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方面:致力于高性能聚四氟乙烯(PT

4、FE)纤维及其非织造材料制备技术和设备的原始创新,解决了纤维成型和滤料过滤精度等关键问题,形成显著特色和优势,具体体现在:(1)提出PTFE凝胶纺丝新方法,建立乳液凝胶形成机制,研制出凝胶法制备高强PTFE短纤维的生产装备和专利生产技术;(2)针对传统针刺滤材过滤效率低等问题,发明了滤材多重复合加工技术,开发出具有高效除尘的多层梯度复合滤材专利产品,广泛用于包括首钢、南京凯盛等在内的大型燃煤电厂、水泥厂、炼钢厂、垃圾焚烧等行业的高温烟尘处理上。在特种服装面料方面:提出相互嵌织的界面结构和薄膜非均匀拉伸变形理论,形成了共拉伸复合膜制备新方法,解决了PTFE粘结和孔径控制的技术难题,突破了薄膜在防

5、水透湿服装面料领域规模化应用的技术瓶颈。产品作为防护服于2003年装备小汤山等医院,作为服装面料装备我军防寒鞋和防寒大衣,解决了高寒地区军队防寒问题。 在污水过滤材料方面:建立了PTFE的屈服点即为拉伸成孔点这一关系模型,并将拉伸成孔和薄膜微孔结构关联,提出微孔控制理论。依此发明了推压-膨化法加工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打破了日本Sumitomo Electric和美国Gore公司的技术封锁。目前已在垃圾渗沥液、海水淡化、脱氨氮硫等领域建立了应用示范工程。 第一完成人获得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6和2010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0

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青年创新奖),2011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主持和参加省部级及以上重要科研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已授权发明专利24项。平台、基地、团队简况 以我校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纺织纤维材料与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纺织装备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丝纤维材料与加工技术浙江省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纺织工程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纺织工程重中之重一级学科为支撑,设置纺织科学与工程特聘教授岗位,旨在培养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支优秀的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 我校纺织科学与工程起源于-蚕学馆(创建于1897年)的蚕

7、丝专业。1959年招收纺织类本科生,197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丝绸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丝绸工程转靠纺织工程;2006年获纺织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已形成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等稳定的学科方向,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教学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现有有教学科研人员100人,其中正高23人(含博士生导师13人)、副高37人,具有博士学位34人。教师队伍中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浙江省高校中

8、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1项;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19篇,授权发明专利73项。二、候选人主要学术贡献、重要创新成果及其科学价值或社会经济意义(本栏限两页)本栏主要填写近五年取得的学术成绩,五年前取得的特别突出的学术贡献和重要成果也可在此栏反映。候选人自199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高性能纤维和环保材料的研究工作,对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薄膜、中空纤维膜、产业用纺织品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以PTFE为基材的特色研究方向和优势,取得了多项重要创新性成

9、果:1、PTFE不均匀拉伸变形机制和精细过滤应用:双向拉伸成型的PTFE微孔薄膜具有独特的微孔结构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能,是环保除尘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但非均匀拉伸成型带来均匀性难以控制问题是规模化应用的技术瓶颈。(1)系统研究了应力传递、应变与薄膜形态结构演变间关系,建立薄膜非均匀拉伸变形机制,丰富薄膜拉伸理论。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07,42(6):2081-2085)。(2)发明了PTFE复合膜共拉伸技术:在共同拉伸力学场和温度场控制条件下,籍多层PTFE间原纤纠缠和结点融合作用以增加界面层堆积密度,从而提高拉伸应力传递作用,达到控制薄

10、膜均匀性的目的。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510061828.9)。(3)专利技术已在多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相关的覆膜滤布广泛用于空气除尘、空气除菌、工业过程中高温烟尘的处理。候选人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科研成果“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共拉伸制备方法与层压覆膜技术”获得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相互嵌织的界面结构理论方法和复合膜制备技术:PTFE微孔薄膜复合面料是集防水、透湿于一身的高新技术产品。但粘结和弹性回复差是规模化应用的技术瓶颈。(1)建立了温度、张力等参数与PTFE薄膜表面能的关系,在PTFE制膜过程中引入聚氨酯(PU),形成相互嵌织的界面结构,攻克粘结和弹性回复差的技术难题。研究成

