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桥梁各部分施工技术与应用实例(全面).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9696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桥梁各部分施工技术与应用实例(全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装配式桥梁各部分施工技术与应用实例(全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装配式桥梁各部分施工技术与应用实例(全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装配式桥梁各部分施工技术与应用实例(全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装配式桥梁各部分施工技术与应用实例(全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配式桥梁各部分施工技术与应用实例(全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桥梁各部分施工技术与应用实例(全面).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装配式桥梁各部分施工技术与应用实例装配式墩台施工装配式墩台是将高大 的 墩台沿垂直方向、按一定模数、水平分成若干构件,在桥址周围的 预制场地上进行浇筑,通过车船运输至现场,起吊拼装.装配式墩台的 主要特点是:可以在预制场预制构件,受周围外界干扰少,但相对来说,对运输、起重机械设备要求较高.装配式柱式墩系将桥墩分解成若干构件,如承台、柱、盖梁(墩帽)等,在工厂或现场集中预制,再运送到现场装配成桥墩.其施工工序主要为预制构件、安装连接与混凝土填缝.其中拼装接头是关键工序,既要牢固、安全,又要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应用实例上海路桥某城市高架桥该工程实现桥梁盖梁、立柱下部结构预制拼装工艺在国内的 首次大

2、规模应用.高架桥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大 挑臂“倒T型”盖梁双柱式桥墩,上部结构为预制小 箱梁.盖梁下层与立柱均采用工厂化集中预制,现场进行装配施工.装配式柱式墩台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1)墩台柱构件与基础顶面预留杆形基座应编号,并检查各个墩、台高度 和基坐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口四周与柱边空隙不得小 于2厘米.(2)墩台柱吊人基杯内就位时,应在纵、横方向测量,使柱身竖直度 或倾斜度 以及平面位置均符合设计要求;对重量大 、细长的 墩柱,需用风缆或撑木固定后,方可放吊钩.(3)在墩台柱顶安装盖梁前,应先检查盖梁上预留槽眼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应先修凿.(3)柱身与盖梁(墩帽)安装完毕并检查符合

3、要求后,可在基杯空隙与盖梁槽眼处浇筑稀砂浆,待其硬化后,撤除楔子、支撑或风缆,再在楔子孔中灌填砂浆.随着预应力技术的 成熟与发展,预应力开始应用于墩台上,特别是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墩台.它的 施工方法与装配式柱式墩台施工方法相似,除了 安装时的 连接接头处理技术之外,节段预制构件之间的 连接方式主要依赖于预应力钢束.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墩台采用的 预应力钢材主要有高强度 低松弛钢丝和冷拉级粗钢筋两种.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墩台的 预应力张拉方式有以下两种:张拉位置可以在墩帽顶上张拉;亦可以在墩台底的 实体部位张拉.一般采用墩帽顶上张拉.(1)墩帽顶上张拉预应力钢束其主要特

4、点是:张拉操作人员及设备均处于高空作业,张拉操作虽然方便,但安全性较差;预应力钢束锚固端可以直接埋人承台,而不需要设置过渡段;在墩底截面受力最大 位置可以发挥预应力钢束抗弯能力强的 特点.(2)墩底实心体张拉预应力钢束其主要特点是:张拉操作人员和设备均为地面作业,安全方便;在墩底处要设置过渡段,既要满足预应力钢束张拉千斤顶安放要求,同时又要布置较多的 受力钢筋,满足截面在运营阶段受力要求;过渡段构件中预应力钢束的 张拉位置与竖向受力钢筋相互关系较为复杂.预应力钢束的 张拉要求、预应力管道内的 压浆要求与预应力混凝土梁的 要求一致.应用实例港珠澳大 桥桥梁工程非通航孔桥预制墩台施工桥梁下部墩身与

5、承台在工厂进行一体预制.其中,承台为倒凹形结构,其上设有多个导向孔、多个排气补注孔和多个支撑垫板;多个导向孔均置于承台周缘,多个支撑垫板均置于承台内腔顶面周缘,多个排气补注孔均布于墩身与承台相交处周缘.承台位于水平防冲垫层上表面,墩身与承台围成的 空腔下口为防冲垫层封闭,空腔内充有填芯混凝土.每个导向孔内固接有一导向桩,导向桩垂直穿过防冲垫层*海、江、或河床中.多个支撑桩与承载桩分布在预制基础下方,垂直穿过防冲垫层*海、江或河床中,与防冲垫层、空腔内填芯混凝土固接.支撑桩或承载桩的 桩顶有填芯混凝土,填芯混凝土顶面为桩顶设计标高,桩顶填芯混凝土高度 530米.其中,支撑桩的 桩顶设支撑桩定位构

6、件,支撑桩定位构件与承台内顶面的 支撑垫板相对应,并经支撑桩定位构件与支撑垫板固接.该技术将预制基础的 承台全部埋入海(或江、河)床,能降低桥梁阻水率、缩短施工工期、减小 环境影响,且工程造价低.大 节段梁体施工现代钢结构设计、制造、安装技术的 发展史也可以基本上说是一部不断深入的 “工业化”理念的 实践史.所为钢结构的 “工业化”理念在这里是指:钢结构设计、制造、运输及安装的 工厂化、标准化、及大 型化,现代钢结构工业化的 基本目标是更好更快地实施不同形式的 钢结构工程.我国现代钢桁架桥梁基本单元从“杆件+板片”到“杆件+整体节点”,钢结构单元的 基本连接形式从卯接到栓焊连接,整整走过了 近

7、百年的 历史.目前,国际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了 大 节段乃至超大 节段设计、制造、运输、及吊安,极大 地提高了 项目实施的 效率,更好地保证了 钢结构工程的 质量.随着起重设备能力提升,大 节段整体吊装方法越来越多的 用于梁桥建设;减小 了 拼接缝的 数量,将制造及主要的 控制工作转移到制造厂内;减小 了 现场控制的 难度 ,易于保证施工质量,施工速度 快.钢梁悬拼施工悬臂拼装法是将预制好的 节段,用支承在已建成悬臂上的 专门悬拼吊机,悬吊于梁位上逐段拼装,与已成型节段锚固后,在拼装下一节段,拼装长度 一般25米为宜.悬拼按照起重吊装方式的 不同分为:浮吊悬拼、牵引滑轮组悬拼、连续千斤顶悬拼、缆索起重机(缆吊)悬拼及悬臂吊机.悬拼的 核心是梁的 调运与拼装,梁体节段的 预制是悬拼的 基础.悬拼施工工序主要包括梁体节段的 预制、移位、存放、运输;梁段起吊拼装;悬拼梁体体系转换;合拢段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