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的课件重要问题整理.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95515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技术哲学的课件重要问题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科学技术哲学的课件重要问题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科学技术哲学的课件重要问题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科学技术哲学的课件重要问题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科学技术哲学的课件重要问题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哲学的课件重要问题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技术哲学的课件重要问题整理.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导论:什么是科学哲学?什么是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1.定义:对科学的哲学反思,它包含(1)对科学本身的思考(Meta-science)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说明与解释科学方法论科学进步的规律(2)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相对论与时间空间观念量子力学与因果性、实在观念夸克禁闭与物质无限可分宇宙大爆炸与世界的无限性(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3)科学与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对科学的影响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科学史(内史与外史)(科学知识社会学(SSK: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SSK:英国“

2、爱丁堡学派”巴里.巴恩斯,大卫.布鲁尔,约翰.亨利爱丁堡学派:科学知识社会学2.科学哲学的基本内容:(1)研究科学在整个人类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及其社会影响。(2)研究科学本身的结构、形式及方法论方面的问题。科学哲学与自然哲学自然哲学:对自然作抽象的思辩,以某种形而上学原理作为先验根据来解释经验事实自然哲学曾经是自然科学的前身(古希腊)黑格尔:关于行星轨道的哲学演讲(0)(1)行星的数量必定为7颗(2)火星与木星之间不会有行星存在年月日,博德()发现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谷神星科学与哲学三种态度:1 .科学不涉及真理的本质,只有哲学才是关于真理本质的学问。现象学:建立一门作为严密科学和绝对真理

3、的哲学。哲学关心的是真理的本质。至于真理是否总是或者说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真理,特别是是否就是科学研究中所说的真理则与此无关。真理的本质,法兰克福,1949年第三版,第5页形而上学是“此在”中最基本的活动,甚至就是“此在”本身。“此在”是个深渊,形而上学居住在深渊的最底层。因而科学上的所谓严格性无法接近形而上学。哲学从来都拒绝科学中使用的准绳(因此亦不能用此来衡量哲学)。什么是形而上学,法兰克福,1951年第6版,第38页2.科学是证明哲学观点正确与否的证据。量子力学与实在观和人类的“自由意志”“哥德尔定理”与心-物关系(计算机能否思维?)科学终结了吗?科学(尤其是纯科学)已经终结,伟大而激动人心

4、的科学发现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约翰.霍根:科学的终结科学的“玄学化”:科学与哲学的“联姻”。3 .寻找科学的根本基础,研究科学的本质及认识得以形成的各种先决条件,让科学与哲学真正融为一体(科学哲学的任务)。 一个研究规则:科学哲学必须既遵循哲学的规则,又不因此失去与实际的科学工作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必须尊重从事实际科学工作的科学家的思想。四、从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角度对哲学的一个“工作定义”(working definition):(1)哲学处理科学现在不能回答、将来也永远不能回答的问题。(2)处理有关为什么科学不能回答第一类问题的问题。五、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科学?每一种学问,只要其任务是

5、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的话,皆可被称为科学康德:自然科学之形而上学起源(1)科学理论就是被证明为真的陈述。(2)这些陈述必须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3)这个系统(即科学理论)必须具有说理性与论证性。科学是由句子作用(即陈述形式)或者完整的句子形式(即陈述)组成的一个在所有陈述之间没有矛盾的联合体。这些陈述符合一系列固定的句子生成规则以及句子转换规则(即具有逻辑性的引申规则)。Rudolf Wohlgenannt,什么是科学?,Braunschweig1969,第197页科学与伪科学或非科学:科学划界问题占星术(astrology)颅相学(phrenology)通灵

6、术(telepathy)易经(YiJing)共济会会章(freemansory)祆教教义(zoroastrianism)要不要给“另类科学”予赞助?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Office of alternative medicine(OAM)(1992)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NCCAM)(1999)2001年,美国国会给OAM拨款500万美圆2003年,美国国会给NCCAM拨款11340万美圆科技立国、科教兴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力度逐年加