11、果发表在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04,40: 667-671),获国家发明专利(200510061827.4和03100830.5)。(2)提出复合膜制备方法:以PTFE为基层,选择典型的温度成膜材料PU为顶层,在共同拉伸力学场控制条件下,形成复合膜共拉伸专利技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和姚穆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认为:“PTFE/PU高性能薄膜共同拉伸技术及其复合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专利技术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产品用于医用防护服面料于2003年装备小汤山等医院,在抗非典中做出贡献;用于防寒鞋和防寒大衣装备军队、武警,公安,彻底解决西藏等高寒地区部队冬季保

12、暖问题。候选人作为第六完成人的科研成果“新型鞋靴材料与模压工艺设备研究”获得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PTFE纤维及其过滤材料:提出PTFE乳液凝胶纺丝方法,发明了滤材多重复合加工技术。(1)发明了利用硼酸和聚乙醇络合成凝胶特点纺制高强PTFE纤维的方法,形成纺丝专利生产技术;研发纤维烧结工艺及全套设备,建立了凝胶法制备高强PTFE纤维生产线,为耐高温、耐腐蚀空气过滤材料的加工提供了基础材料。2008年12月27日通过了以孙晋良、蒋士成、季国标等三位院士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的鉴定,“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2)采用发明的“多重复合”加工技术,将高强

13、PTFE纤维、PTFE乳液涂层等集成为具有高效除尘、耐腐蚀、耐高温的环保滤料,实现了国家重大需求材料的生产。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ZL200610145032.6、ZL2002610145033.0、ZL200610155052.1、ZL 00810060774.8)。2008年5月25日对该技术进行了阶段性论证,蔡道基院士认为“特别能高效分解二恶英有害气体的功能性滤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是我国环保滤料的发展方向之一”。(3)专利技术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年产PTFE短纤维150t、PTFE长丝纤维20t、滤材200万平方米。滤材产品广泛用于包括首钢、南京凯盛等在内

14、的大型燃煤电厂、水泥厂、炼钢厂、垃圾焚烧等行业的高温烟尘处理上。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就实现产值4.31亿元,利税6578元。候选人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科研成果“高强耐腐蚀PTFE纤维及其滤料开发和产业化”获得了2010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4、在PTFE污水过滤材料方面上,以微孔膜为过滤介质的污染物控制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途径,PTFE介质在众多过滤净化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1)PTFE薄膜亲水物理改性新方法的创建:氟原子极化率低和原子排列紧密的结构特征使亲水改性困难。突破传统的接枝、辐照等化学改性方法,采用吸附沉积形成稳固结合的PT

15、FE/Fe体系,再聚合单体的物理改性方法制备亲水PTFE复合膜,解决PTFE材料亲水改性的难题,奠定了PTFE微孔薄膜亲水改性的制备技术基础。 (2)PTFE中空纤维膜:建立了PTFE的屈服点即为拉伸成孔点这一关系模型,并将拉伸成孔和薄膜微孔结构关联,提出微孔控制理论。依此发明了推压-膨化法加工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打破了日本Sumitomo Electric和美国Gore公司的技术封锁。目前已在垃圾渗沥液、海水淡化、脱氨氮硫等领域建立了应用示范工程。三、候选人近五年主要学术成就情况3.1近五年候选人承担主要科研项目(10项以内)序号项目名称 输入的项目名称不要超过3行。项目性质及来源 “项目

16、性质及来源”一项,请填写项目的具体性质,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美国NIH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项目子课题”、“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项目经费起始年度终止年度排序1“环保净化材料与助剂研制及应用”中的课题“污水处理环境功能材料研制及应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941万元 201320151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50万元2011201313PTFE复合膜结构构建及其过滤性能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万元2009201114新型复合微孔

17、膜过滤材料的产业化及应用工信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75万元2011201335微细粒子高效捕集覆膜滤料的研制863项目子课题40万元2007201116耐高温环保滤料用PTFE长丝加工技术产业化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工业项目83万元2010201217室内空气净化用新型覆膜滤料的研制浙江省重点工业项目25万元2007200818高性能功能化产业用纺织品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8万元2011201339仿生超级型粘合材料的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5.5万元20062007110复合纳米微粒蚕丝丝素蛋白结构及其性能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万元2006200843.2近五年候选人重要科

18、研获奖情况(10项以内) 本栏自然科学学科候选人仅填写国家级科技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以上)和国际学术性奖励;人文社会学科候选人仅填写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奖励(如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各类全国性的基金奖(如霍英东科研优秀成果奖以及孙冶方研究基金会、吴玉章研究基金会、陶行知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社科优秀成果奖)和国际学术性奖励。序号获奖项目名称奖励名称奖励等级授奖单位及国别奖励年度排序1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共拉伸制备方法与层压覆膜技术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国务院、中国 200912高强耐腐蚀PTFE纤

