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装备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65031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装备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装备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装备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装备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装备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装备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装备课程标准.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工艺装备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装备总 学 时:44(理论学时:40 实践学时:4 )适用对象:适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机械制造工艺装备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专业技术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基于职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分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中等典型机械零件为载体,将机械制造工艺与工艺装备有机融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技术课程。在前期课程如: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工程力学的支撑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制订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简单机床夹具能力的同时,具有进行尺寸链计算及

2、分析机械加工精度的能力。为后续职业资格取证及顶岗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开发遵循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是机械零件制造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机械零件制造职业性原则,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依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面向的职业岗位:模具工;工具钳工;模具制造工三大职业岗位岗位职责和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功能、地位。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以模具设计制造职业岗位需求为逻辑起点,遵循职业成长规律,结合学院实际条件,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专业人才

3、培养目标制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构建课程内容、结构和知识序列,形成以工作过程导向的知识与技能训练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结合生产实际选择和设计学习载体,开发课堂教学及实施方案,制定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和方法。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1.能够采用适当的加工工艺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质量,会编制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2.熟悉各种类型专用夹具的结构特点,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专用夹具;3.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敬业诚信。(二)具体目标1.掌握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2.能分析造成零件加工误差的原因,能采用适当的加工工艺在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尽量提

4、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3.掌握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种因素对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能够通过这些规律控制加工过程,提高零件的加工表面质量;4.掌握机器零件间及其加工过程中的尺寸联系和尺寸链计算;5.能读懂常见专用夹具总装图,熟悉各种类型专用夹具的结构特点,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专用夹具;6.培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树立守法、安全、质量、效率和环保的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一)课程内容学习情境学习单元参考学时情境名称情境描述情境1概述通过对机械制造业的现状及面临的形势;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的辩证关系;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发展的学习,

5、明确本课程的任务,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发展趋向。通过对机械加工系统的概念、工艺过程及其组成、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结构工艺性掌握基本概念和定义。1.1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研究对象241.2基本概念和定义2情境2工艺规程的制订通过对毛坯的选择、工件的装夹、定位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工序内容的拟定、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实例、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的学习,能够合理选择和确定毛坯、正确拟定工艺路线、确定工序具体内容。2.1毛坯的选择1122.2工件的装夹22.3定位基准的选择22.4工艺路线的拟定22.5工序内容的拟定22.6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12.7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

6、程的实例12.8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1情境3机床夹具设计通过对各类专用机床夹具的学习,掌握专用机床夹具一般设计步骤,熟悉各类专用机床夹具的结构特点,能读懂常见专用夹具总装图,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专用夹具。3.1概述1163.2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43.3工件的夹紧33.4夹具的其它装置和元件23.5各类机床夹具设计要点43.6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和步骤2情境4尺寸链通过对工艺尺寸链的应用和解算方法、装配尺寸链的学习,掌握机器零件间及其加工过程中的尺寸联系和尺寸链计算。4.1尺寸链的基本概念144.2工艺尺寸链的应用和解算方法24.3装配尺寸链1情境5机械加工精度通过对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受力变形、热变

7、形及加工误差统计、分析方法的学习,掌握机器零件间及其加工过程中的尺寸联系和尺寸链计算。5.1概述165.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25.3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15.4工艺系统的热变形15.5加工误差的单因素分析法15.6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法5.7机械加工过程的精度监控和自适应控制情境6机械加工表面质量通过学习掌握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种因素对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能够通过这些规律控制加工过程,提高零件的加工表面质量。6.1基本概念126.2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6.3加工表面力学物理性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16.4机械加工中的振动(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情境1:概述参考学时4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明确本课程

8、的任务,掌握基本概念和定义。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1.1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研究对象1.机械制造业的现状及面临的形势2.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的辩证关系3.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4.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发展1.2基本概念和定义1.机械加工系统的概念2.工艺过程及其组成3.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4.结构工艺性参观万山实训中心的机械加工车间工具与媒体学生已有基础教师所需执教能力相关多媒体课件已完成机械制图及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学习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向。学习情境情境2:工艺规程的制订参考学时12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对典型零件能够合理选择和确定毛坯;正确拟定工艺路线;确定工序具体内容。

9、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2.1毛坯的选择2.2工件的装夹1.基准及其分类2.工件的装夹方式3.工件的定位原理2.3定位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2.精基准的选择2.4工艺路线的拟定1.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2.加工阶段的划分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2.5工序内容的拟定1.机床和工艺装备的选择2.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3.切削用量的确定4.时间定额的制定2.6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1.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途径2.2.工艺成本及其组成3.工艺方案经济性的评比方法2.7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实例1.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2.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审查结构工艺性3.选择毛坯4.选择定位基准和确定工件装

10、夹方式5.拟定工艺路线6.设计工序内容7.填写工艺文件2.8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1.装配概论2.装配工艺规程3.装配机械化与自动化本情境采用案例教学法工具与媒体学生已有基础教师所需执教能力典型零件的全套工艺资料相关多媒体课件熟悉通用机械加工设备及其加工范围熟悉制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能合理编制复杂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学习情境情境3:机床夹具设计参考学时16学习目标能读懂常见专用夹具总装图,熟悉各种类型专用夹具的结构特点,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专用夹具。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3.1概述1.夹具的功用和分类2.夹具的组成3.2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1.工件以平面定位2.工件以圆柱表面定位3.组合