7、大,目前已经超过GDP总量的1.5%。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CTNS:The Center for Theology and Natural Sciences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要不要赞助中医?中国的“另类科学”作为“ 地图” 的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恰似“地图”对有意义的实体做标记,如:分子城镇表达其结构关系,如:分子键城镇里的街道按适当比例绘制,隐藏其内部结构,如:细胞里的组织城镇里的房子根据用途而变化,如:分子生物学或基因学“公共汽车”或“地铁”通过内部自洽而使其各部分有效2.为什么相信科学?(Why do we believe science?)问题:

8、好的科学通常难以置信 高度抽象比如相对论宇宙学反直觉比如量子力学不能直接检验比如生物进化论假设“不可见”实体比如原子,基因、力等引起诸多争议比如板块学说异端比如日心说(1 )哲学的回答 科学理论是有效的,因为产生它们的“方法”可以保证它们。科学理论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产生,并能够预测未来现象的知识系统。因而科学方法可产生一个免除了事实错误、逻辑矛盾以及人类偏见的自洽的“地图”。虽然这个“科学的世界地图”尚未完成,但它肯定表达了独立存在于我们生活之外的“客观实在”。因而它最终无论在原理还是在实用方面都值得我们完全地、绝对地信赖。哲学家的任务是帮助科学家们明确并整合该过程。John Zimann

9、哲学的“ 黑洞” : 哲学面临的三个基本的逻辑疑难:归纳问题(Hume,1748)太阳明天一定升起吗?怀疑主义(Pyrrho,c.300BC):现实世界可能是完全的幻觉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特殊性问题(Heraclitus,c.500B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马赫():科学术语只是理论上的建构,帮助观察者探索相互依赖的现象之间的联系(经验论)。科学“ 方法” 的疑问夸克等微观粒子不能被观察。古生物学不能被实验直接检验。(2 )“ 强” 社会学的回答 科学是以产生知识为目的的建制化的社会活动。与其说科学知识是“被发现”的,毋宁说它是被社会地“建构”的。研究成果是因为做出这些研究的机构的社会

10、权力而被合法化的。正是这些机构的社会利益形成了由它们所产生的知识。强社会学的“ 相对主义的贫困” 对科学的信任因而依赖于是谁最初“建构”了它。如果它是在某一文化之内“建构”起来的,则它对那种文化中的成员有效。所以“现代”科学只能在“现代”文化中得到“相对的”信任。“强”科学社会学因此落入了完全怀疑主义的“黑洞”中!问题:科学是西方文明对世界的独特贡献吗?3.可靠的知识是如何产生的? 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什么使得科学值得信任” ?但由于科学与技术所产生的知识总处在增长与变化之中,新的理论“ 地图” 与有用技术不断扩展延伸或完全代替旧的。所以,下一个问题便是:可靠的知识是如何产生的?(1)“

11、达尔文主义”=“选择主义” 对变化的一般机制的解释是著名的达尔文进化论,由Donald.Campbell 总结为公式:“BVSR”=“Evolution”(Blind Variation 无目的变异+Selective Retention 选择性保留 产生持续变化)(2)作为进化过程的技术革新Blind: 革新者不能预测新工艺是否成功。 Variation: 很多种不同的发明(比如专利)为同一种应用而竞争。 Selective: 市场选择依赖于已经被证明的品质,比如实用方面的改进。 Retention: 成功的革新将被广泛模仿并成为新的模式。 (3)作为进化过程的“实在科学”已经建立的科学知识

12、是值得信任的,因为它系统地产生于BVSR实践。由创新推动的变异(V)(猜想)被严格的怀疑主义(反驳)(R)所选择(S)而被公共地保留下来。(Popper,Merton,Campbell)科学知识的持续增长与变化因而由达尔文过程所驱动。“生物进化”因素影响理论、技术、范式、出版、研究机构等等。小结1.科学哲学可简单定义为“对科学的哲学反思”,但这个定义需要展开。2.现代科学与哲学正在相互靠拢,彼此渗入对方的领域。现代科学自身提出的问题表明,其解决越来越依靠哲学的反思。由此可以给哲学下一个“工作定义”:处理科学不能回答的问题,以及科学为何不能回答这类问题的原因。3.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科