19、维及其滤料开发和产业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201013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 青年创新奖 何梁何利基金会、中国201014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奖 -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 201113.3近五年候选人代表性著作、论文情况(15篇以内)著作或论文名称;出版单位或发表刊物名称;期号、起止页码;所有著、作者姓名(通讯作者标注*号)出版或发表年度是否被SCI、EI、SSCI、CS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 期刊的影响因子以最新的数值为准,影响因子值低于1的可不填写;人文社会学科候选人可不填。他引次数SCISSCICSSCIHongy

20、an Tang, Jianyong Chen, Yuhai Guo*,A novel process for preparing anti-drippin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bers,Materials and Design,7,3525-35302010SCI 2.2300Yuhai Guo, Jianyong Chen, Xinmin Hao, Jianchun Zhang, Xinxing Feng, Huapeng Zhang,A novel process for preparing ePTFE micro-porous membrane t

21、hrough ePTFE/ePTFE co-stretching technique,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6,2081-20852007SCI 2.015100Yu-Hai Guo, Jian-Yong Chen, Jing-Xin Gao, Hua-Peng Zhang, Xin-Xing Feng,A study on the Nonuniform Deformation of PTFE Membrane during its Tentering Transverse Stretching,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

22、ence,2,1124-11302010SCI 1.289000Y. Guo, J. Gao, J. Chen, H. Zhang,The Improvement on the Protective Property of PTFE Membrane By PU Coating and Co-stretching,Journal of Polymer Engineering, Journal of Polymer Engineering,2,125-1472010 未收录0.397000王永军,郭玉海*,张华鹏,PTFE薄膜的横向非均匀拉伸行为研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4(12),141-

23、1442008 未收录0.0000郭玉海,张华鹏,王永军,PTFE薄膜横向拉伸变形行为及其有限元分析,化工学报,59(5),1315-1312008 未收录0.0000王峰,朱海霖,郭玉海*,聚四氟乙烯微孔膜亲水性与抗污性的关系研究,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9(5),641-6452012 未收录0.0000马训明,郭玉海*,陈建勇,孙 芳,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凝胶纺丝,纺织学报,30(3),10-122009 未收录0.0000张乐伟 ,郭玉海*,吴行,抗熔滴涤纶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8(5),653-6572011 未收录0.00003.4近五年候选人申请和获授权专利情况已授权专

24、利:共14项,按重要性填写主要专利,总共不超过14项序号专利名称专利授权国专利号授权公告日排序1发明: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凝胶制备方法中国ZL200610145033.02009-1-1412发明: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中国ZL200610145032.62008-7-3013发明:凝胶纺丝聚四氟乙烯纤维的烧结设备中国ZL200810060774.82010-3-2414发明:一种特氟纶缝纫线的制备方法中国ZL200610155053.62009-6-315发明:糊状挤出成型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喷丝头中国ZL200710069976.42009-7-2216发明:用于废气分解的膨体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制

25、备方法中国ZL200610154943.52008-12-3117发明:有催化分解二恶英功能的膨体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中国ZL200810060356.92010-6-218发明:高温烟气/粉尘一体化处理用覆膜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ZL200610155052.12008-10-1519发明:一种除尘和二恶英分解双效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ZL200910095413.12010-12-8110发明:一种耐高温滤料制备方法中国ZL201010185876.X2012-1-4111发明:聚四氟乙烯与热塑性聚氨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中国ZL200510061827.42008-4-2112发明:高

26、温烟气和粉尘处理用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制备方法中国ZL200710069975.X2009-5-20113发明:用于聚四氟乙烯薄膜固化和热复合装置中国ZL200610154944.X2009-11-4114发明:一种无滴落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中国ZL200910100290.62011-1-191尚未授权专利:共4项,按重要性填写主要专利,总共不超过4项序号专利名称专利申请国申请号专利申请日排序1发明:一种聚四氟乙烯微孔材料的粘结方法中国201110446377.62011-12-2812发明:一种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孔径控制方法中国201010504784.32010-10-1223一种聚

27、四氟乙烯微孔材料的亲水改性方法中国201210403469.02012-10-2224一种非织造过滤材料表面精细化的方法中国201210403430.92012-10-2223.5近五年候选人担任国际学术会议重要职务及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特邀报告情况2007年7月12日,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亚澳地区会议(Polymer Processing Society Asia/Australia Conference, PPS 2007)在上海市光大会展中心召开。受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Polymer Processing Society)委托,由上海交通大学与四川大学共同承办。来自澳大利亚、日本、韩