11、定位方式4.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3.3工件的夹紧1.对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2.夹紧力的确定3.基本夹紧机构4.定心夹紧机构5.气液传动装置3.4夹具的其它装置和元件1.对刀及导向元件2.2.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方式及联接元件3.分度装置4.夹具体3.5各类机床夹具设计要点1.钻床夹具2.镗床夹具3.铣床夹具4.车床夹具5.其它夹具3.6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和步骤1.对专用夹具的要求和设计步骤2.夹具总图上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的标注3.工件在夹具中加工的精度分析4.夹具的制造特点及其保证精度的方法5.机床夹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简介本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分钻床夹具、镗铣床夹具、车床夹具拟定设计任务,逐一

12、拆分讲解。工具与媒体学生已有基础教师所需执教能力各种类型通用、专用机床夹具、相关多媒体课件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熟悉通用机械加工设备及其加工范围1.具有模具装拆能力;2.熟练掌握注射模各部分的设计要点,能够利用CAD软件合理设计注射模。学习情境情境4:尺寸链参考学时4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机器零件间及其加工过程中的尺寸联系和尺寸链计算。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4.1尺寸链的基本概念1.尺寸链的概念2.尺寸链的基本术语及分类3.尺寸链的计算公式4.2工艺尺寸链的应用和解算方法1.工艺尺寸链的建立和增环减环的判别2.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3.中间工序尺寸的计算4.表面处理及镀层

13、厚度工艺尺寸链5.工序余量校核6.工艺尺寸链的图解跟踪法和尺寸式法4.3装配尺寸链1.装配精度和装配尺寸链2.装配尺寸链的解法本情境采用案例教学法工具与媒体学生已有基础教师所需执教能力相关多媒体课件已掌握了基准的选择、工件的定位与夹紧熟练掌握工艺尺寸链的应用和解算方法。学习情境情境5:机械加工精度参考学时6学习目标掌握机器零件间及其加工过程中的尺寸联系和尺寸链计算。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5.1概述1.机械加工精度2.加工误差的来源和原始误差3.误差的敏感方向4.误差的性质和分类5.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1.加工原理误差2.工艺系统的制造误差及磨损3.加工尺寸的调整与调整误差5.3工艺系统的受力变

14、形1.刚度的概念2.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3.残余应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4.减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5.4工艺系统的热变形1.工艺系统的热源和传递2.机床热变形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3.工件热变形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4.刀具热变形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5.减少和控制工艺系统热变形的主要途径5.5加工误差的单因素分析法1.影响尺寸精度的误差因素2.影响形状精度的误差因素3.影响位置精度的误差因素4.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主要途径5.6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法1.分布曲线法2.点图分析法3.工艺验证和相关分析5.7机械加工过程的精度监控和自适应控制1.机械加工过程中的监控技术2.自适应控制简介本情

15、境采用课堂讲授教学法工具与媒体学生已有基础教师所需执教能力相关多媒体课件了解通用机床的工作原理熟悉各种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方法,具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情境情境6: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种因素对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能够通过这些规律控制加工过程,提高零件的加工表面质量。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6.1基本概念1.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2.加工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6.2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1.切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2.磨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6.3加工表面力学物理性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1.表面层的加工硬化2.表面层金相组织变化与磨削烧伤

16、3.表面层残余应力4.表面强化工艺6.4机械加工中的振动1.机械加工中的振动现象2.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受迫振动3.自激振动4.振动的有效利用本情境采用课堂讲授教学法工具与媒体学生已有基础教师所需执教能力相关多媒体课件学习了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熟悉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种因素对表面质量的影响,具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条件1.校内实训基地主要设备:普通车床、普通铣床、钻床、磨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2.校外实训基地中等规模机械加工企业,要求能同时接纳60200人的实习任务。(二)教材编写与选用 1.校内自编讲义及课件2.主要参考教材徐嘉元,曾家驹.机械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7、2005五、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一)考核性质考查课(二)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采取理论考试与实训考查相结合方式考核,理论部分闭卷、笔试;实训环节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三)教学过程评价1.任务完成情况(占50%)2.出勤情况(占10%)3.回答课堂提问(占10%)4.实训(占30%)(四)课程成绩形成方式。期末考核评价50%+教学过程评价50%六、课程管理 (一)课程建设等级说明本课程是合格课程(二)课程教学团队1.教研室主任:熟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了解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作用。2.主讲教师:熟悉国内机械加工现状,能够合理制订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熟练掌握各类专用夹具设计要点,能够合理设计专用夹具。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3.机械零件制造实训教师:熟练掌握各种机械加工设备、工具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三)责任 1.教研室主任:负责课程教学监督及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间的协调。2.主讲教师:负责课程整体设计及理论部分的讲授任务。3.机械零件制造实训教师:负责机械零件制造部分的实训指导。七、其它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