13、学?”以及“为什么相信科学?”,与此有关或派生的问题则是:“可靠的知识何以产生”?这几个问题是融贯一体的,对其中一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到另外两个问题的答案。4.对科学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构成各具特色的科学哲学流派。导论中仅仅介绍了几个典型的答案以展示当代科学哲学的一个侧面。什么是科学?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科学是真理吗?我们为什么相信科学?科学有用吗?科学的社会作用是什么?它是天使还是恶魔?教学参考书:科学哲学导论,罗姆.哈瑞著,邱仁宗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罗森堡著,刘华杰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自然科学的哲学,亨普尔著,张华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14、006年11月当代西方科学哲学,江天骥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思考题:一、结合事例谈谈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二、什么是科学哲学?它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三、谈谈你对星象学与“另类科学”的看法。四、科学是西方文明对世界的独特贡献吗?第二章1.什么是理论术语、观察术语与桥接原理?理论术语(theoretical term):科学理论中用以描述不可直接观察的理论实体(entity)的概念观察术语(observational term):科学理论中用以描述与感官经验相连的、可直接观察的现象的概念桥接原理(bridge principle)(1)说明理论所假定的过程及其实在与我们熟悉的经验现象有何关系

15、(2)把不能直接观察和测定的理论上假定的东西与可以直接观察和测定的东西连接起来(3)理论术语与观察术语的区分有时只具有相对的意义2.为什么科学理论可以说明世界?理论可以说明现象,正是因为它们是像数学或几何学那样演绎的组织起来的系统.科学理论是一个逻辑融贯的演绎系统;它的理论术语与观察术语可以用桥接原理对应起来。所以,科学理论可以很好的说明世界。 科学与哲学都寻求对世界的说明;在满足我们求知欲与好奇心的同时,既说明世界,又预测未来。3.解释还原论、工具主义与实在论。还原论:(1)科学理论中出现的一切理论术语都可以通过观察术语明确定义,或有条件的下定义。(2)由理论命题还原的观察命题是有关感觉资料

16、(sense data)的命题。工具主义(1)科学理论是把观察现象组织起来或从某经验现象预测其他经验现象的工具。(2)因此,讨论理论本身的真假问题,或理论术语是否指称客观对象的问题是无意义的。实在论(1)科学理论涉及实在或存在的对象。(2)科学理论具有真假值。4.什么是D-N模型?为什么说I-S模型是D-N模型的扩充?1 .D-N模型的一般结构:说明项:L1、L2、Ln(规律陈述) C1、C2、Cm(初始条件)被说明项: E (描述被说明事件的语句)2.当E为已知时,DN模型是说明模型;当E为未知时,DN模型为预测模型 。例:地球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 地球大气分子主要由氮和氧组成(初始条件1

17、) 气体分子对光波的散射系数为1/4(规律陈述1)(瑞利定律)蓝光的波长比其他可见光波的波长短(初始条件2)所以,地球大气分子散射更多的蓝光(规律陈述2)例:为什么晴朗的午后有时天空会出现红褐色的雾?地球大气中有氧气(初始条件1)石油燃烧产生氮气(规律陈述1)氮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氮(规律陈述2)太阳光中有紫外线(初始条件2)二氧化氮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红褐色气体(规律陈述3)例:为什么利率总是为正?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们总是更偏好即时消费,而不是未来的、不确定的消费(规律陈述1 ) 所以,为了使人们将消费推迟到未来,必须向他们承诺未来将得到更多的消费(规律陈述2 ) 对推迟消费的支付,

18、是以利率来衡量的(规律陈述3 ) 5.满足D-N模型的四个条件是什么?其中第四个条件会带来什么形而上学问题?要求:(1 )说明必须是一个有效的演绎论证 (2 )说明句必须至少包含演绎中实际需要的一个普遍定律 (3 )说明句必须是经验上可检验的 (4 )说明句中的句子必须是真的 条件1要求逻辑融贯性,将说明视为论证过程条件2要求必须依据普遍规律,且此规律应与演绎相关例:这胎生下的小狗前额上都有一个褐斑费费是这胎生下的小狗所以,费费前额上有一个褐斑例:所有自由落体都有恒定的加速度周一下雨了所以,周一下雨了条件3要求可检验性(testability),以排除非科学的说明条件4要求初始条件与规律的真实