28、国、印度、美国、加拿大、捷克、中国及中国香港和台湾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计200余人。8个专题中的纤维专题,作“Studies on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the China-hemp”大会报告。 2012年10月27日,参加北京国际海水淡化高层论坛(PROCEEDING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EA WATER DESALINATION HIGH-LEVEL FORUM),作“PTFE中空纤维膜用于浸没式真空膜蒸馏脱盐的研究”大会报告,介绍PTFE中空纤维膜情况。 2008年10月15日,杭州先进纺织材料及加工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29、(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TEXTILE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作“Preparation,Pore Structure and Heat Shrinkage of PTFE Films Plit Fibers”大会报告,介绍PTFE纤维情况。3.6候选人领导创新团队、建设学术梯队、培养青年人才情况候选人作为“丝纤维材料与加工技术”浙江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以纤维材料(包括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仿真丝、新合纤)的结构、理化性能和加工技术研究为中心,

30、在此基础上进行服装、装饰和产业用纤维材料和产品的实验研究和开发。重点研究领域主要有:(1)蚕丝等天然纤维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及新用途新产品的开发;(2)新型纤维树脂的合成、改性、纺丝及产品研发;(3)新型产业、装饰、服装用纺织材料及产品研发和产业化;(4)高新技术在纺织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候选人领导的创新团队由12名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其中正高4人(博导3人)、副高4人、中级4人,平均年龄36岁,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团队成员中: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在候选人的带领下,围绕“高性能纤维和环保材料”展开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形成了3个富有特色

31、、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产业用非织造材料加工技术、PTFE材料加工及在环保中的应用技术、过滤材料表面精细化处理技术等。以颗粒物的截留筛分、过滤材料孔径控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带动不同研究方向的交叉与协作,以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为纽带,不断整合研究队伍和资源,优化和完善学术梯队的建设,培养青年骨干人才,在多年共同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团队人员敢为人先、自强互助、合力创造,在PTFE纤维、滤料表面孔径控制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近5年,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 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发表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刊物上的学术论文20多篇,已授权发明专利28项;承担科研项目16项,其

32、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项,863项目2项,工信部项目1项,省部级6项。发明的PTFE纤维和薄膜技术、滤料表面泡沫涂层和覆膜技术等在我国10多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3.7 候选人其他获奖及荣誉称号情况1、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新型鞋靴材料与模压工艺设备研究”,第六完成人。2、2012年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 3、2010年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 4、2008年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 5、2007年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2011年度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

33、家。四、候选人近五年教学与人才培养情况4.1授课情况课程名称授课对象总课时数非织造加工与后整理32非织造材料粘合剂与助剂32新型纤维材料12非织造材料性能与测试104.2指导研究生情况指导博士生毕业人数:0指导硕士生毕业人数:8在读人数:1在读人数:74.3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情况获奖项目名称奖励等级奖励年度排序五、工作思路及预期目标本栏主要填写以下几部分内容:对履行本学科特聘教授岗位职责的工作思路;受聘后拟从事的研究方向及其科学研究价值或社会经济意义;对创新团队建设、学科发展的预期目标等。(本栏限三页)【履行本学科特聘教授岗位职责的工作思路】1. 依托浙江省“纺织科学与工程”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项

34、目,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积极争取并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高性能纤维和环保材料技术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拟重点开展以下两方面研究:(1)滤料表面精细化处理技术:以纤维聚集体和微孔膜为过滤介质的污染物控制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途径。过滤介质的孔径控制是需要重点解决的基础性关键问题,开展面向污水和废气过滤的介质孔径控制技术研究,在纤维聚集方式和形态、滤料覆膜、泡沫涂层、后整理等方面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工作,争取该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中空纤维的污水净化技术:高温、高盐、强酸性、强碱性、强腐蚀性污水的处理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35、开展PTFE中空纤维成型、孔结构形态的精确控制方法及孔结构对过滤效能的影响机制、改性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开展PTFE中空纤维在污水的的应用基础研究,实现在垃圾渗沥液、海水淡化、脱氨氮硫等领域的应用,争取该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 以“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纺织工程”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为支撑,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科学研究,以滤料表面精细化处理技术、中空纤维的污水净化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为突破,形成环保过滤材料研究方向的特色与不可替代性,提升“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3. 充分发挥“丝纤维材料与加工技术”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的优势,并结合正在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86