19、性.由条件(4)带来的形而上学(哲学)问题(1)科学理论是带有猜想性质的假说,不可能全真(2)什么是因果性?什么是规律?(3)为什么科学说明必须求助于规律?(4)如何区分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6.我们能否在自然界中直接观察到因果性?因果性与规律是什么关系?休谟问题:因果性客观存在于自然界吗?“因果强迫性”(causal necessitation)逻辑真理科学定律偶然概括因果性是存在于我们人类头脑中的先天范畴,因而具有普适性康德第三章第一节1 .石里克所说的“哲学的转变”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以往的哲学史是按照一个绝对真理体系推翻另一个绝对真理体系的矛盾逻辑演进,哲学很难说有什么真正的进步(2

20、)过去时代哲学最严重的错误之一,是哲学家们总是追求建立一个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过去时代最严重的错误之一,是认为哲学命题的真正意义和最后内容可以再用陈述来表达,即可以用知识来阐明;这就是形而上学的错误。形而上学者的努力一向集中在这一荒谬的目标上,要用知识来表达纯粹性质的内容(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要说那不可说的东西。性质是不能说的,只能显示在体验中,而认识与体验毫无关系。(3)一切陈述即知识都有共同的东西,即逻辑形式,而形式本身则是不能再描述的(4)哲学的使命不在于提出命题,而只在于澄清逻辑哲学不是一个命题体系,它不是一门科学。那么哲学是什么呢?它虽然不是一门科学,却仍然是很有意义的,非常重要的东

21、西,所以今后可以像从前一样,被尊为科学的女王;因为确实没有这样一条规定:科学的女王本身也必须是一门科学。我们现在认识到哲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活动体系,这一点积极表现了当代的伟大转变的特征;哲学就是那种确定和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科学的内容、灵魂和精神当然离不开它的命题的真正意义。因此哲学的授义活动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开端和归宿。(5)哲学的转变表现在从一个知识体系到一个活动体系,从对形而上学的追求到探索命题的意义Lets do philosophyLearning by doing那时将不再有必要谈

22、论哲学问题,因为人们将对一切问题进行哲学的谈论,这就是说,进行有意义的、清楚的谈论。2 .什么是意义的证实原则?它有哪些缺陷?(1)意义的可证实原则:命题的意义在于它的证实方法“形式真理”与“经验真理”(2)“可证实性”是指证实的可能性,即证实的逻辑可能性(3)在证实方法以外的命题,如形而上学的命题,则是无意义的命题“科学划界”:科学与非科学Justify(justification):证实、证明、证成、辩护证实原则是指一个句子是确实有意义的,当且仅当它所表达的命题或是分析的,或是经验地可证实的证实原则的缺陷(可联想怀疑主义)1.证实原则不能用于自身,即证实原则本身不能被证实。2.证实原则不能

23、证实关于过去与未来的经验判断,也不能证实超出直接感官经验的现代科学。3.证实原则不能证实概率命题。4.证实原则将排除全称科学命题。(证实原则本身的缺陷使逻辑经验主义者走向自我否定。)3.你认为伦理学命题有意义吗?试举例说明。相关资料如下:首先了解伦理学(1)对人类行为的心理学与社会学研究,是有意义的,属于经验科学(2)陈述人类行为的准则或对道德价值的判断,不能推出经验可证实的命题,因而是无意义的杀人是罪恶的勿杀人如果杀人,将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关于伦理学问题(1)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人的行为的动机,这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因而是科学的(2)人的行为的动机律:意志为了获得最快乐的目的而作出决定,以达到最高

24、程度的快乐的情感状态,或最低程度的不愉快状态“社会赞成论”、享乐主义与功利主义(3)所谓“赞成”,在道德的意义上是指欲求,而快乐与痛苦是欲求中的主要因素(4)所谓善的,就是“增进社会快乐”的,被认为“能带来最大幸福的”(5)善的主要特征,只来自被赞同所加强了的社会欲求(6)价值不是绝对的,它相对于主体情感,但也不是变幻莫测的(7)决定论有时是普遍因果性的表达,并不一定否定自由意志;同样,非决定论有时是指没有原因的随机或偶然性,也不代表真正的自由(8)我们之所以合乎道德的行事,是来自于一种独特的快乐,是被建议、惩罚和报偿所驱使的第二节1. 什么是证伪原则?它与证实原则的关系如何? 相关资料:关于