36、3等项目,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成为本学科学术带头人,建设高性能纤维和环保材料技术学术梯队,指导博士生、硕士生,争取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4. 利用我校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建立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与世界著名专家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承办和参入承办一系列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扩大本学科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拟从事的研究方向及其科学研究价值或社会经济意义】研究方向一:滤料表面精细化处理技术包括污水和废气在内的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其中过滤净化技术是被公认的清洁环保技术。为实现高过滤精度,需降低滤料孔径,但同时又牺牲通量。因此兼顾过滤精度和通量已成为这些高新技术领域中的一项关键共性技术,属纺织、

37、材料科学的前沿基础研究课题。候选人拟探索:(1)滤料中纤维聚集方式和形态与孔径、孔隙率间的关系,将此关系引入到滤料的针刺、水刺、纺粘、熔喷的加工中。(2)滤料的表面整理,主要包括覆膜和泡沫涂层,籍此实现表面过滤。(3)滤料整体处理,面向不同应用领域,探索后整理试剂、工艺,确保滤料孔径和孔隙率的精准定位。研究方向二:中空纤维的污水净化技术PTFE中空纤维在高难污水的处理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PTFE中空纤维改性、微孔结构精准控制等基础研究,以及在垃圾渗沥液、海水淡化、含氨氮等废水中的应用研究。该研究将填补国内PTFE中空纤维的产品空白,促进污水处理材料的技术进步,对推动我

38、国膜材料的技术进步、满足国家在快速经济发展中对污水净化材料的重大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上研究是面向过滤材料研究的重大前沿,以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空气、水净化材料的重大需求为基础,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并进,坚持产学研结合,坚持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结合;将引领带动PTFE树脂、机械设备、纺织纤维材料、粘合剂等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推进过滤材料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具有战略性的高性能膜材料产业生长点,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对创新团队建设、学科发展的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经过未来5 年的努力,在高性能纤维和环保材料的研究方面做出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研究成

39、果,把科研团队建设成为国内纺织科学领域最具影响的创新团队之一,并在国际该技术领域研究中占一席之地。旨在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为我国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与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培养和造就一支学术水平高、学风严谨、团结协作、锐意创新的中青年科研学术队伍。具体目标: 1. 团队队伍的建设目标 (1)通过5年的建设,争取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2)争取培养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或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23人。(3)团队成员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20人次以上。2. 团队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的建设目标 (1)争

40、取把“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 (2)在滤料表面精细化处理、中空纤维的污水净化技术的理论和方法上有重大突破。 (3)承办或参入承办国际性或全国性、区域性学术研讨会35 次。 3. 团队研究成果与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 (1)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篇以上,其中SCI收录30 篇以上;出版学术专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1520项。 (2)争取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68项、科研经费500万元以上。 (3)争取国家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 项。 (4)培养博士生5人、硕士生50人,争取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 六、候选人承诺您是否承诺受聘上岗后将所聘特聘

41、教授岗位作为您的全职岗位,并保证每年在此岗位上全职工作? 是 否您是否承诺受聘上岗后,聘期内在此全职岗位上所取得的教学、科研成果之归属权属于所聘高校? 是 否您是否承诺受聘上岗后辞去原工作单位的全职职务?(候选人为本校教师者可不填写此栏) 是 否注:如果您对第一个问题的答复是肯定的,而对第三个问题的答复是否定的,请附上您的有关说明材料。候选人对本表一至六项内容认可签字: 年 月 日七、设岗学科领域的基本情况(主要填写学校在设置特聘教授岗位的学科领域和具体研究方向上的学科建设情况、创新平台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情况、近年来取得的重要科学成果、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情况以及现有人员情况等)(本栏限两页)八、

42、学校准备为候选人提供的科研条件(主要填写学校准备为候选人追加提供的工作条件、科研配套经费、仪器设备以及候选人拟组建的创新团队情况等)(本栏限两页)九、学校推荐意见校长签名: 学校盖章: 年月日姓名全称所属党派中共党员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省河间市通讯地址浙江杭州下沙高教园浙江理工大学材纺学院18楼506室邮政编码310018单位电话057186843622家庭电话手机电话13957191669传真电话057186843619电子邮件gyh个人主页学科类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材料加工工程 化学工程 申请类型特聘教授现任职单位属性本校毕业学校所属区域中国现任职单位所属区域中国境外留学或工作地区A无境外留学或工作地区B无境外留学或工作地区C无全职回国工作时间其它在国外长期工作学习时间其它博士毕业高校是否是海外的否文档状态文档版本号1.00.06文档类别教授推荐表 学科类型应用研究平台基地团队国家实验室学科领域分组纺织科学与工程现任职务级别无证件类型居民身份证证件号1201021973021107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