25、证伪主义(1 )科学理论都具有严格的普遍陈述的形式 (2 )严格的全称陈述由于其时空的普遍有效性,决定了它不能通过个别陈述来证实,但却可以通过个别陈述而证伪 (3 )证伪原则是一种演绎推理 (4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前不能被证伪的理论有可能转化为能够被经验证伪的科学问题 (5 )证伪原则本身不能被证伪,因而它是一种约定 我们无须说基本陈述是真的或假的,因为我们接受它们仅是一种约定或决定。2. 简述波普尔三个世界的理论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三个世界 物理世界(世界1 ) 主观精神世界(世界2 ) 客观精神世界(世界3 ) 世界3 客观化于世界1 之中 ,它通过世界2 与世界1 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世

26、界1 它一旦产生,有相对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3 . 什么是历史决定论?波普尔如何批判历史决定论? “ 历史决定论”: (1 )肯定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2 )人能够在认识这种规律的基础上对社会历史作出预言 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 (1 )不是经济决定思想,而是思想决定经济,从而决定社会的发展 构成知识的思想比整个物质生产资料更为根本。可以设想,我们的整个经济体系,包括机器和社会组织有一天全都被摧毁了,但是只要科学技术知识没有摧毁,那么也许不要经过很长时间就可以重建经济体系。可是反过来,假如知识完全消失了,而机器和物质产品仍然保存着,那么其结局只可能是一个野蛮的种族占据着一堆高度工业化废物的荒芜情境

27、,而在这种情况下,文明的物质遗迹也是会很快消失的。 (2 )自然现象有重复性,社会历史现象没有重复性,因而没有规律,更不能预言 第三节1.什么是范式?如何理解科学理论的不可通约性?范式定义:某一特定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所构成的整体或这个整体中的某一元素,是指导科学共同体进行研究的研究纲领和行动准则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定义:不同科学理论或范式所使用的概念或术语不可能毫无损失地互译或翻译为另一种中性语言。科学术语和概念 例如 力、质量、元素和化合物的意义,往往随它们在其中所展开的理论而变化。我们都主张,当这些变化发生时,一个理论中的所有术语(te

28、rms)不可能用另一个理论的词条(vocabulary)来进行定义。2.试比较三种不同的科学知识增长模式。三种增长模式比较逻辑实证主义:静态增长批判理性主义:“不断革命”P1-TT-EE-P2历史主义:“阶段革命”库恩给波普尔的信我们都关心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更甚于关心科学成品的逻辑结构。由此,我们都强调只有科学实际发展的事实和精神才是合法材料,因而我们都常常到历史中去找这些材料。从这个共有的材料库中,我们得到许多共同的结论。我们都反对科学通过累加而进步的观点,都强调新理论抛弃并取代与之不相容的旧理论的革命过程3.可否将牛顿力学的“质量”概念完全翻译为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质量概念?根据不可通约性

29、来说明4.比较亨普尔的科学解释的D-N模型与库恩的科学观,两者可否相容?根据上一章和这一章内容综合来说明第四节1.解释增殖原理与韧性原理的意义。1.增殖原理(principle of proliferation):大胆发明、详细阐述与公认观点不一致的理论,即便后者碰巧得到高度证实或被普遍接受也在所不辞。2.韧性原理(principle of tenacity):支持与某些观察结果和实验事实不一致的理论,而不管它遇到多大的实际困难批判“证伪主义”3.增殖原理与韧性原理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从而形成理论多元、相互竞争的局面2.“怎么都行”。“怎么都行”:(1)不是肯定性原则,而是一种批判的、颠覆性的

30、原则(2)拒斥所有带普遍要求的规则和观念,倡导注重实效的自由的解决方案(3)是对一种没有什么方法准则的创造性的-多元的科学理解的辩护只有一条原则,它在所有情况下和人类发展的所有阶段上都是可以维护的。这条原则就是:怎么都行。知识不是由一些自我一致的、向一个理想观点汇合的理论构成的系列;这不是向真理的渐次逼近,它是一个日益增长的、相互不一致(不可通约)的可取理论的海洋,构成这个集合的每个理论、童话和神话迫使其他理论、童话和神话加入,形成更大的集合,而它们全都通过这个竞争过程对我们意识的发展作出贡献,没有什么东西会固定下来。无论对于科学的内部进步还是对整个文化的发展来说,无政府主义都不仅是可能的,而

31、且是必要的。理性终于加入到一切别的抽象怪物诸如义务、责任、道德、真理及其比较具体的先行者诸神(它们曾被用来威吓人,限制人的自由和幸福的发展)之中,与它们为伍:理性凋谢了3.费耶阿本德科学哲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必须对本节内容有足够了解)以下仅供参考1.继波普尔和库恩之后,费耶阿本德进一步解构了科学与理性,倡导一种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的科学哲学,将科学与我们时代的文化融合起来。2.费耶阿本德终结了传统的科学哲学,将科学哲学引向一个新的方向,科学哲学从此汇入人文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潮流。费耶阿本德科学哲学思想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各种文化传统多元共存,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反对文化沙文主义。2.有利

32、于自由与民主价值观的推广与流行,反对霸权主义和集权主义。3.有利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合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4.我们该如何看待“另类科学”或“另类医疗”?“另类医疗”(alternative medicine)“叫我土狼(coyote)” lewis mehl-madrona Wesley病例:卡洛琳帮Wesley施行心理治疗上的催眠,作为典礼的先行手续。在接下来的四个晚上,她带我们进入一间棚屋:一间柳枝造的平房,外覆毛毯、被单和防水帆布。我们在此每晚为Wesley祈祷约五个小时。在这四天的白天中,卡洛琳私下和Wesley独处两人一起祈祷、说故事、烧药草。她也见他的家人。第五天她和W

33、esley走到外面,告诉Wesley,他每天都要弯腰礼拜多次,当一只老鹰出现时,就象征他的病好了。就在那天下午, Wesley发现一只老鹰,并且变的神情恍惚。卡洛琳当场施了法,将烟草和玉米粉撒在地上,净化土地。她燃烧鼠尾草驱除邪祟,吟唱圣歌,请示圣灵并吸圣烟斗。最后,卡洛琳告诉Wesley,白水牛神女传谕给她说,他的病已经好了。当Wesley回到城里,他的医生竟然再也找不到淋巴瘤的痕迹而他们却对瘤的消失提不出任何解释,只是在病历上把此情形记录为一次罕见又无法解释的自发性症状减轻。 Wesley等过了医生的观察期限,医生终于同意了白水牛神女的说法。他们宣布, Wesley已经完全好了。我们都听过

34、一些民间偏方最后都被证明很有科学依据。那么为什么我们必须完全信赖那些穿着白色工作服,脖子上套着听诊器的男女,却拒绝相信那些或许穿着不同,但具有可能帮助我们治好病痛的知识的另一批男女呢?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对科学是什么,以及对它应该如何进行研究这些问题并没有全面一致的看法。科学一词已成为一个魔咒,使我们看好一切医院的作为和医生的做法,但是我们一相情愿对科学医疗寄予信赖,我们是否能提出正当的理由来证明呢? 现年14岁的少年拉杰西住在印度北方邦西部萨哈兰普尔市40公里外的一个偏远小村。2006年7月的一天,拉杰西帮着哥哥为家里院子搭建围墙。但精神失常的父亲总是要跑来捣乱。拉杰西忍盛怒之下

35、拿起一块砖块猛砸父亲的头,导致父亲流血倒地。事故发生后,内疚的拉杰西也受到巨大刺激,他从此终日沉默不语,在长达3个月时间里,他再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然而拉杰西封口3个月后,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2006年10月一天早上拉杰西一觉醒来,忽然打破沉默开口说话。而且说的竟然是一连串流利的 英语。渐渐人们发现,本来目不识丁的拉杰西似乎在一夜之间对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掌握了物理、化学和数学等各个领域的丰富知识,甚至理工科学者和大学生 提出的问题也难不倒他。 2006年11月,由美国印裔企业大亨温诺德古普塔在印度创办的著名高校威廉杰斐逊克林顿科技研究中心将拉杰西破格将录 取。目前拉杰西已完成3篇不同学

36、科的论文,并正计划进一步参与一些研究工作 。第五节1.迪昂-蒯因命题及其意义()我们的知识和信念构成一个人工的系统,只在边缘与经验紧密接触()当该系统与经验或实验发生矛盾时,可以对内部系统重新调整()系统中哪些部分被调整,是随机和任意的。n 我们所称的知识或信念的全部,从地理和历史上最偶然的事件到最为复杂的原子物理学、甚至纯数学和逻辑的最深刻的规律是一种人造的织物,它仅仅只在边缘撞到了经验与经验在外围发生的冲突,在内部就被调整于是,整个领域就因其封闭性而贫乏不足,经验有着很大的选择性,依据任何一个相反的经验就可做随心所欲的调整。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评价:1.蒯因的语言哲学是自然主义、行为主

37、义和实用主义的,它冲破了现代经验论关于分析陈述与综合陈述之间的区别,也打破了还原主义的教条。2.蒯因的知识论是整体主义的,迪昂-蒯因命题进一步粉碎了还原论与可证实性的神话,也消融了自然科学的绝对真理性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鸿沟。3.蒯因的本体论承诺的理论恢复了被逻辑实证主义视为“形而上学”和“无意义”而被排斥在外的的本体论研究领域,为科学哲学的未来发展预示了新的方向。2.什么是“本体论承诺”?1.不是在任何运用了单独名词的地方就一定存在着个体对象(包括可能对象)柏拉图:“某物的非存在”(nonbeing of something)例如,考虑在那个门口的可能的胖子;另外,再考虑在那个门口的

38、可能的秃子。他们是同一个可能的人还是两个可能的人呢?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一点?在那个门口有多少个可能的人?有多于胖子的可能的秃子吗?他们中间多少人是相像的?他们相像因而是同一个人吗?没有两个可能的东西是相同的吗?最后,同一性概念完全不适用于未经现实化的可能物吗?那么谈论那些不能有意义地说它们与其自身同一并且互相区别的对象有什么意义呢?2.存在是约束变元的值,本体论承诺应该在它的约束变元的值域中寻找例如,我们可以说,有些狗是白的,为了使这个陈述真,约束变元有些东西的范围内必须包括一些白狗,但不必包括狗性或白性。另一方面,当我们说有些动物种是杂合的时,我们就必须承认一些种为对象,尽管它们是抽象的。至

39、少直到我们想出某种办法重写该陈述,以表明约束变元表面上对种的指称是一种可以避免的说话方式之前,我们都得作出这种承诺。3.本体论承诺标准并不提供裁决本体论之间争论的方法,也不解决什么存在什么不存在的问题,它只是将关于存在的实质性分歧转变为语言分歧我们寻找与本体论相联系的约束变元不是为了知道存在着什么,而是要知道一个给定论述或学说不管是我们自己的还是别人的说存在着什么;这完全是一个与语言有关的问题,而存在着什么则是另一个问题。只有相对于一种经过严格整理的语言系统,任何本体论解释才有意义。第六节1什么是趋同实在论? 1.实在论与唯心论 实在论:承认科学理论中的术语在现实世界中有客观的指称。 唯心论:

40、认为科学理论中的术语是出于想象或为方便而设定,无客观指称。 2.三种实在论: 唯物主义实在论:将存在归结为客观的物理性质。 形而上学实在论:主张有一个超越了所有人类可能认识的东西之外的真理观念。 趋同实在论:一切成熟的科学理论中的名词都真正有所指称,这些理论或多或少都近似于真理或逐渐逼近真理。 3.趋同实在论的基本观点(1)成熟的科学理论中的名词或术语必有所指,前后相继的不同的科学理论中的相同名词或术语,可以指称同一个东西。反对库恩与费耶阿本德的“不可通约性”如果人们相信T1中的名词确有所指,那么它对T2将是一种约束,它将缩小候选理论的种类,即T2必须具有一种能从它的立场上指定T1中名词指称的性质。(2)科学理论是近似真理,它通过积累而进步,后来的理论把先前的理论作为极限情况包括在内。我认为科学知识中有某种趋同的观念事实上,科学家们试图尽可能的维护先前理论的机制(或者表明它们是新机制的极限情况),这通常是寻找一种理论使之既保留曾经是正确的旧的观察预测同时又容纳了新的观察材料的最艰难的方式。科学家们总是努力去这样做例如,尽可能的维护能量守恒,而不是要违背它,这是事实。但这种策略总是导致重大发现(从海王星的发现到正电子的发现),这也是事实。2什么是“缸中之脑”?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大家都懂,不多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